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4286U - 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4286U
CN219354286U CN202223046837.9U CN202223046837U CN219354286U CN 219354286 U CN219354286 U CN 219354286U CN 202223046837 U CN202223046837 U CN 202223046837U CN 219354286 U CN219354286 U CN 2193542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ixing
locking
side wall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4683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福志
莫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Memorial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Memorial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Memorial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Memorial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304683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42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42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42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所述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包括:主体,顶面设置有固定槽以及通孔;固定件,用于置入所述固定槽内,将所述主体与关节固定;锁定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其中,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叶片,能够旋转至所述固定件的上方,用于锁紧所述固定件。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主体上设置固定件用于将主体与关节固定,同时在主体上设置锁定件用于锁紧固定件。手术时,只需将锁定件中的锁定叶片旋转至固定件上方即可锁紧固定件,被锁紧的固定件进而使主体与关节固定,不仅减少了手术步骤,且手术过程操作简单,难度小,有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寰枢椎脱位的治疗,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TARP)技术已经在临床得到极大地应用,其疗效也得到了验证。临床研究显示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TARP)技术可通过口咽一个手术入路,一期完成复位、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经过不断的发展改良,TARP-IV代产品已经根据寰枢椎前方的解剖结构设计出更为贴附的解剖坡度外型,同时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可靠。
但是,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TARP)技术也存在如下不足:(1)因其TARP钢板需放置于椎体前方,必定占据一定的空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咽喉异物感;(2)TARP钢板的应力遮挡作用同样存在;TARP钢板的上述缺点和不足均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术后愈合及生活质量。
本申请发明人在申请号为201720351810.0,发明名称为“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固定系统,该固定系统可整体置入寰枢椎侧块关节间,并于上下关节面置钉进行固定,避免了TARP钢板存在的应力遮挡效应;并且该固定系统的前方切迹更小,可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咽部异物感。
然而,由于该固定系统是通过在上下关节面置钉进行固定,置钉过程增加了手术步骤,使得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增大,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
具体的,所述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包括:
主体,顶面设置有固定槽以及通孔;
固定件,用于置入所述固定槽内,将所述主体与关节固定;
锁定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其中,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叶片,能够旋转至所述固定件的上方,用于锁紧所述固定件。
可选的,所述锁定件还包括固接于所述锁定叶片下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
所述通孔与所述锁定叶片适配的部分与所述固定槽相连通,以使所述锁定叶片能够旋转至内置于所述固定槽的所述固定件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锁定叶片呈菱形,所述锁定叶片的长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锁定叶片的短对角线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
两个凸部,所述两个凸部为所述主体的侧壁沿厚度方向延伸形成,且位于所述主体顶面对角线方向。
可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
两个凹槽,相对设置在所述主体顶面的边沿处。
可选的,所述固定槽设置有两个,内径均为外大内小的碗型结构;
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槽向所述主体的外下方倾斜,另一个所述固定槽向所述主体的内上方倾斜。
可选的,所述主体下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呈倾斜状,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内侧角为6-9°,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外侧角为4-6°。
可选的,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内侧角为8°,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外侧角为5°。
可选的,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设置有锯齿状结构;或
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自上至下呈阶梯形;或
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设置有弧形切迹。
可选的,所述主体包括固定主体和植骨融合部件,所述固定主体和植骨融合部件相卡接或一体成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包括:主体,顶面设置有固定槽以及通孔;固定件,用于置入所述固定槽内,将所述主体与关节固定;锁定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其中,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叶片,能够旋转至所述固定件的上方,用于锁紧所述固定件。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主体上设置固定件用于将主体与关节固定,同时在主体上设置锁定件用于锁紧固定件。手术时,只需将锁定件中的锁定叶片旋转至固定件上方即可锁紧固定件,被锁紧的固定件进而使主体与关节固定,不仅减少了手术步骤,且手术过程操作简单,难度小,有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爆炸图。
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侧视图。
图4A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俯视图。
图4B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俯视图。
主体-1;固定主体-11;植骨融合部件-12;固定槽-13;通孔-14;凸部-15;凹槽-16;弧形切迹-17;锁定叶片-21;连接部-22;螺旋孔-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实现它们。此外,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省略了与描述示例性实施例无关的部分。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目前,对于寰枢椎脱位的治疗,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TARP)技术已经在临床得到极大地应用,其疗效也得到了验证。临床研究显示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TARP)技术可通过口咽一个手术入路,一期完成复位、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经过不断的发展改良,TARP-IV代产品已经根据寰枢椎前方的解剖结构设计出更为贴附的解剖坡度外型,同时生物力学研究显示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可靠。
但是,经口前路寰枢椎复位内固定(TARP)技术也存在如下不足:(1)因其TARP钢板需放置于椎体前方,必定占据一定的空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咽喉异物感;(2)TARP钢板的应力遮挡作用同样存在;TARP钢板的上述缺点和不足均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术后愈合及生活质量。
本申请发明人在申请号为201720351810.0,发明名称为“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固定系统,该固定系统可整体置入寰枢椎侧块关节间,并于上下关节面置钉进行固定,避免了TARP钢板存在的应力遮挡效应;并且该固定系统的前方切迹更小,可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咽部异物感。
然而,由于该固定系统是通过在上下关节面置钉进行固定,置钉过程增加了手术步骤,使得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增大,不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发明人发现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本公开。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爆炸图。图3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侧视图。
图4A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俯视图。图4B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俯视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公开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包括主体1,两个固定件(图中未示出)和一个锁定件。具体的,主体1的顶面设置有固定槽13以及通孔14;固定件用于置入所述固定槽13内,将所述主体1与关节固定;锁定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14内;其中,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叶片21,能够旋转至所述固定件的上方,用于锁紧所述固定件。实际应用中,本公开的固定系统尺寸参数可以是:主体1顶面的长为9~13mm,宽为5~9mm,主体1的高为10~15mm。优选的,主体1顶面的长为11mm,宽为7mm,主体1的高为12mm。
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锁定件位于两个固定件之间,锁定叶片21轴心处设置有螺旋孔23,通过工具旋转该螺旋孔23即可带动锁定叶片21旋转,当锁定叶片21的一端旋转至一个固定件上方时,锁定叶片21的另一端也就同时旋转至另一个固定件上方,如此即可实现通过旋转锁定叶片21同时锁紧两个固定件。
其中,本公开的锁定件还包括固接于所述锁定叶片21下部的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与所述通孔14螺纹连接;所述通孔14与所述锁定叶片21适配的部分与所述固定槽13相连通,以使所述锁定叶片21能够旋转至内置于所述固定槽13的所述固定件的上方。本公开的锁定叶片21可以是长方形,螺旋桨状或者菱形等,本公开对锁定叶片21的形状不作限制,只要所述锁定叶片21的两端能旋转至内置于固定槽13的固定件的上方,从而同时锁紧固定件即可。例如,所述锁定叶片21呈菱形时,所述锁定叶片21的长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14的直径,所述锁定叶片21的短对角线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通孔14的直径,如此,旋转锁定叶片21时,锁定叶片21位于长对角线的两端即可旋转至固定槽13的上方,以锁紧内置于固定槽13的固定件。
其中,本公开的固定件设置有两个,相应的固定槽13也设置有两个,固定槽13的内径均为外大内小的碗型结构;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槽13向所述主体1的外下方倾斜,可植入枢椎逆向椎弓根螺钉,另一个所述固定槽13向所述主体1的内上方倾斜,可置入寰椎螺钉。具体的,固定件也可以是螺丝、螺母、螺帽、螺栓、螺柱等用于实现固定功能的部件,本公开对固定件的类型不作限制。
其中,所述主体1上还设置有凸部15和凹槽16。其中,凸部15设置有两个,两个凸部15为所述主体1的侧壁沿厚度方向延伸形成,且位于所述主体1顶面对角线方向。凹槽16同样有两个,且相对设置在所述主体1顶面的边沿处。凸部15和凹槽16可以呈弧形,矩形等,本公开对凸部15和凹槽16的形状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主体1下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呈倾斜状,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内侧角为6-9°,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外侧角为4-6°。优选的,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内侧角为8°,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外侧角为5°。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设置有锯齿状结构;或所述主体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自上至下呈阶梯形,阶梯型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呈一定角度倾斜,倾斜角度例如可以是20°±2°;或所述主体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设置有弧形切迹17。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公开的主体1可以包括固定主体11和植骨融合部件12,所述固定主体11和植骨融合部件12相卡接。其中固定主体11呈U型,植骨融合部件12呈倒U型,两者相卡接时形成闭环。植骨融合部件12可选择PEEK材料,固定组件可选择钛合金材料制制作。或者,所述固定主体11和植骨融合部件12也可选择一体成型。
本公开提供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的使用方法:如图4A所示,以固定件是螺钉为例说明,手术前,将锁定叶片21复位至主体1顶面,将2个螺钉分别置于2个固定槽13内,手术时,用手术夹加持凹槽16以将本公开的固定系统置于人体关节处,调整螺钉的角度后将其旋入关节内,使其将本公开的固定系统与关节固定,然后如图4B所示,使用工具耦合进螺旋孔23进行旋转以带动锁定叶片21旋转至螺钉上方锁紧螺钉即可。
本公开提供的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包括:主体,顶面设置有固定槽以及通孔;固定件,用于置入所述固定槽内,将所述主体与关节固定;锁定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其中,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叶片,能够旋转至所述固定件的上方,用于锁紧所述固定件。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主体上设置固定件用于将主体与关节固定,同时在主体上设置锁定件用于锁紧固定件。手术时,只需将锁定件中的锁定叶片旋转至固定件上方即可锁紧固定件,被锁紧的固定件进而使主体与关节固定,不仅减少了手术步骤,且手术过程操作简单,难度小,有利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锁定件还包括固接于所述锁定叶片下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所述通孔与所述锁定叶片适配的部分与所述固定槽相连通,以使所述锁定叶片能够旋转至内置于所述固定槽的所述固定件的上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锁定叶片呈菱形,所述锁定叶片的长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锁定叶片的短对角线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通孔的直径。锁定件与主体通过螺纹连接,使得本公开的固定系统结构更加牢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主体还包括两个凸部,所述两个凸部为所述主体的侧壁沿厚度方向延伸形成,且位于所述主体顶面对角线方向。两个凸部可防止本公开的固定系统在手术过程中置入过深或者向内或者向外的侧方滑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主体还包括两个凹槽,相对设置在所述主体顶面的边沿处。凹槽起到限位的作用,手术过程中使用夹持工具夹在凹槽处,可方便快捷的将本公开的固定系统植入人体关节,节约了手术时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固定槽设置有两个,内径均为外大内小的碗型结构;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槽向所述主体的外下方倾斜,另一个所述固定槽向所述主体的内上方倾斜。使得本公开的固定系统在手术时能够对固定件进行较大角度的调整,增加手术的灵活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主体下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呈倾斜状,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内侧角为6-9°,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外侧角为4-6°。优选的,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内侧角为8°,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外侧角为5°。该角度使得本公开的固定系统与寰枢椎侧块关节解剖长轴方向一致,即使得本公开的固定系统更符合人体工学,能更好的与人体关节贴附融合,减少异物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设置有锯齿状结构,可增强本公开的固定系统与人体关节面的咬合力,防止其滑动或移位;或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自上至下呈阶梯形,在手术时可有效抬升滑移的寰椎,有利于其复位,还可增加本公开的固定系统与关节接触面的摩擦力,增强本公开的固定系统在术后恢复以及日后生活中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移位。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设置有弧形切迹,便于手术时对固定件调整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主体包括固定主体和植骨融合部件,所述固定主体和植骨融合部件相卡接或一体成型,使得本公开的固定系统结构更加牢固,使用寿命长。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顶面设置有固定槽以及通孔;
固定件,用于置入所述固定槽内,将所述主体与关节固定;
锁定件,活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其中,所述锁定件包括锁定叶片,能够旋转至所述固定件的上方,用于锁紧所述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件还包括固接于所述锁定叶片下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通孔螺纹连接;
所述通孔与所述锁定叶片适配的部分与所述固定槽相连通,以使所述锁定叶片能够旋转至内置于所述固定槽的所述固定件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叶片呈菱形,所述锁定叶片的长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锁定叶片的短对角线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
两个凸部,所述两个凸部为所述主体的侧壁沿厚度方向延伸形成,且位于所述主体顶面对角线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
两个凹槽,相对设置在所述主体顶面的边沿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槽设置有两个,内径均为外大内小的碗型结构;
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槽向所述主体的外下方倾斜,另一个所述固定槽向所述主体的内上方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下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呈倾斜状,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内侧角为6-9°,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外侧角为4-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内侧角为8°,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外侧角为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设置有锯齿状结构;或
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自上至下呈阶梯形;或
所述主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设置有弧形切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固定主体和植骨融合部件,所述固定主体和植骨融合部件相卡接或一体成型。
CN202223046837.9U 2022-11-16 2022-11-16 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 Active CN2193542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6837.9U CN219354286U (zh) 2022-11-16 2022-11-16 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46837.9U CN219354286U (zh) 2022-11-16 2022-11-16 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4286U true CN219354286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9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46837.9U Active CN219354286U (zh) 2022-11-16 2022-11-16 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42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8382B2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655025B2 (en) Adjustable rod and conne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EP1876983B1 (en) Multistage spinal fixation locking mechanism
USRE37479E1 (en) Spinal fixation device
AU2006220382B2 (en) Bone stabilization system including plate having fixed-angled holes together with unidirectional locking screws & surgeon directed locking screws
US7112222B2 (en)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age with locking plate
US6635087B2 (en) Laminoplasty implants and methods of use
JP2003526444A (ja) 多軸骨アンカーシステム
US20100168796A1 (en) Bone anchoring member with clamp mechanism
JP2004510488A (ja) 骨埋め込み装置
CA2528515A1 (en) Variable offset spinal fixation system
EP2413825A1 (en) Spinous process implant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20140343613A1 (en) Bone anchoring member with clamp mechanism
CN219354286U (zh) 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融合固定系统
US20190069931A1 (en) Modular pedicle screws, modular pedicle screw assembli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214967168U (zh) 椎间融合器
AU689713C (en) Spinal fixation device
AU2002322554A1 (en)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