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6221U - 散热元件 - Google Patents

散热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6221U
CN208736221U CN201821081804.9U CN201821081804U CN208736221U CN 208736221 U CN208736221 U CN 208736221U CN 201821081804 U CN201821081804 U CN 201821081804U CN 208736221 U CN208736221 U CN 208736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plate
plate
heat dissipation
dissipation element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818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818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6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6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622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元件,所述散热元件具有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第一金属板体及一第二金属板体并共同界定一腔室,该腔室内具有一毛细结构层,并填充有工作液体,该本体的密闭腔室外缘具有一唇部,该唇部具有一烧结焊部垂直连结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并本案制造方法通过电阻轮焊直接垂直对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焊接结合的工法,以提升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焊接后的结合度与密闭性。

Description

散热元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元件,尤指一种提升散热元件焊接的结合度及密闭性的散热元件。
背景技术
均温板或平板式热管普遍被使用在作为热传导元件使用,这两项热传导元件具有高导热的特性,由于内部真空密闭腔室填充工作液体使得通过气液两相特性的转换快速达到热传导的效果,均温板及平板式热管是通过以上、下至少两金属板体进行叠合后进行封边注水抽真空封闭等作业,均温板及平板式热管最常使用的材料是铜、铝、不锈钢等金属材质,其中又以铜最为常使用,因铜本身具有高热传导特性,故最常被使用。
多数均温板及平板式热管主要通过扩散接合(Diffusion Bonding)与硬焊(Brazing)及点焊的方式进行封边的工作,而扩散接合(Diffusion Bonding)与硬焊(Brazing)适用于多数材质,但若两种相异材质的结合例如铜与铝或铜与不锈钢则并不适用扩散接合此项工法。
点焊的缺点在于虽可连续加工但无法完整密闭封边,则若使用在均温板封边的工作则无法维持内部腔室的真空度以及工作液体容易因为密闭性不佳而产生外泄,进而失去热传导效果。
也有业者通过使用电阻轮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接合的工作,而现行电阻轮焊的均温板或平板式热管,主要由一上板3a(表面积较小)及一下板3b(表面积较大)相互叠合后,再通过于上、下板3a、3b搭接重合的直角角落位置进行电阻轮焊(Fillet Weld)(如图1、图1a所示),虽电阻轮焊可提供大小不一致的上、下板3a、3b的焊接结合,但现有电阻轮焊的焊接方式及材料的结合处仍具有缺点,如上、下板3a、3b为了形成可提供焊接的垂直角落部位,选择上板3a小于下板3b,故上、下板3a、3b必须要准确对位,甚至必须有专用治具对该上、下板3a、3b进行定位。
再者,当电阻轮焊的焊接路径当遇到圆角时则会因路径必需由直线慢慢修正为弧形,则会采用多段短直线进行拼凑为弧形的路径,故使电阻轮焊的部位重复或停留时间增长,令材料过度烧熔甚至破坏至均温板或平板式热管内部的毛细结构或令内部腔室缩减等缺点,并且为了形成可焊接的垂直角落部位,则必须选用形状大小不同的上、下板3a、3b,使下板3b外缘唇边容易产生多余无效的唇边,形成材料浪费的缺点。
现有具有下列缺点:
1、材料浪费;
2、密闭性不佳;
3、必须额外进行定位;
4、异材料不易结合。
实用新型内容
爰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结合性及密闭性的散热元件。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
一种散热元件,其特征是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第一金属板体及一第二金属板体,所述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共同界定一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表面具有至少一毛细结构层并填充有一工作液体,该本体的密闭腔室外缘具有一唇部,所述唇部具有一烧结焊部,所述烧结焊部垂直连结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
所述的散热元件,其中:所述烧结焊部垂直贯穿所述第一金属板体整个板厚并延伸至所述第二金属板体板厚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
所述的散热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的材质为金、银、铁、铜、铝、纯钛、钛合金、不锈钢其中任一。
所述的散热元件,其中:所述本体具有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是通过外力变形或通过切削加工或通过外加元件作为支撑的支撑件,所述切削加工是选择在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其中任一板体的一侧通过切削方式形成凸出结构向另一板体抵顶支撑;所述外力形变的支撑结构是选择在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其中任一板体的一侧施加外力向另一侧凹陷所形成的支撑结构;所述外加元件是通过在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两者之间设置支撑体作为支撑结构。
所述的散热元件,其中:所述支撑体是支撑柱。
所述的散热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之间具有一毛细结构件,所述毛细结构件是烧结粉末板体或纤维体或网格体或波浪板或具有复数沟槽的板体。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改善电阻轮焊与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的焊接角度结构及方法以改善均温板结合性及密闭性不佳的缺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均温板示意图;
图1a是现有均温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元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标记说明:本体1;第一金属板体1a;第二金属板体1b;支撑结构1c;毛细结构1d;密闭腔室1e;注水抽气的区域1f;工作液体1g;唇部1h;烧结焊部1i;电阻轮焊机具2;毛细结构件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及组合图,如图所示,所述散热元件,包含:一本体;
所述本体1具有一第一金属板体1a及一第二金属板体1b,所述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1a、1b的材质为金、银、铁、铜、铝、商业纯钛、不锈钢或其他具导热特性的金属其中任一,所述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1a、1b共同界定一密闭腔室1e,所述密闭腔室1e表面具有至少一毛细结构1d(可是烧结粉末体或纤维体或网格体或沟槽其中任一),所述毛细结构1d系选择设置于前述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1a、1b其中任一,所述密闭腔室1e填充有一工作液体1g,该本体1密闭腔室1e外缘具有一唇部1h,所述唇部1h具有一烧结焊部1i,所述烧结焊部1i垂直连结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1a、1b,所述烧结焊部1i垂直贯穿所述第一金属板体1a整个板厚并延伸至所述第二金属板体1b板厚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
所述本体1具有一支撑结构1c,所述支撑结构1c可为通过外力变形或通过切削加工或通过外加元件作为支撑的支撑件,所述切削加工是选择于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1a、1b其中任一板体的一侧通过切削加工方式(如铣削加工)形成凸出结构向另一板体抵顶支撑;所述外力形变的支撑结构1c是选择于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1a、1b其中任一板体的一侧施加外力向另一侧凹陷所形成的支撑结构1c;所述外加元件是通过于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1a、1b两者之间设置支撑体如支撑柱作为支撑结构1c,并不引以为限。
请参阅图4,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元件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说明实施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之间放置一毛细结构件3,此一步骤的毛细结构件是单一结构体,该毛细结构件3设置于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1a、1b之间,所述毛细结构件3是烧结粉末板体或纤维体或网格体或波浪板或具有复数沟槽的板体其中任一,并通过该毛细结构件3可提供辅助的毛细力,增加汽液循环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以电阻轮焊的方式改善商业纯钛或钛金属或铜材质不易结合的缺点,并改善电阻轮焊时电阻轮焊器具与欲接受电阻轮焊的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1a、1b垂直对应设置,令电阻轮焊所产生的放电熔熔相同垂直穿透该第一金属板体1a及第二金属板体1b厚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最后令两者完整接合,提升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1a、1b的结合性及密闭性,及改善现有均温板或平板式热管对位不易的缺失。

Claims (6)

1.一种散热元件,其特征是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第一金属板体及一第二金属板体,所述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共同界定一密闭腔室,所述密闭腔室表面具有至少一毛细结构层并填充有一工作液体,该本体的密闭腔室外缘具有一唇部,所述唇部具有一烧结焊部,所述烧结焊部垂直连结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焊部垂直贯穿所述第一金属板体整个板厚并延伸至所述第二金属板体板厚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的材质为金、银、铁、铜、铝、纯钛、钛合金、不锈钢其中任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是通过外力变形或通过切削加工或通过外加元件作为支撑的支撑件,所述切削加工是选择在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其中任一板体的一侧通过切削方式形成凸出结构向另一板体抵顶支撑;所述外力形变的支撑结构是选择在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其中任一板体的一侧施加外力向另一侧凹陷所形成的支撑结构;所述外加元件是通过在该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两者之间设置支撑体作为支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是支撑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体、第二金属板体之间具有一毛细结构件,所述毛细结构件是烧结粉末板体或纤维体或网格体或波浪板或具有复数沟槽的板体。
CN201821081804.9U 2018-07-09 2018-07-09 散热元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6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1804.9U CN208736221U (zh) 2018-07-09 2018-07-09 散热元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1804.9U CN208736221U (zh) 2018-07-09 2018-07-09 散热元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6221U true CN208736221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8180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6221U (zh) 2018-07-09 2018-07-09 散热元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62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871A (zh) * 2018-07-09 2018-10-30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6871A (zh) * 2018-07-09 2018-10-30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16871B (zh) * 2018-07-09 2020-11-06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9097B2 (en)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JP5788069B1 (ja) 平面型ヒートパイプ
CN110763059B (zh) 一种超薄均温板及其制造方法
TWI680551B (zh) 蒸氣室
CN102554455A (zh) 钨钛合金靶材与铜合金背板扩散焊接方法
CN205510653U (zh) 一种液冷冷板
CN106102421A (zh) 一种铝液冷机箱结构及制备方法
CN111185659A (zh) 一种钛靶材和背板的扩散焊接方法及制得的钛靶材组件
CN105682431B (zh) 一种液冷冷板
CN105798440A (zh) 一种纯钛或钛合金/碳钢层状复合板材焊接方法
CN208736221U (zh) 散热元件
CN104764349A (zh) 一种复合型吸液芯超薄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08192A (zh) 一种W-Ti合金靶材组件扩散焊接方法
CN108302968B (zh) 均温板注水部封边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039255A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518469C (zh) 接近等温的热管散热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4325482U (zh) 一种溅射靶材与背板的连接组件
CN108716871A (zh) 散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33916A (zh) 一种微通道散热器焊接结构及工艺
CN110167312A (zh) 均温板支撑结构及其制法
US20200023422A1 (en) Heat dissipation compon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8907460A (zh) 热单元制造方法
CN205883839U (zh) 一种铝液冷机箱结构
CN101337305A (zh) 银基材料与纯铝材料的焊接方法
CN205897914U (zh) 一种具有多槽道烧结支撑结构的平板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