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52976U - 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52976U
CN208752976U CN201820390653.9U CN201820390653U CN208752976U CN 208752976 U CN208752976 U CN 208752976U CN 201820390653 U CN201820390653 U CN 201820390653U CN 208752976 U CN208752976 U CN 208752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lead
cable
cable terminal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06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sh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sh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sh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sh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906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52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52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52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其中,变压器引线包括:至少三根单芯电缆,所述至少三根单芯电缆互相绞合集束在一起。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消除单芯电缆外皮的感应电压,可避免意外接触造成的触电安全隐患;安装时还可直接将变压器引线固定于杆塔上,无需为保持足够电气距离而远离杆塔,布置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而且变压器引线能够受到杆塔支撑和庇护,不易受到大风、车辆等外力破坏;同时变压器引线可直接固定于接地部位,不会出现短路、放电等情况,无需使用绝缘子部件,减少整个变压器台区的设备数量;此外,安装时仅需要将预装的单芯电缆互绞,固定到电杆上并连接架空线路以及变压器即可,安装便捷快速。

Description

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
背景技术
城乡电网中一般通过配电变压器进行电能和负荷的分配,通常的方式是将处于高空位置的架空线路与处于低位布置的配电变压器进行连接,然后再将电能输送到用户。目前,架空线路与配电变压器连接的引线方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占地范围大,布线复杂:传统的柱上变压器与架空线路之间的引线采用的是普通的绝缘导线,由于引线表面存在一定的感应电压,相邻相线之间需要保持较长的空气绝缘距离。如果三相导线紧密布置,可能出现相间短路、放电或过大泄漏电流的情况,故三相间需要保持足够的空气距离,一般为30cm以上,所以布线的占地面积大,为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布线也比较复杂。
2)需要大量的绝缘子部件:由于传统绝缘导线表面具有感应电压,如果直接固定在横担、杆塔等接地部件上,则可能出现相对地短路、放电或过大泄漏电流的情况,故需要在导线与每一固定部位之间加装绝缘子,以保证足够的电气距离,通常一个10kV变压器台区需要约20个瓷瓶绝缘子。
3)引线过长,容易受到外力破坏:为保证足够的相对地和相间安全距离,一般变压器引线需远离杆塔等接地部位且互相分开,故需要较长的引线和接头,由于引线较长且悬空,故容易受到大风、车辆、树木等影响,出现断线问题。
4)存在触电的人身安全隐患:传统的绝缘导线外皮带有感应电压,如果不小心接触到绝缘导线外皮,则可能导致触电等严重人身安全事故。
5)现场安装不便:传统的绝缘导线需根据变压器台区的空间和布置进行现场切割、连接和固定;而且使用绝缘子过多,引线过长,接头过多,接头连接不牢固,增大了故障率且浪费资源;同时由于需要横担等附件布置绝缘子,设备布置繁杂,施工时间较长,施工工艺要求较高,安装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变压器引线,其包括:至少三根单芯电缆,所述至少三根单芯电缆互相绞合集束在一起,单根所述单芯电缆包括导体、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导体,所述绝缘屏蔽层包裹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屏蔽层接地,所述单芯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大于10倍的所述单芯电缆外径,所述变压器引线的绞合节径比小于等于2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变压器引线,所述变压器引线的第一端用于与架空线路连接,所述变压器引线的第二端用于与变压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户外电缆终端、第二户外电缆终端、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第一引线和熔断器,所述变压器引线的第一端与第一户外电缆终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户外电缆终端的第二端用于与架空线路连接,所述变压器引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户外电缆终端与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引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变压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户外电缆终端的第二端与所述架空线路通过导体防水绝缘连接进行接续。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户外电缆终端,所述第一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户外电缆终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户外电缆终端、第二户外电缆终端和第三户外电缆终端上均设置有伞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通过将至少三根单芯电缆互相绞合集束在一起,消除单芯电缆外皮的感应电压,可避免意外接触造成的触电安全隐患;安装时还可直接将变压器引线固定于杆塔上,无需为保持足够电气距离而远离杆塔,布置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而且变压器引线能够受到杆塔支撑和庇护,不易受到大风、车辆等外力破坏;同时变压器引线可直接固定于接地部位,不会出现短路、放电等情况,无需使用绝缘子部件,减少整个变压器台区的设备数量;此外,安装时仅需要将预装的单芯电缆互绞,固定到电杆上并连接架空线路以及变压器即可,安装便捷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压器引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引线101包括:至少三根单芯电缆1011,所述至少三根单芯电缆1011互相绞合集束在一起。其中,单芯电缆是指在一个绝缘层内只有一路导体的电缆。
使用时,先将至少三根单芯电缆1011互绞成变压器引线101。然后,再将变压器引线101沿着杆塔的长度方向铺设,再将变压器引线101的两端分别与架空线路和变压器连接即可。三根单芯电缆互相绞合集束在一起,通过三相电之间的电磁平衡,有效地消除每根单芯电缆外皮的感应电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引线通过将至少三根单芯电缆互相绞合集束在一起,消除单芯电缆外皮的感应电压,可避免意外接触造成的触电安全隐患;安装时还可直接将变压器引线固定于杆塔上,无需为保持足够电气距离而远离杆塔,布置简单紧凑,占地面积小,而且变压器引线能够受到杆塔支撑和庇护,不易受到大风、车辆等外力破坏;同时变压器引线可直接固定于接地部位,不会出现短路、放电等情况,无需使用绝缘子部件,减少整个变压器台区的设备数量;此外,安装时仅需要将预装的单芯电缆互绞,固定到电杆上并连接架空线路以及变压器即可,安装便捷快速。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单根所述单芯电缆1011包括导体、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导体,所述绝缘屏蔽层包裹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屏蔽层用于接地。每根单芯电缆1011接地,进一步保证变压器引线101上没有感应电压,防止短路、放电以及触电情况的发生,提高安全系数。在本实施例中,单芯电缆为单芯屏蔽型柔性电缆,该电缆的电压等级高于8.7/10kv。绝缘层的材质为铰链聚乙烯。绝缘屏蔽层由半导电材料和铜带复合形成。
进一步地,单芯电缆1011可柔性弯曲,所述单芯电缆1011的最小弯曲半径大于10倍的所述单芯电缆外径,以方便单芯电缆之间互相绞合,提高安装效率。
可选地,所述变压器引线101的绞合节径比小于等于28,以满足变压器引线的紧密程度、重量和电阻的要求。
其中,变压器引线101中的任何一根单芯电缆,都是按一定的绞制角度环绕一中心线作螺旋状绞捻的。在变压器引线101轴线方向的一个完整的螺旋线间距叫做节距长度。节距长度与变压器引线101的外径之比,称为节径比。在本实施例中,变压器引线101的绞合方向为右向。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变压器系统,如图2所示,其包括如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中所述的变压器引线,变压器引线101的第一端用于与架空线路107连接,变压器引线101的第二端用于与变压器连接。
当熔断器位于靠近架空线路的一端时,变压器引线101的第一端通过熔断器与架空线路连接,变压器引线101的第二端与变压器连接。
较佳地,如图2所示,变压器系统还包括第一户外电缆终端100、第二户外电缆终端103、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106、第一引线105和熔断器108,熔断器108位于靠近变压器的一端。
所述变压器引线101的第一端与第一户外电缆终端10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户外电缆终端100的第二端用于与架空线路107连接,所述变压器引线10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户外电缆终端103与所述熔断器108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108的第二端与第一引线105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引线105的第二端与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10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106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变压器连接。变压器引线101与第一引线105结合户外电缆终端以及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106,使得变压器系统具有全绝缘、全屏蔽和无外皮感应电压等特点。相比采用传统的变压器引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系统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布置简单紧凑,减小变压器台区占地面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引线表面无感应电压,可将变压器引线采用普通夹子固定于杆塔上。第一引线也可沿杆塔敷设布置,简洁紧凑;同时单芯电缆之间无需为保持足够电气距离而远离杆塔,整个变压器台区占地面积减小,安全系数提高。
2)大大减少绝缘子的用量: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引线表面无感应电压,可直接固定于接地部位上,不会出现短路、放电等情况,因此无需使用10kV的绝缘子部件,可降低整个变压器台区的设备数量。
3)不易受到外力破坏:第一引线和变压器引线均可沿塔杆敷设,受塔杆机械支撑和遮蔽保护,第一引线和变压器引线不悬空,不突出,所以不易受到大风、车辆和树木等外力破坏。
4)大大降低意外触电的人身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引线不仅采用10kV等级的绝缘电缆,每根单芯电缆的绝缘屏蔽层接地,还通过三根单芯电缆的互绞以消除表面的感应电压,使变压器引线变为全绝缘、全屏蔽、可触摸设计,大大消除了意外侵入所带来的触电安全隐患。
5)现场安装便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系统可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工厂参照标准化变压器变台的尺寸预装好电缆终端、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等,现场安装时仅需要将预装好的单芯电缆进行互绞,固定到塔杆上并连接架空线路及变压器即可,安装便捷快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引线105包括多根单芯电缆。多根单芯电缆可以互相绞合集束在一起,也可不相互绞合集束。因此,第一引线105可以通过互相绞合消除感应电压,也可通过将每根单芯电缆的绝缘屏蔽层接地,来消除感应电压。
其中,变压器引线101通过电缆夹109与第一户外电缆终端100连接。第二户外电缆终端103的金属端子110与熔断器108的第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106绝缘层的材质为橡胶,绝缘层的外表面完全覆盖半导电材料作为绝缘屏蔽层,绝缘屏蔽层通过金属导线接地,使得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106表面无电压,可触摸。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106与变压器上的套管按照统一标准实现导体滑动连接和可分离操作。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106、户外电缆终端以及熔断器108可采用已有的技术设备。
较佳地,所述第一户外电缆终端100的第二端与所述架空线路通过导体防水绝缘连接104进行接续,以保证第一户外电缆终端与架空线路之间的绝缘性能。导体防水绝缘连接104采用金属接管以机械压接的方式连接架空线路,在金属接管外采用防水绝缘胶带及硅橡胶冷缩管进行防水和绝缘保护,避免发生放电等问题。
进一步地,变压器系统还包括第三户外电缆终端102,所述第一引线 105的第一端与所述熔断器108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户外电缆终端102 连接,以降低单芯电缆绝缘屏蔽层断口处的电场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户外电缆终端100、第二户外电缆终端103和第三户外电缆终端102上均设置有伞裙,不仅可增大绝缘间隙,还可防雨水或者污物进入户外电缆终端。在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户外电缆终端 100的伞裙朝向变压器引线101方向倾斜,以使雨水沿伞裙朝向靠近变压器引线101滑落。第三户外电缆终端102上伞裙朝向第一引线105方向倾斜,使得雨水沿伞裙朝向靠近第一引线105方向滑落。第二户外电缆终端103为倒装式户外电缆终端,第二户外电缆终端103上的伞裙朝向远离变压器引线101的方向倾斜,雨水落在该伞裙上,可沿着伞裙朝向远离变压器引线101的方向滑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推导和变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变压器引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根单芯电缆,所述至少三根单芯电缆互相绞合集束在一起,单根所述单芯电缆包括导体、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导体,所述绝缘屏蔽层包裹所述绝缘层,所述绝缘屏蔽层接地,所述单芯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大于10倍的所述单芯电缆外径,所述变压器引线的绞合节径比小于等于28。
2.一种变压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引线,所述变压器引线的第一端用于与架空线路连接,所述变压器引线的第二端用于与变压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户外电缆终端、第二户外电缆终端、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第一引线和熔断器,所述变压器引线的第一端与第一户外电缆终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户外电缆终端的第二端用于与架空线路连接,所述变压器引线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户外电缆终端与所述熔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引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引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全屏蔽可分离电缆连接器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变压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户外电缆终端的第二端与所述架空线路通过导体防水绝缘连接进行接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户外电缆终端,所述第一引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熔断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户外电缆终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户外电缆终端、第二户外电缆终端和第三户外电缆终端上均设置有伞裙。
CN201820390653.9U 2018-03-22 2018-03-22 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 Active CN208752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0653.9U CN208752976U (zh) 2018-03-22 2018-03-22 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0653.9U CN208752976U (zh) 2018-03-22 2018-03-22 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52976U true CN208752976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50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0653.9U Active CN208752976U (zh) 2018-03-22 2018-03-22 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52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3644B (zh) 一种管型母线系统
CN103545032A (zh) 1.9/3.3kV及以下煤矿变频装置用电缆
CN101640403A (zh) 一种电缆绝缘接头
CN208752976U (zh) 变压器引线及变压器系统
CN110459353A (zh) 磁悬浮专用长定子电缆
CN201247663Y (zh) 全绝缘复合外套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JP4103259B2 (ja) 避雷用リード線および避雷システム
CN210669501U (zh) 一种10kV预制式电缆附件
CN204596451U (zh) 一种平行集束型的架空绝缘电缆
CN208923472U (zh) 一种方便连接的电线电缆
CN208142814U (zh) 一种高压电缆交叉互联系统防误接交叉互联箱
CN217562930U (zh) 一种电缆护层保护器、装置及设备
CN109473245A (zh) 一种20kV支柱式避雷器
CN102568692A (zh) 交叉互联无感同轴电缆
CN110070962A (zh) 一种经久耐用的电线
CN215118615U (zh) 一种pt柜专用电缆接头
CN109524163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
CN209434532U (zh) 一种耐高温电缆
CN202473393U (zh) 交叉互联无感同轴电缆
CN214314500U (zh) 电缆终端的接地结构
CN212659956U (zh) 一种超高压电缆绝缘接头
CN209859716U (zh) 一种电力系统避雷器
CN209641423U (zh) 一种耐高压的电缆
CN111834761B (zh) 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中间连接装置和方法及应用
CN220543642U (zh) 一种高压同轴电缆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