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5228U - 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5228U
CN208725228U CN201820730696.7U CN201820730696U CN208725228U CN 208725228 U CN208725228 U CN 208725228U CN 201820730696 U CN201820730696 U CN 201820730696U CN 208725228 U CN208725228 U CN 208725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ment device
seat
chair
seat body
limi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306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繁
胡栋
李正超
杨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tong Ergonom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nji Totguard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nji Totguard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nji Totguard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306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5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5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5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的生产加工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用于连接座椅本体以及靠背部分,包括第一连接装置以及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座椅本体以及靠背部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相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座椅本体相连接;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围绕所述座椅本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座椅本体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高了靠背对于人体背部支撑的缓冲,令其可以在一个可调节的位置上具有更大的缓冲和限位效果,从而改变使用者的使用时的舒适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的生产加工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日常家具,具有靠背的座椅是人民每天都需要使用的家具之一。为了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现有的大多数座椅均设有靠背,且具有调节的功能。现有的靠背调节都只为机械性的上下升降,卡扣与插销等方式固定;或者靠背不可升降。
现有的靠背调节装置的主要缺陷在于:靠背的调节机构过于单一,基本上为机械上下,则需要上下运动的导轨;卡扣与插销的固定方式导致需要在导轨上加孔以孔定位,且不可无极调节。这使椅子的整体造型与结构存在局限性,使操作相对繁琐。同时,尽管多数人的人体结构大致相同,但由于不同人体的肌肉以及骨骼结构的变化,加上使用者的坐姿姿态同时也会随着年龄而改变。因此需要能够令现有的靠背调节装置在一个大致限定的范围内具有适当的缓冲和无极调控的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结构过于单一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可以在一个限定的范围内实现对于人体背部的柔性支撑,使用者使用靠背时,背部可以在一个优化的范围内得到更好的无极缓冲效果,令使用者可以以更为舒适和惯常的坐姿使用该靠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用于连接座椅本体以及靠背部分,包括第一连接装置以及第一限位装置;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座椅本体以及靠背部分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相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座椅本体或者靠背部分相连接;
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围绕所述座椅本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座椅本体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当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围绕所述座椅本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座椅本体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围绕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座椅本体的连接位置旋转。
进一步地,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还包括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座椅本体以及靠背部分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以及第二连接装置之间;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围绕所述座椅本体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装置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二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以及第二连接装置之间;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围绕所述座椅本体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装置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和所述座椅本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之间。
进一步地,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所述座椅本体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用于降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座椅本体移动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显著技术效果:
可以通过调节进一步限定一个令使用者更为舒适的靠背缓冲位置,不仅可以实现靠背缓冲的无极调节,而且可以满足在一个特定的优化的角度范围内对人体的背部进行缓冲的要求,令使用者在使用靠背时具有更好的舒适性。进一步地,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一限位装置位于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之间,可以避免其活动对使用者或者第三人造成妨碍,提高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的斜向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的位于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的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用于连接座椅本体100以及靠背部分200,包括第一连接装置300以及第一限位装置400;其中本申请中:
座椅,是指至少带有一个用于支撑人体的臀部的结构以及一个用于支撑人体背部的结构的装置;
靠背,是指座椅的用于支撑人体背部的部分,通常靠背的一部分具有和人体的背部曲线相仿的面;
座椅本体,是指包括一个用于支撑人体的臀部的结构,此外,还可以包括一个向上延伸的连接部101,该连接部101的上端通常会通过第一连接装置300和靠背部分200相连接,但本申请中座椅本体100也可以理解为采用其它的类似结构来实现和靠背部分200的连接。
连接装置,是指至少能够将两个部件进行连接,让该两个部件可以按照一定的预定轨迹相对移动的装置;
限位装置,是指限制两个部件的相对的移动位置,相对移动速率的装置,本申请中,在限制移动时,至少应当可以由包括直线和曲线两个维度在内同时限定移动;进一步地,限位装置表示可以减缓移动装置的移动而非完全停止,可以令人体的背部具有更好的缓冲,令使用者具有更好的舒适度。
在本申请中,上述装置的材质可以使用现有的材质,本申请的结构对于材质没有限定。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是依据其可以实现的功能而非其工艺进行区分的。通过采用不同的工艺,能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特征可以位于同一个部件上,可以位于不同的部件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其工艺的使用。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座椅本体100以及靠背部分200活动连接;这里的活动连接由第一连接装置的具体结构以及其与座椅本体100和靠背部分20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存在多种的实现方案,例如,若连接装置上设置有相对滑动结构,则第一连接装置300可以做直线的移动,即沿着一个确定的方向移动,通常是第一连接装置300的长度方向;在第一连接装置300直线移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第一连接装置300和座椅本体100之间的活动连接进行其它轨迹的移动,例如,若采用铰接,则还可以包括弧形的移动轨迹。需要进一步声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连接装置300以及其连接的座椅本体100和靠背部分200三者之间的相对移动至少包括有第一位置500以及第二位置600两个可以相对稳定的状态,该两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系通过第一限位装置400和上述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得到,在以下的方案中,还可以包括第二限位装置800。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装置400通常采用一个带有阻尼效果的装置,可以在最大和最小的位移行程之间移动,当第一连接装置300位于第一位置500时,则第一限位装置400位于或者接近于其最小的移动行程;反之亦然。
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500是指第一连接装置300向下转动到达最低的位置,反之,则为第二位置600。
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相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座椅本体100相连接,此处的连接均指活动连接,例如铰接等。为了提高第一连接装置300的稳定性,第一连接装置300实际由两个并列设置的部分构成,通过连接杆301连接至靠背部分200的后侧的凸出件302上。同样地,第一限位装置400也通过另一连接杆301和第一连接装置300相连接。第一连接装置300的另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和座椅本体100相连接。
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座椅本体100移动至第一位置500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座椅本体100的方向移动。此外,由于本申请中的座椅本体100在论述其与第一连接装置300、第一限位装置400、第二连接装置700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尤其是指第一连接装置300和座椅本体100的相连接的部分。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座椅本体100移动至第二位置600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座椅本体100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和所述座椅本体100的连接位置旋转。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连接装置700;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00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座椅本体100以及靠背部分200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00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800;所述第二限位装置80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以及第二连接装置700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装置800设置在第一连接装置300上且朝向第二连接装置700的方向凸出,反之亦可;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座椅本体100移动至第一位置500时,所述第二限位装置800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00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800;所述第二限位装置80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以及第二连接装置700之间;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座椅本体100移动至第二位置600时,所述第二限位装置800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00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和所述座椅本体100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和第二连接装置700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包括定位装置401;所述定位装置401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和所述座椅本体100之间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包括缓冲装置402;所述缓冲装置402用于降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相对于所述座椅本体100移动的速度。上述缓冲装置402和定位装置401可以为同一装置,视具体采用的工艺结构而定。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以外,一种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用于连接座椅本体100以及靠背部分200,包括第一连接装置300以及第一限位装置400;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座椅本体100以及靠背部分200活动连接;
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相连接,另一端和所述靠背部分200相连接。此时,由于第一限位装置400的重量均由第一连接装置300和座椅本体100的连接位置承当,相比实施例1的结构,存在第一连接装置300受力大,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增强第一连接装置300的结构。
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靠背部分200移动至第一位置500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靠背部分200的方向移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用于连接座椅本体(100)以及靠背部分(2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装置(300)以及第一限位装置(400);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一端和靠背部分(200)活动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座椅本体(100)的向上延伸并凸出的连接部(101)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相连接,另一端和所述座椅本体(100)相连接;
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座椅本体(100)移动至第一位置(500)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座椅本体(100)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座椅本体(100)移动至第二位置(600)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座椅本体(100)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和所述座椅本体(100)的连接位置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装置(700);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00)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座椅本体(100)以及靠背部分(200)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00)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800);所述第二限位装置(80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以及第二连接装置(700)之间;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座椅本体(100)移动至第二位置(600)时,所述第二限位装置(800)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00)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者5所述的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800);所述第二限位装置(800)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以及第二连接装置(700)之间;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座椅本体(100)移动至第一位置(500)时,所述第二限位装置(800)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第二连接装置(700)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和所述座椅本体(100)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和第二连接装置(7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包括定位装置(401);所述定位装置(401)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和所述座椅本体(100)之间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包括缓冲装置(402);所述缓冲装置(402)用于降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相对于所述座椅本体(100)移动的速度。
10.一种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用于连接座椅本体(100)以及靠背部分(2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装置(300)以及第一限位装置(400);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座椅本体(100)以及靠背部分(200)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相连接,另一端和所述靠背部分(200)相连接;
当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围绕所述靠背部分(200)移动至第一位置(500)时,所述第一限位装置(400)限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30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接近所述靠背部分(200)的方向移动。
CN201820730696.7U 2018-05-16 2018-05-16 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 Active CN208725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0696.7U CN208725228U (zh) 2018-05-16 2018-05-16 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0696.7U CN208725228U (zh) 2018-05-16 2018-05-16 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5228U true CN208725228U (zh) 2019-04-12

Family

ID=66024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0696.7U Active CN208725228U (zh) 2018-05-16 2018-05-16 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52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3803A (zh) * 2018-05-16 2019-03-01 浙江安吉护童家具有限公司 状态可变化的座椅靠背支撑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93803A (zh) * 2018-05-16 2019-03-01 浙江安吉护童家具有限公司 状态可变化的座椅靠背支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6498B (zh) 座椅底盘和具有该座椅底盘的座椅
EP2100539A1 (en) Back rest device
CN210471586U (zh) 一种用于座位单元的调节装置及座位单元
CN208725228U (zh) 座椅可调节缓冲靠背装置
US6588847B2 (en) Chair
JP2002537882A (ja) ベッドおよびその他のリクライニング家具のための機構
CN110051500B (zh) 一种按摩椅
CN106108444B (zh) 一种用于可躺椅的框架结构
CN109393803A (zh) 状态可变化的座椅靠背支撑装置
CN210844141U (zh) 一种按摩椅
CN111759693A (zh) 多连杆式滑移与角度协同调节的按摩椅
CN209106676U (zh) 一种随靠背联动的滑动扶手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休闲椅
CN203028641U (zh) 可支撑人体腰部的座椅
AU2006275207B2 (en) A chair or a bed having a seat, a backrest and an armrest as well as use thereof
CN210842303U (zh) 一种腰靠可调节的办公椅
CN207653874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折叠椅
CN208318763U (zh) 一种轻摆沙发摇椅
CN203852051U (zh) 一种多功能座躺椅
CN209269077U (zh) 穿戴式辅助座椅
US20070194612A1 (en) Seat with a separately adjustable back rest and seat portion and an adjustable seat depth
KR102032781B1 (ko) 리클라이닝 체어
CN215650112U (zh) 座椅架体及座椅
CN207574873U (zh) 一种办公椅机构
CN218942653U (zh) 一种双向调节腰托及其座椅
CN216494388U (zh) 一种小腿服帖支撑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75 longwangxi North Road, Dipu street,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tong Ergonomics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3300, 1, 2, 3, 4, 208 chair Road, Chang Shuo street, Anji County, Zhejiang, Huzhou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ANJI TOTGUARD FURNITUR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