CN208798323U - 一种分水式孵化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水式孵化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8323U
CN208798323U CN201821182822.6U CN201821182822U CN208798323U CN 208798323 U CN208798323 U CN 208798323U CN 201821182822 U CN201821182822 U CN 201821182822U CN 208798323 U CN208798323 U CN 208798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transverse holes
hang plate
plate
spra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828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银州
刘浩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New Rural Vegetable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New Rural Vegetable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New Rural Vegetable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New Rural Vegetable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828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8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8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8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水式孵化筒,属于豆种发芽所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筒体,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淋水管,淋水管通过软管连通有水泵,水泵设置于水箱内;淋水管上表面上开设有入水口,软管与入水口连通;淋水管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的下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漏水斗,每一个漏水斗的下端贯穿所述淋水管的下部且伸出;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三漏水孔,每一个所述第三漏水孔的低端处设置有挡水板;具有对无菌水进行分散处理,使得从筒体上方各个位置流入筒体内部的无菌水水压和水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豆种发芽端在孵化筒内的位置不改变,从而确保豆种能够直立生长。

Description

一种分水式孵化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豆种发芽所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水式孵化筒。
背景技术
孵化筒是豆种发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为豆种发芽过程提供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氧浓度,确保豆种能够快速发芽且生产出来的豆芽鲜嫩,可口。
在豆种发芽的过程中,需要对发芽中的豆种进行淋水,避免豆种由于有氧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使得豆种之间的温度升高,不利于豆种的发芽。
现有的对豆种进行淋水的装置均是在孵化筒的顶部设置一个大的喷头,将水淋下,导致有些区域的不能淋着无菌水或是淋着的无菌水的水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喷水装置存在均是在孵化筒的顶部设置一个大的喷头,将水淋下,导致有些区域的不能淋着无菌水或是淋着的无菌水的水量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水式孵化筒。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水式孵化筒,包括筒体,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淋水管,淋水管通过软管连通有水泵,水泵设置于水箱内,所述筒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卡槽,所述淋水管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淋水管上表面上开设有入水口,所述软管与入水口连通;
所述淋水管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第一倾斜板的高端与第二倾斜板的高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的高端与第二倾斜板的高端的连接处与所述入水口在同一竖直直线上;
所述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将所述淋水管分成上下两个互不相通的区域;
所述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的下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漏水斗,每一个所述漏水斗的上下两端大且中间小,每一个所述漏水斗的下端贯穿所述淋水管的下部且伸出;
所述第一倾斜板和第二倾斜板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三漏水孔,第三漏水孔的数量与漏水斗的数量相同,每一个第三漏水孔与所述漏水斗一一对应;每一个所述第三漏水孔的低端处设置有挡水板。
进一步限定,所述淋水管通过气管连通有无菌空气罐,气管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
进一步限定,筒体的内侧壁上横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横向孔和若干第二横向孔;
若干第一横向孔在同一竖直直线上,若干第二横向孔在同一竖直直线上,每一个第一横向孔在同一横向直线上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横向孔;
在同一横向直线上的第一横向孔和第二横向孔之间设置有搁置结构,搁置结构包括搁置板,搁置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结构,两个伸缩结构分别伸入第一横向孔内和第二横向孔内;
伸缩结构包括与搁置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固定连接有卡板,卡板横向设置且其一端卡设于第一横向孔内或第二横向孔内。
进一步限定,所述卡板与所述压缩弹簧连接的一端上表面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压缩弹簧外套设有保护壳,保护壳的一端与所述搁置板固定连接,保护壳的另一端横向延伸且套设于所述卡板外,贯穿保护壳的顶面设置有固定螺栓。
进一步限定,所述卡板与所述压缩弹簧连接的一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拉环。
进一步限定,所述搁置板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搁置槽。
进一步限定,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竖直滑槽和第二竖直滑槽,第一竖直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孔的内侧,第二竖直滑槽设置于所述第二横向孔的内侧。
进一步限定,所述搁置板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漏水孔,所述筒体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漏水孔,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无菌水进行分散处理,使得从筒体上方各个位置流入筒体内部的无菌水水压和水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得豆种发芽端在孵化筒内的位置不改变,从而确保豆种能够直立生长。
2.设置无菌空气罐且与淋水管连通,为发芽的豆种提供足够的氧气,缩短豆芽的发芽时间,且避免豆芽的无氧呼吸,提高了豆芽的品质。
3.在孵化筒内设置若干搁置板,用于将需要发芽的豆种进行分开放置,从而降低豆种的堆密度,使得豆种发芽过程中有足够的氧气和保证豆种的发芽质量;搁置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结构,可以实现搁置板的上下移动和固定,便于发芽完成的豆芽的取出和分装。
4.当取出卡板时,固定螺栓卡于卡槽内,从而避免搁置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卡板在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下回到第一横向孔或第二横向孔内,造成搁置板不能够顺利移动。
5.推拉环便于对卡板施加力。
6.搁置槽用于对豆种进行分区放置,可以同时进行多种豆种的发芽,其而不会导致不同豆种之间的混淆。
7.设置第一竖直滑槽和第二竖直滑槽,用于限定卡板上下滑动的轨迹,确保搁置板水平且上面的豆芽不会掉落。
8.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用于淋水过程中,水能够及时排出,支撑柱用于支撑筒体。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是搁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101-第二漏水孔;2-搁置结构;201-伸缩结构;2011-卡板;2012-推拉环;2013-卡槽;2014-固定螺栓;2015-压缩弹簧;202-搁置板;2021-保护壳;203-搁置槽;3-第一横向孔;4-第一竖直滑槽;5-第二横向孔;6-第二竖直滑槽;7-支撑柱;8-淋水管;801-第一倾斜板;802-第二倾斜板;803-挡水板;804-漏水斗;805-安装环;806-第三漏水孔;9-水箱;10-气管;11-无菌空气罐。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调节式孵化筒,包括筒体1,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淋水管8,淋水管8通过软管连通有水泵,水泵设置于水箱9内,所述筒体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卡槽,所述淋水管8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环805;所述淋水管8上表面上开设有入水口,所述软管与入水口连通;
所述淋水管8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倾斜板801和第二倾斜板802,第一倾斜板801的高端与第二倾斜板802的高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801的高端与第二倾斜板802的高端的连接处与所述入水口在同一竖直直线上;
所述第一倾斜板801和第二倾斜板802将所述淋水管8分成上下两个互不相通的区域;
所述第一倾斜板801和第二倾斜板802的下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漏水斗804,每一个所述漏水斗804的上下两端大且中间小,每一个所述漏水斗804的下端贯穿所述淋水管8的下部且伸出;
所述第一倾斜板801和第二倾斜板802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三漏水孔806,第三漏水孔806的数量与漏水斗804的数量相同,每一个第三漏水孔806与所述漏水斗804一一对应;每一个所述第三漏水孔806的低端处设置有挡水板803。
如图1-2所示,当需要对筒体1内的豆种进行淋水时,启动水泵将水箱9中的无菌水抽出,且通过入水口进入淋水管8内,无菌水在淋水管8内的上方区域内从第一倾斜板801的高端和第二倾斜板802的高端分别往各自的低端流去,无菌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一部分水通过第三漏水孔806流入下方的漏水斗804内且通过漏水斗804的底部流入筒体1内,从而实现水分的水分的分流;设置挡水板803用于截流一部分的无菌水,确保每个漏水斗804内均有无菌水漏出且能够满足豆种发芽过程中对淋水量的要求和对水压的要求。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淋水管8通过气管10连通有无菌空气罐11,气管10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
如图1-2所示,打开气压调节阀,无菌空气罐11内的无菌空气经过气管10进入淋水管8,然后通过漏水斗804进入筒体1内,为豆种的有氧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水式孵化筒,包括筒体1,筒体1的内侧壁上横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横向孔3和若干第二横向孔5;
若干第一横向孔3在同一竖直直线上,若干第二横向孔5在同一竖直直线上,每一个第一横向孔3在同一横向直线上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横向孔5;
在同一横向直线上的第一横向孔3和第二横向孔5之间设置有搁置结构2,搁置结构2包括搁置板202,搁置板2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结构201,两个伸缩结构201分别伸入第一横向孔3内和第二横向孔5内;
伸缩结构201包括与搁置板20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2015,压缩弹簧2015固定连接有卡板2011,卡板2011横向设置且其一端卡设于第一横向孔3内或第二横向孔5内。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将豆种放置于搁置板202上,当豆芽发芽完成后,将搁置板202两端的卡板2011相向移动且压缩压缩弹簧2015,使得两个卡板2011分别从第一横向孔3内和第二横向孔5内脱落出来,随后向上或向下移动搁置板202,使得搁置板202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且松开对两个卡板2011的作用力,两个卡板2011在各自相连接的压缩弹簧2015的作用下分别卡入同一横向直线上的第一横向孔3内和第二横向孔5,便于豆芽的取出;在移动的过程中,压缩弹簧2015始终保持被压缩且两个卡板2011均未卡入任何一个第一横向孔3内和任何一个第二横向孔5内。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卡板2011与所述压缩弹簧2015连接的一端上表面上开设有卡槽2013,所述压缩弹簧2015外套设有保护壳2021,保护壳2021的一端与所述搁置板202固定连接,保护壳2021的另一端横向延伸且套设于所述卡板2011外,贯穿保护壳2021的顶面设置有固定螺栓2014。
如图1-4所示,当两个卡板2011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向移动时,固定螺栓2014掉入卡槽2013内,从而将卡板2011卡住,搁置板202在筒体1内上下移动时,不需要对卡板2011施加力,使得整个移动过程简单化;当需要停止搁置板202的移动时,将固定螺栓2014向上移动使得其从卡槽2013脱出,卡板2011在压缩弹簧2015的作用下分别卡入同一横向直线上的第一横向孔3内和第二横向孔5内。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卡板2011与所述压缩弹簧2015连接的一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拉环2012。
如图1-4所示,当需要将两个卡板2011相向移动时,只需要将力推拉环2012上,便于卡板2011的受力。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搁置板20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搁置槽203。
如图1-4所示,可以将不同的豆种放置于不同的搁置槽203内,避免不同豆种之间混淆;也可将盛装豆种的盒子依次排列于搁置槽203内,避免移动搁置板202时,盒子从搁置板202上掉落下来。
实施例七
在实施例三或四或五或六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筒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竖直滑槽4和第二竖直滑槽6,第一竖直滑槽4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孔3的内侧,第二竖直滑槽6设置于所述第二横向孔5的内侧。
如图1-4所示,当需要搁置板202向上或向下移动时,两个卡板2011被移出第一横向孔3内和第二横向孔5时但两个卡板2011的一端分别处于第二竖直滑槽6内和第一竖直滑槽4内,且沿着第二竖直滑槽6和第一竖直滑槽4向上或向下移动,避免搁置板202在移动的过程中晃动。
实施例八
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搁置板202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漏水孔,所述筒体1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漏水孔101,所述筒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7。
如图1-4所示,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101用于淋水过程中,水能够及时排出,支撑柱7用于支撑筒体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分水式孵化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淋水管(8),淋水管(8)通过软管连通有水泵,水泵设置于水箱(9)内,所述筒体(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卡槽,所述淋水管(8)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环(805);所述淋水管(8)上表面上开设有入水口,所述软管与入水口连通;
所述淋水管(8)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第一倾斜板(801)和第二倾斜板(802),第一倾斜板(801)的高端与第二倾斜板(802)的高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板(801)的高端与第二倾斜板(802)的高端的连接处与所述入水口在同一竖直直线上;
所述第一倾斜板(801)和第二倾斜板(802)将所述淋水管(8)分成上下两个互不相通的区域;
所述第一倾斜板(801)和第二倾斜板(802)的下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漏水斗(804),每一个所述漏水斗(804)的上下两端大且中间小,每一个所述漏水斗(804)的下端贯穿所述淋水管(8)的下部且伸出;
所述第一倾斜板(801)和第二倾斜板(802)上均开设有若干第三漏水孔(806),第三漏水孔(806)的数量与漏水斗(804)的数量相同,每一个第三漏水孔(806)与所述漏水斗(804)一一对应;每一个所述第三漏水孔(806)的低端处设置有挡水板(8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水式孵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管(8)通过气管(10)连通有无菌空气罐(11),气管(10)上设置有气压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水式孵化筒,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内侧壁上横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横向孔(3)和若干第二横向孔(5);
若干第一横向孔(3)在同一竖直直线上,若干第二横向孔(5)在同一竖直直线上,每一个第一横向孔(3)在同一横向直线上对应一个所述第二横向孔(5);
在同一横向直线上的第一横向孔(3)和第二横向孔(5)之间设置有搁置结构(2),搁置结构(2)包括搁置板(202),搁置板(2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结构(201),两个伸缩结构(201)分别伸入第一横向孔(3)内和第二横向孔(5)内;
伸缩结构(201)包括与搁置板(202)的一端固定连接的压缩弹簧(2015),压缩弹簧(2015)固定连接有卡板(2011),卡板(2011)横向设置且其一端卡设于第一横向孔(3)内或第二横向孔(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水式孵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011)与所述压缩弹簧(2015)连接的一端上表面上开设有卡槽(2013),所述压缩弹簧(2015)外套设有保护壳(2021),保护壳(2021)的一端与所述搁置板(202)固定连接,保护壳(2021)的另一端横向延伸且套设于所述卡板(2011)外,贯穿保护壳(2021)的顶面设置有固定螺栓(20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水式孵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2011)与所述压缩弹簧(2015)连接的一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拉环(20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水式孵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板(202)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若干搁置槽(203)。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分水式孵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竖直滑槽(4)和第二竖直滑槽(6),第一竖直滑槽(4)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孔(3)的内侧,第二竖直滑槽(6)设置于所述第二横向孔(5)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水式孵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板(202)沿其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第一漏水孔,所述筒体(1)底部开设有若干第二漏水孔(101),所述筒体(1)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7)。
CN201821182822.6U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分水式孵化筒 Active CN208798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2822.6U CN20879832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分水式孵化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82822.6U CN20879832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分水式孵化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8323U true CN208798323U (zh) 2019-04-30

Family

ID=66228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82822.6U Active CN208798323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分水式孵化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83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8697A (zh) * 2020-03-06 2020-06-26 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集装箱结构的集成式豆芽种植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28697A (zh) * 2020-03-06 2020-06-26 郑州新农村蔬菜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集装箱结构的集成式豆芽种植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60112U (zh) 用于砂地灌溉的多节式密封升降柱
CN208798323U (zh) 一种分水式孵化筒
RU2006133538A (ru) Скруббер
CN109804900A (zh) 用于砂地灌溉的密封式升降柱及其调压方法
CN206015786U (zh) 一种温室大棚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CN201729653U (zh) 一种液体物料卸料装置
CN207519332U (zh) 一种真草足球场的灌溉系统
CN208798324U (zh) 一种调节式孵化筒
CN207507083U (zh) 一种袋式过滤机
CN107504362B (zh) 一种汽水分离设备
CN202597786U (zh) 燃气管道浮筒阻逆装置
CN207927571U (zh) 一种高效率养蟹池
CN204182646U (zh) 化工用容器内壁清洗装置
CN2900526Y (zh) 湿熄焦泵系统储、供水装置
CN208921488U (zh) 一种高效便捷的底泥采样设备
CN108162618A (zh) 一种物理钢珠标记装置
CN207237430U (zh) 多渠道进水过滤存储的净水箱
CN207406843U (zh) 沟槽式消声底阀
CN107367177B (zh) 一种尿素生产系统的尾气冷却装置
CN209271511U (zh) 一种生物芯片洗涤专用试管架
CN206027408U (zh) 一种新型净化塔
CN206082052U (zh) 一种蜂窝式中间排水器
CN208925044U (zh) 一种水稻栽培种植用农药喷洒装置
CN207598592U (zh) 垃圾渗滤液气动排液泵
CN219527796U (zh)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引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