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7327U - 便于溯源的网线 - Google Patents

便于溯源的网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7327U
CN208797327U CN201821750853.7U CN201821750853U CN208797327U CN 208797327 U CN208797327 U CN 208797327U CN 201821750853 U CN201821750853 U CN 201821750853U CN 208797327 U CN208797327 U CN 208797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terminal
convenient
source
wir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5085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天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iu K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iu K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iu K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iu K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5085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7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7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7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溯源的网线,其包括线体以及连接在线体两端的连接端子,线体由双绞线、光纤以及包覆在外部的保护层组成,连接端子由透光材质制成,在连接端子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光纤的容纳槽、用于固定双绞线的定位槽、以及连接片,容纳槽靠近连接端子的内壁设置,线体内包括四股双绞线,每股双绞线由两根导线缠绞而成,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溯源的网线通过在线体内设置光纤,光纤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透光的连接端子内,使得当从一个连接端子处使用光源发射光线时,光线会通过光纤的一端传输至另一端,从而可通过发光轻松的找到另一个连接端子,简单方便且非常实用。

Description

便于溯源的网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溯源的网线。
背景技术
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已经相当普及,特别是在人口密度大的城市中,用网需求也非常大,而其中网线是互联网连接必不可少的物件,在网络的调配连接中转处,或者是电脑数量较多的室内场所,网线的分布往往都是较为密集杂乱的,当某一台或几台电脑出现网络问题,需要对相应的网线或另一连接端进行检修、排查问题时,另一连接端非常难找,特别是当网线数量较多时,网线的密集杂乱就会使得检修非常困难。
故需要提供一种便于溯源的网线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溯源的网线,其通过在线体内设置光纤,光纤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透光的连接端子内,使得当从一个连接端子处使用光源发射光线时,光线会通过光纤的一端传输至另一端,从而可通过发光轻松的找到另一个连接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检修、排查问题时,从网线的一个连接端寻找网线的另一连接端非常难找,特别是当网线数量较多时,网线的密集杂乱就会使得检修非常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溯源的网线,其包括线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线体两端的连接端子,所述线体由双绞线、光纤以及包覆在所述双绞线和所述光纤外部的保护层组成,所述连接端子由透光材质制成;
在所述连接端子内设置有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光纤的容纳槽以及从外部贯穿至所述定位槽内以用于与所述双绞线电性连接的连接片,所述容纳槽靠近所述连接端子的内壁设置,所述线体内包括四股所述双绞线,每股所述双绞线由两根导线缠绞而成,在所述连接端子内设置有八个与所述导线一一对应的所述定位槽。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体包括两根所述光纤,在所述连接端子内的中部设置有所述定位槽,在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容纳槽,所述光纤的两端分别延伸在两端的所述连接端子的容纳槽内。
其中,以所述连接片贯穿插入的一面为所述连接端子的顶面,位于所述定位槽内的八根所述导线的中心线位于同一高度平面上,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两根所述光纤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与所述导线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错开设置。
另外,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两根所述光纤的中心线与位于所述定位槽内的其中六根所述导线的中心线位于同一高度平面上,另外两根所述导线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与两根所述光纤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错开设置。
进一步的,错开的两根所述导线之间设置有两根所述导线,错开的两根所述导线的外侧均设置有两根所述导线。
进一步的,错开的两根所述导线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低于两根所述光纤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体还包括用于增强抗拉性能的棉线,一股所述棉线与两根所述光纤并排设置在所述保护层内的中部,两根所述光纤分别位于所述棉线的两侧,在所述棉线与两根所述光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股所述双绞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纤两端的端面为光面,所述光面用于入光或出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线体之间还通过注塑部固定连接,所述注塑部的一端包覆在所述保护层的外部,另一端注塑填充在所述连接端子的内部,且所述注塑部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端子的外表面平齐对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体为圆柱状,所述线体的横截面直径为6.1mm,公差尺寸为±0.15mm。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溯源的网线通过在线体内设置光纤,光纤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透光的连接端子内,使得当从一个连接端子处使用光源发射光线时,光线会通过光纤的一端传输至另一端,从而可通过发光轻松的找到另一个连接端子,简单方便且非常实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手机上的手电筒功能也为产生光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溯源的网线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A-A剖切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3为沿图1中的B-B剖切线所作的剖视图。
图4为图3视图中的导线与光纤的另一排布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现有技术中,如在网络的调配连接中转处,或者是电脑数量较多的室内场所,网线的分布往往都是较为密集杂乱的,当某一台或几台电脑出现网络问题,需要对相应的网线或另一连接端进行检修、排查问题时,另一连接端非常难找,特别是当网线数量较多时,网线的密集杂乱就会使得检修非常困难。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便于溯源的网线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溯源的网线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沿图1中的A-A剖切线所作的剖视图。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溯源的网线的优选实施例为:一种便于溯源的网线,其包括线体11以及连接在线体11两端的连接端子12,线体11由双绞线22、光纤23以及包覆在双绞线22和光纤23外部的保护层21组成,连接端子12由透光材质制成;
在连接端子12内设置有定位槽、用于容纳光纤23的容纳槽以及从外部贯穿至定位槽内以用于与双绞线22电性连接的连接片31,容纳槽靠近连接端子12的内壁设置,线体11内包括四股双绞线22,每股双绞线22由两根导线25缠绞而成,在连接端子12内设置有八个与导线25一一对应的定位槽。
其中,光纤23可为但不限于塑料材质制成的实体棒状结构。
光纤23两端的端面为光面,光面用于入光或出光,仅设置光纤23的端面作为光面,使得对相隔较近的几根网线的连接端子进行打光时,侧向光照不易导入光纤内,从而在判断选取另一端的多个连接端子中的正确一个连接端子时,不易造成干扰。
现有技术标准中网线均是有八根导线,当将八根导线依次插入至对应的定位槽内后,再通过挤压连接片31,使得连接片31插至与导线25内的导体电性接触;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光纤23的两端分别插至两端的连接端子12内的容纳槽内,连接端子12可为常用的水晶头,其为透光材质,当从一端使用光源照射时,便可从另一端的连接端子内观察到光纤23端部的出射光,进而可很容易的找出一根网线的两个连接端子12。
请参照图3和图4,其中图3为沿图1中的B-B剖切线所作的剖视图,图4为图3视图中的导线与光纤的另一排布结构的示意图。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线体11包括两根光纤23,在连接端子12内的中部设置有定位槽,在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容纳槽,光纤23的两端分别延伸在两端的连接端子12的容纳槽内,这样使得无论从连接端子12的哪侧去观看,均能较好的观察到光纤23的发光。
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技术标准中,网线的连接端子12的外形尺寸是有固定标准的,而在连接端子12内加入光纤就需要将八根导线25和光纤23之间的结构设计的紧凑;
这里以连接片31贯穿插入的一面为连接端子12的顶面,即图3、图4中方位的顶部平面,其中图3和图4中的八个圆形状的导线未全部进行标示;
可选的,可如图3所示进行设计,将位于定位槽内的八根导线25的中心线设置于同一高度平面上,将位于容纳槽内的两根光纤23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与导线25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错开设置,通过将导线25的设置高度与光纤23的设置高度错开,从而具有足够空间设置光纤23,同时能保证连接端子12的壁厚,进而保证其强度。
或者,可将位于容纳槽内的两根光纤23的中心线与位于定位槽内的其中六根导线25的中心线设置于同一高度平面上,将另外两根导线25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与两根光纤23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错开设置。
具体的,可如图4所示,可在错开的两根导线25之间设置有两根导线25,错开的两根导线25的外侧均设置有两根导线25。
同时,错开的两根导线25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低于两根光纤23的中线所在的高度平面,使得结构更为紧凑,为光纤23的设置留足空间,同时,错开的两根导线25以及两根光纤23分散均匀的分布在连接端子内的不同位置,保证连接端子12具有较大较均匀的强度。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型中,线体11还包括用于增强抗拉性能的棉线24,一股棉线24与两根光纤23并排设置在保护层21内的中部,两根光纤23分别位于棉线24的两侧,在棉线24与两根光纤2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股双绞线22。
另外,连接端子12和线体11之间还通过注塑部13固定连接,注塑部13的一端包覆在保护层21的外部,另一端注塑填充在连接端子12的内部,且注塑部13的外表面与连接端子12的外表面平齐对接。
本实施例中的线体11为圆柱状,线体11的横截面直径为6.1mm,公差尺寸为±0.15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处于捆扎状态的多根网线进行判断时,只需从一端使用光源照射对连接端子12进行照射,便可从另一端的连接端子内观察到光纤23端部的出射光,进而可很容易的找出一根网线的两个连接端子12;
其中注意将光源正对连接端子12内的光纤23的端面进行照射,以获得最佳的导光效果。
本优选实施例的便于溯源的网线通过在线体内设置光纤,光纤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透光的连接端子内,使得当从一个连接端子处使用光源发射光线时,光线会通过光纤的一端传输至另一端,从而可通过发光轻松的找到另一个连接端子,简单方便且非常实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手机上的手电筒功能也为产生光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便于溯源的网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线体两端的连接端子,所述线体由双绞线、光纤以及包覆在所述双绞线和所述光纤外部的保护层组成,所述连接端子由透光材质制成;
在所述连接端子内设置有定位槽、用于容纳所述光纤的容纳槽以及从外部贯穿至所述定位槽内以用于与所述双绞线电性连接的连接片,所述容纳槽靠近所述连接端子的内壁设置,所述线体内包括四股所述双绞线,每股所述双绞线由两根导线缠绞而成,在所述连接端子内设置有八个与所述导线一一对应的所述定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溯源的网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包括两根所述光纤,在所述连接端子内的中部设置有所述定位槽,在两侧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容纳槽,所述光纤的两端分别延伸在两端的所述连接端子的容纳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溯源的网线,其特征在于,以所述连接片贯穿插入的一面为所述连接端子的顶面,位于所述定位槽内的八根所述导线的中心线位于同一高度平面上,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两根所述光纤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与所述导线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溯源的网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容纳槽内的两根所述光纤的中心线与位于所述定位槽内的其中六根所述导线的中心线位于同一高度平面上,另外两根所述导线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与两根所述光纤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错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溯源的网线,其特征在于,错开的两根所述导线之间设置有两根所述导线,错开的两根所述导线的外侧均设置有两根所述导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溯源的网线,其特征在于,错开的两根所述导线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低于两根所述光纤的中心线所在的高度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溯源的网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还包括用于增强抗拉性能的棉线,一股所述棉线与两根所述光纤并排设置在所述保护层内的中部,两根所述光纤分别位于所述棉线的两侧,在所述棉线与两根所述光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股所述双绞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溯源的网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两端的端面为光面,所述光面用于入光或出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溯源的网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线体之间还通过注塑部固定连接,所述注塑部的一端包覆在所述保护层的外部,另一端注塑填充在所述连接端子的内部,且所述注塑部的外表面与所述连接端子的外表面平齐对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溯源的网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为圆柱状,所述线体的横截面直径为6.1mm,公差尺寸为±0.15mm。
CN201821750853.7U 2018-10-27 2018-10-27 便于溯源的网线 Active CN208797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0853.7U CN208797327U (zh) 2018-10-27 2018-10-27 便于溯源的网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50853.7U CN208797327U (zh) 2018-10-27 2018-10-27 便于溯源的网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7327U true CN208797327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12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50853.7U Active CN208797327U (zh) 2018-10-27 2018-10-27 便于溯源的网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7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16441U (zh) 一种摩擦力小且耐磨易撕入户光缆
CZ301309B6 (cs) Spojovací kabel a kabelová zarízení pro predbežnou výrobu kabelu
CN208797327U (zh) 便于溯源的网线
CN106785748A (zh) 自体缠绕组合式线状单元
CN2796162Y (zh) 发光线材
CN111722337A (zh) 一种具有柔性连接部件的光缆及电缆及光电复合缆
CN205489389U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悬垂电缆夹持结构
CN205751694U (zh) 光电混合线缆
CN205846384U (zh) 一种数据线
CN207705400U (zh) 一种快速接线的光纤跳线连接头
CN205882330U (zh) 一种航空连接器
CA1195399A (en) Electrical wire connector holder
CN202487285U (zh) Usb连接用光缆
CN201315187Y (zh) 光电复合线缆
CN210575204U (zh) 柔性六类数字网络通讯电缆
CN216490876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设备用防散乱的配线架
CN208833976U (zh) 一种螺纹铠装分线缆
CN203218474U (zh) 网络线缆连接器
CN220137986U (zh) 第四代核电站用仪表测量电缆
CN218040623U (zh) 线缆梳理器
CN208939286U (zh) 一种农用无人机用的导航线束
CN213183644U (zh) 一种具有绝缘防护作用的医疗光线缆
CN209822322U (zh) 一种网线
CN216903475U (zh) 一种上下布线网线接口的连接件
CN217405875U (zh) 具有限位组件的连接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