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9961U - 一种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9961U
CN208769961U CN201820432131.0U CN201820432131U CN208769961U CN 208769961 U CN208769961 U CN 208769961U CN 201820432131 U CN201820432131 U CN 201820432131U CN 208769961 U CN208769961 U CN 208769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rior cervical
stabilization
self
fixation system
cervical verteb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321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孝敏
谈俊杰
张永剑
赵东民
白冠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IZHI MEDICAL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IZHI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IZHI MEDICAL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IZHI MEDICAL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321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9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9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9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包括颈椎前路板、颈前螺钉、止退套。止退套与颈椎前路板预先在工厂完成装配,止退套上的削边让出颈前螺钉旋入颈椎前路板的空间,而后对其套杆端部进行破坏,限制其轴向位移。在手术中将颈前螺钉逐一从颈椎前路板螺钉孔中旋入脊柱椎体,使得颈椎前路板与椎体牢固连接,然后旋动止退套使得削边越过颈前螺钉位置。这时,止退套的套头与颈前螺钉的球形接头间隙配合,且由于套头呈上大小下结构,因而球形接头的轴向运动被止退套的套头所限制,从而限制了颈前螺钉的轴向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医疗器械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颈椎前路椎间切除减压融合术是目前颈椎外科常规手术,其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的优点。由于人体脊柱的特殊生理结构及活动频繁性,对于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要求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强度,同时还必须保证高度安全性。颈椎前路板通常使用颈前螺钉进行固定,临床证明,若不附加可靠的颈前螺钉防退装置,容易造成颈前螺钉松动,进而造成手术失败。目前市场上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的防退装置结构复杂,制造困难,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防退装置本身也存在脱落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临床操作方便,且防松可靠的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包括:
颈椎前路板;
在该颈椎前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其进行固定的颈前螺钉;
该颈前螺钉包括球形连接头和螺钉杆;
止退套,其位于球形连接头的一侧,并用于对该球形连接头进行压紧;
止退套包括套头和套杆;
套头为上大下小旋转体,在工作状态下,通过其对球形连接头进行压紧;
套头的上端面设置有供扭转工具使用的凹槽;
所述套头具有削边结构;
套杆为中空薄壁圆形件。
止退套与颈椎前路板预先在工厂完成装配,通过止退套上的削边让出颈前螺钉旋入颈椎前路板的空间,将颈前螺钉逐一从颈椎前路板螺钉孔中旋入脊柱椎体,使得颈椎前路板与椎体牢固连接,然后旋动止退套使得削边越过颈前螺钉位置,这时,止退套的套头与颈前螺钉的球形接头小间隙配合,且由于套头呈上大小下结构,因而球形接头的轴向运动被止退套的套头所限制,从而限制了颈前螺钉的轴向运行。该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设计结构合理,结构新颖、独特,生产加工方便,临床操作十分方便,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套杆通过通孔与颈椎前路板进行连接;套杆和通孔采用过盈配合方式。
术后止退套在长期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动现象,从而导致颈前螺钉的轴向限制失效,而通过止退套的套杆和通孔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可以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凹槽为正多边形凹槽。
在套头上设置有正多边形凹槽,便于扭转工具与其进行对准、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正多边形为正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套杆的端部开设有多条割缝。
为了更容易地对止退套端部进行破坏,在套杆端部的中空薄壁上开设有多条割缝,这样一来,使得施加在止退套端部的破坏力大大减小,便于止退套与颈椎前路板在工厂进行装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割缝周向均匀布置。
止退套端部割缝均匀布置,使得施加在止退套端部的各个破坏力大小一致,分布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颈前螺钉的螺纹旋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颈前螺钉的螺纹螺距不同。
在颈椎前路板长期使用过程中,且当止退套发生旋转,使得其不能对颈前螺钉进行可靠压紧时,在颈椎前路板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得所有颈前螺钉发生一致、同步性松动,从而使得整个颈椎前路板松动,导致手术失败,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通过对相邻的颈前螺钉设置不同的螺纹旋向或螺纹螺距,杜绝了一致、同步性松动的发生,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颈前螺钉松动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螺钉杆上涂覆有等离子层。
通过设置等离子涂层可以使得颈前螺钉植入骨内后与骨接合更加牢固,大大降低了其发生松动的可能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止退套采用钛合金材料制得。
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用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的钛合金材料制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颈前螺钉的立体图。
图4是止退套的立体图。
图5是工作状态下止退套套头和颈前螺钉球形连接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颈椎前路板;2-融合器;3-颈前螺钉;31-球形连接头;32-螺钉杆;4-止退套;41-套头;411-削边;42-套杆;421-割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图1、2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的立体图,图3示出了颈前螺钉的立体图,图4示出了止退套的立体图,图5示出了工作状态下止退套套头和颈前螺钉球形连接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该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包括两个颈椎前路板1、一个融合器2,该颈椎前路板1分为端部和连接部两部分。融合器2由主体及叶片两部分组成,且两者相互扣合到一起。颈椎前路板1的连接部与融合器2的叶片一体成型。颈椎前路板1通过其端部上设置的多个颈前螺钉3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的整体固定。颈前螺钉3包括球形连接头31和螺钉杆32。为了方便对该球形连接头31进行压紧,在其附近设置有止退套4,该止退套4包括套头41和套杆42。其中套头41为上大下小旋转体。在工作状态下,通过套头41对球形连接头31进行压紧,其为中空薄壁圆形件。在满足基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用生物相容性好,耐腐蚀的钛合金材料制得。
该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的具体动作过程如下:止退套4与颈椎前路板1预先在工厂完成装配,通过止退套4上的削边411让出颈前螺钉3旋入颈椎前路板1的空间,这时将其套杆42端部进行破坏,限制止退套4的轴向位移。在临床手术中,将颈前螺钉3逐一从颈椎前路板1螺钉孔中旋入脊柱椎体,使得颈椎前路板1与椎体牢固连接,然后旋动止退套4使得削边411越过颈前螺钉3位置,这时,止退套4的套头41与颈前螺钉3的球形接头31小间隙配合,且由于套头41呈上大小下结构,因而球形接头31的轴向运动被改套头41所限制,从而限制了颈前螺钉3的轴向运行。
为了防止术后止退套4在长期活动过程中发生转动现象,从而导致颈前螺钉3的轴向限制失效,因而,将止退套套杆42与相对应的通孔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较好地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现。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在套头41的端面正中心上设置的供扭转工具使用的凹槽为正多边形凹槽,这样一来,便于扭转工具与凹槽进行对准、定位。优选正三角形凹槽。
在工厂装配阶段,为了更便于对止退套套杆42端部进行破坏,提高装配速度,在其中空薄壁上开设有多条均布割缝421,其深度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以对套杆42端部进行破坏后止退套4在颈椎前路板1上部不发生相对轴向位移为准。
在颈椎前路板1长期使用过程中,且当止退套4发生旋转,使得其不能对颈前螺钉3进行可靠压紧时,在颈椎前路板1作用力的作用下,使得所有颈前螺钉3发生一致、同步性松动,从而使得整个颈椎前路板1松动,导致手术失败,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对该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作了进一步优化,通过对相邻的颈前螺钉3设置不同的螺纹旋向或螺纹螺距,从而杜绝了一致、同步性松动的发生,进而有效地避免了颈前螺钉3松动现象。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在螺钉杆32上设置等离子涂层,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颈前螺钉3植入骨内后与骨接合更加牢固,大大降低了其发生松动的可能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颈椎前路板;
在所述颈椎前路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对其进行固定的颈前螺钉;
所述颈前螺钉包括球形连接头和螺钉杆;
止退套,其位于所述球形连接头的一侧,并用于对所述球形连接头进行压紧;
所述止退套包括套头和套杆;
所述套头为上大下小旋转体,在工作状态下,通过其对所述球形连接头进行压紧;
所述套头的上端面设置有供扭转工具使用的凹槽;
所述套头具有削边结构;
所述套杆为中空薄壁圆形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通过通孔与所述颈椎前路板进行连接;所述套杆和所述通孔采用过盈配合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正多边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多边形为正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杆的端部开设有多条割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缝周向均匀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颈前螺钉的螺纹旋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颈前螺钉的螺纹螺距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杆上涂覆有等离子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套采用钛合金材料制得。
CN201820432131.0U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 Active CN208769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2131.0U CN208769961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2131.0U CN208769961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9961U true CN208769961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40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32131.0U Active CN208769961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9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7529B2 (en) Upper extremity fusion devices and methods
US8439977B2 (en) Spinal interbody spacer
CN103415264B (zh) 用于骨固定的植入系统
EP2846716B1 (en) Mplant for fixation of first and second bones
JP6293754B2 (ja) 骨固定システム
US9532822B2 (en) Pedicle screw with reverse spiral cut and methods thereof
US20090192549A1 (en) Bone plating system
JP2022500208A (ja) 膝蓋骨プレート
JP2016532534A (ja) 肩補綴組立体
CN208769961U (zh) 一种自稳定颈椎前路板固定系统
CN107095713A (zh) 一种用于脊柱的固定系统
US9763718B2 (en) Bone screw
CN113456316A (zh) 一种新型腕关节假体
CN108210055A (zh) 万向锁定孔
CN211243918U (zh) 一种可调节的颈椎椎间融合器
CN208741107U (zh) 一种金属接骨螺钉
CN219354286U (zh) 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
CN112043365A (zh) 一种防爆丝的内悬挂式椎弓根钉
CN216908085U (zh) 一种新型颈椎后路万向钉
CN219963036U (zh) 一种空心接骨螺钉
CN216777306U (zh) 一种椎体次全切3d打印多孔内植物
CN211213700U (zh) 腕关节假体
TWI403305B (zh) Spiral rod connection device
CN208693418U (zh) 万向锁定孔
TWI405555B (zh) The attachment mechanism of the spinal fix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