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2575U - 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2575U
CN208722575U CN201821039704.XU CN201821039704U CN208722575U CN 208722575 U CN208722575 U CN 208722575U CN 201821039704 U CN201821039704 U CN 201821039704U CN 208722575 U CN208722575 U CN 208722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devices
subelement
control
characteristic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97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K Med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397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22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2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2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其中,该医疗设备包括:测量组件单元,用于测量目标对象的特征点,并根据特征点生成特征数据;数据传输处理单元,与测量组件单元连接,用于采集特征数据,并将特征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以及根据预定语音控制医疗设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物理接触方式实现对医疗设备的控制,存在风险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医疗设备(例如,监护仪等)一般是通过按键、旋钮、触摸屏等实现控制。然而,手术场景中医生很难在操作手术器械时同时控制其他辅助医疗设备,若通过口头通知助手再由助手操作设备,容易在沟通中出现错误,造成事故;另外,在手术中接触医疗设备频次过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物理接触方式实现对医疗设备的控制,存在风险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物理接触方式实现对医疗设备的控制,存在风险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包括:测量组件单元,用于测量目标对象的特征点,并根据所述特征点生成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特征点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股骨头中心点、膝关节中心点以及踝关节中心点,所述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由所述股骨头中心点和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一的距离一,由所述股骨头中心点和所述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二的距离二,以及以所述股骨头中心点为顶点、并以所述线段一和所述线段二为边构成的旋转夹角的角度;数据传输处理单元,与所述测量组件单元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特征数据,并将所述特征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以及根据预定语音控制医疗设备。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包括:语音获取子单元,与语音解析子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预定语音,并将所述预定语音发送给所述语音解析子单元,其中,所述预定语音为用于控制所述医疗设备的语音;所述语音解析子单元,与所述语音获取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预定语音,并解析所述预定语音,根据解析后的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子单元,与所述语音解析子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
可选的,所述测量组件单元包括:测距子单元一;测距子单元二,与所述测距子单元一配合使用,用于测量所述距离一和所述距离二,其中,所述测距子单元一和所述测距子单元二通过转轴连接;角度测量子单元,安装在所述转轴中,用于测量所述旋转夹角的角度。
可选的,所述测距子单元一、所述测距子单元二、以及所述角度测量子单元分别通过数据接口与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连接。
可选的,所述测距子单元一和所述测距子单元二均包括:激光发射模块和激光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激光测距技术测量所述距离一和所述距离二。
可选的,所述控制子单元包括:存储模块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特征数据;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特征数据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
可选的,上述医疗设备还包括:电源单元,与所述测量组件单元和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测量组件单元和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提供工作电源。
根据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设备,包括:获取预定语音,其中,所述预定语音为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的语音;解析所述预定语音,并根据解析后的所述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
可选的,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开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获取参考数据,其中,所述参考数据是用于对下肢力线进行调整的数据;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关机。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获取参考数据之前,上述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用于生成所述参考数据的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一的距离一,由所述股骨头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二的距离二,以及以所述股骨头中心点为顶点、并以所述线段一和所述线段二为边构成的旋转夹角的角度。
根据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设备,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定语音,其中,所述预定语音为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的语音;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预定语音,并根据解析后的所述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开机;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获取参考数据,其中,所述参考数据是用于对下肢力线进行调整的数据;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关机。
可选的,上述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获取参考数据之前,获取用于生成所述参考数据的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一的距离一,由所述股骨头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二的距离二,以及以所述股骨头中心点为顶点、并以所述线段一和所述线段二为边构成的旋转夹角的角度。
根据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
根据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测量组件单元测量目标对象的特征点,并根据特征点生成特征数据,其中,特征点至少可以包括:目标对象的股骨头中心点、膝关节中心点以及踝关节中心点,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一的距离一,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二的距离二,以及以股骨头中心点为顶点、并以线段一和线段二为边构成的旋转夹角的角度;同时利用与测量组件单元连接数据传输处理单元采集特征数据,并将特征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以及根据预定语音控制医疗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可以实现声控操作,使得医生可以通过语音直接控制医疗设备,降低由助手操作造成事故的风险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控制,避免了控制医疗设备时直接接触造成的二次污染的目的,进而提升了手术效率,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物理接触方式实现对医疗设备的控制,存在风险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设备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的处理设备的优选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的数据的处理设备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的处理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可选的数据的处理设备的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作为主要关节置换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项成熟的手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与否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要取得好的临床远期疗效,对于适应症的选择、假体的选定、手术技巧的准确、手术前的管理都很重要,尤其在很大程度上对手术技巧的要求,既要在三维空间上准确截骨、假体立体摆置,还要注意屈伸膝关节时间隙及韧带等软组织平衡、稳定,保证股骨、胫骨和髌骨假体部件的位置准确无误。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最重要目标是恢复下肢力线与平衡膝关节屈伸间隙。下肢力线是一条起于股骨头旋转中心止于内外踝中点的一条假想直线,表示正常人体下肢在负重位时的力学传导线路。对于正常人来说,下肢的远端股骨侧与该力线存在着5°-7°度的外翻角,而近端胫骨侧与该线存在着2°-3°的内翻,因此在进行TKA手术中的膝关节截骨时,必须考虑到上述解剖学因素,以使下肢力线重建至内外翻趋于0°的理想状态。
在相关技术中,临床上由于没有相应的固定装置,通常需要两名手术医生手持力线测量件的两端,使力线测量件的一端对准股骨头中心点,另一端对准踝关节中心点,再经过X光射线透视观察人体下肢力线是否满意。这种方式会不可避免由于医生手的抖动因素,导致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测量的准确性,并且在透视过程中存在着放射辐射高的不利因素,会增加患者和手术医生所受放射的剂量,导致影响患者和医生身体健康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可以使下肢力线的测量数据得到记录,为后期进行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参考,并可以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实时上传到终端设备中,进行显示、数据处理、报告生成等。下面通过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设备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医疗设备包括:测量组件单元11以及数据传输处理单元13。下面对该数据的处理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测量组件单元11,用于测量目标对象的特征点,并根据特征点生成特征数据,其中,特征点至少包括:目标对象的股骨头中心点、膝关节中心点以及踝关节中心点,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一的距离一,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二的距离二,以及以股骨头中心点为顶点、并以线段一和线段二为边构成的旋转夹角的角度。
数据传输处理单元13,与测量组件单元11连接,用于采集特征数据,并将特征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以及根据预定语音控制医疗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利用测量组件单元测量目标对象的特征点,并根据特征点生成特征数据,其中,特征点至少可以包括:目标对象的股骨头中心点、膝关节中心点以及踝关节中心点,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一的距离一,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二的距离二,以及以股骨头中心点为顶点、并以线段一和线段二为边构成的旋转夹角的角度;同时利用与测量组件单元连接数据传输处理单元采集特征数据,并将特征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以及根据预定语音控制医疗设备。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医疗设备一般是通过按键、旋钮、触摸屏实现控制,手术场景中医生很难在操作手术器械时同时控制其他辅助医疗设备,而通过口头通知助手再由助手操作医疗设备,容易在沟通中出现错误,存在事故的风险;另外,手中接触医疗设备频次过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弊端,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可以实现声控操作,使得医生可以通过语音直接控制医疗设备,降低由助手操作造成事故的风险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控制,避免了控制医疗设备时直接接触造成的二次污染的目的,进而提升了手术效率,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物理接触方式实现对医疗设备的控制,存在风险的技术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可以包括:语音获取子单元,与语音解析子单元连接,用于获取预定语音,并将预定语音发送给语音解析子单元,其中,预定语音为用于控制医疗设备的语音;语音解析子单元,与语音获取子单元,用于接收预定语音,并解析预定语音,根据解析后的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子单元,与语音解析子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
例如,上述医疗设备可以利用语音获取子单元获取用户(例如,医生)的语音(即上述语音语音),并将该语音发送给语音解析子单元,语音子单元对接收的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控制指令(例如,控制医疗设备开机的控制指令、控制测量组件单元测量特点点的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关机的控制指令等),将该控制指令发送给微控制单元(也即是,控制子单元),该微控制单元根据控制指令执行不同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13是位于上述测量组件单元11本体内的,具体地,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的处理设备的优选结构图,如图2所示,上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13是位于上述测量组件单元11内部空间内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处理设备主要是用于人体的截骨矫形,进一步地,是用于对人体的下肢力线进行模拟,并通过特征数据不断模拟出下肢力线,以得到患者满意的下肢力线,进而根据患者确定的下肢力线获取需要对患者当前的特征进行调整的参考数据,上述测量组件单元可以包括:测距子单元一;测距子单元二,与测距子单元一配合使用,用于测量距离一和距离二,其中,测距子单元一和测距子单元二通过转轴连接;角度测量子单元,安装在转轴中,用于测量旋转夹角的角度。当然,上述测距子单元也可以为多个,但是优选为两个。
优选的,上述测距子单元一、测距子单元二、以及角度测量子单元分别通过数据接口与数据传输处理单元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测距子单元一和测距子单元二均可以包括:激光发射模块和激光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激光测距技术测量距离一和距离二。
例如,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选的数据的处理设备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测量组件单元11包含:测距子单元一31、测距子单元二32和角度测量子单元33。测距子单元一31和测距子单元二32通过转轴连接,该测距子单元一31和测距子单元二32分别包含激光发射模块311、激光接收模块312。角度测量子单元33置于转轴中,可检测测距子单元一31和测距子单元二32间的旋转角度。为了方便与数据传输处理单元13对接,测距子单元一31、测距子单元二32以及角度测量子单元33均设计有与数据传输处理单元13连接的数据接口3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控制子单元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特征数据;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特征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
另外,上述医疗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单元,与测量组件单元和数据传输处理单元连接,用于为测量组件单元和数据传输处理单元提供工作电源。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的处理设备的分解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数据的处理设备可以包括:图1中所示的测量组件单元11以及数据传输处理单元13、图3所示的测距子单元一31、测距子单元二32、角度测量子单元33、转轴43、激光发射模块311、激光接收模块312以及电源单元41。其中,电源单元41与测量组件单元11通过防水接口连接。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可选的数据的处理设备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数据的处理设备可以分为:测量组件单元11、数据传输处理单元13,以及电源单元41。其中,电源单元41可以包括:电源管理及供电处理电路51、供电电池52,电源单元41通过电源管理及供电处理电路51与测量组件单元11连接。数据传输处理单元13可以包括:控制子单元53以及与控制子单元53连接的各个功能模块,例如,存储模式54,用于存储测量组件单元11得到的特征数据;无线数据传输模块55,通过该无线数据传输模块55将采集得到的特征数据传输到终端设备56;专用多通道模数转换器57,与测距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11、角度测量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31、以及测距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21连接,其中,上述专用多通道模数转换器57与测距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13、角度测量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31、以及测距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21之间通过测距子单元信号放大模块314、角度测量子单元信号放大模块332、以及测距子单元信号放大模块322连接,通过测距子单元信号放大模块314、角度测量子单元信号放大模块332、以及测距子单元信号放大模块322将经过测距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13、角度测量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31、以及测距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21的数据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可以提高特征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如图5所示,数据接口35与测距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13、角度测量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31、以及测距子单元信号处理模块321连接,通过该数据接口35可以将测量组件单元11测量得到的特征数据信号(也即是上文中的特征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处理单元13。该数据接口35与测距子单元一31、测距子单元二32、角度测量子单元33分别实现恒流供电,前端处理放大完成后送入专用多通道模数转换器57实现分时高速采用,采用后将数据送入微控制单元(即上述控制子单元53)进行相应的运算处理,处理完成后的数据送入数据存储器(即上述存储模式54)、上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55,数据存储器数据可供后期进行数据处理之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可将测量数据实时上传到电脑或移动设备(如手机等终端设备)(即上述终端设备56)上进行显示、数据处理、记录、报告生成等。数据的处理设备上述采用锂电池供电,数据传输处理单元内部设计有电源管理及供电处理电路,从而实现电池放电管理及测量组件单元供电。
另外,如图5所示,上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13还可以包括:语音获取子单元57和语音解析子单元58。其中,语音获取子单元57通过语音解析子单元58与控制子单元53连接。上述语音获取子单元57用于获取用户的语音,并将语音发送至语音解析子单元58,语音解析子单元58对接收到的语音进行解析,并生成控制指令,控制子单元53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
实施例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方法实施例,应用于上述中任意一项的医疗设备,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2,获取预定语音,其中,预定语音为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的语音。
步骤S604,解析预定语音,并根据解析后的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
步骤S606,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获取预定语音,其中,预定语音为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的语音;然后解析预定语音,并根据解析后的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进而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医疗设备一般是通过按键、旋钮、触摸屏实现控制,手术场景中医生很难在操作手术器械时同时控制其他辅助医疗设备,而通过口头通知助手再由助手操作医疗设备,容易在沟通中出现错误,存在事故的风险;另外,手中接触医疗设备频次过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弊端,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声控操作,使得医生可以通过语音直接控制医疗设备,降低由助手操作造成事故的风险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控制,避免了控制医疗设备时直接接触造成的二次污染的目的,进而提升了手术效率,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物理接触方式实现对医疗设备的控制,存在风险的技术问题。
根据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中任意一项的医疗设备,包括:获取预定语音,其中,预定语音为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的语音;解析预定语音,并根据解析后的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开机;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获取参考数据,其中,参考数据是用于对下肢力线进行调整的数据;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关机。
优选的,在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获取参考数据之前,上述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用于生成参考数据的特征数据,其中,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一的距离一,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二的距离二,以及以股骨头中心点为顶点、并以线段一和线段二为边构成的旋转夹角的角度。
例如,按手术工具术前灭菌要求,对智能下肢力线测量系统(即上下文中的医疗设备)中的测量组件单元和电源单元以及电池消毒盒进行灭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使用时,医生在智能下肢力线测量系统附近发出开机指令(发出声音,比如“开机”),无需接触,此时智能下肢力线测量系统自动开机。将智能下肢力线测量系统延中央轴线垂直于人体冠状面放置于股骨头中心点处。将一个测距子单元对准膝关节中心点,转动另一个侧距子单元对准踝关节中心点,医生发出测量指令(比如“开始测量”),便可得到股骨头中心点到膝关节中心点的距离、股骨头中心点到踝关节中心点的距离以及两个测距子单元间的夹角,这些数据可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下肢力线的确定提供参考。
智能下肢力线测量系统开始工作后,智能下肢力线测量系统的测量组件单元中的测距子单元、角度测量模块通过与数据传输处理单元的数据接口分别实现恒流供电,前端处理放大完成后送入专用多通道模数转换器实现分时高速采用,采用后将数据送入微控制单元进行相应的运算处理,处理完成后的数据送入数据存储器、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器数据可供后期进行数据处理,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可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实时上传到电脑或移动设备(如手机等终端设备)上进行显示、数据处理、记录、报告生成等。
另外,在使用完毕后,医生发出关机指令(比如“关机”),智能下肢力线测量系统进入关机模式,待下次使用时重新使用开机指令触发开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流程图,如图7所示,位于医疗设备中的数据传输处理单元内部的语音获取子单元获取用户的语音;同时,语音获取子单元将语音发送给语音解析子单元,语音解析子单元对语音进行解析,得到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控制子单元,控制子单元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⑴.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实现声控操作,使医生可以通过语音直接控制医疗设备,降低了由助手操作造成事故的风险。
⑵.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使医疗设备实现非接触式控制,避免了控制系统时接触造成的二次污染的问题。
⑶.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实现非接触式控制,医生术中使用医疗设备时可以同时进行其他操作,提升手术效率。
实施例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进行介绍。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该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应用于上述中任意一项的医疗设备,如图8所示,该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81,解析单元83以及控制单元85。下面对该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获取单元81,用于获取预定语音,其中,预定语音为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的语音。
解析单元83,与上述获取单元81连接,用于解析预定语音,并根据解析后的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
控制单元85,与上述解析单元83连接,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获取单元获取预定语音,其中,预定语音为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的语音;同时利用解析单元解析预定语音,并根据解析后的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进而利用控制单元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医疗设备一般是通过按键、旋钮、触摸屏实现控制,手术场景中医生很难在操作手术器械时同时控制其他辅助医疗设备,而通过口头通知助手再由助手操作医疗设备,容易在沟通中出现错误,存在事故的风险;另外,手中接触医疗设备频次过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弊端,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实现声控操作,使得医生可以通过语音直接控制医疗设备,降低由助手操作造成事故的风险的目的,另外,也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控制,避免了控制医疗设备时直接接触造成的二次污染的目的,进而提升了手术效率,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通过物理接触方式实现对医疗设备的控制,存在风险的技术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控制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开机;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获取参考数据,其中,参考数据是用于对下肢力线进行调整的数据;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关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上述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获取参考数据之前,获取用于生成参考数据的特征数据,其中,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一的距离一,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二的距离二,以及以股骨头中心点为顶点、并以线段一和线段二为边构成的旋转夹角的角度。
上述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获取单元81,解析单元83以及控制单元85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上述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
上述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根据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程序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
根据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中任意一项的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预定语音,其中,预定语音为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的语音;解析预定语音,并根据解析后的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获取预定语音,其中,预定语音为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的语音;解析预定语音,并根据解析后的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医疗设备。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组件单元,用于测量目标对象的特征点,并根据所述特征点生成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特征点至少包括:所述目标对象的股骨头中心点、膝关节中心点以及踝关节中心点,所述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由所述股骨头中心点和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一的距离一,由所述股骨头中心点和所述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二的距离二,以及以所述股骨头中心点为顶点、并以所述线段一和所述线段二为边构成的旋转夹角的角度;
数据传输处理单元,与所述测量组件单元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特征数据,并将所述特征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以及根据预定语音控制医疗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包括:
语音获取子单元,与语音解析子单元连接,用于获取所述预定语音,并将所述预定语音发送给所述语音解析子单元,其中,所述预定语音为用于控制所述医疗设备的语音;
所述语音解析子单元,与所述语音获取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预定语音,并解析所述预定语音,根据解析后的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
控制子单元,与所述语音解析子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单元包括:
测距子单元一;
测距子单元二,与所述测距子单元一配合使用,用于测量所述距离一和所述距离二,其中,所述测距子单元一和所述测距子单元二通过转轴连接;
角度测量子单元,安装在所述转轴中,用于测量所述旋转夹角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子单元一、所述测距子单元二、以及所述角度测量子单元分别通过数据接口与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子单元一和所述测距子单元二均包括:激光发射模块和激光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激光测距技术测量所述距离一和所述距离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子单元包括:存储模块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特征数据;
所述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特征数据传输至所述终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源单元,与所述测量组件单元和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测量组件单元和所述数据传输处理单元提供工作电源。
8.一种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疗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定语音,其中,所述预定语音为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控制的语音;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预定语音,并根据解析后的所述预定语音生成控制指令;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开机;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获取参考数据,其中,所述参考数据是用于对下肢力线进行调整的数据;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关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医疗设备获取参考数据之前,获取用于生成所述参考数据的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特征数据至少包括:由股骨头中心点和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一的距离一,由所述股骨头中心点和踝关节中心点构成的线段二的距离二,以及以所述股骨头中心点为顶点、并以所述线段一和所述线段二为边构成的旋转夹角的角度。
CN201821039704.XU 2018-06-29 2018-06-29 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208722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9704.XU CN208722575U (zh) 2018-06-29 2018-06-29 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9704.XU CN208722575U (zh) 2018-06-29 2018-06-29 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2575U true CN208722575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2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9704.XU Active CN208722575U (zh) 2018-06-29 2018-06-29 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225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2611A (zh) * 2018-06-29 2018-11-30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2611A (zh) * 2018-06-29 2018-11-30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ettek et al. A minimally invasive medial approach for proximal tibial fractures
US76150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balancing ligaments of a knee
CN102018584B (zh) 显示关节力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US20220079468A1 (en) Intelligent joint prosthesis
Gelber et al. Femoral tunnel drilling angles for the posterolateral corner in multiligamentary knee reconstructions: computed tomography evaluation in a cadaveric model
US20220008005A1 (en) Intelligent joint prosthesis
Kruse et al. Release of the stiff elbow with mini-open technique
CN108836504A (zh) 参考数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数据的处理设备
Seon et al. Comparis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with or without a navigation system
CN208722575U (zh) 医疗设备及医疗设备的控制装置
Clatworthy Patient-specific TKA with the Velys™ robotic-assisted solution
CN108836503A (zh) 参考数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数据的处理设备及系统
CN105832448A (zh) 智能化膝关节胫骨平台试垫模块
CN211325119U (zh) 一种膝关节内外翻装置
Miyake et al. Open reduction and 3-dimensional ulnar osteotomy for chronic radial head dislocation using a computer-generated template: case report
Zhu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with a teleoperated robot-assisted surgical system
Mückley et al. Internal fixation of type-C distal femoral fractures in osteoporotic bone: surgical technique
CN105105759B (zh) 康复行为辅助方法及移动智能动作监测康复指导仪
RU2430696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передней крестообразной и наружной боковой связок коленного сустава
CN108922611A (zh)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A2884600C (en) Distal femur cutting block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Fanelli et al. Complications in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nd posterolateral corner surgery
Ozdemir et 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isolated tibial lateral plateau posterior fracture using direct posterior split gastrocnemius approach
CN108836505A (zh) 目标设备的唤醒方法及装置、电源的控制设备
Liu et al. Clinical study of anatomical ACL reconstruction with adjustable oval shaped bone tunnels: a CT evalu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