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93398U -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 Google Patents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93398U
CN208793398U CN201821141613.7U CN201821141613U CN208793398U CN 208793398 U CN208793398 U CN 208793398U CN 201821141613 U CN201821141613 U CN 201821141613U CN 208793398 U CN208793398 U CN 208793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pin
stop section
inserting column
plat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16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嘉华
胡成才
肖飞
李立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416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93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93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93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其中所述板件固定销用于实现板件间的相互固定,其包括插接柱、沿插接方向对应连接于所述插接柱前后两端的前挡止部和后挡止部,以及设于所述插接柱外周的限位凸起;所述板件固定销可在其穿设于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所述前、后挡止部对应抵接于最外侧两板件相背的两端面,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插接方向两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件相向的端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件固定销在实现板件间的相互固定连接的同时,通过所述限位凸起可避免相邻两板件的直接接触,并保持板件间的间距。

Description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件固定销、采用所述板件固定销的天线反射板和天线。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是由反射板、馈电网络和辐射单元等组成,其中会涉及大量金属部件的连接,包括反射板之间的连接、反射板与金属调试件的连接等。现有技术中,对于采用两层板连接构成的天线反射板,或者天线反射板中端板与侧板、底板的连接,板件之间的固定连接通常采用螺钉直接紧固连接,该连接方式虽具有较高的强度,但由于加工工艺局限、材质存在的电位差等因素,导致接触面处的表面电流密度较大,天线的电性能指标因而受到较大的影响,交调指标不稳定。
因此,业内亟需一种用于间隔紧固多块板件的连接件,一方面可以连接相邻的两块板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相邻两板件的相互接触,并约束两板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固定不变,从而提高天线的电气性能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连接多块板件并使相邻板件之间的间隔相对固定的板件固定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板件固定销的天线反射板。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天线反射板的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件固定销,用于实现板件间的相互固定,包括插接柱、沿插接方向对应连接于所述插接柱前后两端的前挡止部和后挡止部,以及设于所述插接柱外周的限位凸起;所述板件固定销可在其穿设于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所述前、后挡止部对应抵接于最外侧两板件相背的两端面,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插接方向两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件相向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设有多个,其沿所述插接柱的圆周等间距排布。
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设有多个,其沿所述插接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插接柱上。
优选地,所述前挡止部包括与所述插接柱的端部连接的固定轴、与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靠近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设有用于抵接板件的抵持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臂靠近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接柱连接的弹片。
更优地,所述第一弹臂远离所述固定轴周向的一侧设有导向弧面,所述导向弧面沿所述固定轴的端面延伸至所述抵持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止部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固定轴周向均匀排布的所述第一弹臂。
优选地,所述后挡止部面向所述前挡止部的一端上设有定位销。
进一步地,所述后挡止部包括基板和由所述基板径向延伸的第二弹臂,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第二弹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上。
优选地,所述后挡止部对应所述插接柱的轴线位置设有驱动孔或者驱动杆,以借助工具插入所述驱动孔或者夹持所述驱动杆带动所述板件固定销旋转。
优选地,所述前挡止部、后挡止部和限位凸起均与所述插接柱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板件固定销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反射板,包括层叠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以及上述板件固定销,所述第一板件上开设有适配所述限位凸起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板件上开设有适配所述前挡止部的第二通孔,所述板件固定销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通孔内,并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使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保持固定间距。
作为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包括上述天线反射板和安装于所述天线反射板上的辐射单元。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件固定销中,插接柱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挡止部和后挡止部,插接柱的外周设有限位凸起,从而使得所述板件固定销可在其穿设于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所述前、后挡止部对应抵接于最外侧两板件相背的两端面,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插接方向的两端面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件相向的端面,由此通过所述限位凸起可避免相邻两板件的直接接触,并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前、后挡止部的夹持使相邻两板件保持固定不变的间距,进而可在其应用于天线反射板的组装时,增强天线反射板的一致性,保证天线的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件固定销中,前挡止部包括固定轴和与所述固定轴末端连接的第一弹臂,所述前挡止部穿设板件上预设的通孔时,所述第一弹臂可收缩以穿过所述通孔,并在穿过所述通孔后,回弹展开形成倒刺的结构抵接板件的端面,便于连接板件且连接结构牢固。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件固定销中,后挡止部设有定位销,可在所述板件固定销旋转至预设角度时,通过所述定位销卡入板件上预设的定位槽,实现所述板件固定销的周向固定,避免由于所述板件固定销的转动使连接结构松脱,且通过隐藏的定位销固定,外观更为美观大方。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板件固定销由非金属材料制成,避免金属材料对天线性能指标的影响,保证使用所述板件固定销的天线性能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件固定销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板件固定销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反射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天线反射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天线反射板的分解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天线反射板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零/部件被“连接”到另一零/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零/部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零/部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图1至图6共同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板件固定销,用于固定连接两块板件,并使两块板件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所示板件固定销可用作天线反射板的连接件,固定反射板中层叠的两块板件的同时,并约束两块板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固定不变,从而提高天线的电气性能指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件固定销1包括插接轴11、前挡止部12、后挡止部13和限位凸起14,所述前挡止部12和后挡止部13沿插接方向对应连接于所述插接柱11前后两端,所述限位凸起14设于所述插接柱11的外周,并且其两端可在穿过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通过旋转挡止于板件相对的端面上。
具体地,所述板件固定销1可在其穿设于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所述前挡止部12和后挡止部13对应抵接于两板件相背的两端面,所述限位凸起14沿所述插接方向两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件相向的端面,便于板件的连接,并使板件保持非接触且保证两板件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板件固定销1包括三个所述限位凸起14,三个所述限位凸起14沿所述插接柱11的圆周等间距排布,便于穿设板件上预设的通孔且保证可均匀抵接板件的端面。
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凸起14的数量不作限定,可环绕所述插接柱11设有两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14还可以分层设置,每层参考以上方式设有多个。多层所述限位凸起14沿所述插接方向等距或不等距间隔设于所述插接柱11上,通过间隔设置多层所述限位凸起14,使所述板件固定销14可固定连接三块以上的板件,并保证相邻两块板件之间的间距,以适用更多板件的相互连接。
所述前挡止部12包括固定轴121和第一弹臂122,所述固定轴121与所述插接轴11的端部轴向相连,所述第一弹臂122与所述固定轴121远离所述插接柱11的一端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弹臂122可在所述前挡止部12穿过板件上预设的通孔时收缩,并在穿过所述通孔后,回弹展开形成倒刺的结构抵接在板件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臂122靠近所述插接柱11的一端设有用于抵接板件的抵持平面,所述抵持平面包括用于抵接板件端面的第一抵持平面1221、用于抵接板件上预设通孔的孔壁的第二抵持平面1222,所述第一弹臂122可通过所述第一抵持平面1221和第二抵持平面1222抵紧板件,保证被固定连接的板件不发生松动。
更优地,所述第一弹臂122远离所述固定轴121周向的一侧设有导向弧面1223,所述导向弧面1223沿所述固定轴121的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一抵持平面1221,通过所述导向弧面1223有利于所述前挡止部12的顺畅插接,并保证所述第一弹臂122可沿预定方向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臂122靠近所述插接柱1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接柱11连接的弹片1224,所述第一弹臂122通过所述弹片1224进一步与所述插接柱11弹性连接,增加了所述第一弹臂122的强度和弹性。
优选地,所述前挡止部12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固定轴121周向均匀排布的所述第一弹臂122。
所述后挡止部13包括基板131和由所述基板131径向延伸的第二弹臂132,所述第二弹臂132面向所述前挡止部12的一面上设有定位销1321,并且所述定位销1321可在转动到对准板件上对应的定位槽时,弹动地卡入所述定位槽,实现所述后挡止部13的周向固定,从而防止板件在使用时,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所述板件固定销1发生偏转,进而使所述板件固定销1从板件上脱落。另外,所述定位销1321设于所述第二弹臂132上,在所述定位销1321未卡入所述定位槽的时,所述第二弹臂132可相对所述基板131弹起,从而保证所述基板131可始终贴合板件的端面,进而保证所述板件固定销1与板件的连接到位。
优选地,所述定位销1321设于所述第二弹臂132远离所述基板131的一端上,保证所述定位销1321相对所述基板131的顺畅弹动。
优选地,所述基板131对应所述插接柱11的轴线位置设有驱动孔1311,所述驱动孔1311为内六角孔,以借助扳手插入所述驱动孔1311带动所述板件固定销1旋转。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孔1311还可为一字孔、十字孔等适配其他不同种类螺丝刀的驱动孔,甚至所述驱动孔1311可替换为凸出于所述基板131端面的驱动杆,可借助工具夹持所述驱动杆旋转。
优选地,所述前挡止部12、后挡止部13和限位凸起14均与所述插接柱11一体成型,以保证各部分和所述板件固定销1整体的强度,并且便于加工。
更优地,所述板件固定销1由非金属材料制成,降低生产成本,且在其应用于天线内的连接件时,避免金属材料对天线性能指标的影响,保证采用所述板件固定销1的天线的性能稳定性。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天线反射板1000,包括层叠的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的上述板件固定销1,所述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通过所述限位凸起14保持固定不变的间距。
具体地,所述第一板件2开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包括适配所述插接柱11的圆孔及适配所述限位凸起14的限位孔,所述圆孔与所述限位孔连通;所述第二板件3上开设有适配所述前挡止部12的第二通孔31,所述板件固定销1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1和第一通孔31内,并通过旋转所述限位凸起14使其卡持于所述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之间,且所述后挡止部13和前挡止部12分别抵紧所述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中相背的两端面,从而通过所述前挡止部12、后挡止部13和限位凸起14的配合夹持,使所述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保持固定的间距。
如图5所述,所述第一板件2背对所述第二板件3的一面开设有适配所述定位销1321的定位槽22,所述板件固定销1旋转到位后,可通过所述定位销1321卡入所述定位槽22内,实现所述板件固定销1的周向固定,避免反射板使用过程中,由于所述板件固定销1的转动使连接结构松脱,且通过隐藏的定位销1321固定,使反射板外观更为美观大方。
优选地,所述天线反射板100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板件固定销1,通过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所述板件固定销1,保证所述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
具体地,在装配时先将所述前挡止部12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然后通过旋转使所述限位凸起14对准所述第一通孔21,在所述限位凸起1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时,所述前挡止部12收缩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1并回弹展开,通过抵持平面抵紧所述第二板件3背对所述第一板件2的端面,且所述后挡止部13在插接到位后抵紧所述第一板件2背对所述第二板件3的端面,此时所述限位凸起14位于所述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之间,可借助工具通过所述驱动孔1311驱动所述板件固定销1旋转,从而旋转所述限位凸起14,进而使所述限位凸起14卡持于所述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之间,使所述第一板件2和第二板件3在实现连接固定的同时,通过所述限位凸起14保持固定不变的间距,且在所述限位凸起14旋转到位后,所述定位销1321卡入所述定位槽22内,实现所述板件固定销1的周向固定,避免松脱。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天线(图未示,下同),包括上述天线反射板1000和安装于所述天线反射板1000上的辐射单元。由于所述天线反射板1000内的板件采用上述板件固定销1固定连接,在实现相邻两块板件固定连接的同时,使相邻两块板件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板件接触面处的表面电流密度过大,对所述辐射单元的性能产生影响,从而提高所述天线的电气性能指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板件固定销,用于实现板件间的相互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柱、沿插接方向对应连接于所述插接柱前后两端的前挡止部和后挡止部,以及设于所述插接柱外周的限位凸起;所述板件固定销可在其穿设于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所述前、后挡止部对应抵接于最外侧两板件相背的两端面,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插接方向两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件相向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设有多个,其沿所述插接柱的圆周等间距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设有多个,其沿所述插接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插接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止部包括与所述插接柱的端部连接的固定轴、与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靠近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设有用于抵接板件的抵持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靠近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接柱连接的弹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远离所述固定轴周向的一侧设有导向弧面,所述导向弧面沿所述固定轴的端面延伸至所述抵持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止部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固定轴周向均匀排布的所述第一弹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止部面向所述前挡止部的一端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后挡止部包括基板和由所述基板径向延伸的第二弹臂,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第二弹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止部对应所述插接柱的轴线位置设有驱动孔或者驱动杆,以借助工具插入所述驱动孔或者夹持所述驱动杆带动所述板件固定销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止部、后挡止部和限位凸起均与所述插接柱一体成型;所述板件固定销由非金属材料制成。
11.一种天线反射板,包括层叠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板件固定销,所述第一板件上开设有适配所述限位凸起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板件上开设有适配所述前挡止部的第二通孔,所述板件固定销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通孔内,并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使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保持固定间距。
12.一种天线,包括反射板和安装于所述反射板上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为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反射板。
CN201821141613.7U 2018-07-17 2018-07-17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Active CN208793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1613.7U CN208793398U (zh) 2018-07-17 2018-07-17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1613.7U CN208793398U (zh) 2018-07-17 2018-07-17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93398U true CN208793398U (zh) 2019-04-26

Family

ID=66202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1613.7U Active CN208793398U (zh) 2018-07-17 2018-07-17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933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5603A (zh) * 2018-07-17 2018-11-1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CN111883903A (zh) * 2020-09-17 2020-11-03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振子安装固定座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25603A (zh) * 2018-07-17 2018-11-1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CN108825603B (zh) * 2018-07-17 2024-04-26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CN111883903A (zh) * 2020-09-17 2020-11-03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振子安装固定座
CN111883903B (zh) * 2020-09-17 2021-12-10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振子安装固定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5603A (zh)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CN208793398U (zh)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CN103217770B (zh) 镜头固定模组及使用其的投影装置
US20070069526A1 (en) Door catch
TW201314097A (zh) 夾持機構
US7467442B2 (en) Hose clamp
US8511661B2 (en) Positioning fixture assembly
US20180186017A1 (en) Joint structure and robot
US20150083041A1 (en) Glue applicator
US20130017034A1 (en) Screw assembly
EP1840453B1 (en) Light source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US20200003253A1 (en) Friction hinges and devices
WO2012042958A1 (ja) 脱落防止手段を備えたアンテナ
CN105679374B (zh) 一种闪存颗粒检测设备
US9298272B2 (en) Keyboard for supporting electronic device
CN210244877U (zh) 边框连接结构及显示器
CN208262568U (zh) 整排大角度光纤阵列研磨夹具
CN105485117A (zh) 一种可首尾串接的连接件
US20140117185A1 (en) Sensor mounting apparatus
JP3194109U (ja) 角座金
US20160152193A1 (en) Component holder and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210218397U (zh) 一种沙发头枕铰链
US20240159261A1 (en) Bracket assembly
CN205540479U (zh) 快拆式硬盘固定装置
CN206455280U (zh) 便携气保焊机小型盘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3

Address after: 510730 No. 6, layered Road,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Shenzhou Road, No. 10

Co-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o-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Co-patentee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