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7468U - 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7468U
CN208737468U CN201820824863.4U CN201820824863U CN208737468U CN 208737468 U CN208737468 U CN 208737468U CN 201820824863 U CN201820824863 U CN 201820824863U CN 208737468 U CN208737468 U CN 208737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ight source
visible light
hol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248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学东
韦俊康
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iwang Xin'an Technology Co ltd
Jilin Tongcheng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T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D9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T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D9i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TONGC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248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7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7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7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可见光源(3)和安装架(4);安装架(4)的主安装板(410)上设置有第一照准孔(420)和第二照准孔(430);第一照准孔(420)和第二照准孔(430)均为通孔;可见光源(3)固定设置在安装架(4)上;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架(4)上,且第一透镜(1)与第一照准孔(420)位置对应,第二透镜(2)与第二照准孔(430)位置对应;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均为曲面透镜。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可以减少图形码扫描耗费的时间,提高扫码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扫描仪的照准机构。
背景技术
扫描仪可以通过扫描商品图形码来读取商品的价格、名称、货号等信息,上述图形码可以是条形码,也可以是二维码。用光学的方式来扫读图形码,可快速读取与判定数据,节省管理及人事上的成本。扫描仪在进行图形码扫描时,需要先照准被扫描的图形码,才能完成扫描。
现有的扫描仪在进行图形码照准时,通常是利用激光或发光二极管打出一定图形的光斑,操作人员将图形码放在光斑形成的图形的范围内,使图形码置于感光组件的感测范围内,操作人员再在感光范围内不断调整图形码离扫描仪的距离,直至调整到图形码置于感光组件的焦距范围内时,扫描仪才能照准被扫描的图形码,读取到图形码的数据,完成图形码的扫描。
由此可见,现有的扫描仪在进行扫描照准时,需要操作人员不断尝试调整图形码到扫描仪的距离,调整到图形码置于感光组件的预设距离范围内时才可以读取到图形码的数据。但很多情况下,操作人员无法快速将图形码置于感光组件的预设距离范围内,也无法获取当前距离与感光组件的焦距的偏差是大还是小,只能通过不断尝试调整距离,直至读取到图形码为止。这将导致扫描图形码时花费的照准时间较长,从而扫描图形码耗费的时间较长,扫码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以减少图形码扫描耗费的时间,提高扫码效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可见光源和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的主安装上设置有第一照准孔和第二照准孔;所述第一照准孔和所述第二照准孔均为通孔;
所述可见光源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照准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照准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为曲面透镜。
可选的,所述可见光源包括第一可见光源和第二可见光源;
所述第一可见光源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上;所述第二可见光源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包括块状外平面透镜以及块状内曲面透镜;所述内曲面透镜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平面透镜内。
可选的,所述内曲面透镜由多个不同焦距的曲面组成。
可选的,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相同。
可选的,所述照准机构还包括补光光源组件和光线传感器;
所述补光光源组件及所述光线传感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
所述补光光源组件包括补光光源,以及与所述补光光源连接的补光控制器;所述光线传感器与所述补光控制器连接;
所述光线传感器将光信号发送给所述补光控制器,所述补光控制器根据所述光信号,控制所述补光光源。
可选的,所述第一可见光源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内;所述第二可见光源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可见光源和所述第二可见光源均为发光二极管LED。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可见光源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主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照准孔和第二照准孔;所述第一照准孔和第二照准孔均为通孔;所述可见光源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且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照准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照准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为曲面透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见光源的光分别同时透过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这两个曲面透镜后,会形成两个预设形状的图形,这两个预设形状的图形会合成一个目标图形。操作人员在进行扫描时,可以根据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与目标图形的差别,来调节待扫描图形码与照准机构间的距离,当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与目标图形相同时,即待扫描图形码与扫描仪照准机构的距离已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待扫描图形码可被成功扫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准机构由于可以根据待扫描图形码上的实际成像与目标图形的差别标示感测距离,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成像与目标图形的差别来快速调节待扫描图形码与照准机构的距离,使待扫描图形码被成功扫描,从而减少了扫码时花费的照准时间,提高了扫码效率。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的第一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减少图形码扫描耗费的时间,提高扫码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进行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可以应用于图形码扫描仪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可以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可见光源3和安装架4;安装架4的主安装板410上设置有第一照准孔420和第二照准孔430;第一照准孔420和第二照准孔430均为通孔;可见光源3固定设置在上述安装架4上;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架 4上,且第一透镜1与第一照准孔420位置对应,第二透镜2与第二照准孔430位置对应;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均为曲面透镜。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扫描仪照准机构时,可见光源3发出的可见光分别同时透过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这两个曲面透镜后,会形成两个预设形状的图形,这两个预设形状的图形会合成一个目标图形。操作人员在进行扫描时,可以根据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与目标图形的差别,来调节待扫描图形码与照准机构间的距离,当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与目标图形相同时,即待扫描图形码与扫描仪照准机构的距离已在预设的距离范围内,待扫描图形码可被成功扫描。
例如,如图2所示,可见光源3发出的可见光透过第一透镜1后,形成半矩形图形,透过第二透镜2后,形成半椭圆形图形,上述半矩形图形与半椭圆形图形合成的图形如图2b所示,为目标图形。当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为图2b所示的图形,即半矩形图形与半椭圆形刚好连接时,说明待扫描图形码与扫描仪照准机构间的距离处于合适的焦距范围,此时待扫描图形码可被成功扫描。操作人员在进行扫描时,若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为图2a 所示的图形,即半矩形图形与半椭圆形图形分离,说明待扫描图形码与扫描仪照准机构间的距离过近,此时,操作人员可以调远待扫描图形码与扫描仪照准机构间的距离,直至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为图2b所示的图形时,待扫描图形码可被成功扫描;若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为图2c所示的图形,即半矩形图形与半椭圆形图形叠加,叠加部分形成颜色更深的光斑时,说明待扫描图形码与扫描仪照准机构间的距离过远,此时,操作人员可以调近待扫描图形码与扫描仪照准机构间的距离,直至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为图2b所示的图形时,待扫描图形码可被成功扫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准机构由于可以根据待扫描图形码上的实际成像与目标图形的差别标示感测距离,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成像与目标图形的差别来快速调节待扫描图形码与照准机构的距离,使待扫描图形码被成功扫描,从而减少了扫码时花费的照准时间,提高了扫码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当可见光源3距离第一透镜1或第二透镜2比较远时,可见光源3透过上述各透镜的光线会比较弱,从而导致可见光源3透过上述各透镜所形成的光斑图形不清楚,操作人员可能会无法清楚地看见上述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所形成的图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上述可见光源3可以包括第一可见光源310和第二可见光源320;第一可见光源310固定设置在第一透镜1上;第二可见光源320固定设置在第二透镜2上。
通过设置第一可见光源310和第二可见光源320两个可见光源,使第一透镜 1和第二透镜2上均设置有可见光源,缩短了各透镜和可见光源3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可见光源3透过上述各透镜的光线,从而提高了可见光源3透过上述各透镜所形成的光斑图形的清晰度,使操作人员更清楚地看见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所形成的图形。
上述第一可见光源310和上述第二可见光源32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用新型不对可见光源320的具体形式作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可见光源310和第二可见光源320可以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内,从而可以减少可见光源3 的空间占用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透镜是扫描仪照准机构的关键部件,若透镜被损伤导致透镜有缺陷,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会发生变化,使操作人员根据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无法准确判断是否照准,从而影响照准机构的照准准确率。为减小透镜损伤发生的概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透镜1可以包括块状外平面透镜110以及块状内曲面透镜120;内曲面透镜120固定设置在外平面透镜110内。第二透镜2也可以包括第二块状外平面透镜以及第二块状内曲面透镜,第二内曲面透镜固定设置在第二外平面透镜110内。
由于外平面透镜110不会对光的成像产生影响,只有内曲面透镜120才可以影响成像。因此,在内曲面透镜120外设置外平面透镜110后,外平面透镜110 的损伤不会对透镜成像产生影响,外平面透镜110可以保护内曲面透镜120,减小了内曲面透镜120损伤发生的概率,从而减小了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发生变化的概率,使操作人员根据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可以准确地判断是否照准,提高了扫描仪照准机构的照准准确率。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照准机构的内曲面透镜120若只包括一个曲面,由于单个曲面的透镜只能形成比较单一的图形,导致上述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形成的图形也比较简单,无法形成用户预想的图形。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内曲面透镜120可以由多个不同焦距的曲面组成。从而使上述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可以形成多样化图形,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2与第一透镜1可以相同。从而使上述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形成的图形为对称图形,便于操作人员对图形的记忆与辨识,同时还可以降低设计与制造复杂度。
例如,如图5所示为扫描仪照准机构的第二透镜2与第一透镜1相同时,且上述照准机构透镜的合适焦距为150~230mm时,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形成的图形。图5a为待扫描图形码与照准机构的透镜距离为100mm时,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此时,两个半矩形分离,说明待扫描图形码与扫描仪照准机构间的距离过近;图5b与图5c为待扫描图形码与照准机构的透镜距离分别为150mm 与230mm时,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此时,两个半矩形被连接,说明待扫描图形码与扫描仪照准机构间的距离合适;图5d为待扫描图形码与照准机构的透镜距离为250mm时,扫描图形码上的成像,此时,两个半矩形有部分叠加,说明待扫描图形码与扫描仪照准机构间的距离过远。
在实际应用中,若可见光源3的光线强度较弱时,会导致上述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形成的图形模糊不清,从而使操作人员无法清楚辨识到上述照准机构形成的图形,影响照准准曲率。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上述扫描仪照准机构还可以包括补光光源组件5和光线传感器6;补光光源组件5及光线传感器6均固定设置在安装架4上;补光光源组件 5包括补光光源510,以及与补光光源510连接的补光控制器520;光线传感器6 与补光控制器520连接;光线传感器6将光信号发送给补光控制器520,补光控制器520根据光信号,控制补光光源510。
在使用过程中,若补光控制器520接收到的光线传感器6的光信号小于预设的强度值,则控制补光光源510开启,并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强度值调节补光光源的强度,为上述照准机构的成像提供足够的光线强度,使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形成清晰的图形,从而使操作人员可以清楚辨识到上述照准机构在待扫描图形码上形成的图形,提高了照准准曲率。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靠近第二透镜2与第一透镜1的位置分别设置补光光源组件5和光线传感器6,用两个补光光源组件5分别为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 补光,使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均可以得到足够的光线,两个透镜形成的两个图形均为清晰图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可见光源310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一透镜1内;上述第二可见光源320固定设置在第二透镜2内。从而可以节省可见光源3的空间占用面积及上述照准机构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减小可见光源3距各透镜的距离,保证了各透镜的光线强度,进一步保证了照准机构的成像清晰度。
可以理解的是,发光二极管LED是当前使用较广泛的可见光源,其具有体积小、耗电低、所需电压低等特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可见光源310和上述第二可见光源320可以均为发光二极管LED。从而使上述扫描仪照准机构的结构更紧凑、能耗更低、使用更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可见光源(3)和安装架(4);
所述安装架(4)的主安装板(410)上设置有第一照准孔(420)和第二照准孔(430);所述第一照准孔(420)和所述第二照准孔(430)均为通孔;
所述可见光源(3)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4)上;
所述第一透镜(1)和所述第二透镜(2)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4)上,且所述第一透镜(1)与所述第一照准孔(420)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透镜(2)与所述第二照准孔(430)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透镜(1)和所述第二透镜(2)均为曲面透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源(3)包括第一可见光源(310)和第二可见光源(320);
所述第一可见光源(31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1)上;所述第二可见光源(32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包括块状外平面透镜(110)以及块状内曲面透镜(120);所述内曲面透镜(120)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平面透镜(1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曲面透镜(120)由多个不同焦距的曲面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2)与所述第一透镜(1)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光光源组件(5)和光线传感器(6);
所述补光光源组件(5)及所述光线传感器(6)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4)上;
所述补光光源组件(5)包括补光光源(510),以及与所述补光光源(510) 连接的补光控制器(520);所述光线传感器(6)与所述补光控制器(520)连接;
所述光线传感器(6)将光信号发送给所述补光控制器(520),所述补光控制器(520)根据所述光信号,控制所述补光光源(51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见光源(31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1)内;所述第二可见光源(32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2)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见光源(310)和所述第二可见光源(320)均为发光二极管LED。
CN201820824863.4U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 Active CN208737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4863.4U CN208737468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24863.4U CN208737468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7468U true CN208737468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5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24863.4U Active CN208737468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74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5438A (zh) * 2018-05-30 2018-11-23 北京鼎九信息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及图形码扫描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5438A (zh) * 2018-05-30 2018-11-23 北京鼎九信息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及图形码扫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605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 three dimensional shape
US6003773A (en) Tablet style indicia reader with system for handling multiple indicia
US9852321B2 (en) Image capturing device
US6034379A (en) Code reader having replaceable optics assemblies supporting multiple illuminators
US5736725A (en) Portable optical reader with motion sen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389929B2 (en) Long range optical reader
CN101019129A (zh) 电光读取器中工作范围和束光斑大小的光学调整
CN1838049B (zh) 具有紧凑低外廓的光学导航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ES2820451T3 (es) Lector de código de barras de obtención de imagen con diodo emisor de luz para generar un campo de visión
CN101171833A (zh) 具有三角测量自动聚焦系统的数字照相机以及相关方法
EP183181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capture illumination
CN100594510C (zh) 用于光学读取贴在目标上的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43571A (zh) 电路板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
CN107423652A (zh) 用于文档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WO2010075185A1 (en) Dual laser aiming patterns for an imaging-based bar code reader
CN208737468U (zh) 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
KR100724118B1 (ko) 광학 정보 판독 장치
US20090236426A1 (en) Long range imaging reader
CN108875438A (zh) 一种扫描仪照准机构及图形码扫描方法
CN100388299C (zh) 光学信息读取装置
JP2005352835A (ja) 画像入出力装置
JP2004110668A (ja) 光学的情報読取装置
CN105486415B (zh) 一种可寻址测量局域波前的成像探测芯片
CN101114027A (zh) 复眼透镜检测仪
CN208737467U (zh) 一种光学照准定位装置及条形扫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6

Address after: 130061 Hongji Mingzhu 1201, Chaoyang District,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IWANG XIN'A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Jilin Tongcheng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02 floor 7, block a, building 8, Greenland center, District 4, Wangjing Dongyu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9I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JILIN TONGCHE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