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9799U - 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9799U
CN208729799U CN201821177800.0U CN201821177800U CN208729799U CN 208729799 U CN208729799 U CN 208729799U CN 201821177800 U CN201821177800 U CN 201821177800U CN 208729799 U CN208729799 U CN 208729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housing
fixedly connected
rescue
goods
plac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778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hua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ghua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ghua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ghua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778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9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9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97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外壳体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的右端贯穿外壳体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轮轴表面且位于外壳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信号接收器、移动轮、物资放置槽、充气筒、气囊、桨片、气缸、驱动块、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指令,可操作救援机器人于陆地或水中移动至待救援处,以提供物资放置槽的物品,帮助被困人员脱困,避免了人工救援所带来的救援难度高,营救时间长,容易意外受伤等问题的出现,节省了大量的救援时间和人力,有利于做到水陆救援的顺利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理想中的高仿真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材料学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科学界正在向此方向研究开发。
在实际中,遇到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时,例如地震或溺水事故等,往往需要人力搜索救援,以提供必要的救援物资,如此做法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较高的救援难度会带来很多棘手的问题,如救援时间较长,营救人产生身体疲劳,营救过程中发生意外受伤等,从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无法做到水陆救援的顺利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具备机器式水陆两用救援,危险性低,救援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外壳体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轮轴,所述轮轴的右端贯穿外壳体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轮轴表面且位于外壳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轮,所述外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物资放置槽,所述物资放置槽内壁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物资放置槽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物资放置槽内壁底部且位于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充气筒,所述外壳体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外壳体的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右端与凹槽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桨片,所述桨片的数量为四个且等距离设置在固定轴的表面,所述外壳体对应凹槽的后侧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正面贯穿驱动槽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桨片内部对应第一电磁铁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第二电磁铁。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的前后两侧和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救生扶手,所述救生扶手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气囊的右侧设置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的右侧连接有充气皮管。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内壁右侧且位于充气筒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左侧与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信号接收器、移动轮、物资放置槽、充气筒、气囊、桨片、气缸、驱动块、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指令,可操作救援机器人于陆地或水中移动至待救援处,以提供物资放置槽的物品,帮助被困人员脱困,避免了人工救援所带来的救援难度高,营救时间长,容易意外受伤等问题的出现,节省了大量的救援时间和人力,有利于做到水陆救援的顺利实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救生扶手和防滑垫,溺水人员可以用手抓住救生扶手,平复心情,避免因水中挣扎而造成的体力透支,防滑垫起到了防滑效果,通过设置充气口和充气皮管,可在进行陆地救援,如地震现场时,将气囊中的气体排出,以防止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气囊触碰到尖锐物质而爆炸损坏,还需重新更换,造成浪费,在进行水中救援时,通过充气筒向气囊充气,使用方便,通过设置防水板,防止在水中救援时,大量的水会进入到物资放置槽中,造成充气筒进水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外壳体、2信号接收器、3轮轴、4移动轮、5物资放置槽、6隔板、7充气筒、8气囊、9凹槽、10固定轴、11桨片、12驱动槽、13气缸、14连接杆、15驱动块、16第一电磁铁、17第二电磁铁、18救生扶手、19防滑垫、20充气口、21充气皮管、22防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包括外壳体1,壳体1顶部的前后两侧和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救生扶手18,救生扶手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9,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器2,信号接收器2可接收到来自遥控器的信号,从而做出相应动作,外壳体1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轮轴3,轮轴3的右端贯穿外壳体1且延伸至其外部,轮轴3表面且位于外壳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轮4,移动轮4采用越野轮设计,其平稳性较好,具有强减震能力,外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物资放置槽5,物资放置槽5内壁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隔板6,隔板6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物资放置槽5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物资放置槽5内壁底部且位于隔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充气筒7,进行陆地救援时,可在物资放置槽5中放置一些救援物品,如医疗药,饮用水食物等,进行水中救援时,在物资放置槽5中放置未充气的水袖、游泳圈等救援物品,被困者可通过充气筒7对水袖或游泳圈进行充气,外壳体1内壁右侧且位于充气筒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防水板22,防水板22的左侧与隔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外壳体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囊8,气囊8的右侧设置有充气口20,充气口20的右侧连接有充气皮管21,外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9,凹槽9内壁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固定轴10的右端与凹槽9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固定轴1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桨片11,桨片11的数量为四个且等距离设置在固定轴10的表面,外壳体1对应凹槽9的后侧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驱动槽12,驱动槽12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气缸13,气缸13的表面套接有专用防水套,气缸13的正面贯穿驱动槽12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驱动块15,驱动块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铁16,桨片11内部对应第一电磁铁16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第二电磁铁17,水中救援时,四对电磁铁均相互吸引,通过遥控器的控制,在信号接收器2的作用下,需要转向时,可以自由进行某一对或某两对电磁铁的断电,其余桨片11继续工作,通过设置救生扶手18和防滑垫19,溺水人员可以用手抓住救生扶手18,平复心情,避免因水中挣扎而造成的体力透支,防滑垫19起到了防滑效果,通过设置充气口20和充气皮管21,可在进行陆地救援,如地震现场时,将气囊8中的气体排出,以防止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气囊8触碰到尖锐物质而爆炸损坏,还需重新更换,造成浪费,在进行水中救援时,通过充气筒7向气囊8充气,使用方便,通过设置防水板22,防止在水中救援时,大量的水会进入到物资放置槽5中,造成充气筒7进水损坏,通过设置信号接收器2、移动轮4、物资放置槽5、充气筒7、气囊8、桨片11、气缸13、驱动块15、第一电磁铁16和第二电磁铁17,通过信号接收器2接收指令,可操作救援机器人于陆地或水中移动至待救援处,以提供物资放置槽5的物品,帮助被困人员脱困,避免了人工救援所带来的救援难度高,营救时间长,容易意外受伤等问题的出现,节省了大量的救援时间和人力,有利于做到水陆救援的顺利实施。
使用时,如果在陆地进行救援,如地震现场,将气囊8中的气体排出,在物资放置槽5中放置一些救援物品,如医疗药,饮用水食物等,使用者操作遥控器,机器人内部的信号接收器2接收到控制信号,向被困人员移动,以提供救援物资实施救援,如果在水中进行救援,将机器人放置于水中,在物资放置槽5中放置未充气的水袖、游泳圈等救援物品,使用遥控器操控,将所有第一电磁铁16和第二电磁铁17全部通电,使气缸13做伸缩往复运动,气缸13带动桨片11做划水动作,对于不同情况下的水流或需要转弯时,使用者操控遥控器,可将相互吸引的一对电磁铁断电,剩余桨片11继续运动,直至机器人到达被困人员身旁,被困者可以通过充气筒7将水袖或游泳圈充气,进而使用,完成水上的救援,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水陆两用式救援,操纵简单,成本低,有利于减轻救援人员的负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器(2),所述外壳体(1)左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轮轴(3),所述轮轴(3)的右端贯穿外壳体(1)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轮轴(3)表面且位于外壳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移动轮(4),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物资放置槽(5),所述物资放置槽(5)内壁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物资放置槽(5)内壁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物资放置槽(5)内壁底部且位于隔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充气筒(7),所述外壳体(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囊(8),所述外壳体(1)的正面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壁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所述固定轴(10)的右端与凹槽(9)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1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桨片(11),所述桨片(11)的数量为四个且等距离设置在固定轴(10)的表面,所述外壳体(1)对应凹槽(9)的后侧开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驱动槽(12),所述驱动槽(12)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的正面贯穿驱动槽(12)且延伸至其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驱动块(15),所述驱动块(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铁(16),所述桨片(11)内部对应第一电磁铁(16)的位置设置有与其配合使用的第二电磁铁(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前后两侧和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救生扶手(18),所述救生扶手(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8)的右侧设置有充气口(20),所述充气口(20)的右侧连接有充气皮管(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壁右侧且位于充气筒(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防水板(22),所述防水板(22)的左侧与隔板(6)的右侧固定连接。
CN201821177800.0U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29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7800.0U CN208729799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7800.0U CN208729799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9799U true CN208729799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8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77800.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729799U (zh) 2018-07-25 2018-07-25 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979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9733A (zh) * 2019-07-15 2019-11-29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双栖运载仿生机器人
CN113682096A (zh) * 2021-08-16 2021-11-23 中关村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孵化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生化环境的履带式机器人
CN116117836A (zh) * 2023-04-19 2023-05-16 苏州依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搜救机器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9733A (zh) * 2019-07-15 2019-11-29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双栖运载仿生机器人
CN113682096A (zh) * 2021-08-16 2021-11-23 中关村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孵化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生化环境的履带式机器人
CN113682096B (zh) * 2021-08-16 2023-09-12 中关村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孵化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生化环境的履带式机器人
CN116117836A (zh) * 2023-04-19 2023-05-16 苏州依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搜救机器人
CN116117836B (zh) * 2023-04-19 2023-07-04 苏州依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搜救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29799U (zh) 一种用于紧急救援的导航机器人
CN107320915B (zh) 一种带有救生装置的便携式自调节转向水下助力推进器
US4516767A (en) Inflatable platform for repetitive bouncing
CN109985875A (zh) 一种智能网箱清洗修补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CN204275217U (zh) 心内科用电动呼吸机
US11439565B2 (en) Training apparatus
CN108404323A (zh) 一种可调节喷射高度的新型消防车
CN106108272A (zh) 一种鞋子生产用鞋底快速喷漆装置
CN105029820B (zh) 航天员专用的太空特种鞋
CN109591224A (zh) 一种用于土壤中不同粒径微塑料浮选分离装置
CN207694146U (zh) 一种上楼梯助推器
CN208132980U (zh) 一种用于汽车工业生产中的机器人防滑脚掌
CN211214169U (zh) 充气式康复按摩手套
CN212547602U (zh) 一种利用气动人工肌肉的牵引式手指康复训练装置
RU11316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вижения в воде
CN106002954B (zh) 一种机械下肢
CN210641506U (zh) 一种树苗嫁接用指环装置
CN203788762U (zh) 食用菌固体菌种全自动接菌机
CN205190138U (zh) 便携式手摇打气筒
CN205567569U (zh) 自动农药喷洒机
CN209518145U (zh) 一种可按摩电动打药机
CN113362675B (zh) 一种船舶航行模拟舱
CN2538322Y (zh) 弹力健身按摩锤
CN2216757Y (zh) 脚踏式充气鞋具
CN202320748U (zh) 方便携带的救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