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6847U - 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6847U
CN208796847U CN201821521087.7U CN201821521087U CN208796847U CN 208796847 U CN208796847 U CN 208796847U CN 201821521087 U CN201821521087 U CN 201821521087U CN 208796847 U CN208796847 U CN 208796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out wire
reversible
capacitor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10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国辉
王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NLI ELECTRONICS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NLI ELECTRONICS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NLI ELECTRONICS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NLI ELECTRONICS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10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6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6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68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包括:电容芯结构、环氧树脂、塑壳和引出线,电容芯结构通过环氧树脂与塑壳内部连接,引出线一端穿过塑壳与电容芯结构焊接连接,引出线另一端与可逆交流接触器连接。其中,电容芯结构包括:第一内串电容芯、第二内串电容芯、第一锌锡合金层、第二锌锡合金层和中间留边。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增设新型可逆交流接触器电容器,实现电容器安装的简便性,使其能有效的固定在可逆交流接触器上,极大增加了产品的抗振性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
背景技术
可逆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交流50HZ或60HZ,在AC-4使用类别下额定工作电压为415V时,额定工作电流为52~234A的电路中,作控制可逆运转或可反向制动的电动机以及双电源控制,并可与适当的热过载继电器组成电磁起动器,以保护可能发生过负荷的电路。对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开发生产,能根据实际的需求满足客户可逆交流接触器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包括:电容芯结构、环氧树脂、塑壳和引出线,所述电容芯结构通过环氧树脂与塑壳内部连接,所述引出线一端穿过塑壳与电容芯结构焊接连接,所述引出线另一端与可逆交流接触器连接;
其中,所述电容芯结构包括:第一内串电容芯、第二内串电容芯、第一锌锡合金层、第二锌锡合金层和中间留边,所述第一内串电容芯与中间留边左端连接,所述第二内串电容芯与中间留边右端连接,所述第一锌锡合金层与第一内串电容芯连接,所述第二锌锡合金层与第二内串电容芯连接。
进一步,所述引出线包括: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所述第一引出线一端穿过塑壳与第一锌锡合金层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线一端穿过塑壳与第二锌锡合金层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为垂直直线结构,所述第一引出线和第二引出线另一端与可逆交流接触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设计增设新型可逆交流接触器电容器,实现电容器安装的简便性,使其能有效的固定在可逆交流接触器上,极大增加了产品的抗振性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容芯结构100、第一内串电容芯110、第二内串电容芯120、第一锌锡合金层130、第二锌锡合金层140和中间留边150。
环氧树脂200、塑壳300、引出线400、第一引出线410和第二引出线4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包括:电容芯结构100、环氧树脂200、塑壳300和引出线400,电容芯结构100通过环氧树脂200与塑壳300内部连接,引出线400一端穿过塑壳300与电容芯结构100焊接连接,引出线400另一端与可逆交流接触器连接;
其中,电容芯结构100包括:第一内串电容芯110、第二内串电容芯120、第一锌锡合金层130、第二锌锡合金层140和中间留边150,第一内串电容芯110与中间留边150左端连接,第二内串电容芯120与中间留边150右端连接,第一锌锡合金层130与第一内串电容芯110连接,第二锌锡合金层140与第二内串电容芯120连接。
引出线400包括:第一引出线410和第二引出线420,第一引出线410一端穿过塑壳300与第一锌锡合金层130焊接连接,第二引出线420一端穿过塑壳300与第二锌锡合金层140焊接连接,第一引出线410和第二引出线420为垂直直线结构,第一引出线410和第二引出线420另一端与可逆交流接触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第一内串电容芯110的左侧和第一锌锡合金层130连接,第二内串电容芯120的右侧和第二锌锡合金层140连接,第一内串电容芯110和第二内串电容芯120通过中间留边150将双方连接在一起,增加了电容芯的耐压能力。第一引出线410垂直直线结构,其一端与第一锌锡合金层130连接,另一端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控制部分连接。第二引出线420垂直直线结构,其一端与第二锌锡合金层140连接,另一端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控制部分连接。环氧树脂200整个包裹在塑壳300内,覆盖连接在第一锌锡合金层130、第一内串电容芯110、中间留边150、第二内串电容芯120和第二锌锡合金层140,并不高于塑壳300的最上端。塑壳300位于电容器的最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增设新型可逆交流接触器电容器,实现电容器安装的简便性,使其能有效的固定在可逆交流接触器上,极大增加了产品的抗振性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Claims (2)

1.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芯结构(100)、环氧树脂(200)、塑壳(300)和引出线(400),所述电容芯结构(100)通过环氧树脂(200)与塑壳(300)内部连接,所述引出线(400)一端穿过塑壳(300)与电容芯结构(100)焊接连接,所述引出线(400)另一端与可逆交流接触器连接;
其中,所述电容芯结构(100)包括:第一内串电容芯(110)、第二内串电容芯(120)、第一锌锡合金层(130)、第二锌锡合金层(140)和中间留边(150),所述第一内串电容芯(110)与中间留边(150)左端连接,所述第二内串电容芯(120)与中间留边(150)右端连接,所述第一锌锡合金层(130)与第一内串电容芯(110)连接,所述第二锌锡合金层(140)与第二内串电容芯(1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线(400)包括:第一引出线(410)和第二引出线(420),所述第一引出线(410)一端穿过塑壳(300)与第一锌锡合金层(130)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线(420)一端穿过塑壳(300)与第二锌锡合金层(140)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引出线(410)和第二引出线(420)为垂直直线结构,所述第一引出线(410)和第二引出线(420)另一端与可逆交流接触器连接。
CN201821521087.7U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6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1087.7U CN20879684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1087.7U CN20879684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6847U true CN208796847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9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108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9684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6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6061B (zh) 一种铰接式可调变压器
CN208796847U (zh) 一种适用于可逆交流接触器的电容器
CN204332617U (zh) 一种立体三角形开口卷铁心干式变压器
CN206574552U (zh) 一种无感绕线电阻器
CN203205218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变压器的引出线结构
CN204857392U (zh) 一种新型三相五柱大功率高频电抗器
CN106531421A (zh) 一种网侧接入750kV换流变压器
CN208796851U (zh) 一种适用于框架断路器的电容器
CN204012645U (zh) 家用过电压保护开关
CN209402175U (zh) 蓄电池产品用延时充电器
CN208938889U (zh) 一种集成功率电阻的接触器结构
CN206992685U (zh) 一种三相磁饱和式故障限流器
CN207677292U (zh) 一种10kV环保气体柜断路器结构
CN202488254U (zh) 便于排水的电动机机座
CN205194510U (zh) 一种电容器的芯子组件结构
CN208298703U (zh) 一种适用于离心风机的电容器
CN204230000U (zh) 三角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的铁心接地结构
CN205264469U (zh) 一种新型光伏发电用变压器
CN205984580U (zh) 中频水冷变压器
CN202487354U (zh) 具有新型低压线圈结构的电力变压器
CN204045400U (zh) 一种双电压子母电容器
CN108597804A (zh) 一种新型组合变压器大电流出线装置
CN203085331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分接螺母结构
CN203967992U (zh) 高效节能壳式一体化整流装置
CN204496947U (zh) 一种大型油浸变压器用纸包铜组合导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