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3781U -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33781U
CN208733781U CN201820997857.9U CN201820997857U CN208733781U CN 208733781 U CN208733781 U CN 208733781U CN 201820997857 U CN201820997857 U CN 201820997857U CN 208733781 U CN208733781 U CN 208733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well
sleeve
circuit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78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传奇
杨幸子
李继政
马梦蝶
崔佳伟
孙策
王复生
张焱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9978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33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33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337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井盖容易被冲开、冲走的问题,具有防止井盖丢失、防止行人掉落以及暴雨天气不至于被冲开的水道井盖组合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包括盖体和与盖体相配合的井座,井座设置环道,盖体下表面设有若干与井座环道配合的弹性柱脚,环道的下段尺寸大于上段尺寸,以对盖体进行有效卡持,所述环道的纵向截面呈倒T型。

Description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不透水面积增加,而城市排水系统又相对较为落后,一旦遭遇特大降雨或暴雨,极易造成城市内涝。内涝灾害发生时,城区低洼地区极易积水。雨水通过雨水篦子等排水设施将雨水汇入下水管道。但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常常不足以迅速的将管道内的水排出,从而极易造成管道内水压力过大,部分管道水流从雨水井溢出,严重时可能造成雨水井盖被冲走。由于一般来说下水道井的深度较深,雨天道路情况又较为复杂,若路面水深较浅,则可能造成人失足掉落或车辆轮胎陷落;若水深较深,则可能造成人员被吸进下水井道中造成人员伤亡。另一方面,常规井盖仅仅是依靠自身重量覆盖于井口,也极易造成丢失。
现有下水道井多为普通井盖,多依靠自身重量覆盖于井口;也有部分被改进的井盖,井盖一端用销轴铰接在一起,拆开销轴,这样井盖一方面仍有丢失的可能,另一方面井盖若被下水道中的雨水冲开,或者被路面的集水冲走,有可能威胁到行人车辆的安全。
因此,需要对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进行新的研究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该组合件可以有效防止井盖丢失、防止行人掉落的意外情况发生,并降低井盖被雨水冲开的概率。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包括盖体和与盖体相配合的井座,井座设置环道,盖体下表面设有若干与井座环道配合的弹性柱脚,环道的下段尺寸大于上段尺寸,以对盖体进行有效卡持。
上述的井盖组合件,不再单独依靠井盖的自身重量,而是通过弹性柱脚卡设于环道内,这样保证了盖体设置的稳定性,而且环道的下段尺寸大于上段尺寸,避免盖体在卡设过程中发生脱离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环道的纵向截面呈倒T型。
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中,环道可替换为多组弧道,多组弧道设于一个圆的圆边,弹性柱脚的数量与弧道的设置数量相同,弹性柱脚优选4个。
进一步地,所述环道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或拆除盖体的开孔,开孔的数量与弹性柱脚的数量相同,4个开孔间隔90°设于环道。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柱脚包括与所述盖体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底部设于第二套筒内,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组合的形状与所述环道相适应,且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套筒内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套筒内底部连接,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活动连接;
或者,第一套筒周侧设有螺纹,这样通过螺纹实现与盖体的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对弹性柱脚的更换和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弹性件的设置,在正常情况下,弹簧在盖体的重力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当井内对盖体压力较大时,弹簧张开,给予盖体一定的活动空间,这样井内雨水能够通过盖体与井座之间的空间流出,但避免盖体的脱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井座内所述盖体下方的安全网,安全网的直径小于井的内径,安全网为弹性或者钢性网,水可以从下向上流动,但主要作用是阻止人的进一步跌落。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网周侧设有挂耳,挂耳与设于井座内壁的挂钩相互配合,挂钩与挂耳均设有四个,相邻的挂钩间隔90°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顶部带有突边以防止安全网的脱落,挂钩低于井的井口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盖体嵌入到井座,避免盖体过多突出井座设置,所述环道底部低于所述井座上表面设置。
此外,盖体下表面设有缺口,缺口与弹性柱脚相错设置,通过缺口可向换道开孔内设置堵塞物,避免盖体发生过大角度的旋转后,从环道开孔脱离,这种井盖组合件可适用于不需要经常维护的井口处。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安全网悬挂于井座内壁,安全网距离井口有设定的距离;
2)通过井座的环道将盖体下表面的弹性柱脚与环道配合
3)将盖体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设定角度,角度优选15°-25°,这样在井内压力较大时,盖体即使受力发生左右偏转,但距离开孔还有设定角度,有效避免了盖体从井座脱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井盖组合件的设置,可有效保证井盖设置的稳定性,通过环道与弹性柱脚有效进行卡合,有效避免盖体被冲开,或者被水冲走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弹簧的设置,可保证盖体在上下设定高度范围内产生移动,给予盖体一定的运动空间,这样井内雨水能够通过盖体与井座之间的空间流出,而盖体避免被冲走。
3)本实用新型通过安全网的设置,进一步防止井盖丢失可能造成的人员跌落事故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设置,相较于普通井盖更为牢固,不易丢失;在受到较大的井内水压力作用下,井盖不至于被冲开,但又不会完全阻碍水流从而造成更大的水压力,弹簧柱脚可以有效的对水压力进行缓冲,较大的水压力使盖体稍微高于地面,部分水流可以从缝隙中流出,从而达到宣泄水流的效果。当井内水压力变小,井盖又能回落至承台。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井盖组合整体结构图;
图2(a)井盖在水压力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2(b)井盖在水压力作用下水流示意图;
图3井口俯视图;
图4 1-1断面的剖面图;
图5 2-2断面的剖面图;
图6井盖俯视图;
图7防跌落网俯视图;
图8弹簧柱脚示意图。
其中:1.井座,2.盖体,3.安全网,5.环道,6.挂钩,7.开孔,8.裸孔,9.弹性柱脚,10.第一套筒,11.第二套筒,12.弹簧,13.螺纹,14.挂耳,15.凹槽,16.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包括盖体2和与盖体2相配合的井座1,井座1设置环道5,盖体2下表面设有若干与井座环道5配合的弹性柱脚9,环道5的下段尺寸大于上段尺寸,以对盖体2进行有效卡持。
上述的井盖组合件,不再单独依靠井盖的自身重量,而是通过弹性柱脚卡设于环道内,这样保证了盖体设置的稳定性,而且环道5的下段尺寸大于上段尺寸,避免盖体2在卡设过程中发生脱离的现象发生。
环道5的纵向截面呈倒T型,以对盖体2进行固定。
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案中,环道5可替换为多组弧道,相邻的弧道间隔设定距离设置,多组弧道设于一个圆的圆边,弹性柱脚的数量与弧道的设置数量相同,弹性柱脚优选4个。
环道5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或拆除盖体的开孔7,开孔7的数量与弹性柱脚9的数量相同,4个开孔间隔90°设于环道,这样盖体的弹性柱脚9通过开孔进入环道,或者从环道取出。
弹性柱脚9包括与所述盖体2连接的第一套筒10,第一套筒10底部设于第二套筒11内,第二套筒顶部设置开孔用于第一套筒10的上下运动,第一套筒10与第二套筒11组合的形状与所述环道5相适应,且第一套筒10与第二套筒11之间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套筒10内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套筒11内底部连接,第一套筒10侧部设置凸件,第二套筒设置凹槽,凸件与凹槽配合,用于卡设第一套筒,使得第一套筒10与第二套筒11仅有纵向的活动,而不会使第一套筒10相对于第二套筒11旋转,凸件为设于第一套筒10两侧的凸条16,凹槽15设于第二套筒11顶部开孔的两侧,从而便于安装弹性柱脚时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为一体结构,两条凸条对称设于第一套筒的两侧。
第一套筒10周侧设有螺纹13,这样通过螺纹13实现与盖体2的裸孔8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对弹性柱脚9的更换和维护。
弹性件为弹簧12,弹性件的设置,在正常情况下,弹簧12在盖体2的重力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当井内液体对盖体2压力较大时,弹簧张开,给予盖体2一定的活动空间,这样井内雨水能够通过盖体与井座之间的空间流出,如图2(a)和图2(b)所示,从而实现对雨水的泄流,而且通过安全网和井盖的不脱离设置,避免井内较大的垃圾进入路面,但避免盖体2的脱离。
还包括设于井座1内所述盖体2下方的安全网3,安全网3的直径小于井的内径,安全网3为弹性或者钢性网,水可以从下向上流动,但主要作用是阻止人的进一步跌落。
安全网周侧设有挂耳,挂耳14与设于井座1内壁的挂钩6相互配合,挂钩6与挂耳14均设有四个,相邻的挂钩6间隔90°设置。挂钩6顶部带有突边以防止安全网的脱落,挂钩6低于井的井口设置。
为了实现盖体2嵌入到井座1,避免盖体2过多突出井座设置,所述环道5底部低于所述井座上表面设置。
此外,盖体2下表面设有缺口,缺口与弹性柱脚相错设置,通过缺口可向换道开孔内设置堵塞物,避免盖体发生过大角度的旋转后,从环道开孔脱离,这种井盖组合件可适用于不需要经常维护的井口处。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的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安全网3悬挂于井座1内壁,安全网3与盖体2可相互平行设置;
2)通过井座1的环道5将盖体2下表面的弹性柱脚9与环道5配合;
3)将盖体2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设定角度,角度优选15°-25°,这样在井内压力较大时,盖体2即使受力发生左右偏转,但距离开孔7还有设定角度,有效避免了盖体从井座脱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和与盖体相配合的井座,井座设置环道,盖体下表面设有若干与井座环道配合的弹性柱脚,环道的下段尺寸大于上段尺寸,以对盖体进行有效卡持;
所述弹性柱脚包括与所述盖体连接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底部设于第二套筒内,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组合的形状与所述环道相适应,且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设有弹性件;
或者,第一套筒周侧设有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道的纵向截面呈倒T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道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或拆除盖体的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井座内所述盖体下方的安全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网周侧设有挂耳,挂耳与设于井座内壁的挂钩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顶部带有突边以防止安全网的脱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道底部低于所述井座上表面设置。
CN201820997857.9U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3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7857.9U CN208733781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7857.9U CN208733781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33781U true CN208733781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4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785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33781U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337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2735A (zh) * 2018-06-26 2018-09-14 山东大学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2735A (zh) * 2018-06-26 2018-09-14 山东大学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74681U (zh) 一种舱蓄式路缘石
CN208733781U (zh)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
EP3786376B1 (en) Road gutter having dust collection function
CN204385868U (zh) 一种采用按压式安全井盖的井口装置
CN206768593U (zh) 一种桥梁排水装置
CN211523442U (zh) 一种市政工程下水道防臭井盖
CN108532735A (zh) 一种洪涝灾害下安全井盖组合结构及方法
CN215669990U (zh) 一种基于公路工程路面排水装置
CN215563200U (zh) 市政道路蓄水排水结构
KR101661520B1 (ko) 다기능 침투형 배수장치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0422723Y1 (ko) 수퍼 그레이팅.
CN211080314U (zh) 一种可应急用市政井盖
CN208565806U (zh) 一种建筑施工工地用废水排放管道
CN208718044U (zh) 一种新型检查井
CN105507418B (zh) 雨水口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CN207144118U (zh) 一种城市防洪排水井导水栏污装置
CN207452705U (zh) 一种具有防臭功能的桥梁排水槽
CN207003176U (zh) 一种建筑排水用砖
CN106917337B (zh) 路面铺设的工艺
CN206625322U (zh) 分离式道路预埋用排水管装置
CN211447200U (zh) 一种可调式防沉降雨水篦子
KR20150002028U (ko) 다발관을 이용한 경사면 배수구조
CN205314385U (zh) 一种虹吸式排水系统
CN217869950U (zh) 整体式桥梁泄水管
CN211256650U (zh) 一种用于桥梁的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