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79677U - 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79677U
CN208779677U CN201821491191.6U CN201821491191U CN208779677U CN 208779677 U CN208779677 U CN 208779677U CN 201821491191 U CN201821491191 U CN 201821491191U CN 208779677 U CN208779677 U CN 208779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upport
condensation pipe
tube
fan blade
condens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911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培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ongy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ongy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ongy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ongyi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911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79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79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79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包括机体、预处理板和冷凝体,所述机体的内侧固定有围架,且围架的内部分别安置有蒸发管和供热锥杆,所述供热锥杆与蒸发管之间为间隔设置,所述围架的内侧壁粘接有保护棉体,且保护棉体的边缘内部贯穿有通槽,所述通槽与蒸发管之间相连通,所述预处理板的内部设置有U形管,且预处理板位于中间体与保护棉体之间,所述冷凝体的中间竖直贯穿有转轴,且冷凝体位于中间体的内侧。该空调热交换机结构有别于传统形式上的热交换机结构,整体采用圆柱体整合结构,具有冷凝与蒸发的双重作用,且二者之间能够实现紧密性的过渡工作,缩小了整个热交换机结构的空间占据体积,并保证了热交换机的功能完整完善。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热交换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是当下社会非常常见的一种制冷制热设备,其内部存有一个热交换系统,能够完成供冷,也能进行供热,在热交换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就是热交换机,热交换机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够对热量进行差别交换的机器,将冷气转换为热气,完成空调的供热工作,将热气转换为冷气,完成空调的供冷工作。
然而现有的空调热交换机的外形一般为四方体,受热受冷面积较大,但是结构整体整合度不高,部件功能的整合方面也存有联系不够紧密的不足,功能越多越全,代表结构越复杂,占据空间也就越大,而这明显对空调产品在形状、功能等方面上的转型及改革存在限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有别于传统形式的新式空调热交换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空调热交换机的外形一般为四方体,受热受冷面积较大,但是结构整体整合度不高,部件功能的整合方面也存有联系不够紧密的不足,功能越多越全,代表结构越复杂,占据空间也就越大,而这明显对空调产品在形状、功能等方面上的转型及改革存在限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包括机体、预处理板和冷凝体,所述机体的内侧固定有围架,且围架的内部分别安置有蒸发管和供热锥杆,所述供热锥杆与蒸发管之间为间隔设置,所述围架的内侧壁粘接有保护棉体,且保护棉体的边缘内部贯穿有通槽,所述通槽与蒸发管之间相连通,所述保护棉体的内侧壁固定粘接有中间体,且中间体的内部开设有过渡槽,所述过渡槽的内侧安置有橡胶软球,所述预处理板的内部设置有U形管,且预处理板位于中间体与保护棉体之间,所述U形管的上端熔接有通出管,所述预处理板的中间内部开设有助剂放置槽,所述冷凝体的中间竖直贯穿有转轴,且冷凝体位于中间体的内侧,所述中间体的内侧面与冷凝体的外壁之间为固定焊接,且通出管的末端从冷凝体的侧壁贯穿,所述转轴的外壁嵌套设置有第一冷凝管架,且第一冷凝管架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冷凝管架,所述第一冷凝管架和第二冷凝管架均与过渡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管架嵌套配合在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一冷凝管架和第二冷凝管架的内侧均贯通有贯通管,所述转轴的下方轴端轴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一冷凝管架远离第二冷凝管架的一侧安置有第一风叶,且第一冷凝管架与第二冷凝管架之间设置有第二风叶,所述第二冷凝管架远离第一冷凝管架的一侧安置有第三风叶,所述第一风叶、第二风叶和第三风叶均与转轴之间固定焊接。
优选的,所述蒸发管为“U”形管道结构,且蒸发管在围架的内部环形设置,并且供热锥杆沿围架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通槽和过渡槽分别关于保护棉体的对称中心线和中间体的对称中心线呈“十”字对称设置,且通槽和过渡槽之间位置一一对应,并且过渡槽的锥度为15°,而且橡胶软球的外侧面与过渡槽的内侧面之间相互贴合,同时橡胶软球为椭圆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U形管通过通出管分别与第一冷凝管架和第二冷凝管架连通,且U形管在预处理板的内部呈平行交错状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助剂放置槽在预处理板的中间内部共平行设置有两层。
优选的,所述贯通管分别关于第一冷凝管架和第二冷凝管架的中轴线呈环状均匀分布,且第一冷凝管架的内部共设置有两层贯通管,并且第二冷凝管架的内侧共设置有三层贯通管,同时第二冷凝管架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一冷凝管架的直径尺寸。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叶、第二风叶和第三风叶均通过转轴与电机构成旋转机构,且第一风叶、第二风叶和第三风叶之间的圆径尺寸由上至下逐层扩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空调热交换机结构有别于传统形式上的热交换机结构,整体采用圆柱体整合结构,具有冷凝与蒸发的双重作用,且二者之间能够实现紧密性的过渡工作,缩小了整个热交换机结构的空间占据体积,并保证了热交换机的功能完整完善;围架中通过蒸发管起到与传统热交换机结构中的蒸发器等同的作用,能够实现散冷目的,供热锥杆采用电热丝材质作为外包层,通电后会产生高温热量,以对蒸发管中的传输介质进行直接加热,继而实现交换机的快速供热目的。
2、过渡槽用于将冷凝体中的高压液体过渡给通槽,再由通槽过渡到蒸发管中,以实现液体发散的目的,过渡槽的锥度设置,使液体介质能够更加集中的注入到通槽中,橡胶软球用于限制液体的充入速度,对液体具有一定的阻拦作用,以增大压强,为雾化提供条件;预处理板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外界人为干预对热交换过程进行预处理,在助剂放置槽中放入制冷剂或发热剂,相应在预处理板中形成低温环境或高温环境,对U形管中的液体介质进行预冷或预热处理,从而降低了整个热交换机的能耗。
3、第一冷凝管架和第二冷凝管架中充入压缩后的高压蒸汽,并在贯通管的作用下,使高压蒸汽均匀充满第一冷凝管架和第二冷凝管架,第一冷凝管架和第二冷凝管架各自尺寸不同,使得第一冷凝管架和第二冷凝管架各自所容纳的蒸汽量也随之不同,使得在冷凝体中存有两处不同容量的冷凝容器结构,能够相互补充和替换,使冷凝体在对高压液体进行供应时具有自补性、替换性和阶梯性;通过电机带动转轴旋转,使第一风叶、第二风叶和第三风叶转动,产生风力,利用外界风与第一冷凝管架和第二冷凝管架的接触,使第一冷凝管架和第二冷凝管架中的高压蒸汽受冷液化成高压液体,第一风叶、第二风叶和第三风叶各自不同盘径尺寸的设置,使得所产生的风力存在一定的阶梯性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围架顶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围架立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处理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冷凝管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冷凝管架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冷凝管架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围架;3、蒸发管;4、供热锥杆;5、保护棉体;6、通槽;7、中间体;8、过渡槽;9、橡胶软球;10、预处理板;11、U形管;12、通出管;13、助剂放置槽;14、冷凝体;15、转轴;16、第一冷凝管架;17、第二冷凝管架;18、贯通管;19、电机;20、第一风叶;21、第二风叶;22、第三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包括机体1、预处理板10和冷凝体14,机体1的内侧固定有围架2,且围架2的内部分别安置有蒸发管3和供热锥杆4,供热锥杆4与蒸发管3之间为间隔设置,蒸发管3为“U”形管道结构,且蒸发管3在围架2的内部环形设置,并且供热锥杆4沿围架2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围架2通过蒸发管3起到与传统热交换机结构中的蒸发器等同的作用,能够实现散冷目的,供热锥杆4采用电热丝材质作为外包层,通电后会产生高温热量,以对蒸发管3中的传输介质进行直接加热,继而实现交换机的快速供热目的,围架2的内侧壁粘接有保护棉体5,且保护棉体5的边缘内部贯穿有通槽6,通槽6与蒸发管3之间相连通,保护棉体5的内侧壁固定粘接有中间体7,且中间体7的内部开设有过渡槽8,过渡槽8的内侧安置有橡胶软球9,通槽6和过渡槽8分别关于保护棉体5的对称中心线和中间体7的对称中心线呈“十”字对称设置,且通槽6和过渡槽8之间位置一一对应,并且过渡槽8的锥度为15°,而且橡胶软球9的外侧面与过渡槽8的内侧面之间相互贴合,同时橡胶软球9为椭圆体结构,过渡槽8用于将冷凝体14中的高压液体过渡给通槽6,再由通槽6过渡到蒸发管3中,以实现液体发散的目的,过渡槽8的锥度设置,使液体介质能够更加集中的注入到通槽6中,橡胶软球9用于限制液体的充入速度,对液体具有一定的阻拦作用,以增大压强,为雾化提供条件;
预处理板10的内部设置有U形管11,且预处理板10位于中间体7与保护棉体5之间,U形管11的上端熔接有通出管12,预处理板10的中间内部开设有助剂放置槽13,冷凝体14的中间竖直贯穿有转轴15,且冷凝体14位于中间体7的内侧,中间体7的内侧面与冷凝体14的外壁之间为固定焊接,且通出管12的末端从冷凝体14的侧壁贯穿,转轴15的外壁嵌套设置有第一冷凝管架16,且第一冷凝管架1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冷凝管架17,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均与过渡槽8相连通,U形管11通过通出管12分别与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连通,且U形管11在预处理板10的内部呈平行交错状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助剂放置槽13在预处理板10的中间内部共平行设置有两层,在助剂放置槽13中放入制冷剂或发热剂,相应在预处理板10中形成低温或高温环境,对U形管11中的液体介质进行预冷或预热处理,从而降低了整个热交换机的能耗;
第二冷凝管架17嵌套配合在转轴15的外侧,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的内侧均贯通有贯通管18,贯通管18分别关于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的中轴线呈环状均匀分布,且第一冷凝管架16的内部共设置有两层贯通管18,并且第二冷凝管架17的内侧共设置有三层贯通管18,同时第二冷凝管架17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一冷凝管架16的直径尺寸,在贯通管18的作用下,使高压蒸汽均匀充满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各自所容纳的蒸汽量存在多少差异,即在冷凝体14中存有两处不同容量的冷凝容器结构,能够相互补充和替换,转轴15的下方轴端轴连接有电机19,第一冷凝管架16远离第二冷凝管架17的一侧安置有第一风叶20,且第一冷凝管架16与第二冷凝管架17之间设置有第二风叶21,第二冷凝管架17远离第一冷凝管架16的一侧安置有第三风叶22,第一风叶20、第二风叶21和第三风叶22均与转轴15之间固定焊接,第一风叶20、第二风叶21和第三风叶22均通过转轴15与电机19构成旋转机构,且第一风叶20、第二风叶21和第三风叶22之间的圆径尺寸由上至下逐层扩大,电机19带动转轴15旋转,使第一风叶20、第二风叶21和第三风叶22转动,产生风力,继而使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中的高压蒸汽受冷凝结成高压液体,第一风叶20、第二风叶21和第三风叶22各自不同盘径尺寸的设置,使得所产生的风力存在一定的阶梯性变化。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空调热交换机结构,需要将两个U形管11均外接到一个压缩机设备上,当热交换机以供冷为目的进行工作时,在助剂放置槽13中放入制冷剂,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后,压缩为高压蒸汽,通过管道结构排至两个U形管11中,在助剂放置槽13中制冷剂的制冷作用下,得到预冷处理,避免受外界高温环境的影响,导致高压蒸汽温度上升过快,在助剂放置槽13中放置制冷剂也能够降低冷凝体14的散热压力,接着高压蒸汽通过通出管12分别进入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并通过贯通管18,在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中各自均匀充填,电机19启动,转轴15旋转,由于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均以嵌套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转轴15的外侧,不随转轴15的旋转而旋转,仅第一风叶20、第二风叶21和第三风叶22协同旋转,产生风力作用,将室外空气吸至并穿过冷凝体14,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成高压液体,该高压液体经过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各自与过渡槽8的连通结构进入到过渡槽8中,在过渡槽8中受到来自于橡胶软球9的弹性阻力,所受压力进一步提高,压强增大,结合过渡槽8的锥度设置,使高压液体以尽可能的雾化状态喷至通槽6中,由通槽6输送至围架2中的蒸发管3,并在“U”形管道结构的蒸发管3中逐渐充满,高压液体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围架2外壁温度下降,外界空气与围架2外壁频繁接触的过程实际上是热交换的过程,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从而达到了供冷降温的目的,该热交换机中,冷凝体14散热,蒸发管3散冷,当热交换机以供热为目的进行工作时,将上述步骤反过来进行即可,此时在助剂放置槽13中放入的则是加热剂,以产生热量,辅助供热,为了能够达到快速供热的效果,可以利用供热锥杆4来完成,供热锥杆4本身以电热丝为外包层,通电后会快速产生热量,从而能够对蒸发管3中的传输介质进行直接加热,就这样完成整个空调热交换机结构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包括机体(1)、预处理板(10)和冷凝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侧固定有围架(2),且围架(2)的内部分别安置有蒸发管(3)和供热锥杆(4),所述供热锥杆(4)与蒸发管(3)之间为间隔设置,所述围架(2)的内侧壁粘接有保护棉体(5),且保护棉体(5)的边缘内部贯穿有通槽(6),所述通槽(6)与蒸发管(3)之间相连通,所述保护棉体(5)的内侧壁固定粘接有中间体(7),且中间体(7)的内部开设有过渡槽(8),所述过渡槽(8)的内侧安置有橡胶软球(9),所述预处理板(10)的内部设置有U形管(11),且预处理板(10)位于中间体(7)与保护棉体(5)之间,所述U形管(11)的上端熔接有通出管(12),所述预处理板(10)的中间内部开设有助剂放置槽(13),所述冷凝体(14)的中间竖直贯穿有转轴(15),且冷凝体(14)位于中间体(7)的内侧,所述中间体(7)的内侧面与冷凝体(14)的外壁之间为固定焊接,且通出管(12)的末端从冷凝体(14)的侧壁贯穿,所述转轴(15)的外壁嵌套设置有第一冷凝管架(16),且第一冷凝管架(1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冷凝管架(17),所述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均与过渡槽(8)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凝管架(17)嵌套配合在转轴(15)的外侧,所述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的内侧均贯通有贯通管(18),所述转轴(15)的下方轴端轴连接有电机(19),所述第一冷凝管架(16)远离第二冷凝管架(17)的一侧安置有第一风叶(20),且第一冷凝管架(16)与第二冷凝管架(17)之间设置有第二风叶(21),所述第二冷凝管架(17)远离第一冷凝管架(16)的一侧安置有第三风叶(22),所述第一风叶(20)、第二风叶(21)和第三风叶(22)均与转轴(15)之间固定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管(3)为“U”形管道结构,且蒸发管(3)在围架(2)的内部环形设置,并且供热锥杆(4)沿围架(2)的竖直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6)和过渡槽(8)分别关于保护棉体(5)的对称中心线和中间体(7)的对称中心线呈“十”字对称设置,且通槽(6)和过渡槽(8)之间位置一一对应,并且过渡槽(8)的锥度为15°,而且橡胶软球(9)的外侧面与过渡槽(8)的内侧面之间相互贴合,同时橡胶软球(9)为椭圆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11)通过通出管(12)分别与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连通,且U形管(11)在预处理板(10)的内部呈平行交错状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助剂放置槽(13)在预处理板(10)的中间内部共平行设置有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管(18)分别关于第一冷凝管架(16)和第二冷凝管架(17)的中轴线呈环状均匀分布,且第一冷凝管架(16)的内部共设置有两层贯通管(18),并且第二冷凝管架(17)的内侧共设置有三层贯通管(18),同时第二冷凝管架(17)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一冷凝管架(16)的直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叶(20)、第二风叶(21)和第三风叶(22)均通过转轴(15)与电机(19)构成旋转机构,且第一风叶(20)、第二风叶(21)和第三风叶(22)之间的圆径尺寸由上至下逐层扩大。
CN201821491191.6U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 Active CN208779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1191.6U CN208779677U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91191.6U CN208779677U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79677U true CN208779677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60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91191.6U Active CN208779677U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796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3876A (zh) * 2022-11-21 2023-03-21 江苏高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固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固化炉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3876A (zh) * 2022-11-21 2023-03-21 江苏高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固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固化炉
CN115823876B (zh) * 2022-11-21 2024-01-12 江苏高倍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固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固化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2079B (zh) 一种低位热能驱动的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
CN201368542Y (zh) 热管式新风除湿机
CN106595117A (zh) 一种热泵系统
CN208454788U (zh) 一种处理污泥的低温干化设备
CN208779677U (zh) 一种空调热交换机结构
CN106766355A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211041211U (zh) 一种除湿器及烘干室
CN206514713U (zh) 一种回流焊炉冷却循环设备
CN107687721A (zh) 带单效发生溶液并联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CN206803587U (zh) 一种水冷超低温保存箱
CN206787336U (zh) 一种横流式多级蒸发冷却器
CN201706769U (zh) 一种汽化热完全回收式溴化锂中央空调
CN208704115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机房废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6563448U (zh) 磁悬浮冷水机组与溴化锂热泵机组双运行系统
CN205619619U (zh) 一种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
CN206959385U (zh) 一种双级提升热泵机组系统
CN206247692U (zh) 复叠式溶液并串联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
CN206771609U (zh) 溴化锂吸收式风冷冷风太阳能空调机组
CN201443869U (zh) 双回路蒸发器
CN207501480U (zh) 一种低温变频增焓风冷热泵系统
CN202008256U (zh) 一种双蒸发双冷凝空气能锅炉
CN207262755U (zh) 一种可变效运行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CN206247686U (zh) 复叠式溶液并联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热泵机组
CN206787109U (zh) 一种风冷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
CN100567853C (zh) 一种回热式硫氰酸钠-氨吸收式热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