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6830U -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6830U
CN208726830U CN201821019311.2U CN201821019311U CN208726830U CN 208726830 U CN208726830 U CN 208726830U CN 201821019311 U CN201821019311 U CN 201821019311U CN 208726830 U CN208726830 U CN 208726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ewage
treatment apparatus
advanced treatment
backw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93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斌
吴长彩
唐红
黎泽深
陈成光
何欣杰
钟宇皓
苗卫
刘杰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MC Fish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93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6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6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6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用于设置在清水池中,其包括本体、进水口和反冲洗水口。进水口设置在本体上;本体经由出水口与清水池连通;本体经由反冲洗水口与清水池连通,以使用清水池中的清水对污水深度处理装置进行反冲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能够与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相结合,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用于设置在清水池中,清水池可以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储水池,或者基于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之后的储水池。这样可以不增加占地面积就能够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原位升级改造,特别适用于用地紧张的污水深度处理或提标项目。

Description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一般只采用了一级预处理和二级生化处理的工艺,主要除去污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等,但对氮、磷等营养物质去除效率较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对污水处理水质排放标准要求逐步提高,目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较难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或回用水质标准要求,特别是总磷、总氮、悬浮物等污染物指标要求提高,促使人们研究开发新的高效处理工艺或对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改造的需求与日俱增。
但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在初期设计时一般较少预留未来的扩建和改造用地,因此可供扩建和改造的用地较少,限制新工艺的应用。而传统深度处理设备往往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并且多为固定式建筑,建设周期长,灵活性差,从而限制了深度处理设备的实际使用范围。
因此,需要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用于设置在清水池中,其包括本体、进水口和反冲洗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经由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清水池连通;所述本体经由所述反冲洗水口与所述清水池连通,以使用所述清水池中的清水对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进行反冲洗。
根据本方案,污水深度处理装置能够与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相结合,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用于设置在清水池中,清水池可以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储水池,或者基于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之后的储水池。这样可以不增加占地面积就能够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原位升级改造,特别适用于用地紧张的污水深度处理或提标项目。
并且清水池能够存储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清水。该清水能够为污水深度处理装置提供反冲洗的水源,由此,使得形成深度处理和滤料清洗一体化的污水深度处理设备。
优选地,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污水处理部和与所述污水处理部连通的配水配气部,所述配水配气部位于所述污水处理部的下方,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反冲洗水口设置在所述配水配气部处。
优选地,还包括反冲洗气口,所述反冲洗气口设置在所述配水配气部处,以使反冲洗气体经由所述反冲洗气口进入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部设置有滤料层和位于所述滤料层下方的支撑层。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部构造成砂滤池。
优选地,所述污水处理部构造成微絮凝滤池或反硝化生物滤池。
优选地,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上游设置有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以向污水中添加药剂或碳源。
优选地,所述本体构造为开口向上,并且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可开合地覆盖所述本体的盖板。
优选地,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与所述反冲洗水口和所述清水池,以将所述清水通过所述反冲洗水口输送至所述本体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示出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以及
图3为图1中示出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使用状态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实用新型。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用于与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相结合,从而对已进行一级预处理和/或二级生化处理之后的污水进一步净化处理,提高水的指标。
该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用于设置在清水池210中(图2和图3)。清水池210可以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储水池,或者基于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改造之后的储水池。这样可以不增加占地面积就能够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原位升级改造,特别适用于用地紧张的污水深度处理或提标项目。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包括本体111、进水口121、出水口122和反冲洗水口123。进水口121、出水口122和反冲洗水口123设置在本体111上。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口121进入。本体111经由出水口122与清水池210连通,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处理后的清水从出水口122排出至清水池210。本体111经由反冲洗水口123与清水池210连通,以使用清水池210中的清水对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进行反冲洗。
本实施方式可以将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设置在清水池210中,清水池210能够存储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处理后的清水,为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提供反冲洗的水源,由此,形成了深度处理和滤料清洗一体化的污水深度处理设备。
具体地,进水口121设置在本体111的上部,出水口122和反冲洗水口123设置在本体111的下部。优选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还包括位于下部的反冲洗气口124,以使反冲洗气体经由反冲洗气口124进入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深度处理采用污水自上而下的流动方向,反冲洗处理采用反冲洗水和/或反冲洗气体自下而上的流动方向。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包括污水处理部141和配水配气部142。污水处理部141设置有滤料层143和位于滤料层143下方的支撑层144。支撑层144支撑滤料层143。配水配气部142位于污水处理部141的下方,并与污水处理部141连通。具体地,一种实施方式是,支撑层144可以包括支撑填料145和支撑件146。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支撑层144可以为支撑件146。支撑件146可以为与本体111连接的孔板。污水从进水口121进入后自上而下流至滤料层143,经滤料层143过滤后形成清水。清水经由支撑层144流至配水配气部142。滤料层143的滤料类型、滤层层数和滤层高度,以及支撑填料145的类型和高度可以根据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设计为功能滤池的需要设置。
进一步地,本体111还设置有排污口125,排污口125位于进水口121的下方。进水口121和排污口125设置在污水处理部141处。出水口122和反冲洗水口123设置在配水配气部142处,以及反冲洗气口124也设置在配水配气部142处。当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进行污水深度处理时,处理后的清水被配水配气部142接收,从而经由出水口122流入清水池210。当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进行反冲洗处理时,清水池210中的清水和/或反冲洗气体被配水配气部142接收,从而对滤料层143进行反冲洗。
本实施方式还包括进水管131、出水管132、反冲洗管133和排污管136。进水管131和排污管136与本体111的上部连接,出水管132和反冲洗管133与本体111的下部连接。具体地,进水管131经由进水口121延伸至本体111内,并且进水管131的出水端的开口向下。如果需要和/或期望,进水管131的出水端可以构造成布水结构或设置布水装置,以使污水大致均匀分散开。出水管132与配水配气部142连接,清水池210经由出水管132与出水口122连通。可选地,进水管131设置有进水控制阀,以调节进入的污水的流量。进水控制阀位于或靠近进水管131的进水端。出水管132设置有出水控制阀,以调节排出的清水的流量。当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进行污水深度处理时,进水管131上的进水控制阀和出水管132上的出水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当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进行反冲洗处理时,进水控制阀和出水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反冲洗水和反冲洗气体能够在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内蓄积。
反冲洗管133与配水配气部142连接,并延伸至配水配气部142内。反冲洗管133包括与反冲洗水口123连通的反冲洗水管134和与反冲洗气口124连通的反冲洗气管135。排污管136的一端与排污口125连通,另一端延伸出清水池210,以外排反冲洗后的污水。可选地,反冲洗水管134设置有反冲洗水控制阀,以调节用于反冲洗的清水的流量。反冲洗气管135设置有反冲洗气体控制阀,以调节反冲洗气体的流量。排污管136设置有排污管控制阀。当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进行污水深度处理时,反冲洗水控制阀、反冲洗气体控制阀和排污管控制阀处于关闭状态。当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进行反冲洗处理时,可以开启排污管控制阀,并且根据需要开启反冲洗水控制阀和反冲洗气体控制阀中的至少一个。譬如,当需要气、水同时反冲洗时,可以开启反冲洗水控制阀和反冲洗气体控制阀,先在配水配气部142进行配水配气处理,然后再对滤料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后的污水从排污管136排出。
可选地,本体111构造为开口向上,并且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包括可开合地覆盖本体111的盖板112。盖板112为活动式盖板,可以从本体111上移走。本体111设置有运输接合部,譬如图中实施方式示出了运输接合部为吊耳113,用于进行吊装作业,便于移动、安装和运输。当需要更换滤料时,可以将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吊离清水池210后放置于合适位置,然后打开盖板112,更换滤料。
优选地,本体111构造成圆柱体状,本体111的水平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由此,可以降低本体111的制作难度。如果需要和/或期望,本体111的水平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长方形等其他适合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未示出),反冲洗装置与反冲洗水口123和清水池210连通,以将清水通过反冲洗水口123输送至本体111内。可选地,反冲洗装置包括反冲洗泵。反冲洗泵的进水端与清水池210通过清水出水管132连通,出水端连接反冲洗水管134,以将清水输送至配水配气部142,作为反冲洗水源。反冲洗气口124经由反冲洗气管135与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气源装置连通,以采用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气源装置输出的气体作为反冲洗的气源。由此,可以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可以设置空压机,以代替现有的污水处理设置的气源装置而向配水配气部142提供气源。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可以根据不同的深度处理要求,设计为成砂滤池、微絮凝滤池、反硝化生物滤池等功能滤池。具体地,污水处理部141构造成砂滤池、微絮凝滤池、反硝化生物滤池等功能滤池中的一个。由此,滤料层143中的滤料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优选地用于处理一级预处理和/或二级生化处理之后的污水(待处理水)。
当本实用新型仅用于过滤待处理水中的悬浮物时,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设计为砂滤池,通过滤料过滤作用进一步过滤水中的细小悬浮污染物,保证出水SS(悬浮物)达标。图中实施方式示出了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为砂滤池。滤料层143优选采用层高为1600mm的有效粒径为1.2~2.4mm的石英砂。支撑层144优选采用层高为400mm的有效粒径为3.0~19mm的砾石。
当本实用新型用于强化除磷处理时,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按微絮凝滤池设计。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的上游设置有加料装置。加料装置与进水口121连通,以向待处理水中添加药剂。可选地,加料装置通过管道混合器与进水口121连通。管道混合器设置在进水管131上,用于投加除磷药剂。待处理水中的磷酸盐在管道混合器中与除磷药剂形成微絮凝体,然后直接进入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进行过滤处理,即可达到化学除磷和滤除水中悬浮物的效果,且加药后无需设置沉淀(或澄清)设备,简化工艺流程。
当本实用新型用于降低水中总氮时,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按反硝化生物滤池设计。这种情况下,需要在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的上游设置有加料装置。加料装置与进水口121连通,以向待处理水中添加碳源。可选地,加料装置通过管道混合器与进水口121连通。管道混合器设置在进水管131上,用于添加碳源。滤料层143附着有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在滤料表面生长并利用投加的碳源与进水中的硝态氮发生反硝化反应,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本实施方式反冲洗泵和第二控制阀等电控设备/部件可以由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反冲洗泵和加料装置可以设置在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的设备间内。
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与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200相结合,形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生化池220、沉淀池230和清水池210。沉淀池230设置在生化池中,污水深度处理装置设置在清水池210中。污水先经过生化处理和沉淀处理,再进行深度处理,由此,能够提高处理之后的清水的水质指标要求。
具体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201。设备本体201分隔成生化池、沉淀池230和清水池210。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可以通过支架202固定至设备本体201。图中示出了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位于清水池210的中间。可选地,清水池210可以是已有的用于存储从沉淀池230排出的水的储水池。或者,可选地,设备本体201包括用于构造生化池和/或沉淀池230的第一本体,以及用于构造清水池210的第二本体。第二本体可以在第一本体的基础上利用钢结构材料改造而成。
本实施方式的生化池可以包括缺氧池、厌氧池和好氧池中的至少一个。图中实施方式示出了生化池包括缺氧池221和与缺氧池221连通的好氧池222。好氧池222与沉淀池230连通。污水先进入缺氧池221中进行缺氧处理,再进入好氧池222中进行好氧处理,然后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230中沉淀处理。
具体地,沉淀池230的进水口设置在好氧池222的出水端,沉淀池230的出水口远离好氧池222的出水端设置。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的进水管131与沉淀池230的出水口连通,以使沉淀池230中的处理水流入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图示实施方式示出了沉淀池230的上部设置有堰渠231。沉淀池230的出水口设置在堰渠231处。沉淀池230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203连接至进水管131。本实施方式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设计为微絮凝滤池。进水管131上可以设置有管道混合器。加料装置通过管道混合器将PAC(聚合氯化铝)等除磷药剂添加至所述处理水中并混合以形成微絮凝体。然后进入至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中进行过滤处理。
当需要对污水深度处理装置100进行反冲洗时,先将清水通过清水出水管132、反冲洗泵和反冲洗水管134输送至配水配气部142,以及气源装置提供的反冲洗气体(气源)通过反冲洗气管135输送至配水配气部142。接着在配水配气部142进行配水配气处理,然后再对滤料进行反冲洗,反冲洗后的污水从排污管136外排。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部”、“件”等术语既可以表示单个的零件,也可以表示多个零件的组合。本文中出现的诸如“安装”、“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他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9)

1.一种污水深度处理装置,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用于设置在清水池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
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出水口,所述本体经由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清水池连通;以及
反冲洗水口,所述本体经由所述反冲洗水口与所述清水池连通,以使用所述清水池中的清水对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进行反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污水处理部和与所述污水处理部连通的配水配气部,所述配水配气部位于所述污水处理部的下方,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反冲洗水口设置在所述配水配气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冲洗气口,所述反冲洗气口设置在与所述配水配气部处,以使反冲洗气体经由所述反冲洗气口进入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部设置有滤料层和位于所述滤料层下方的支撑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部构造成砂滤池。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部构造成微絮凝滤池或反硝化生物滤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的上游设置有加料装置,所述加料装置与所述进水口连通,以向污水中添加药剂或碳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构造为开口向上,并且所述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可开合地覆盖所述本体的盖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与所述反冲洗水口和所述清水池连通,以将所述清水通过所述反冲洗水口输送至所述本体内。
CN201821019311.2U 2018-06-28 2018-06-28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Active CN208726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9311.2U CN208726830U (zh) 2018-06-28 2018-06-28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9311.2U CN208726830U (zh) 2018-06-28 2018-06-28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6830U true CN208726830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9311.2U Active CN208726830U (zh) 2018-06-28 2018-06-28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68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8321A (zh) * 2018-06-28 2019-12-10 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8321A (zh) * 2018-06-28 2019-12-10 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4932A (zh) 一种达标地表准四类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CN206173173U (zh) 一种无污泥排放的农村污水除磷脱氮污水处理装置
CN202124518U (zh) 一种多级向下流生物曝气滤池
CN101723560B (zh) 处理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a/o生物滤池装置
KR20060028233A (ko) 하천수 및 호소수 정화 장치
CN210505963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1786760B (zh) 一种矿井水处理工艺
CN209210593U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系统
CN208726830U (zh) 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8732724U (zh) 污水深度处理设备
CN103253837B (zh) 一种反硝化滤池系统
CN210457847U (zh) 一种基于mbbr与磁分离的污水全效处理系统
CN205676314U (zh) 一种尼龙滤网组合双层滤料的过滤装置
CN209143980U (zh) 一种喷水织机废水处理系统
CN105366881A (zh) 一种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9264940A (zh) 一种多级式稳定塘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219749Y (zh) 一种矿井水处理机
CN209352686U (zh) 一种小型废水处理系统
CN211198711U (zh) 一种组合式反冲洗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CN208732727U (zh) 一种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0979772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9259765U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210764857U (zh) 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9098457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9507894U (zh) 基于潮汐式曝气生物滤池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9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CIMC Fisher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9144 Shajiao Industrial Zone, Daao Town, Xinhui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XINHUI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