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8250U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8250U
CN208738250U CN201821594989.3U CN201821594989U CN208738250U CN 208738250 U CN208738250 U CN 208738250U CN 201821594989 U CN201821594989 U CN 201821594989U CN 208738250 U CN208738250 U CN 208738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oped region
display panel
dope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949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949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8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8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8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玻璃基板、一绝缘层、一多晶硅层、一栅极绝缘层、一栅极层、一层间绝缘层及一源漏极接触层,所述多晶硅层定义有一第一掺杂区域、一第二掺杂区域及一第三掺杂区域,且所述源漏极接触层接触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具有不同的掺杂类型,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形成一PN结构,而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二掺杂区域具有相同的掺杂类型。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触控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医疗用非晶硅平板探测器即是一种传统光学传感器,包括非晶硅光电二极管与薄膜晶体管。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一种平板探测器像素单元的一示意图,在一透明基板11上形成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一薄膜晶体管12及一非晶硅光电二极管13,其中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13包括:形成于所述透明基板11表面依次形成一第一遮光层131、一第一绝缘层132,一漏极电极层133,一N型层134,一中间层135,一P 型层136以及一接触电极137。
进一步来说,一绝缘层14将所述薄膜晶体管12与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13绝缘,在所述薄膜晶体管12以及部分无需光照的区域的绝缘层14表面形成有一第二遮光层15,在所述接触电极137上形成有连接电极16,在所述第二遮光层15及所述连接电极16的上方形成所述钝化层17。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131与所述薄膜晶体管12的栅极在同一金属层,所述漏极电极层133 与所述薄膜晶体管12的漏极在同一金属层。
然而,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的主要部分为所述P型层136、所述中间层135以及所述N型层134的叠层,其中所述中间层135经过轻掺杂处理,因此,所述平板探测器的厚度近似于在所述薄膜晶体管12的漏极以上又叠加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13的叠层厚度,而且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的中间层 135的厚度约为1微米,使得平板探测器的厚度较大,入射光在所述平板探测器的像素单元中的光程较长,容易进入相邻的像素单元而产生干扰。
另外,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分开设置的所述薄膜晶体管12与非晶硅光电二极管13,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12与非晶硅光电二极管13之间相隔有一距离,使得所述像素单元的占据面积较大,分辨率较低。此外,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13需要在形成所述薄膜晶体管12之后单独制作,需要多个步骤成膜与光刻工艺,使得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良的一种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利用在玻璃基板上以多晶硅形成所述薄膜晶体管,同时利用离子植入技术形成非晶硅光电二极管,使得指纹反射光的强弱变化可被非晶硅光电二极管识别。
为达成本实用新型的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玻璃基板;形成在所述玻璃基板上的一绝缘层;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的一多晶硅层;形成在所述多晶硅层上的一栅极绝缘层;形成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的一栅极层;形成在所述栅极层上的一层间绝缘层;及形成在所述层间绝缘层的一源漏极接触层;其中所述多晶硅层定义有一第一掺杂区域、一第二掺杂区域及一第三掺杂区域,且所述源漏极接触层接触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具有不同的掺杂类型,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形成一PN结构,而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二掺杂区域具有相同的掺杂类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掺杂区域为二N型重掺杂区,配置用以作为N+型层,所述第三掺杂区域为一P型掺杂区,配置用以作为P 型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晶硅层还定义有一非掺杂区,所述第二掺杂区域为二N型轻掺杂区,其中所述N型轻掺杂区分别位于所述非掺杂区的相对二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N型重掺杂区及所述P型掺杂区所形成的PN结构定义为一非晶硅光电二极管,所述N型轻掺杂区、所述N型重掺杂区及所述栅极层定义为一薄膜晶体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非掺杂区与所述栅极层在所述玻璃基板的一投影重叠,所述P型掺杂区与所述N型重掺杂区在所述玻璃基板的一投影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含一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形成在所述玻璃基板上,而且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遮光层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含一钝化层,所述钝化层形成在所述源漏极接触层及所述层间绝缘层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层间绝缘层上形成多个开孔,所述开孔配置用以形成所述源漏极接触层。
如上所述,在所述玻璃基板上以多晶硅形成所述薄膜晶体管,同时利用离子植入技术形成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使得指纹反射光的强弱变化可被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识别。由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具有低的漏电流,识别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的电流可获得较佳的信噪比。另外,所述PN结构可通过离子植入的深度及离子互补效应来实现N型及P型掺杂,使得所述薄膜晶体管及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在制程中同时备置,不用另外再增加复杂的结构及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平板探测器像素单元的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在遮光层形成步骤的一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在多晶硅层形成步骤的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在N型掺杂步骤的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在栅极层形成步骤的一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在P型掺杂步骤的一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在层间绝缘层形成步骤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再者,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前、后、左、右、内、外、侧面、周围、中央、水平、横向、垂直、纵向、轴向、径向、最上层或最下层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示意图,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玻璃基板21、一遮光层22、一绝缘层23、一多晶硅层24、一栅极绝缘层25、一栅极层26、一层间绝缘层27、一源漏极接触层28及一钝化层29,本实用新型将于下文详细说明各实施例上述各组件的关系及其运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顶栅结构的TFT进行说明,同样的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底栅结构的TFT结构的显示面板中。同理的,不同半导体类型的TFT本申请中的方案也同样适用。例如,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N型TFT与P型TFT的掺杂类型进行调整。
续参照图2所示,所述遮光层22形成在所述玻璃基板21上,而且所述遮光层22具有一第一遮光部221及一第二遮光部222,所述第一遮光部221 及所述第二遮光部222间隔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21上。
续参照图2所示,所述绝缘层23形成在所述遮光层22及所述玻璃基板 21上,所述多晶硅层24形成在所述绝缘层23上,其中所述多晶硅层24定义有一非掺杂区241、一第一掺杂区域243、一第二掺杂区域242及一第三掺杂区域244,其中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具有不同的掺杂类型,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形成一PN 结构,而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及所述第二掺杂区域242具有相同的掺杂类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掺杂区域242通过离子植入进行N型轻掺杂形成二N型轻掺杂区,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通过离子植入进行N型重掺杂形成二N型重掺杂区,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通过离子植入进行P型掺杂形成一P型掺杂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掺杂不同的类型,例如:所述第二掺杂区域242进行P型轻掺杂、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进行P型重掺杂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进行N型掺杂。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二掺杂区域242分别位于所述非掺杂区241的相对二侧,所述两第一掺杂区域243分别邻接于所述两第二掺杂区域242远离所述非掺杂区241的一侧,而且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重叠在其中一所述N型重掺杂区上2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非掺杂区241与所述栅极层26在所述玻璃基板21的一投影重叠,所述遮光层22的第二遮光部222与所述第二掺杂区域242在所述玻璃基板21的一投影重叠。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与所述遮光层22的第一遮光部221在所述玻璃基板21的一投影重叠。
续参照图2所示,所述栅极绝缘层25形成在所述多晶硅层24上,而且所述栅极层26形成在所述栅极绝缘层25上,其中所述栅极层26为图案化的一第一金属层。
续参照图2所示,所述层间绝缘层27形成在所述栅极层26及所述栅极绝缘层25上,其中所述层间绝缘层27上形成多个开孔271,所述开孔271 配置用以形成所述源漏极接触层28,使得所述源漏极接触层28形成在所述层间绝缘层27上。所述钝化层29形成在所述源漏极接触层27及所述层间绝缘层27上。
续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配置作为一N+型层,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配置作为一P型层,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形成一PN结构,而且所述源漏极接触层28接触所述N+型层及所述P型层。
依据上述的结构,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形成的PN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遮光部221的上方,可被定义为一非晶硅光电二极管,以传感手指的反射光,其中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的阳极,即所述P型层上加一个在-3至-9V之间的负电压,当光信号照射到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上时,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电场作用下,所述空穴汇聚在所述P型层(阳极),电子汇聚到所述N型层(阴极)。另外,所述第二掺杂区域242、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及所述栅极层26位于所述第二遮光部 222的上方,可被定义为一薄膜晶体管,例如TFT薄膜晶体管,当所述薄膜晶体管关断时,信号不断积累,当所述薄膜晶体管打开时,电荷输出至数据线,接着依据检测到的电荷信号的大小来判定光信号的强弱,以达到指纹识别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所述玻璃基板21上以多晶硅形成所述薄膜晶体管,同时利用离子植入技术形成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使得指纹反射光的强弱变化可被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识别。由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具有低的漏电流,识别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的电流可获得较佳的信噪比。另外,所述PN结构可通过离子植入的深度及离子互补效应来实现N型及P型掺杂,使得所述薄膜晶体管及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在制程中同时备置,不用另外再增加复杂的结构及工艺。
请参照图2至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流程图。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一遮光层形成步骤S201、一多晶硅层形成步骤S202、一第一掺杂区域掺杂步骤S203、一第二掺杂区域掺杂步骤S204、一第三掺杂区域掺杂步骤S205、一层间绝缘层形成步骤S206、一源漏极接触层形成步骤S207及一钝化层形成步骤S208。本实用新型将于下文详细说明各步骤的关系及其运作原理。
请参照图3及4所示,在所述遮光层形成步骤S201中,提供一玻璃基板21,并且在所述玻璃基板21上沉积一不透光材料层,例如:金属,并图案化所述不透光材料层作为一遮光层22,而且所述遮光层22具有一第一遮光部221及一第二遮光部222,所述第一遮光部221及所述第二遮光部222 间隔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21上。
请参照图3及5所示,在所述多晶硅层形成步骤S202中,在所述玻璃基板21上沉积一绝缘层23,并且在所述绝缘层23上形成一多晶硅层24。
请参照图3及6所示,在所述第一掺杂区域掺杂步骤S203中,在所述多晶硅层24中定义出一第一掺杂区域243,并且对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进行N型掺杂,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形成二N型重掺杂区而转化为一 N+型层。
请参照图3及7所示,在所述第二掺杂区域掺杂步骤S204中,依次沉积一栅极绝缘层25及一第一金属层,并且图案化所述第一金属层作为一栅极层26。接着,在所述多晶硅层24中定义出一第二掺杂区域242,并且对所述第二掺杂区域242进行N型掺杂,使得所述第二掺杂区域242形成二N型轻掺杂区而转化为一N-型层,其中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及所述第二掺杂区域 242具有相同的掺杂类型。
请参照图3及8所示,在所述第三掺杂区域掺杂步骤S205中,在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的一表面的一部分定义出一第三掺杂区域244,并且对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进行P型掺杂,使得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形成P型掺杂区而转化为一P型层,其中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 具有不同的掺杂类型,而且所述P型层位于在所述N+型层上。
请参照图3及9所示,在所述层间绝缘层形成步骤S206中,沉积一层间绝缘层27,并且在所述层间绝缘层27上形成多个开孔271。
请参照图2、3及9所示,在所述源漏极接触层形成步骤S207中,在所述开孔271沉积一第二金属层,并图案化所述第二金属层作为一源漏极接触层28,使得所述源漏极接触层28接触所述第一掺杂区域243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244。另外,在所述钝化层形成步骤S208中,以原子层沉积方式沉积一高介电常数材料层作为一钝化层29。
如上所述,在所述玻璃基板21上以多晶硅形成所述薄膜晶体管,同时利用离子植入技术形成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使得指纹反射光的强弱变化可被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识别。由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具有低的漏电流,识别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的电流可获得较佳的信噪比。另外,所述PN结构可通过离子植入的深度及离子互补效应来实现N型及P型掺杂,使得所述薄膜晶体管及所述非晶硅光电二极管在制程中同时备置,不用另外再增加复杂的结构及工艺。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的,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玻璃基板;形成在所述玻璃基板上的一绝缘层;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的一多晶硅层;形成在所述多晶硅层上的一栅极绝缘层;形成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的一栅极层;形成在所述栅极层上的一层间绝缘层;及形成在所述层间绝缘层的一源漏极接触层;
其中所述多晶硅层定义有一第一掺杂区域、一第二掺杂区域及一第三掺杂区域,且所述源漏极接触层接触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具有不同的掺杂类型,使得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三掺杂区域形成一PN结构,而所述第一掺杂区域及所述第二掺杂区域具有相同的掺杂类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掺杂区域为二N型重掺杂区,配置用以作为N+型层,所述第三掺杂区域为一P型掺杂区,配置用以作为P型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晶硅层还定义有一非掺杂区,所述第二掺杂区域为二N型轻掺杂区,其中所述N型轻掺杂区分别位于所述非掺杂区的相对二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重掺杂区及所述P型掺杂区所形成的PN结构定义为一非晶硅光电二极管,所述N型轻掺杂区、所述N型重掺杂区及所述栅极层定义为一薄膜晶体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掺杂区与所述栅极层在所述玻璃基板的一投影重叠,所述P型掺杂区与所述N型重掺杂区在所述玻璃基板的一投影重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含一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形成在所述玻璃基板上,而且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遮光层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含一钝化层,所述钝化层形成在所述源漏极接触层及所述层间绝缘层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绝缘层上形成多个开孔,所述开孔配置用以形成所述源漏极接触层。
CN201821594989.3U 2018-09-28 2018-09-28 显示面板 Active CN208738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4989.3U CN208738250U (zh) 2018-09-28 2018-09-28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94989.3U CN208738250U (zh) 2018-09-28 2018-09-28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8250U true CN208738250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34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94989.3U Active CN208738250U (zh) 2018-09-28 2018-09-28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82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8504A (zh) * 2018-09-28 2019-01-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1869895B2 (en) 2018-09-28 2024-01-0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8504A (zh) * 2018-09-28 2019-01-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1869895B2 (en) 2018-09-28 2024-01-0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6751B (zh) 光电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72646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6229331A (zh) 自发光显示像素
CN104934455B (zh) 光电转换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887963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
CN108646283B (zh) 一种x射线探测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US20240096899A1 (en) Display panels
US11515346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for sensing touch using TFT photodetectors integrated thereon
CN203445122U (zh) X射线检测装置阵列基板
CN208738250U (zh) 显示面板
US20190131479A1 (en) Avalanche diod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valanche diode
TWI755525B (zh) 光偵測薄膜、光偵測器件、光偵測顯示裝置及光偵測薄膜的製備方法
CN102664184A (zh) 一种x射线检测装置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775063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051819A1 (zh) 一种平板探测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80102393A1 (en) Photo detector device
CN113764533A (zh) 红外光敏晶体管、红外光侦测器件、显示装置、制备方法
CN107240611B (zh) 一种光电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触控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2259556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48504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73555B (zh) 一种光电子注入型x射线探测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7455A (zh) 一种x射线探测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08470B (zh) 指纹感测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72249B (zh) 主动矩阵式影像感测面板及装置
US8698091B2 (en) Semiconductor MOS entrance window for radiation detec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