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41322U -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41322U
CN208741322U CN201721613289.XU CN201721613289U CN208741322U CN 208741322 U CN208741322 U CN 208741322U CN 201721613289 U CN201721613289 U CN 201721613289U CN 208741322 U CN208741322 U CN 208741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wheelchair
telescopic device
support portion
auxiliary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6132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德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6132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41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41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413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椅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轮椅不方便使用者从轮椅上起身或者坐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手臂装置;所述辅助手臂装置包括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坐靠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装置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上设有支撑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轮椅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手摇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手摇装置。电动轮椅在普通轮椅基础上,增加电子助力系统,减轻了使用者的体力消耗。智能轮椅在电动轮椅的基础上,增加了定位移动、站立移动、遥控移动以及相关互联网等功能。
然而,无论是现有的哪一种轮椅都不方便使用者从轮椅上起身或者坐下,往往需要旁人辅助才能勉强起身,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不便;也容易造成使用者二次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手臂装置;所述辅助手臂装置包括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坐靠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装置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上设有支撑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为第一气缸,第二伸缩装置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与轮椅坐靠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气缸的缸筒的侧部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筒与轮椅的底部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支撑部。
进一步的,当支撑部向靠近轮椅的坐靠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同时收缩。
进一步的,当支撑部向远离轮椅的坐靠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同时伸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无线收发单元和遥控器;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无线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收发单元与遥控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无线收发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为仿真手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通过在现有的轮椅的坐靠的左右两侧设置辅助手臂装置,从而较少的占用了现有轮椅左右两侧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通过辅助手臂装置的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的同时伸长和收缩;实现了将第二伸缩装置伸缩端上的支撑部伸入使用者腋下从而对使用者起身起到支撑作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手臂装置缩回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手臂装置伸展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其中,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1-坐靠;2-第一气缸,3-第二气缸,4-第二铰接部,5-支撑部,6-第一铰接部,7-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引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引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气缸是由缸筒、端盖、活塞、活塞杆和密封件等组成。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手臂装置;所述辅助手臂装置包括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坐靠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装置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上设有支撑部。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轮椅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辅助手臂装置,辅助手臂装置包括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第一伸缩装置的左端固定在轮椅的坐靠1上;为了充分利用轮椅的空间;辅助手臂装置设在轮椅坐靠1的侧部,具体地,第一伸缩装置的左端与坐靠 1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伸缩装置的右端与第二伸缩装置的外侧转动连接;优选地,第一伸缩装置的右端通过第一铰接部6与第二伸缩装置的非伸缩部铰接;第二伸缩装置的下端通过第二铰接部4与轮椅的底部外侧铰接;第二伸缩装置的伸缩部的上端设有支撑部;使用时所述支撑部伸入使用者的腋下从而起到支撑使用者起身的作用。
为了使辅助手臂装置更好的发挥辅助使用者起身的作用;本实施例的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均采用气缸。具体地,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为第一气缸2,第二伸缩装置为第二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与轮椅坐靠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气缸的缸筒的侧部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筒与轮椅的底部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支撑部。
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所述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从轮椅本体的扶手7的下部外侧穿入轮椅本体7的内侧,在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支撑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更小,支撑部与使用者的腋下更接近,支撑力更强。
为了使支撑部能够对使用者起到更安全的支撑作用和缓解支撑部对使用者腋下的挤压力,在轮椅本体左右两侧的两个辅助手臂装置的支撑部上分别设置安全带组件(图上未画出),两个支撑部的两端分别通过安全带组件连接;从而当支撑部伸入使用者腋下时,使用者将两个支撑部的前后两端通过安全带组件连接成环套在身体上部,从而使支撑部不容易从腋下脱离,同时,通过安全带组件对人体的力的作用,分散支撑部对使用者腋下的压力,从而减轻不适。
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将支撑部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时将支撑部拆下,从而减少空间占用;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缸筒的侧部可拆卸铰接;从而当需要调整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相对位置时,可以方便的对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固定位置进行调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使用,轮椅本体侧部上设置的扶手7为可拆卸设置;从而方便使用。
为了满足不同身高不同胖瘦体型的使用者使用;如图1所示,第一气缸2的左端通过一个位置调节装置与轮椅本体的侧部连接;第二铰接部通过一个位置调节装置与轮椅本体的侧部连接;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可以为多孔板,不同的孔对应不同的安装位置;从而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在多孔板的不同的位置上安装来实现位置调整。第一气缸2的左端通过螺栓套入多孔板的不同的孔与轮椅本体的侧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气缸的第二铰接部4也通过螺栓套入多孔板的不同的孔与轮椅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根据不同身高不同胖瘦体型实现来调整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位置来实现。
实施例2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手臂装置;所述辅助手臂装置包括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坐靠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装置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上设有支撑部。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为第一气缸,第二伸缩装置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与轮椅坐靠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气缸的缸筒的侧部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筒与轮椅的底部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支撑部5。
第一气缸的缸筒与轮椅坐靠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气缸与地面保持平行;从而减小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局部压力延长使用寿命;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的端部与第二气缸的缸筒的侧部铰接;第二气缸的缸筒底部与轮椅的底部铰接;从而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伸缩即可实现第二气缸的左右运动,同时在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上设置支撑部,从而使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运动时伸入使用者的腋窝下,起到支撑作用。为了更好的更快速的实现对使用者的辅助支撑作用,将支撑部送入使用者的腋下;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选择同时运动的方式进行。当使用者需要起身时,此时支撑部向远离轮椅的坐靠方向移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同时伸长;优选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长的速率相同;当支撑部到达合适位置时,使用者保持较好的站立姿态;当使用者需要坐下时,此时支撑部向靠近轮椅的坐靠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同时收缩;优选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收缩的速率相同;当使用者坐下时,支撑部从使用者腋下离开,继续移动至靠近坐靠1的两侧处,从而同时实现了占用空间小的效果。
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所述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从轮椅本体的扶手7的下部外侧穿入轮椅本体7的内侧,在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支撑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更小,支撑部与使用者的腋下更接近,支撑力更强。
为了使支撑部能够对使用者起到更安全的支撑作用和缓解支撑部对使用者腋下的挤压力,在轮椅本体左右两侧的两个辅助手臂装置的支撑部上分别设置安全带组件(图上未画出),两个支撑部的两端分别通过安全带组件连接;从而当支撑部伸入使用者腋下时,使用者将两个支撑部的前后两端通过安全带组件连接成环套在身体上部,从而使支撑部不容易从腋下脱离,同时,通过安全带组件对人体的力的作用,分散支撑部对使用者腋下的压力,从而减轻不适。
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将支撑部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时将支撑部拆下,从而减少空间占用;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缸筒的侧部可拆卸铰接;从而当需要调整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相对位置时,可以方便的对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固定位置进行调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使用,轮椅本体侧部上设置的扶手7为可拆卸设置;从而方便使用。
为了满足不同身高不同胖瘦体型的使用者使用;如图1所示,第一气缸2的左端通过一个位置调节装置与轮椅本体的侧部连接;第二铰接部通过一个位置调节装置与轮椅本体的侧部连接;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可以为多孔板,不同的孔对应不同的安装位置;从而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在多孔板的不同的位置上安装来实现位置调整。第一气缸2的左端通过螺栓套入多孔板的不同的孔与轮椅本体的侧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气缸的第二铰接部4也通过螺栓套入多孔板的不同的孔与轮椅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根据不同身高不同胖瘦体型实现来调整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位置来实现。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手臂装置;所述辅助手臂装置包括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坐靠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装置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上设有支撑部。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为第一气缸,第二伸缩装置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与轮椅坐靠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气缸的缸筒的侧部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筒与轮椅的底部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支撑部。当支撑部向靠近轮椅的坐靠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同时收缩。当支撑部向远离轮椅的坐靠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同时伸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无线收发单元和遥控器;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无线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收发单元与遥控器连接。
控制系统还包括为各部件提供电能的电源单元,电源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电源单元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和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可以为蓄电池。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为了更好的实现使用者在轮椅上起身与坐下,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伸缩的自主控制;从而便于任何身高和人群的人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使用时,通过遥控器控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伸缩位置,从而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在某一位置停止;优选地,所述遥控器可以针对不同身高比例的人群设置不同的一键按钮,从而使使用者根据身高情况,选择合适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伸长位置,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使用者使用遥控器发出遥控器指令,遥控器指令通过无线收发单元传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实现对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伸缩控制。
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所述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从轮椅本体的扶手7的下部外侧穿入轮椅本体7的内侧,在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支撑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更小,支撑部与使用者的腋下更接近,支撑力更强。
为了使支撑部能够对使用者起到更安全的支撑作用和缓解支撑部对使用者腋下的挤压力,在轮椅本体左右两侧的两个辅助手臂装置的支撑部上分别设置安全带组件(图上未画出),两个支撑部的两端分别通过安全带组件连接;从而当支撑部伸入使用者腋下时,使用者将两个支撑部的前后两端通过安全带组件连接成环套在身体上部,从而使支撑部不容易从腋下脱离,同时,通过安全带组件对人体的力的作用,分散支撑部对使用者腋下的压力,从而减轻不适。
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将支撑部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时将支撑部拆下,从而减少空间占用;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缸筒的侧部可拆卸铰接;从而当需要调整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相对位置时,可以方便的对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固定位置进行调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使用,轮椅本体侧部上设置的扶手7为可拆卸设置;从而方便使用。
为了满足不同身高不同胖瘦体型的使用者使用;如图1所示,第一气缸2的左端通过一个位置调节装置与轮椅本体的侧部连接;第二铰接部通过一个位置调节装置与轮椅本体的侧部连接;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可以为多孔板,不同的孔对应不同的安装位置;从而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在多孔板的不同的位置上安装来实现位置调整。第一气缸2的左端通过螺栓套入多孔板的不同的孔与轮椅本体的侧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气缸的第二铰接部4也通过螺栓套入多孔板的不同的孔与轮椅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根据不同身高不同胖瘦体型实现来调整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位置来实现。
实施例4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手臂装置;所述辅助手臂装置包括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坐靠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装置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上设有支撑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为第一气缸,第二伸缩装置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与轮椅坐靠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气缸的缸筒的侧部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筒与轮椅的底部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支撑部。
进一步的,当支撑部向靠近轮椅的坐靠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同时收缩。
进一步的,当支撑部向远离轮椅的坐靠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同时伸长。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无线收发单元和遥控器;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无线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收发单元与遥控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无线收发单元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为仿真手臂。
为了使使用者具有更加舒适的体验,所述支撑部可以设置为与人体的腋下生物特征相符合的仿真手臂,从而增强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为了方便使用者使用,所述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从轮椅本体的扶手7的下部外侧穿入轮椅本体7的内侧,在第二气缸3的活塞杆的端部设置支撑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占用空间更小,支撑部与使用者的腋下更接近,支撑力更强。
为了使支撑部能够对使用者起到更安全的支撑作用和缓解支撑部对使用者腋下的挤压力,在轮椅本体左右两侧的两个辅助手臂装置的支撑部上分别设置安全带组件(图上未画出),两个支撑部的两端分别通过安全带组件连接;从而当支撑部伸入使用者腋下时,使用者将两个支撑部的前后两端通过安全带组件连接成环套在身体上部,从而使支撑部不容易从腋下脱离,同时,通过安全带组件对人体的力的作用,分散支撑部对使用者腋下的压力,从而减轻不适。
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在使用时将支撑部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不需要使用时将支撑部拆下,从而减少空间占用;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缸筒的侧部可拆卸铰接;从而当需要调整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相对位置时,可以方便的对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固定位置进行调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使用,轮椅本体侧部上设置的扶手7为可拆卸设置;从而方便使用。
为了满足不同身高不同胖瘦体型的使用者使用;如图1所示,第一气缸2的左端通过一个位置调节装置与轮椅本体的侧部连接;第二铰接部通过一个位置调节装置与轮椅本体的侧部连接;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可以为多孔板,不同的孔对应不同的安装位置;从而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在多孔板的不同的位置上安装来实现位置调整。第一气缸2的左端通过螺栓套入多孔板的不同的孔与轮椅本体的侧部可拆卸连接;第二气缸的第二铰接部4也通过螺栓套入多孔板的不同的孔与轮椅的底部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根据不同身高不同胖瘦体型实现来调整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位置来实现。
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即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椅本体;所述轮椅本体的两侧均设有辅助手臂装置;所述辅助手臂装置包括第一伸缩装置和第二伸缩装置;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坐靠的侧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第二伸缩装置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一端与轮椅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上设有支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为第一气缸,第二伸缩装置为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与轮椅坐靠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气缸的缸筒的侧部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缸筒与轮椅的底部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支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当支撑部向靠近轮椅的坐靠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同时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当支撑部向远离轮椅的坐靠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同时伸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无线收发单元和遥控器;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无线收发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无线收发单元与遥控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无线收发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仿真手臂。
CN201721613289.XU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41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3289.XU CN208741322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613289.XU CN208741322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41322U true CN208741322U (zh) 2019-04-16

Family

ID=66050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61328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41322U (zh) 2017-11-27 2017-11-27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413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4236A (zh) * 2017-11-27 2018-03-30 陈德全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54236A (zh) * 2017-11-27 2018-03-30 陈德全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64473U (zh) 一种新型妇产科检查床
CN107015564B (zh) 一种助行机器人及组合式智能控制方法
CN204600930U (zh) 智能升降轮椅
CN208741322U (zh)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CN207306863U (zh) 一种步态康复训练装置
CN213883889U (zh) 具有起身助力和举升功能的轮椅
CN204428304U (zh) 一种健身康复轮椅
CN108324501A (zh) 一种家用简易膝关节康复机器人
CN209630549U (zh) 一种下肢残疾人用臂力锻炼装置
CN109730888B (zh) 一种披戴式脊柱按摩疗养仪
CN208481931U (zh) 一种基于电流变液阻尼装置的划船机
CN108081249B (zh) 一种基于气电混合动力系统的随行自控助力机械骨骼
CN104546255B (zh) 颈椎牵引康复器
CN206443882U (zh) 神经内科护理移动支架
CN104970930A (zh) 智能化自动运动式轮椅
CN204468367U (zh) 颈椎牵引康复器
CN107854236A (zh) 一种具有辅助手臂的多功能轮椅
CN105596158B (zh) 一种智能医疗轮椅
CN204655875U (zh) 户外残疾人举重架
CN209253372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轮椅
CN208302088U (zh) 一种人体机能康复装置
CN208926848U (zh) 符合人体仿生学设计的外骨骼机器人的上肢结构组件
CN208436017U (zh) 一种家用简易膝关节康复机器人
CN208942609U (zh) 一种具有安全提示功能的轮椅
CN208436319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腿部锻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