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8387U - 锂电池化成柜 - Google Patents

锂电池化成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8387U
CN208738387U CN201821214613.5U CN201821214613U CN208738387U CN 208738387 U CN208738387 U CN 208738387U CN 201821214613 U CN201821214613 U CN 201821214613U CN 208738387 U CN208738387 U CN 2087383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assemblies
formation
lithium battery
ion batteries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1461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建华
刘献祥
方志清
涂永红
林远辉
刘小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Sai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Sai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Sai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Sai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1461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83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83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83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化成柜包括支撑架、保护组件及充电夹具。保护组件包括外框、控制器及两个隔板,充电夹具包括上支撑板、下固定板、多个上夹持组件及多个下夹持组件,每一下夹持组件对应朝向一个上夹持组件设置,在一个下夹持组件中,下夹持组件包括绝缘套、弹簧及抵持轴。一种锂电池化成柜通过设置支撑架、保护组件及充电夹具,充电夹具设置在保护组件中,充电夹具上的上夹持组件和下夹持组件分别与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通,且下夹持组件对锂电池的负极施加压力,将锂电池夹紧于上夹持组件和下夹持组件之间,通过改变夹持锂电池的方式,使得锂电池更加稳固地被固定在化成柜中,提高锂电池安装效率,使得锂电池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化成柜中。

Description

锂电池化成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化成柜。
背景技术
为了使得锂电池能够正常工作,在包装出厂前,需要对锂电池进行充放电的操作即化成工艺,通过化成工艺改善锂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及自放电、储存等综合性能,而锂电池的化成工艺一般是在化成柜上进行。
如图2所示的锂电池,为圆柱体结构,在对这种锂电池进行化成工序时,由于其圆柱体外形,不便于进行装夹,其装夹操作很考验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在进行化成工作时,外部环境发生的震动容易使得化成柜中的电池脱落,影响化成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锂电池化成柜,改善化成柜装夹电池的结构,简化锂电池的装夹操作,使锂电池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化成柜中,降低外界因素对化成工艺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锂电池化成柜包括:支撑架、保护组件及多个充电夹具;
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外框、控制器及两个隔板,所述外框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外框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中间位置处,两个所述隔板分别安装于所述控制器相对的两侧面上;
所述充电夹具包括上支撑板、下固定板、多个上夹持组件及多个下夹持组件,所述上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多个上夹持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板上,各所述上夹持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下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多个所述下夹持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下固定板上,各所述下夹持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每一所述下夹持组件对应朝向一个所述上夹持组件设置,在一个所述下夹持组件中,所述下夹持组件包括绝缘套、弹簧及抵持轴,所述绝缘套安装于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绝缘套开设有夹持盲孔,所述抵持轴穿设所述绝缘套,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绝缘套和所述抵持轴之间,所述弹簧用于带动所述抵持轴向远离所述绝缘套的方向移动;
多个所述充电夹具均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套包括套筒、第一夹紧环及第二夹紧环,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夹紧环及所述第二夹紧环间隔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且所述下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环和所述第二夹紧环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夹持盲孔连通,且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夹持盲孔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轴包括导电头、滑动杆及限位杆,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导电头及所述限位杆之间,所述滑动杆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杆的直径,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夹持盲孔内,所述限位杆穿设所述限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夹持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安装于所述限位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持组件包括树脂卡套及正极导电杆,所述树脂卡套安装于所述上支撑板上,所述正极导电杆穿设所述树脂卡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持组件还包括两个锁紧螺母,两个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导电杆螺合,且所述树脂卡套位于两个所述锁紧螺母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多个指示灯,多个所述指示灯均安装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且每一所述指示灯对应与一个所述上夹持组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散热器,所述外框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散热器穿设所述散热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承载板及多个垫高脚,多个所述垫高脚均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一种锂电池化成柜通过设置支撑架、保护组件及多个充电夹具,充电夹具设置在保护组件中,充电夹具上的上夹持组件和下夹持组件分别与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通,且下夹持组件对锂电池的负极施加压力,将锂电池夹紧于上夹持组件和下夹持组件之间,通过改变夹持锂电池的方式,使得锂电池更加稳固地被固定在化成柜中,提高锂电池安装效率,使得锂电池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化成柜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锂电池化成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待进行化成工序的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下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一种锂电池化成柜10包括:支撑架100、保护组件200及多个充电夹具300。保护组件200安装于支撑架100上,充电夹具300设置于保护组件200中,待化成的锂电池20装夹于充电夹具300上,保护组件200对充电夹具300上的待化成的锂电池20进行充放电操作。
请参阅图1,保护组件200包括外框210、控制器220及两个隔板230,外框210安装于支撑架100上,外框210设置有容置槽211,控制器220设置于容置槽211的底面上,控制器220位于容置槽211的中间位置处,两个隔板230 分别安装于控制器220相对的两侧面上。这样,控制器220及两个隔板230配合将容置槽211分割成两个进行化成操作的工作腔,多个充电夹具300分别设置在两个工作腔内,这样,在对锂电池20进行化成操作时,可以分批进行装夹操作,先在将锂电池20装置在其中一个工作腔中,装夹完成后即开始对锂电池 20进行化成工序,此时工作人员再开始在另一工作腔中进行上料装夹操作,分开上料,合理规划生产时间,不需将全部锂电池装夹在充电夹具中300即可开始进行化成工序,这样,两个工作腔中的锂电池完成化成工序的时间也会被错开,即,操作人员回收好其中一个工作腔中的锂电池时,另一工作腔中的锂电池刚好完成化成工序,减少中间等待时间,提高锂电池的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1及图3,充电夹具300包括上支撑板310、下固定板320、多个上夹持组件330及多个下夹持组件340,上支撑板310安装于容置槽211的底面上,多个上夹持组件330间隔设置于上支撑板310上,各上夹持组件330均与控制器220电连接,下固定板320安装于容置槽211的底面上,多个下夹持组件340间隔设置于下固定板320上,各下夹持组件340均与控制器220电连接,且每一下夹持组件340对应朝向一个上夹持组件330设置,在一个下夹持组件 340中,下夹持组件340包括绝缘套341、弹簧342及抵持轴343,绝缘套341 安装于下固定板320上,绝缘套341开设有夹持盲孔,抵持轴343穿设绝缘套 341,弹簧342设置于绝缘套341和抵持轴343之间,弹簧342用于带动抵持轴 343向远离绝缘套341的方向移动。多个充电夹具300均安装于容置槽211内。上支撑板310上的上夹持组件330用于与锂电池20的正极电连接,下固定板320 上的下夹持组件340用于与锂电池20的负极连接,上夹持组件330和下夹持组件340之间的间距小于锂电池20的长度,这样,在向充电夹具300中装夹锂电池20时,由于锂电池20的长度大于上夹持组件330和下夹持组件340之间的间距,会使得下夹持组件340中的抵持轴343向远离上夹持组件330的方向移动,进而压缩设置在绝缘套341和抵持轴343之间的弹簧342,弹簧342压缩时,又会产生抵抗压缩的弹性力,这个弹性力使得弹簧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即弹簧 342产生的弹性力会推动抵持轴343,使抵持轴343对锂电池20施加压力,将锂电池20夹持在抵持轴343和上夹持组件330之间,由于弹性力的作用方向为锂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接触部位为面接触,而非其曲面部位,这样可以保证上夹持组件330和抵持轴343对锂电池20进行夹持时更加稳固,牢靠。
另外,在装夹锂电池20时,只需使锂电池20的负极端挤压抵持轴343,使得抵持轴343受压远离上夹持组件330,当上夹持组件330和抵持轴343之间的间距大于锂电池20的长度时,摆动锂电池20,使得锂电池20的正极端对准上夹持组件330,然后松开锂电池20,抵持轴343在弹簧342的作用下自动对锂电池进行夹持,其过程不需要耗费较大力气,且单手操作即可,在装夹过程中不需要接触到锂电池化成柜10的任何部件,使得装夹锂电池20的过程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绝缘套341包括套筒、第一夹紧环及第二夹紧环,套筒设置于下固定板320上,第一夹紧环及第二夹紧环间隔设置于套筒的外侧壁上,且下固定板320位于第一夹紧环和第二夹紧环之间,套筒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与夹持盲孔连通,且限位孔的直径小于夹持盲孔的直径,抵持轴343包括导电头、滑动杆及限位杆,滑动杆位于导电头及限位杆之间,滑动杆的直径大于限位杆的直径,滑动杆位于夹持盲孔内,限位杆穿设限位孔,下夹持组件340还包括螺母,螺母安装于限位杆上。这样,进一步优化充电夹具300的结构,提高充电夹具300对锂电池20的夹持效果。
进一步的,上夹持组件330包括树脂卡套及正极导电杆,树脂卡套安装于上支撑板310上,正极导电杆穿设树脂卡套,上夹持组件330还包括两个锁紧螺母,两个锁紧螺母与导电杆螺合,且树脂卡套位于两个锁紧螺母之间。
进一步的,保护组件200还包括多个指示灯,多个指示灯均安装于容置槽 211的底面上,且每一指示灯对应与一个上夹持组件330电连接,保护组件200 还包括散热器,外框210开设有散热通孔,散热通孔与容置槽211连通,散热器穿设散热通孔,支撑架100包括承载板及多个垫高脚,多个垫高脚均安装于承载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一种锂电池化成柜通过设置支撑架100、保护组件200及充电夹具300,充电夹具300设置在保护组件200中,充电夹具300上的上夹持组件330和下夹持组件340分别与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连通,且下夹持组件340对锂电池的负极施加压力,将锂电池夹紧于上夹持组件330和下夹持组件340之间,通过改变夹持锂电池的方式,使得锂电池更加稳固地被固定在化成柜中,提高锂电池安装效率,使得锂电池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化成柜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锂电池化成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
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外框、控制器及两个隔板,所述外框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外框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容置槽的中间位置处,两个所述隔板分别安装于所述控制器相对的两侧面上;及
多个充电夹具,所述充电夹具包括上支撑板、下固定板、多个上夹持组件及多个下夹持组件,所述上支撑板安装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多个上夹持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上支撑板上,各所述上夹持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下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多个所述下夹持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下固定板上,各所述下夹持组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每一所述下夹持组件对应朝向一个所述上夹持组件设置,在一个所述下夹持组件中,所述下夹持组件包括绝缘套、弹簧及抵持轴,所述绝缘套安装于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绝缘套开设有夹持盲孔,所述抵持轴穿设所述绝缘套,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绝缘套和所述抵持轴之间,所述弹簧用于带动所述抵持轴向远离所述绝缘套的方向移动;
多个所述充电夹具均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化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包括套筒、第一夹紧环及第二夹紧环,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夹紧环及所述第二夹紧环间隔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且所述下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夹紧环和所述第二夹紧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池化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夹持盲孔连通,且所述限位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夹持盲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化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轴包括导电头、滑动杆及限位杆,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导电头及所述限位杆之间,所述滑动杆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杆的直径,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夹持盲孔内,所述限位杆穿设所述限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池化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组件还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安装于所述限位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化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组件包括树脂卡套及正极导电杆,所述树脂卡套安装于所述上支撑板上,所述正极导电杆穿设所述树脂卡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电池化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组件还包括两个锁紧螺母,两个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导电杆螺合,且所述树脂卡套位于两个所述锁紧螺母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化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多个指示灯,多个所述指示灯均安装于所述容置槽的底面上,且每一所述指示灯对应与一个所述上夹持组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化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散热器,所述外框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与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散热器穿设所述散热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化成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承载板及多个垫高脚,多个所述垫高脚均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
CN201821214613.5U 2018-07-28 2018-07-28 锂电池化成柜 Active CN2087383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4613.5U CN208738387U (zh) 2018-07-28 2018-07-28 锂电池化成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4613.5U CN208738387U (zh) 2018-07-28 2018-07-28 锂电池化成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8387U true CN208738387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7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14613.5U Active CN208738387U (zh) 2018-07-28 2018-07-28 锂电池化成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83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94237U (zh) 用于贴装电容元件老化试验的夹具
CN209453441U (zh) 一种双极铅酸蓄电池组装夹具
CN208738387U (zh) 锂电池化成柜
CN202065291U (zh) 薄膜组件边压块
CN206282904U (zh) 锂电池及滑板车
CN202454639U (zh) 电池封装组件
CN106252539A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蓄电池箱体
CN216751186U (zh) 一种新型逆控一体机
CN204834713U (zh) 软包电池盒
CN205666268U (zh) 教学用电池盒改进结构
CN212751053U (zh) 电池模组的快速安装结构
CN210578415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环保新能源太阳能发电板
CN209592551U (zh) 蓄电池接线转接装置
CN205488321U (zh) 一种组合式备用蓄电池
CN202797099U (zh) 一种新型锂电池塑胶壳
CN208053660U (zh) 一种飞行器电池固定装置和飞行器
CN206134791U (zh) 一种圆柱形动力电池模块及其电池模组
CN204614677U (zh) 可扩充的超级电容装置
CN214707594U (zh) 一种快速装卸的光伏组件
CN201556651U (zh) 一种电池组固定架
CN217182850U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机房布线装置
CN104835935A (zh) 蓄电池组
CN205944698U (zh) 接地线接地端快速装拆钳
CN204464401U (zh) 一种应用在电池化成设备上的电触点压头
CN109671570B (zh) 一种故障自检自排自断的检修保护型超级电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