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67226U - 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67226U
CN208767226U CN201821583137.4U CN201821583137U CN208767226U CN 208767226 U CN208767226 U CN 208767226U CN 201821583137 U CN201821583137 U CN 201821583137U CN 208767226 U CN208767226 U CN 2087672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plate
mounting
bottom plate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831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生
曹学蕾
孟斌
刘晓静
杨家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8215831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672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672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672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包括有底板、侧板以及继电器框架层;侧板包括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沿竖直方向分别固定设置于底板的四周,以形成外围结构;底板内设有支撑柱;继电器框架层沿水平方向通过支撑柱固定设置于底板上,并通过侧板法兰固定,以使继电器框架层位于外围结构内;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可靠,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便于安装及拆卸,增强继电器层结构的整体刚度,避免继电器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中的翻转失效。

Description

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继电器安装结构有结构布局设计不合理,尤其多个继电器共同使用时会造成安装结构刚度偏弱,使得继电器在力学环境下发生翻转失效等现象。
基于上述继电器安装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继电器安装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包括有底板、侧板以及继电器框架层;侧板包括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沿竖直方向分别固定设置于底板的四周,以形成外围结构;底板内设有支撑柱;继电器框架层沿水平方向通过支撑柱固定设置于底板上,并同时通过侧板法兰固定,以使继电器框架层位于外围结构内。
进一步地,侧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底板上;前侧板设置于底板的前面;左侧板设置于底板的左侧;右侧板设置于底板的右侧;后侧板设置于底板的后面;相邻侧板之间连接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侧板之间连接处设有止口;侧板与底板连接处设置止口。
进一步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设有电连接器接口,用于对外电连接器;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分别设有接地桩,用于接地连接;后侧板上还设有导线线托,用于固定和绑扎内部导线。
进一步地,侧板的厚度为3mm至4mm;并且侧板为铝合金板。
进一步地,侧板内侧上设有加强筋和固定法兰;侧板通过固定法兰与继电器框架层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继电器框架层包括有继电器安装板、水平框架以及继电器PCB;继电器PCB固定设置于水平框架的一侧;继电器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水平框架的另一侧;继电器安装板上设有继电器。
进一步地,继电器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套设有聚酰亚胺绝缘套;继电器安装板和水平框架之间设有聚酰亚胺绝缘垫;继电器安装板与水平框架支架结缘安装;继电器安装于继电器安装板上;继电器与水平框架之间实现绝缘安装。
进一步地,继电器安装板和水平框架均为铝板;继电器安装板的厚度为3.5mm至4.5mm。
进一步地,继电器安装板包括前继电器安装板和后继电器安装板;前继电器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水平框架一侧的前端;后继电器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水平框架同一侧的后端;继电器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继电器安装板上。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可靠,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便于安装及拆卸;同时能够增加继电器层结构的整体刚度,增强结构的抗力学特性,降低在力学环境试验中继电器发生翻转失效的风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层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前侧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后侧板;6、支撑柱;7、导线线托;8、继电器PCB;9、继电器安装板;10、水平框架;11、继电器;12、螺钉;13、前继电器安装板;14、后继电器安装板;15、聚酰亚胺绝缘垫;16、聚酰亚胺绝缘套;17、继电器PCB。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 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包括有底板1、侧板以及继电器框架层;侧板包括有前侧板2、后侧板5、左侧板3以及右侧板4;前侧板2、后侧板5、左侧板3以及右侧板4沿竖直方向分别固定设置于底板1的四周,以形成外围结构;底板1内设有多个支撑柱6;具体地,支撑柱6可以包括三个,三个支撑柱6可并排设置于底座1上,用于加强继电器框架层结构的整体安装刚度,防止动力学环境中继电器发生误触发或者翻转而影响电子学;继电器框架层沿水平方向通过支撑柱6固定设置于底板1上,并通过侧板法兰进行固定,以使继电器框架层位于外围结构内;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有效简化继电器安装结构、提高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抗力学特性。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侧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底板1上;前侧板2设置于底板1的前面;左侧板3设置于底板1的左侧;右侧板4设置于底板1的右侧;后侧板5设置于底板1的后面;相邻侧板之间连接通过螺钉连接;进一步地,相邻侧板之间连接处设有止口;侧板与底板1连接处设置止口;采用止口设计可以有效保证机箱拼装后的整体屏蔽特性。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前侧板2和后侧板5上设有电连接器接口,用于机箱对外电连接器;左侧板3和右侧板4上分别设有接地桩,用于机箱的整体接地连接;在设计前侧板、后侧板的电连接器位置时,同时考虑了底板上凸耳的位置,避免电连接器对后续机箱的整体安装造成影响;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电连接器尾部的导线在机箱力学条件下发生破坏,在后侧板5上还设有导线线托7,用于固定和绑扎后侧板上电连接器尾部的导线。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侧板的厚度为3mm至4mm;并且侧板为铝合金板;进一步地,侧板内侧上设有加强筋和固定法兰,以提高侧板的强度及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侧板通过固定法兰与继电器框架层固定连接。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继电器框架层包括有继电器安装板9、水平框架10以及继电器PCB 8;继电器PCB 8固定设置于水平框架10的一侧;继电器安装板9固定设置于水平框架10的另一侧;继电器安装板9上设有继电器11;进一步地,继电器安装板9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套设有聚酰亚胺绝缘套16;继电器安装板9和水平框架10之间设有聚酰亚胺绝缘垫15;继电器安装板9与水平框架10支架绝缘安装;继电器11安装于继电器安装板9上,如此继电器安装在继电器安装板上也就实现了其相对机箱结构的绝缘安装。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继电器安装板和水平框架均为铝板;水平框架通过铝板整体加工而成;继电器安装板的厚度为3.5mm至4.5mm。
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子学的设计要求,中间层的继电器安装板分为前后两块,即继电器安装板9包括前继电器安装板13和后继电器安装板14;前继电器安装板13固定设置于水平框架10同一侧的前端;后继电器安装板14固定设置于水平框架10同一侧的后端;继电器11通过螺钉12固定设置于继电器安装板9上;继电器PCB 17固定设置于水平框架10上;具体装配过程为,首先将已加工完成的聚酰亚胺绝缘套压入已加工完成的继电器安装铝板的安装孔内,如此便组装成前继电器安装板13和后继电器安装板14;继电器直接安装在已组装好的前继电器安装板13和后继电器安装板14上;将已安装好继电器的前后继电器安装板安装在水平框架10上,并在继电器安装板9和水平框架10之间加垫聚酰亚胺YS20绝缘垫,保证两层结构之间绝缘接触;由于前后继电器安装板的安装孔已压装绝缘套,因此能够保证安装板和铝框架之间为绝缘状态,从而使得继电器便实现了与机箱整体结构的绝缘安装。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得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可靠,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便于安装及拆卸;同时能够增加继电器层结构的整体刚度,增强结构的抗力学特性,降低在力学环境试验中继电器发生翻转失效的风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侧板以及继电器框架层;所述侧板包括有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所述前侧板、所述后侧板、所述左侧板以及所述右侧板沿竖直方向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四周,以形成外围结构;所述底板内设有支撑柱;所述继电器框架层沿水平方向通过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通过侧板法兰固定,以使所述继电器框架层位于所述外围结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前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前面;所述左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左侧;所述右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右侧;所述后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后面;相邻所述侧板之间连接通过螺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侧板之间连接处设有止口;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处设置止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上设有电连接器接口,用于安装对外电连接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分别设有接地桩,用于接地连接;所述后侧板上还设有导线线托,用于固定和绑扎内部导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厚度为3mm至4mm;并且所述侧板为铝合金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内侧上设有加强筋和固定法兰;所述侧板通过所述固定法兰与所述继电器框架层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框架层包括有继电器安装板、水平框架以及继电器PCB;所述继电器PCB固定设置于所述水平框架的一侧;所述继电器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水平框架的另一侧;所述继电器安装板上设有继电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套设有聚酰亚胺绝缘套;所述继电器安装板和所述水平框架之间设有聚酰亚胺绝缘垫;所述继电器安装板与所述水平框架支架结缘安装;所述继电器安装于继电器安装板上;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水平框架之间实现绝缘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安装板和所述水平框架均为铝板;所述继电器安装板的厚度为3.5mm至4.5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安装板包括前继电器安装板和后继电器安装板;所述前继电器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水平框架一侧的前端;所述后继电器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水平框架同一侧的后端;所述继电器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所述继电器安装板上。
CN201821583137.4U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 Active CN2087672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3137.4U CN208767226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3137.4U CN208767226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67226U true CN208767226U (zh) 2019-04-19

Family

ID=6613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83137.4U Active CN208767226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672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5672B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247587A (zh) 具有pcb和两个外壳部分的电子单元
CN209133718U (zh) 导电弹片、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CN208767226U (zh) 一种继电器安装框架结构
CN205543260U (zh) 一种用于电子模块接地的金属弹片
CN108901171A (zh) 一种航天器用电控箱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208317211U (zh) 一种探测器箱体
CN203785121U (zh) 电器盒及空调器
CN209806270U (zh) 一种航天器用电控箱结构
CN208061937U (zh) 一种隔离刀闸接地装置
CN107444651A (zh) 机载娱乐播放器
CN205790761U (zh) 一种微矩形插针带线滤波电连接器
CN106274747B (zh) 控制器的接线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动车
CN203198886U (zh) 一种安全气囊ecu模块安装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车辆
CN207265325U (zh) 连接器
CN104427763A (zh) 一种功率继电器与印制板一体化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6155348U (zh) 控制器的接线盒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动车
CN105472915B (zh) 一种线控器
CN207409911U (zh) 高压开关柜双手车母排室装配结构
CN206461120U (zh) 金属机壳接地装置
CN104993413B (zh) 一种大电流开关设备柜体
CN206431532U (zh) 驾驶考试车载主机
CN205543764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配电柜
CN204943663U (zh) 一种显示屏组件及对流式电暖器
CN205693783U (zh) 一种背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