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0577U - 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0577U
CN208780577U CN201821524989.6U CN201821524989U CN208780577U CN 208780577 U CN208780577 U CN 208780577U CN 201821524989 U CN201821524989 U CN 201821524989U CN 208780577 U CN208780577 U CN 208780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noid valve
branch
connect
energ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498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e Ming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e Ming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e Ming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e Ming Environmental Instrument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498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0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0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0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热冲击试验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其包括箱体以及均设于箱体内的高温槽、试验槽和低温槽;高温槽与低温槽分别通过控制阀门与试验槽连通;高温槽内设有加热器;低温槽与制冷装置连接;制冷装置包括高压制冷模块、低压制冷模块、板式换热器与节能除霜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节流控制件和第二节流控制件,能智能调节低温槽的温度,无需额外开启加热器来平衡试验槽的温度;在除霜时,通过平衡电磁阀和节能电磁阀来直接将由低压压缩机产生的高压高温气体运送至蒸发器上,无需额外开启加热器来进行除霜,能量利用率高,且无需停机,低温槽的温度仍然保持较低温度,能快速恢复到设定温度,更加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
背景技术
冷热冲击试验箱可用来测试材料结构或复合材料,在瞬间达到极高温及极低温的连续环境下所能忍受的程度,借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试验其因热胀冷缩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用于测试产品的安全性能。市面上多采用三槽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其一共有三个槽,一个高温槽,用来蓄热;一个试验槽,用来放测试品;一个低温槽,用来蓄冷。
而现今的三槽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冷冻系统简单,当低温槽需要除霜时,需要先停机进行除霜,而除霜后低温槽的温度变化较大,开机重新制冷至设定的温度则需要花更多的能量,并且低温槽需要额外启动加热器加热来除霜,不利于节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无需停机即可达到除霜的目的,更加节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包括箱体以及均设于所述箱体内的高温槽、试验槽、低温槽和制冷装置;所述高温槽与低温槽分别通过控制阀门与所述试验槽连通;所述高温槽内设有加热器;所述低温槽与所述制冷装置连接;所述制冷装置包括高压制冷模块、低压制冷模块、板式换热器与节能除霜模块;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用于相互交换能量的蒸发部和冷凝部;所述高压制冷模块包括高压压缩机、第一冷凝管以及第一节流控制件;所述高压压缩机的输出端依次经过第一冷凝管、第一节流控制件以及蒸发部后与所述高压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低压制冷模块包括低压压缩机、第二冷凝管、第二节流控制件和蒸发器;所述低压压缩机的输出端依次经过第二冷凝管、冷凝部、第二节流控制件以及蒸发器后与所述低压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节能除霜模块包括平衡电磁阀与除霜支路;所述平衡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平衡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除霜支路包括除霜过滤器、除霜电磁阀和能量调节阀;所述除霜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低压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除霜过滤器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除霜电磁阀以及能量调节阀后与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压压缩机与所述第一冷凝管之间还设有第一油分离器;所述低压压缩机与所述第二冷凝管之间还设有第二油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节流控制件包括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电磁阀与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膨胀阀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电磁阀与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膨胀阀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节流控制件包括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
所述第三支路包括第三电磁阀和第三支路毛细管;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冷凝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路毛细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路毛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支路包括第四电磁阀和第四支路毛细管;所述第四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冷凝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路毛细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支路毛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低压制冷模块还包括缓冲支路;所述缓冲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压力调节阀、膨胀容器以及缓冲支路毛细管;所述第二冷凝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压力调节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缓冲支路毛细管的输出端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节流控制件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冷凝管之间串接有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节流控制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凝部之间串接有第二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膨胀阀为内平衡式膨胀阀;所述第二膨胀阀为外平衡式膨胀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试验槽设有防爆口;所述箱体还设有排气管;所述防爆口与所述排气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节流控制件和第二节流控制件,能智能调节低温槽的温度,无需额外开启加热器来平衡试验槽的温度;在除霜时,通过平衡电磁阀和节能电磁阀来直接将由低压压缩机产生的高压高温气体运送至蒸发器上,无需额外开启加热器来进行除霜,能量利用率高,且无需停机,低温槽的温度仍然保持较低温度,能快速恢复到设定温度,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原理示意图。
其中:10-箱体;1-高压压缩机; 2-低压压缩机;11-第一电磁阀; 12-第二电磁阀;13-第一节流控制件;21-第三电磁阀; 22-第四电磁阀;23-除霜电磁阀;24-平衡电磁阀;25-第二节流控制件;31-第三支路毛细管;32-第四支路毛细管;33-缓冲支路毛细管;41-除霜过滤器;42-第一过滤器;43-第二过滤器;51-蒸发部;52-冷凝部; 61-第一膨胀阀;62-第二膨胀阀;7-蒸发器; 81-第一冷凝管;82-第二冷凝管;83-膨胀容器; 84-冷凝压力调节阀;85-能量调节阀;86-防爆口;87-排气管;91-第一油分离器;92-第二油分离器;93-加热器;94-高温槽;95-试验槽;96-低温槽;97-制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包括箱体10以及均设于所述箱体10内的高温槽94、试验槽95、低温槽96和制冷装置97;所述高温槽94与低温槽96分别通过控制阀门与所述试验槽95连通;所述高温槽94内设有加热器93;所述低温槽96与所述制冷装置97连接;所述制冷装置97包括高压制冷模块、低压制冷模块、板式换热器与节能除霜模块;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用于相互交换能量的蒸发部51和冷凝部52;所述高压制冷模块包括高压压缩机1、第一冷凝管81以及第一节流控制件13;所述高压压缩机1的输出端依次经过第一冷凝管81、第一节流控制件13以及蒸发部51后与所述高压压缩机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低压制冷模块包括低压压缩机2、第二冷凝管82、第二节流控制件25和蒸发器7;所述低压压缩机2的输出端依次经过第二冷凝管82、冷凝部52、第二节流控制件25以及蒸发器7后与所述低压压缩机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节能除霜模块包括平衡电磁阀24与除霜支路;所述平衡电磁阀24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平衡电磁阀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管8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除霜支路包括除霜过滤器41、除霜电磁阀23和能量调节阀85;所述除霜过滤器41的一端与所述低压压缩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除霜过滤器41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除霜电磁阀23以及能量调节阀85后与所述蒸发器7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第一节流控制件13以及第二节流控制件25均用于控制流经其中的液体的流量;通过设置低压压缩机2以及高压压缩机1,高压制冷模块内部形成一级制冷回路;低压制冷模块内部形成二级制冷回路;低压制冷回路以及高压制冷回路共用中间交换器,即板式换热器,能满足更低的温度要求;
当需要进行制冷工序时,第一节流控制件13以及第二节流控制件25均为完全开启状态,制冷装置97以最大功率工作,开启制冷工序;当低温槽96的温度接近设定温度值时,进入恒温状态,此时,第一节流控制件13以及第二节流控制件25均控制液体的流量,防止过度制冷,无需额外接通达加热器93来平衡试验槽95内的温度,达到试验槽95温度恒定的目的;当需要进行高温工序时,加热器93启动,开启高温工序;此时,低温槽96需要除霜,第一节流控制件13控制流量减半,第二节流控制件25流进蒸发器7的液体流量为零,然后平衡电磁阀24与除霜电磁阀23均被控制为间断接通,由低压压缩机2送出的高温气体,经过依次除霜电磁阀23、能量调节阀85后定量的进入到蒸发器7,使蒸发器7铜管和翅片温度瞬间上升,而平衡电磁阀24的作用是平衡掉从蒸发器7出来被冷凝的液态制冷剂,以防止低压压缩机2回气中带液体制冷剂,造成液击。通过设置第一节流控制件13和第二节流控制件25,能智能调节低温槽96的温度,无需额外开启加热器93来平衡试验槽95的温度,能耗更低;在除霜时,通过平衡电磁阀24和节能电磁阀23来直接将由低压压缩机2产生的高压高温气体运送至蒸发器7上,无需额外开启加热器93来进行除霜,能量利用率高,且无需停机,低温槽96的温度仍然保持较低温度,能快速恢复到设定温度,更加节能。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所述高压压缩机1与所述第一冷凝管81之间还设有第一油分离器91;所述低压压缩机2与所述第二冷凝管82之间还设有第二油分离器92。第一油分离器91与第二油分离器92用于把制冷剂带出来的润滑油与制冷剂分离出来,然后回到高压压缩机1或者低压压缩机2中,避免高压压缩机1以及低压压缩机2缺油,润滑效果差,另外也为了避免润滑油积累在冷凝器、板式换热器、蒸发器7等里面,形成油膜,增加换热热阻,系统换热效率降低。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所述第一节流控制件13包括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电磁阀11与第一膨胀阀61;所述第一电磁阀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管8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膨胀阀61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61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部5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电磁阀与第二膨胀阀62;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管8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膨胀阀62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62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部5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节流控制件25包括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所述第三支路包括第三电磁阀21和第三支路毛细管31;所述第三电磁阀21的一端与所述冷凝部5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路毛细管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路毛细管31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支路包括第四电磁阀22和第四支路毛细管32;所述第四电磁阀22的一端与所述冷凝部5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路毛细管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支路毛细管32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7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当需要进行制冷工序时,第一电磁阀11、第二电磁阀12、第三电磁阀21以及第四电磁阀22均开启,制冷装置97以最大功率工作,开启制冷工序;当低温槽96的温度接近设定温度值时,第一电磁阀11与第三电磁阀21关闭,第二电磁阀12以及第四电磁阀22间断接通,防止过度制冷,无需额外接通达加热器93来平衡试验槽95内的温度,达到试验槽95温度恒定的目的;当需要进行高温工序时,加热器93工作,此时,低温槽96需要除霜,第一电磁阀11、第三电磁阀21以及第四电磁阀22均被关闭,然后平衡电磁阀24与除霜电磁阀23均被控制为间断接通,由低压压缩机2送出的高温气体,经过依次除霜电磁阀23、能量调节阀85后定量的进入到蒸发器7,使蒸发器7铜管和翅片温度瞬间上升,而平衡电磁阀24的作用是平衡掉从蒸发器7出来被冷凝的液态制冷剂,以防止低压压缩机2回气中带液体制冷剂,造成液击。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所述低压制冷模块还包括缓冲支路;所述缓冲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压力调节阀84、膨胀容器83以及缓冲支路毛细管33;所述第二冷凝管82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压力调节阀8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缓冲支路毛细管33的输出端与所述低压压缩机2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储存制冷剂,降低低压压缩机2的压力。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所述第一节流控制件1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冷凝管81之间串接有第一过滤器42;所述第二节流控制件25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凝部52之间串接有第二过滤器43。第一过滤器42和第二过滤器43均用于吸收水分,阻挡系统中的杂质使其不能通过。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所述第一膨胀阀61为内平衡式膨胀阀;所述第二膨胀阀62为外平衡式膨胀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所述试验槽95设有防爆口86;所述箱体10还设有排气管87;所述防爆口86与所述排气管87连通。用于平衡试验槽95内气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以及均设于所述箱体(10)内的高温槽(94)、试验槽(95)、低温槽(96)和制冷装置(97);所述高温槽(94)与低温槽(96)分别通过控制阀门与所述试验槽(95)连通;
所述高温槽(94)内设有加热器(93);所述低温槽(96)与所述制冷装置(97)连接;
所述制冷装置(97)包括高压制冷模块、低压制冷模块、板式换热器与节能除霜模块;所述板式换热器内设有用于相互交换能量的蒸发部(51)和冷凝部(52);
所述高压制冷模块包括高压压缩机(1)、第一冷凝管(81)以及第一节流控制件(13);所述高压压缩机(1)的输出端依次经过第一冷凝管(81)、第一节流控制件(13)以及蒸发部(51)后与所述高压压缩机(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低压制冷模块包括低压压缩机(2)、第二冷凝管(82)、第二节流控制件(25)和蒸发器(7);所述低压压缩机(2)的输出端依次经过第二冷凝管(82)、冷凝部(52)、第二节流控制件(25)以及蒸发器(7)后与所述低压压缩机(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节能除霜模块包括平衡电磁阀(24)与除霜支路;
所述平衡电磁阀(24)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平衡电磁阀(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冷凝管(8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除霜支路包括除霜过滤器(41)、除霜电磁阀(23)和能量调节阀(85);所述除霜过滤器(41)的一端与所述低压压缩机(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除霜过滤器(41)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除霜电磁阀(23)以及能量调节阀(85)后与所述蒸发器(7)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压缩机(1)与所述第一冷凝管(81)之间还设有第一油分离器(91);所述低压压缩机(2)与所述第二冷凝管(82)之间还设有第二油分离器(9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控制件(13)包括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电磁阀(11)与第一膨胀阀(61);所述第一电磁阀(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管(8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膨胀阀(6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61)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部(5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二电磁阀与第二膨胀阀(62);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管(8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膨胀阀(6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阀(62)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部(5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节流控制件(25)包括第三支路以及第四支路;
所述第三支路包括第三电磁阀(21)和第三支路毛细管(31);所述第三电磁阀(21)的一端与所述冷凝部(5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路毛细管(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支路毛细管(31)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7)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四支路包括第四电磁阀(22)和第四支路毛细管(32);所述第四电磁阀(22)的一端与所述冷凝部(5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路毛细管(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支路毛细管(32)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7)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压制冷模块还包括缓冲支路;
所述缓冲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凝压力调节阀(84)、膨胀容器(83)以及缓冲支路毛细管(33);所述第二冷凝管(82)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压力调节阀(8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缓冲支路毛细管(33)的输出端与所述低压压缩机(2)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控制件(13)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冷凝管(81)之间串接有第一过滤器(42);
所述第二节流控制件(25)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凝部(52)之间串接有第二过滤器(4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阀(61)为内平衡式膨胀阀;所述第二膨胀阀(62)为外平衡式膨胀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槽(95)设有防爆口(86);所述箱体(10)还设有排气管(87);所述防爆口(86)与所述排气管(87)连通。
CN201821524989.6U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 Active CN208780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4989.6U CN20878057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4989.6U CN20878057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0577U true CN208780577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61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4989.6U Active CN208780577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05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3982A (zh) * 2021-09-15 2021-10-22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试验设备及除霜方法
CN114167170A (zh) * 2021-11-22 2022-03-11 海拓仪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元器件的节能三温测试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3982A (zh) * 2021-09-15 2021-10-22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试验设备及除霜方法
CN113533982B (zh) * 2021-09-15 2021-12-28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试验设备及除霜方法
CN114167170A (zh) * 2021-11-22 2022-03-11 海拓仪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元器件的节能三温测试系统
CN114167170B (zh) * 2021-11-22 2024-04-02 海拓仪器(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元器件的节能三温测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38532B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3175344B (zh) 一种寒冷地区用多联机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86754B (zh) 一种节能中温制冷剂/中温制冷剂复叠制冷系统
CN104197581A (zh) 一种三管制热回收多联机系统同时制冷制热的方法及系统
WO2018188269A1 (zh) 一种冷量回收式变容量空气源热泵系统
CN104154692B (zh) 一种新型补气增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780577U (zh) 一种节能型冷热冲击试验箱
CN107816818A (zh) 一种冷库用带热气融霜的复叠式制冷系统
CN106288549A (zh) 一种适应低温快速冷冻的节流器及方法与应用
CN104214985B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及低温制冷方法
CN209893678U (zh) 换热系统
CN207600009U (zh) 一种冷库用带热气融霜的复叠式制冷系统
CN207849810U (zh) 一种直膨式供液的多并联螺杆低温冷水机组
CN106766297B (zh) 一种能快速恢复平衡压力的超低温水汽捕集泵系统
CN106766479B (zh) 一种可变温的单门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82542A (zh) 一种化霜装置、热泵机组及控制方法
CN205980563U (zh) 血浆速冻机制冷系统
CN109210849A (zh) 一种可调节制冷系统及冰箱
CN110530043B (zh) 制冷系统、冰箱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1424781U (zh) 一种热气融霜系统
CN100578114C (zh) 冷冻装置
CN210663485U (zh) 用于制冷系统的热氟化霜系统及制冷系统
CN201314724Y (zh) 无温升耦合式内热化霜节能制冷系统
CN108954999A (zh) 电子膨胀阀热气化霜系统压缩冷凝机组
CN111397232A (zh) 一种多联式冷库冷风机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