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20597U - 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20597U
CN208720597U CN201820680789.3U CN201820680789U CN208720597U CN 208720597 U CN208720597 U CN 208720597U CN 201820680789 U CN201820680789 U CN 201820680789U CN 208720597 U CN208720597 U CN 208720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heat exchanger
boil
bog
lique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807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载郁
申铉俊
金东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hua Oce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ewoo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ewoo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ewoo Shipbuilding and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20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20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0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 B63B25/08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 B63B25/1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closed
    • B63B25/16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closed heat-insul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1/00Use of propulsion power plant or units on vessels
    • B63H21/38Apparatu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marine vessels, for handling power plant or unit liquids, e.g. lubricants, coolants, fuel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13/00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 F17C13/004Details of vessels or of the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vessels for large storage 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6/00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illing 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with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9/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rom 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 F17C9/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rom vessels not under pressure with change of state, e.g. vapor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27/00Transfer of fluids, i.e. method or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fluid; Heat exchange with the fluid
    • F17C2227/03Heat exchange with the fluid
    • F17C2227/0337Heat exchange with the fluid by cooling
    • F17C2227/0339Heat exchange with the fluid by cooling using the sam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65/00Effects achieved by gas storage or gas handling
    • F17C2265/01Purifying the fluid
    • F17C2265/015Purifying the fluid by separating
    • F17C2265/017Purifying the fluid by separating different phases of a sam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65/00Effects achieved by gas storage or gas handling
    • F17C2265/03Treating the boil-off
    • F17C2265/032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 F17C2265/033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with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65/00Effects achieved by gas storage or gas handling
    • F17C2265/03Treating the boil-off
    • F17C2265/032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 F17C2265/037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with pressuri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65/00Effects achieved by gas storage or gas handling
    • F17C2265/03Treating the boil-off
    • F17C2265/032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 F17C2265/038Treating the boil-off by recovery with expan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CVESSELS FOR CONTAINING OR STORING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FIXED-CAPACITY GAS-HOLDERS; FILLING VESSELS WITH, OR DISCHARGING FROM VESSELS, COMPRESSED, LIQUEFIED, OR SOLIDIFIED GASES
    • F17C2270/00Applications
    • F17C2270/01Applications for fluid transport or storage
    • F17C2270/0102Applications for fluid transport or storage on or in the water
    • F17C2270/0105Sh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包含:压缩机,其压缩蒸发气体;热交换器,其使用未被所述压缩机压缩的蒸发气体作为制冷剂经由热交换冷却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所述蒸发气体;减压器,其安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下游且减小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的流体的压力;以及气/液分离器,其安置在所述减压器下游且将所述蒸发气体分离为由再液化产生的液化气和气态蒸发气体,其中所述压缩机包含至少一个油润滑型汽缸,且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到润滑油排放管线,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收集的润滑油经由所述润滑油排放管线而排放。

Description

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再液化经由液化气的自然汽化产生的蒸发气体(boil-off gas,BOG)的方法和系统,且更明确地说涉及一种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中,在待作为燃料供应到发动机的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的储存槽中产生的蒸发气体当中,高于发动机的燃料要求的过剩的蒸发气体使用蒸发气体作为制冷剂而再液化。
背景技术
最近,全世界范围内例如液化天然气(LNG)等液化气的消耗一直快速增加。通过将天然气冷却到极低温度而获得的液化气具有比天然气小得多的体积,且因此更加适于储存和运输。此外,因为天然气中的空气污染物可在液化过程期间减少或移除,所以例如LNG等液化气是燃烧后具有低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对生态环境友好的燃料。
LNG是通过将主要由甲烷组成的天然气冷却到约-163℃以液化所述天然气而获得的无色且透明的液体,且具有约为天然气的1/600的体积。因此,天然气的液化实现极其有效的运输。
然而,因为天然气在常压下在-163℃的极低温度下液化,所以LNG可能容易因温度的小改变而汽化。尽管LNG储存槽是绝缘的,但外部热量可连续传递到储存槽,从而致使运输中的LNG自然地汽化,借此产生蒸发气体(BOG)。
BOG的产生意味着LNG的损失,且因此对运输效率具有很大影响。此外,当BOG在储存槽中累积时,存在储存槽内部的压力过度增加从而致使对槽的损坏的风险。已经进行各种研究来处理LNG储存槽中产生的BOG。最近,为了处理BOG,已提出将BOG再液化以返回到LNG储存槽的方法、将BOG用作例如船舶发动机等燃料消耗源中的能量源的方法,等等。
用于BOG的再液化的方法的实例包含使用具有单独制冷剂的制冷循环的方法,其中允许BOG与制冷剂交换热量以便再液化;以及使用BOG作为制冷剂来再液化BOG而无任何单独制冷剂的的方法。确切地说,采用后一方法的系统称为部分再液化系统(partial re-liquefactionsystem,PRS)。
能够由天然气加燃料的船舶发动机的实例包含燃气发动机,例如DFDE发动机、X-DF发动机和ME-GI发动机。
DFDE发动机具有每循环四个冲程且使用奥托循环(Otto cycle),其中将具有约6.5巴的相对低压力的天然气注入到燃烧空气入口中,然后向上推动活塞以压缩气体。
X-DF发动机具有每循环两个冲程,且利用使用具有约16巴的压力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的奥托循环。
ME-GI发动机具有每循环两个冲程且使用狄塞尔循环(diesel cycle),其中将具有约300巴的高压的天然气直接注入到燃烧腔室中在活塞的上止点(top dead center)附近。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由此,当液化天然气(LNG)储存槽中产生的蒸发气体(BOG)被压缩且在无单独制冷剂的情况下经由使用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而再液化时,为了再液化效率有必要使用油润滑型汽缸在高压力下压缩BOG。
由油润滑型汽缸压缩机压缩的蒸发气体含有润滑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经压缩BOG中所含有的润滑油在BOG之前经冷凝或凝固,且在热交换器中经压缩BOG的冷却期间阻挡热交换器的流体通道。确切地说,具有窄流体通道(例如微流体通道型流体通道)的印刷电路热交换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时常因为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而使流体通道频繁堵塞。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已经开发各种技术,用于使润滑油与经压缩BOG分离以便防止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堵塞热交换器的流体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缓解或防止热交换器的流体通道被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堵塞的方法和系统,且其能够经由简单且经济的工艺移除堵塞热交换器的流体通道的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BOG再液化系统,包含:压缩机,其压缩BOG;热交换器,其使用未被压缩机压缩的BOG作为制冷剂经由热交换冷却由压缩机压缩的BOG;减压器,其安置在热交换器下游且减小由热交换器冷却的流体的压力;以及气/液分离器,其安置在减压器下游且将BOG分离为由再液化产生的液化气和气态BOG,其中所述压缩机包含至少一个油润滑型汽缸,且气/液分离器连接到润滑油排放管线,气/液分离器中收集的润滑油经由所述润滑油排放管线而排放。
润滑油排放管线可连接到气/液分离器的下端。
由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液化气可沿着第五供应管线从气/液分离器排放,且润滑油排放管线安置成与第五供应管线分离。
第五供应管线的一端可安置于气/液分离器中的连接到润滑油排放管线的气/液分离器的下端上方。
当气/液分离器中收集的润滑油的量达到最大值时,第五供应管线的一端可安置于润滑油的液位上方。
BOG再液化系统可进一步包含:旁路管线,BOG在绕过热交换器之后经由所述旁路管线供应到压缩机。
BOG再液化系统可进一步包含:油分离器,其安置在压缩机下游且使润滑油与BOG分离。
BOG再液化系统可进一步包含:第一滤油器,其安置在压缩机下游且使润滑油与BOG分离。
第一滤油器可分离具有汽相或雾相的润滑油。
BOG再液化系统可进一步包含:第二滤油器,其安置于减压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的位置、由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液化气排放所经由的第五供应管线,和由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气态BOG排放所经由的第六供应管线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第二滤油器是低温滤油器。
第二滤油器可分离具有固相的润滑油。
由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气态BOG可与待用作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BOG组合,且发送到热交换器以便用作制冷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BOG再液化系统,包含:压缩机,其压缩BOG;热交换器,其使用未被压缩机压缩的BOG作为制冷剂经由热交换冷却由压缩机压缩的BOG;以及减压器,其减小由热交换器冷却的流体的压力,所述BOG再液化系统进一步包含:检测单元,其安置在热交换器的上游和/或下游以检测热交换器是否被润滑油堵塞;以及通知单元,其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指示热交换器被润滑油堵塞。
检测单元可以是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检测单元可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温度传感器,其安置在热交换器的冷流体通道的上游;第二温度传感器,其安置在热交换器的冷流体通道的下游;第三温度传感器,其安置在热交换器的热流体通道的上游;第四温度传感器,其安置在热交换器的热流体通道的下游;第一压力传感器,其安置在热交换器的热流体通道的上游;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其安置在热交换器的热流体通道的下游。
所述BOG再液化系统可进一步包含:确定单元,其确定热交换器是否被润滑油堵塞。
所述确定单元可以是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基于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确定热交换器是否被润滑油系统堵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BOG再液化系统,包含:压缩机,其压缩BOG;热交换器,其使用从储存槽排放的BOG作为制冷剂经由热交换冷却由压缩机压缩的BOG;第一阀,其用于调节流体的流动速率以及安置于第一供应管线上的待用作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BOG被供应到热交换器所经由的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第二阀,其用于调节流体的流动速率以及安置于第二供应管线上的待用作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BOG被供应到压缩机所经由的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旁路管线,BOG在绕过热交换器之后经由其供应到压缩机;以及减压器,其安置在热交换器的下游且减小由热交换器冷却的流体的压力,所述压缩机包含至少一个油润滑型汽缸,所述旁路管线从第一阀上游的第一供应管线形成分支且接合到第二阀下游的第二供应管线。
所述BOG再液化系统可进一步包含:气/液分离器,其安置在减压器的下游且将BOG分离为由再液化产生的液化气和气态BOG。
由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气态BOG可沿着第六供应管线排放,与待用作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BOG组合,且发送到热交换器以便用作制冷剂,且第六供应管线可接合到第一阀上游的第一供应管线。
压缩机可将BOG压缩到150巴到350巴的压力。
压缩机可将BOG压缩到80巴到250巴的压力。
热交换器可包含微通道型流体通道。
热交换器可以是印刷电路热交换器(PCHE)。
[有利效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可能使用现有设备经由简单且经济的工艺移除热交换器内部的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而无需安装单独的设备或供应单独的流体来移除润滑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可能通过在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移除期间驱动发动机而在发动机持续操作的同时检修热交换器。此外,有可能使用未被发动机使用的过剩的BOG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此外,有可能使用发动机燃烧与BOG混合的润滑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润滑油收集在气/液分离器中的情况下,有可能使用改进的气/液分离器有效地排放熔融的或黏度减小的润滑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低温滤油器安置于减压器下游的位置、液化气从气/液分离器排放所经由的第五供应管线,和BOG从气/液分离器排放所经由的第六供应管线中的至少一个上,借此实现与BOG混合的润滑油的有效移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可能经由简单且经济的工艺即使利用现有设备而无单独的设备也在维持再液化性能的同时满足压缩机的进气压力条件和发动机的发动机燃料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的放大视图。
图5(a)与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滤油器的放大视图。
图6(a)与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二滤油器的放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减压器的放大视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减压器的放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和气/液分离器的放大视图。
图11和图12是描绘取决于部分再液化系统(PRS)中的BOG压力的再液化量的曲线。
图13是图5(a)与图5(b)和图6(a)与图6(b)中示出的过滤器元件的平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热交换器;
200:压缩机;
210:汽缸;
211:冷却器;
220:汽缸;
221:冷却器;
230:汽缸;
231:冷却器;
240:汽缸;
241:冷却器;
250:汽缸;
251:冷却器;
300:油分离器;
410:第一滤油器;
420:第二滤油器;
421:过滤器元件;
422:流入管;
423:排放管;
424:油排放管;
425:固定板;
510:第一阀;
520:第二阀;
530:第三阀;
541:再循环阀;
542:再循环阀;
543:再循环阀;
544:再循环阀;
550:止回阀;
560:第六阀;
570:第七阀;
571:第十阀;
581:第八阀;
582:第九阀;
583:氮气阀;
590:旁路阀;
600:减压器;
610:减压器;
620:隔离阀;
700:气/液分离器;
810:第一温度传感器;
820:第二温度传感器;
830:第三温度传感器;
840:第四温度传感器;
910:第一压力传感器;
920:第二压力传感器;
930:压力差传感器;
940:流体液位传感器;
A:位置;
B:位置;
C:位置;
L1:第一供应管线;
L2:第二供应管线;
L3:第三供应管线;
L4:第四供应管线;
L5:第五供应管线;
L6:第六供应管线;
L22:第七供应管线;
L33:第八供应管线;
BL:旁路管线;
NL:氮气供应管线;
OL:润滑油排放管线;
SL:燃料供应管线;
Rc1:第一再循环管线;
Rc2:第二再循环管线;
Rc3:第三再循环管线;
Rc4:第四再循环管线;
T:储存槽;
X:空间;
Z: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看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BOG再液化系统可应用于各种船,例如装备有由天然气加燃料的发动机的船、包含液化气储存槽的船、船舶结构,等等。应理解,以下实施例可以不同方式修改且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每一流体供应管线中的流体可具有液相、汽液混合相、汽相和超临界流体相,这取决于系统的操作条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的示意图。
参看图1,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包含压缩机200、热交换器100、减压器600、旁路管线BL和旁路阀590。
压缩机200压缩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且可包含多个汽缸210、220、230、240、250和多个冷却器211、221、231、241、251。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可具有约150巴到350巴的压力。
由压缩机200压缩的一些BOG可沿着燃料供应管线SL供应到船的主发动机,且将不被主发动机使用的其它BOG可沿着第三供应管线L3供应到热交换器100以便经受再液化过程。主发动机可以是使用具有约300巴的压力的高压天然气作为燃料的ME-GI发动机。
通过压缩机200的汽缸当中的一些汽缸210、220的一些BOG被分配且供应到发电机。根据此实施例的发电机可以是DF发动机,其使用具有约6.5巴的压力的低压天然气作为燃料。
热交换器100使用从储存槽T排放且沿着第一供应管线L1供应的BOG作为制冷剂经由热交换冷却由压缩机200压缩且沿着第三供应管线L3供应的BOG。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的BOG沿着第二供应管线L2发送到压缩机200,且由热交换器100冷却的流体沿着第四供应管线L4供应到减压器600。
减压器600减小由压缩机200压缩且接着由热交换器100冷却的BOG的压力。部分或全部的BOG气体经由压缩机200的压缩、热交换器100的冷却和减压器600的减压而再液化。减压器600可以是膨胀阀,例如焦耳-汤姆森阀(Joule-Thomson valve),或可以是充气机(inflator)。
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可进一步包含气/液分离器700,其安置在减压器600的后方以使汽相中剩余的BOG与通过经由压缩机200、热交换器100和减压器600对BOG气体的再液化产生的液化天然气分离。
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液化气沿着第五供应管线L5供应到储存槽T,且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BOG可与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组合且供应到热交换器100。
用于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第九阀582可安置于第六供应管线L6上,具有汽相的BOG经由所述第六供应管线从气/液分离器700排放。
如果热交换器100例如在热交换器100的检修或故障后不可用,那么可允许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经由旁路管线BL绕过热交换器100。旁路管线BL具备打开和关闭旁路管线BL的旁路阀590。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的示意图。
参看图2,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包含热交换器100、第一阀510、第二阀520、第一温度传感器810、第二温度传感器820、压缩机200、第三温度传感器830、第四温度传感器840、第一压力传感器910、第二压力传感器920、减压器600、旁路管线BL和旁路阀590。
热交换器100使用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作为制冷剂经由热交换冷却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从储存槽T排放且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的BOG发送到压缩机200,且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由热交换器100使用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作为制冷剂而冷却。
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沿着第一供应管线L1供应到热交换器100并用作制冷剂,且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的BOG沿着第二供应管线L2发送到压缩机200。由压缩机200压缩的部分或全部的BOG沿着第三供应管线L3供应到热交换器100以便冷却,且由热交换器100冷却的流体沿着第四供应管线L4供应到减压器600。
第一阀510安置于第一供应管线L1上以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且第二阀520安置于第二供应管线L2上以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
第一温度传感器810安置于第一供应管线L1上的热交换器100前方以测量从储存槽T排放且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BOG的温度。优选地,第一温度传感器810紧靠着安置在热交换器100前方以测量在即将供应到热交换器100之前BOG的温度。
本文中,术语“在前方”意味着上游,且术语“在后方”意味着下游。
第二温度传感器820安置在第二供应管线L2上的热交换器100的下游以测量从储存槽T排放之后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的BOG的温度。优选地,第二温度传感器820紧靠着安置在热交换器100的后方以测量紧接在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之后BOG的温度。
压缩机200压缩从储存槽T排放之后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的BOG。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可供应到高压发动机中以用作燃料,且供应到高压发动机中之后剩余的BOG可供应到热交换器100以实现再液化。
用于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第六阀560可安置于燃料供应管线SL上,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经由所述燃料供应管线供应到高压发动机。
第六阀560充当安全装置以在高压发动机的气体模式操作中断后即刻关断BOG到高压发动机的供应。气体模式意味着发动机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操作的模式。当待用作燃料的BOG不充足时,发动机切换到燃料油模式以允许将燃料油用作发动机的燃料。
用于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第七阀570可安置于供应管线上,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当中的高于高压发动机的燃料要求的过剩的BOG经由所述供应管线供应到热交换器100。
当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供应到高压发动机时,压缩机200可将BOG压缩到高压发动机所需的压力。高压发动机可以是使用高压BOG作为燃料的ME-GI发动机。
ME-GI发动机已知使用具有约150巴到400巴,优选地约150巴到约350巴,更优选约300巴的压力的天然气作为燃料。压缩机200可将BOG压缩到约150巴到约350巴的压力以便将经压缩BOG供应到ME-GI发动机。
代替于ME-GI发动机作为主发动机,可使用在约6巴到约20巴的压力下使用BOG作为燃料的X-DF发动机或DF发动机。在此案例中,因为用于供应到主发动机的经压缩BOG具有低压,所以待供应到主发动机的经压缩BOG可进一步压缩以再液化所述BOG。用于再液化的进一步压缩的BOG可具有约80巴到250巴的压力。
图11和图12是描绘取决于部分再液化系统(PRS)中的BOG压力的再液化量的曲线。再液化目标BOG意味着待经由冷却再液化的BOG区别于用作制冷剂的BOG。
参看图11和图12,可见,当BOG的压力在150巴到170巴的范围内时,再液化量达到最大值,且当BOG的压力在150巴到300巴的范围内时,再液化量大体上无改变。相应地,作为高压发动机,使用具有约150巴到约350巴(大部分300巴)的压力的BOG作为燃料的ME-GI发动机可容易地控制再液化系统以在维持高液化量的同时将燃料供应到高压发动机。
压缩机200可包含多个汽缸210、220、230、240、250,以及分别安置在所述多个汽缸210、220、230、240、250下游的多个冷却器211、221、231、241、251。冷却器211、221、231、241、251冷却由汽缸210、220、230、240、250压缩且具有高压力和温度的BOG。
在其中压缩机200包含所述多个汽缸210、220、230、240、250的结构中,发送到压缩机200的BOG由所述多个汽缸210、220、230、240、250经由多个阶段压缩。汽缸210、220、230、240、250中的每一个可充当压缩机200中的每一个的压缩端子。
压缩机200可包含:第一再循环管线RC1,已经通过第一汽缸210和第一冷却器211的部分或全部的BOG经由所述第一再循环管线供应到第一汽缸210的前端;第二再循环管线RC2,已经通过第二汽缸220和第二冷却器221的部分或全部的BOG经由所述第二再循环管线供应到第二汽缸220的前端;第三再循环管线RC3,已经通过第三汽缸230和第三冷却器231的部分或全部的BOG经由所述第三再循环管线供应到第三汽缸230的前端;以及第四再循环管线244,已经通过第四汽缸240、第四冷却器241、第五汽缸250和第五冷却器251的部分或全部的BOG经由所述第四再循环管线供应到第四汽缸240的前端。
此外,用于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第一再循环阀541可安置于第一再循环管线RC1上,用于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第二再循环阀542可安置于第二再循环管线RC2上,用于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第三再循环阀543可安置于第三再循环管线RC3上,且用于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第四再循环阀543可安置于第四再循环管线RC4上。
再循环管线RC1、RC2、RC3、RC4通过在储存槽T具有低压时再循环部分或全部的BoG以满足压缩机200所需的进气压力条件来保护压缩机200。当未使用再循环管线RC1、RC2、RC3、RC4时,再循环阀541、542、543、544关闭,且当不满足压缩机200所需的进气压力条件且需要使用再循环管线RC1、RC2、RC3、RC4时,再循环阀541、542、543、544打开。
尽管图2示出其中已经通过压缩机200的所有所述多个汽缸210、220、230、240、250的BOG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结构,但已经通过汽缸210、220、230、240、250中的一些汽缸的BOG可在压缩机200中被分配以供应到热交换器100。
此外,已经通过汽缸210、220、230、240、250中的一些汽缸的BOG可在压缩机200中被分配以供应到低压发动机以便用作燃料,且过剩的BOG可供应到气体燃烧单元(gascombustion unit,GCU)以便被燃烧。
低压发动机可以是使用具有约6巴到10巴的压力的BOG作为燃料的DF发动机(例如DFDE)。
包含在压缩机200中的汽缸210、220、230、240、250中的一些汽缸可以无油润滑方式操作,且其它汽缸可以油润滑方式操作。确切地说,当BOG压缩到80巴或大于80巴、优选地100巴或大于100巴,以便使用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作为高压发动机的燃料或用于实现再液化效率时,压缩机200包含油润滑型汽缸以便将BOG压缩到高压。
在相关技术中,用于润滑和冷却的润滑油供应到往复型压缩机200(例如,其活塞密封零件),以便将BOG压缩到100巴或大于100巴。
因为润滑油供应到油润滑型汽缸,所以在相关技术中一些润滑油与已经通过油润滑型汽缸的BOG混合。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与经压缩BOG混合的润滑油在BOG之前在热交换器100中冷凝或凝固而堵塞热交换器100的流体通道。
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可进一步包含油分离器300和第一滤油器410,其安置于压缩机200和热交换器100之间以使油与BOG分离。
油分离器300通常分离液相中的润滑油,且第一滤油器410分离汽相或雾相中的润滑油。因为油分离器300分离具有比由第一滤油器410分离的润滑油大的粒子大小的润滑油,所以油分离器300安置在第一滤油器410的上游使得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可在循序通过油分离器300和第一滤油器410之后供应到热交换器100。
尽管图2示出其中BOG再液化系统包含油分离器300和第一滤油器410两者的结构,但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可包含油分离器300和第一滤油器410中的一个。优选地,使用油分离器300和第一滤油器410两者。
此外,尽管图2示出其中第一滤油器410提供到压缩机200下游的第二供应管线L2的结构,但第一滤油器410还可提供到热交换器100上游的第三供应管线L3,且可提供有多个以便并联布置。
在其中BOG再液化系统包含油分离器300和第一滤油器410中的一个且压缩机200包含无油润滑型汽缸和油润滑型汽缸的结构中,已经通过油润滑型汽缸的BOG可供应到油分离器300和/或第一滤油器410,且仅已通过无油润滑型汽缸的BOG可直接供应到热交换器100,而无需通过油分离器300或滤油器410。
借助于实例,根据此实施例的压缩机200包含五个汽缸210、220、230、240、250,其中前三个汽缸210、220、230可以是无油润滑型汽缸,且后两个汽缸240、250可以是油润滑型汽缸。此处,在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中,BOG可在BOG在三个阶段或少于三个阶段中分配后在不通过油分离器300或第一滤油器410的情况下直接供应到热交换器100,且可在BOG在四个阶段或多于四个阶段中分配后在通过油分离器300和/或第一滤油器410之后供应到第一热交换器100。
第一滤油器410可以是聚结器滤油器(coalescer oil filter)。
止回阀(check valve)550可安置于燃料供应管线SL上在压缩机200和高压发动机之间。止回阀550用以在高压发动机停止的情况下防止BOG返回到压缩机并损坏压缩机。
在其中BOG再液化系统包含油分离器300和/或第一滤油器410的结构中,止回阀550可安置在油分离器300和/或第一滤油器410的下游以便防止BOG流回到油分离器300和/或第一滤油器410。
此外,因为当膨胀阀600突然关闭时BOG可能流回到压缩机200并损坏压缩机200,所以止回阀550可安置在第三供应管线L3的从燃料供应管线SL形成分支的分支点的上游。
第三温度传感器830安置在第三供应管线L3上的热交换器100的上游以测量由压缩机200压缩且接着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BOG的温度。优选地,第三温度传感器830紧靠着安置在热交换器100前方以测量在即将供应到热交换器100之前BOG的温度。
第四温度传感器840安置在第四供应管线L4上的热交换器100的下游以测量由压缩机200压缩且接着由热交换器100冷却的BOG的温度。优选地,第四温度传感器840紧靠着安置在热交换器100的后方以测量紧接在由热交换器100冷却之后BOG的温度。
第一压力传感器910安置在第三供应管线L3上的热交换器100的上游以测量由压缩机200压缩且接着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BOG的压力。优选地,第一压力传感器910紧靠着安置在热交换器100前方以测量在即将供应到热交换器100之前BOG的压力。
第二压力传感器920安置在第四供应管线L4上的热交换器100的下游以测量由压缩机200压缩且接着由热交换器100冷却的BOG的压力。优选地,第二压力传感器920紧靠着安置在热交换器100的后方以测量紧接在由热交换器100冷却之后BOG的压力。
如图2所示,尽管较佳的是所有第一到第四温度传感器810到840、第一压力传感器9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920提供到再液化系统,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或者,再液化系统可具有仅第一温度传感器810和第四温度传感器840(“第一对”)、仅第二温度传感器820和第三温度传感器830(“第二对”)、仅第一压力传感器9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920(“第三对”),或所述第一到第三对当中的两对。
减压器600安置在热交换器100的下游以对由压缩机200压缩且接着由热交换器100冷却的BOG解压缩。部分或全部的BOG气体经由压缩机200的压缩、热交换器100的冷却和减压器600的减压而再液化。减压器600可以是膨胀阀,例如焦耳-汤姆森阀,或可以是充气机。
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可进一步包含气/液分离器700,其安置在减压器600的下游以使汽相中剩余的BOG与通过经由压缩机200、热交换器100和减压器600对BOG气体的再液化产生的液化天然气分离。
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液化气沿着第五供应管线L5供应到储存槽T,且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BOG可与沿着第六供应管线L6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组合且被供应到热交换器100。
尽管图2示出其中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BOG与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组合且接着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结构,但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借助于实例,热交换器100可由三个流体通道组成,且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BOG可沿着单独的流体通道供应到热交换器100以便在其中用作制冷剂。
或者,气/液分离器700可省略,且BOG再液化系统可配置成允许流体经由减压器600的减压而部分或全部再液化以直接供应到储存槽T。
用于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第八阀581可安置于第五供应管线L5上。气/液分离器700中液化气的液位由第八阀581调节。
用于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第九阀592可安置于第六供应管线L6上。气/液分离器700的内部压力可由第九阀592调节。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的放大视图。参看图4,气/液分离器700可具有流体液位传感器940,其测量气/液分离器700中天然气的液位。
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可包含第二滤油器420,其安置于减压器600和气/液分离器700之间以过滤与经受减压器600的减压的流体混合的润滑油。
参看图2和图4,第二滤油器420可安置于第四供应管线L4上在减压器600和气/液分离器700之间(图4中,位置A),在再液化气从气/液分离器700排放所经由的第五供应管线L5上(图4中,位置B),或在气态BOG从气/液分离器700排放所经由的第六供应管线L6上(图4中,位置C)。图2示出其中第二滤油器420安置在图4中的位置A处的结构。
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BOG可与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组合且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冷流体通道。此处,因为润滑油收集在气/液分离器700中,所以存在即使少量润滑油可能与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混合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当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与润滑油混合且发送到热交换器100的冷流体通道时,可能发生比与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混合的润滑油被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的案例更困难的情形。
因为待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的流体发送到热交换器100的冷流体通道,所以再液化系统的操作时低温BOG持续供应至再液化系统,且具有足够高的温度以使经冷凝或凝固的油熔融的流体并不供应到其上。因此,极难移除累积于热交换器100的低温流体通道中的经冷凝或凝固的油。
为了将把润滑油和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的混合物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冷流体通道的可能性减小为尽可能低,第二滤油器420可安置在图4中的位置A或C处。
在其中第二滤油器420安置在图4中的位置C处的结构中,因为大多数熔融的或黏度减小的润滑油以液相收集在气/液分离器700中且沿着第六馈送管线L6排放的气态润滑油的量较小,所以再液化系统具有高过滤效率且不需要频繁更换第二滤油器420的优点。
在其中第二滤油器420安置在图4中的位置B处的结构中,因为可防止润滑油流入储存槽T,所以有可能防止储存在储存槽T中的液化气的污染。
因为第一滤油器410安置在压缩机200的下游且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具有约40℃到约45℃的温度,所以不必使用低温滤油器。然而,因为压力由减压器600减小的流体具有约-160℃到约-150℃的温度以允许BOG的至少一部分的再液化,且因为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液化气和BOG具有约-160℃到约-150℃的温度,所以第二滤油器420必须针对低温温度设计,而无关于第二滤油器420在图4中的位置A、B、C和D当中的位置。
此外,因为与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混合且具有约40℃到45℃的温度的大多数润滑油具有液相或雾相,所以油分离器300经设计以适于分离液相的润滑油,且第一滤油器410经设计以适于分离雾相的润滑油(其可包含汽相中的一些润滑油)。
相反,作为低温流体且压力由减压器600减小的流体、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BOG,和与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液化气混合的在流点以下的固相中(或凝固状态中)润滑油,第二滤油器420经设计以适于分离固相中(或凝固状态中)的润滑油。
图5(a)与图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滤油器的放大视图,且图6(a)与图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二滤油器的放大视图。
参看图5(a)与图5(b)和图6(a)与图6(b),第二滤油器420可具有如图5(a)与图5(b)所示的结构(下文中,“向下排放型”)或如图6(a)与图6(b)所示的结构(下文中,“向上排放型”)。在图5(a)与图5(b)和图6(a)与图6(b)中,点线指示流体流动方向。
参看图5(a)与图5(b)和图6(a)与图6(b),第二滤油器420包含固定板425和过滤器元件421,且连接到流入管422、排放管423和油排放管424。
过滤器元件421提供到固定板425以使润滑油与流动穿过流入管422的流体分离。
图13是图5(a)与图5(b)和图6(a)与图6(b)中示出的过滤器元件421的平面图。参看图13,过滤器元件421可具有中空(图13中的Z空间)圆柱形形状,其中具有不同网格的多个层彼此堆叠。在经由流入管422流入第二滤油器420的流体通过过滤器元件421的多个层的同时从流体过滤润滑油。过滤器元件421可通过物理吸附方法分离润滑油。
由过滤器元件421过滤的流体(BOG、液化气,或蒸汽-液体混合物的流体)经由排放管423排放,且由过滤器元件421过滤的润滑油经由油排放管424排放。
第二滤油器420的组件由能够承受低温条件的材料形成以便使润滑油与具有极低温度的流体分离。过滤器元件421可由能够承受低温条件的金属形成,确切地说是不锈钢(steel use stainless,SUS)。
参看图5(a)与图5(b),在向下排放型滤油器中,经由连接到滤油器的上部部分的流入管422供应的流体通过过滤器元件421和固定板425下方限定的空间(图5(a)与图5(b)中的X),且随后经由连接到滤油器的下部部分的排放管423排放。
在向下排放型滤油器中,固定板425连接到滤油器的下部部分,过滤器元件421安置于固定板425的上表面上,且排放管423相对于固定板425连接到滤油器的与过滤器元件421相对的一侧。
此外,在向下排放型滤油器中,流入管422优选地连接到待安置于过滤器元件421的上端上方的滤油器以便允许经由流入管422流入滤油器的流体甚至由过滤器元件421的上部部分过滤(也就是说,以便尽可能多地使用过滤器元件)。
较佳的是,流入管422和排放管423就流体流动而言安置于相对侧上(相对于图5(a)与图5(b)中的过滤器元件421的左、右侧上),且因为由过滤器元件421过滤的润滑油收集在滤油器的下侧处,所以较佳的是油排放管424连接到过滤器元件421的下部部分。
在向下排放型滤油器中,油排放管424可连接到待紧靠着安置在固定板425上方的滤油器。
如图5(a)所示,当主要由液态组分组成的流体(例如90体积%的液体和10体积%的气体)供应到向下排放型滤油器时,因为液态组分的高密度产生流体的向下流,借此保持良好的过滤效应。
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当由气态组分组成的流体(例如10体积%的液体和90体积%的气体)供应到向下排放型滤油器时,具有小密度的气态组分保持在滤油器的上部部分中,借此劣化流体流动和过滤效应。
参看图6(a)与图6(b),在向上排放型滤油器中,经由连接到滤油器的上部部分的流入管422供应的流体通过过滤器元件421和固定板425上方限定的空间(在图6(a)与图6(b)中的Y),且随后经由连接到滤油器的下部部分的排放管423排放。
在向上排放型滤油器中,固定板425连接到滤油器的上部部分,过滤器元件421安置于固定板425的下表面上,且排放管423相对于固定板425连接到滤油器的与过滤器元件421相对的一侧。
此外,在向上排放型滤油器中,流入管422优选地连接到待安置于过滤器元件421的下端下方的滤油器以便允许经由流入管422流入滤油器的流体甚至由过滤器元件421的下部部分过滤(也就是说,以便尽可能多地使用过滤器元件)。
较佳的是,就流体流动而言流入管422和排放管423安置于相对侧上(相对于图6(a)与图6(b)中的过滤器元件421的左、右侧上),且因为由过滤器元件421过滤的润滑油收集在滤油器的下侧处,所以较佳的是油排放管424连接到过滤器元件421的下部部分。
参看图6(a)与图6(b),在向上排放型滤油器中,经由连接到滤油器的下部部分的流入管422供应到滤油器的流体通过过滤器元件421,且经由连接到滤油器的上部部分的排放管423排放。由过滤器元件421过滤的润滑油经由单独管424排放。
如图6(a)所示,当主要由气态组分组成的流体(例如,10体积%的液体和90体积%的气体)供应到向上排放型滤油器时,因为气态组分的低密度而产生流体的向上流,借此在保持良好的过滤效应的同时提供合适的向上流。
另一方面,如图6(b)所示,当由液态组分组成的流体(例如,90体积%的液体和10体积%的气体)供应到向上排放型滤油器时,具有高密度的液态组分保持在滤油器的下部部分中,借此劣化流体流动和过滤效应。
相应地,在其中第二滤油器420安置在图4的位置B处的结构中,较佳的是,如图5(a)与图5(b)中所示出的向下排放型滤油器用作第二滤油器420,且当第二滤油器420安置在图4的位置C处时,较佳的是,如图6(a)与图6(b)中所示出的向上排放型滤油器用作第二滤油器420。
在其中第二滤油器420安置在图4中的位置A处的结构中,压力由减压器600减小的流体为蒸汽-液体混合物(理论上,100%再液化是可能的),其中气态组分的体积比高于液态组分的体积比。因此,较佳的是,如图6(a)与图6(b)中所示出的向上排放型滤油器用作第二滤油器420。
根据实施例,旁路管线BL从热交换器100上游的第一供应管线L1形成分支以绕过热交换器100,且接合到热交换器100下游的第二供应管线L2。
通常,绕过热交换器的旁路管线安置在热交换器内部以与热交换器集成。在其中旁路管线安置在热交换器内部的结构中,当安置在热交换器上游和/或下游的阀关闭时,流体无法供应到热交换器和旁路管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旁路管线BL安置在热交换器100外部以与热交换器100分离,且从第一阀510上游的第一供应管线L1形成分支并接合到第二阀520下游的第二供应管线L2,使得即使当热交换器100上游的第一阀510和/或热交换器100下游的第二阀520关闭时,BOG也可发送到旁路管线BL。
旁路阀590安置于旁路管线BL上,且在需要使用旁路管线BL时打开。
基本上,当无法使用热交换器100时,例如当热交换器100发生故障或被检修时,将使用旁路管线BL。举例来说,如果当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将由压缩机200压缩的部分或全部的BOG发送到高压发动机时无法使用热交换器100,那么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沿着绕过热交换器100的旁路管线BL直接发送到压缩机200,而不再液化未由高压发动机使用的过剩的BOG,且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在过剩的BOG发送到GCU以燃烧所述过剩的BOG的同时供应到高压发动机。
在使用旁路管线BL来检修热交换器100时,例如当热交换器100的流体通道被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堵塞时,所述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可经由旁路管线BL移除。
此外,如果因为极少过剩的BOG而不需要再液化BOG(如船的压载条件中),那么所有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可发送到旁路管线BL以便允许在绕过热交换器100的同时所有BOG直接发送到压缩机200。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用作高压发动机的燃料。如果因极少过剩的BOG而确定不需要再液化BOG,那么可将旁路阀590控制为自动地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在BOG经由根据实施例的具有窄流体通道的热交换器供应到发动机时,BOG因为热交换器而遭受严重的压力降。如果不需要再液化BOG,那么燃料可通过压缩BOG同时绕过热交换器来流畅地供应到发动机,如上文所描述。
此外,因为未被再液化的BOG的量的增加,还可使用旁路管线BL来再液化BOG。
在由于BOG的量增加而需要再液化BOG时(即,在开始或重新开始BOG再液化后),可将所有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发送到旁路管线BL以便允许所有BOG在绕过热交换器100的同时直接发送到多级压缩机200,且可将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发送到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可将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中的一些供应到高压发动机。
当在开始或重新开始BOG再液化后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的温度通过上述过程增加时,有利的是,BOG再液化可以在移除可能在先前BOG再液化过程中保留在热交换器100、其它设备、管道等中的任何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其它残余物或杂质之后开始。
残余物可包含BOG以及润滑油,所述BOG在先前BOG液化中由压缩机200压缩并且随后供应到热交换器,且所述润滑油与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混合。
如果在开始或重新开始BOG再液化后从储存槽T排放的冷BOG直接供应到热交换器100而不经由旁路管线BL增加热交换器100的温度,那么从储存槽T排放的冷BOG在热BOG不发送到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的状态中发送到热交换器100的冷流体通道。因此,热交换器100中未经冷凝或未凝固状态中剩余的润滑油还可随着热交换器100的温度减小而冷凝或凝固。
当旁路管线BL用于增加热交换器100的温度持续特定时间周期时(如果确定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或其它杂质几乎完全被移除,那么所述特定时间周期可由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确定,且可为约1分钟到约30分钟,优选地约3分钟到约10分钟,且更优选地约2分钟到约5分钟),通过缓慢打开第一阀510和第二阀520同时缓慢关闭旁路阀590而开始BOG再液化。随着时间进一步流逝,第一阀510和第二阀520完全打开,且旁路阀590完全关闭以允许所有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用作用于再液化热交换器100中的BOG的制冷剂。
另外,在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较低时,可使用旁路管线BL以满足压缩机200的进气压力条件。
此外,如果需要将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控制为低压力,那么即使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减小,也可使用旁路管线BL来满足压缩机200的进气压力条件。
以下描述将聚焦于使用旁路管线BL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案例,以及在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为低时使用旁路管线BL满足压缩机200的进气压力条件的案例。
1.使用旁路管线BL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案例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因为一定量的润滑油与已经通过压缩机200的油润滑型汽缸的BOG混合,且BOG中所含有的润滑油在热交换器100中的BOG之前经冷凝或凝固并累积于热交换器100中,所以因为随着时间的过去累积于热交换器100中的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量增加而需要在预定时间周期之后从热交换器100移除所述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
具体来说,虽然考虑到待再液化的BOG的压力和/或流动速率、再液化效率等等,根据这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100理想的是印刷电路热交换器(PCHE,也称为DCHE),PCHE具有窄螺旋形流体通道(微通道型流体通道)也因此具有问题,例如容易被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堵塞流体通道、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容易在流体通道的螺旋形部分处累积等等。PCHE(DCHE为由Kobelko有限公司、Alfalaval有限公司等制造。
可经由以下步骤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
1)确定是否到了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
2)打开旁路阀590,同时关闭第一阀510和第二阀520;
3)由压缩机200压缩从储存槽T排放且已经通过旁路管线BL的BOG;
4)将由压缩机200压缩的部分或全部的热BOG发送到热交换器100;
5)将已经通过热交换器100的BOG发送到气/液分离器700;
6)从气/液分离器700排放润滑油;以及
7)确定热交换器100是否恢复正常
1)确定是否到了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的步骤
在热交换器100的流体通道被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堵塞时,热交换器100的冷却效率会减小。因此,如果热交换器100的性能降到正常性能的预设值以下,那么可估计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以一定量或更大量累积于热交换器100中。借助于实例,如果热交换器100的性能下降到正常性能的约50%到约90%,优选地约60%到约80%,更优选地约70%或小于约70%,则可确定到了从热交换器100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
在本文中,正常性能的“约50%到约90%”的范围包含约50%或小于50%、约60%或小于60%、约70%或小于70%、约80%或小于80%以及约90%或小于90%的所有值,并且正常性能的“约60%到约80%”的范围包含约60%或小于60%、约70%或小于70%以及约80%或小于80%的所有值。
当热交换器100的性能劣化时,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冷BOG(L1)和从热交换器100排放的冷BOG(L4)之间的温差增加,且从热交换器100排放的热BOG(L2)和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热BOG(L3)之间的温差也增加。此外,当热交换器100的流体通道被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堵塞时,热交换器100的流体通道变窄,借此增加热交换器100的前端(L3)和后端(L4)之间的压力差。
相应地,有可能基于供应到热交换器100或从热交换器100排放的冷流体的温差810、840、供应到热交换器100或从热交换器100排放的热流体的温差820、830以及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910、920确定是否到了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
具体地说,如果如第一温度传感器810测得的从储存槽T排放且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BOG的温度和如第四温度传感器840测得的由压缩机200压缩且由热交换器100冷却的BOG的温度之间的温差(表示绝对值,下文称为“冷流的温差”)高于正常温差且持续特定时间周期或更长时间,那么可确定热交换在热交换器100中正常执行。
借助于实例,当其中冷流的温差为20℃到50℃或高于20℃到50℃,优选地30℃到40℃或高于30℃到40℃,更优选地约35℃或高于约35℃的状态持续1小时或长于1小时的时间时,可确定到了排放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
当热交换器100正常操作时,由压缩机200压缩到约300巴的BOG具有约40℃到约45℃的温度,且从储存槽T排放且具有约-160℃到约-140℃的温度的BOG供应到热交换器100。此处,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的温度在递送到热交换器100期间增加到约-150℃到约-110℃,优选地约-120℃。
在包含气/液分离器700的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中,当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与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组合且随后供应到热交换器100时,最后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BOG的温度低于从储存槽T排放到热交换器100的BOG的温度,且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BOG的温度可随着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的量增加而进一步降低。
沿着第三供应管线L3供应到热交换器100且具有约40℃到45℃的温度的BOG由热交换器100冷却到约-130℃到约-110℃,且冷流的温差在正常状态中为优选地约2℃到约3℃。
此外,如果如第二温度传感器820测得的从储存槽T排放且由热交换器100用作制冷剂的BOG的温度和如第三温度传感器830测得的由压缩机200压缩且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BOG的温度之间的温差(表示绝对值,下文称为“热流的温差”)高于正常温差且持续特定时间周期或更长时间,那么可确定热交换在热交换器100中正常执行。
当其中热流的温差为20℃到50℃或高于20℃到50℃,优选地30℃到40℃或高于30℃到40℃,更优选地约35℃或高于约35℃的状态继续1小时或长于1小时的时间时,可确定到了排放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
当热交换器100正常操作时,从储存槽T排放且在递送到热交换器100期间具有约-150℃到约-110℃(优选地约-120℃)的稍微增加的温度的BOG可具有约-80℃到40℃的温度,这取决于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之后的船的速度,且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并具有约-80℃到40℃的温度的BOG由压缩机200压缩以具有约40℃到约45℃的温度。
此外,如果如第一压力传感器910测得的由压缩机200压缩且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BOG的压力和如第二压力传感器920测得的由热交换器100冷却的BOG的温度之间的压力差(下文称为“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高于正常压力差且持续特定时间周期或更长时间,那么可确定热交换器100非正常地操作。
因为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不与油混合或具有痕量的油且润滑油与BOG混合的时间点是在BOG由压缩机200压缩时,所以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实质上不累积于热交换器100(其将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用作制冷剂并且随后将BOG供应到压缩机200)的冷流体通道中并且累积于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中,其中将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冷却且供应到减压器600。
相应地,因为流体通道被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阻挡而导致热交换器100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压力差在热流体通道中快速增加,所以通过测量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的压力来确定是否到了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
考虑到具有窄且螺旋形流体通道的PCHE可用作根据这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可以有利地使用关于基于热交换器100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压力差确定是否到了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
借助于实例,当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是其正常压力差的两倍或两倍以上且持续1小时或长于1小时的时间时,可确定到了排放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
当热交换器100正常操作时,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经历约0.5巴到约2.5巴,优选地约0.7巴到约1.5巴,更优选地约1巴的压力降,即使在BOG在通过热交换器100的同时冷却时也不会遭受显著的压力降。当其中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至少为预定压力或大于预定压力,例如1巴到5巴或大于1巴到5巴,优选地1.5巴到3巴或大于1.5巴到3巴,更优选地约2巴(200kPa)或大于约2巴(200kPa)时,可确定到了排放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
尽管如上文所描述可基于冷流的温差、热流的温差和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中的任一个确定用于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点,但可基于冷流的温差、热流的温差和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当中的至少两个确定用于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点以便改进可靠性。
借助于实例,当在35℃或高于35℃的温度下维持冷流的温差和热流的温差之间的较低值持续1小时或长于1小时的时间时,或当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是其正常压力差的两倍或大于两倍或200kPa或大于200kPa且继续1小时或长于1小时的时间时,可确定到了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
第一温度传感器810、第二温度传感器820、第三温度传感器830、第四温度传感器840、第一压力传感器9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920可被视为用于检测热交换器100是否被润滑油堵塞的检测构件。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可进一步包含控制器(未图示)以基于第一温度传感器810、第二温度传感器820、第三温度传感器830、第四温度传感器840、第一压力传感器9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920中的至少一个获得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热交换器100被润滑油堵塞。控制器可被视为用于确定热交换器100是否被润滑油堵塞的确定构件。
2)打开旁路阀590同时关闭第一阀510和第二阀520的步骤
如果在步骤1中确定到了从热交换器100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那么安置于旁路管线BL上的旁路阀590打开,且安置于第一供应管线L1上的第一阀510和安置于第二供应管线L2上的第二阀520关闭。
当旁路阀590打开同时关闭第一阀510和第二阀520时,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经由旁路管线BL发送到压缩机200,且被防止供应到热交换器100。因此,制冷剂并不供应到热交换器100。
3)由压缩机200压缩从储存槽T排放且已经通过旁路管线BL的BOG的步骤
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经由旁路管线BL绕过热交换器100且随后发送到压缩机200。发送到压缩机200的BOG在由压缩机200压缩的同时经历温度和压力的增加。由压缩机200压缩到约300巴的BOG具有约40℃到约45℃的温度。
4)将由压缩机200压缩的部分或全部的热BOG发送到热交换器100的步骤
在将由多级压缩机200压缩的BOG持续供应到热交换器100时,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并且从储存槽T排放的冷BOG并不供应到热交换器100,并且热BOG持续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由此逐步地增加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的温度,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通过所述热流体通道传送。
在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的温度超出润滑油的冷凝或凝固点时,累积于热交换器100中的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逐渐熔融或黏度减小,并且随后熔融的或具有低黏度的润滑油与BOG混合且退出热交换器100。
当使用旁路管线BL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时,BOG循环穿过旁路管线BL、压缩机200、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减压器600和气/液分离器700直至热交换器100恢复正常。
此外,当使用旁路管线BL移除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时,从储存槽T排放且通过旁路管线BL、压缩机200、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和减压器600的BOG可发送到与储存槽T分离的单独槽或另一收集机构,其中BOG与熔融的或黏度减小的润滑油混合。储存在单独槽或另一收集机构中的BOG发送到旁路管线BL以继续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过程。
即使在其中气/液分离器700安置在减压器600的下游的结构中,当由与熔融的或黏度减小的润滑油混合的BOG组成的流体发送到单独槽或其它收集机构时,气/液分离器700也提供与典型BOG再液化系统的功能相同的功能,且熔融的或黏度减小的润滑油并不收集在气/液分离器700中(熔融的或黏度减小的润滑油由与储存槽T分离的单独槽或其它收集机构收集)。因此,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可省略经配置以排放润滑油的气/液分离器,借此实现减少成本。
5)将已经通过热交换器100的BOG发送到气/液分离器700的步骤
随着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的温度增加,累积于热交换器100中的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逐步地熔融或黏度减小,且随后在与BOG混合之后发送到气/液分离器700。在经由旁路管线BL移除热交换器100中的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过程中,因为BOG未再液化,所以再液化气未被气/液分离器700收集,且收集BOG和熔融或低黏度的润滑油。
气/液分离器700中收集的气态BOG沿着第六馈送管线L6从气/液分离器700排放且沿着旁路管线BL发送到压缩机200。因为第一阀510在步骤2中关闭,所以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与从储存槽T排放且沿着旁路管线BL发送到压缩机200的BOG组合,而不发送到热交换器100的冷流体通道。
在第一阀510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将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供应到旁路管线BL可防止将BOG中所含有的润滑油供应到热交换器100,借此防止阻挡热交换器100的冷流体通道。
其中气/液分离器700中收集的气态BOG沿着第六馈送管线L6从气/液分离器700排放且接着沿着旁路管线BL发送回到压缩机200的循环过程持续,直至确定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的温度增加到由压缩机200压缩且发送到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的BOG的温度。然而,循环过程可持续直至凭经验确定已经过去足够的时间。
在使用旁路管线BL从热交换器100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期间,第八阀581关闭以防止气/液分离器700中收集的润滑油沿着第五供应管线L5流动到储存槽T。如果润滑油引入到储存槽T中,那么储存在储存槽T中的液化气的纯度可能劣化,借此劣化液化气的价值。
6)从气/液分离器700排放润滑油的步骤
从热交换器100排放的熔融的或黏度减小的润滑油收集在气/液分离器700中。为了处理气/液分离器700中收集的润滑油,根据此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可采用通过改进典型的气/液分离器而获得的气/液分离器700。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和气/液分离器的放大视图。在图10中,为方便描述起见省略一些组件。
参看图10,气/液分离器700具备:润滑油排放管线OL,气/液分离器700中收集的润滑油经由其排放;以及第五供应管线L5,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液化气经由其发送到储存槽T。为了允许有效地排放气/液分离器700的下部部分处收集的润滑油,润滑油排放管线OL连接到气/液分离器700的下端,且第五供应管线L5的一端安置于气/液分离器700中的连接到润滑油排放管线OL的气/液分离器700的下端上方。为了防止第五供应管线L5被润滑油堵塞,较佳的是,当气/液分离器700中收集的润滑油的量达到最大值时第五供应管线L5的端部安置于润滑油的液位上方。
用于调节流体的流动速率和对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第三阀530可安置于润滑油排放管线OL上,且可提供多个。
因为气/液分离器700中收集的润滑油可自然地排放或可能需要长时间来排放,所以气/液分离器700中的润滑油可经由氮气冲洗而排放。当在约5巴到7巴的压力下将氮气供应到气/液分离器700时,气/液分离器700的内部压力增加且允许润滑油的快速排放。
为了经由氮气冲洗从气/液分离器700排放润滑油,氮气供应管线NL可经安置以便接合到热交换器100上游的第三供应管线L3。若干氮气馈送管线可按需要安置在不同位置处。
用于调节流体的流动速率和对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氮气阀583可安置于氮气供应管线NL上,且在不使用氮气供应管线NL时正常保持在关闭状态。随后,当需要使用氮气管线NL将氮气供应到气/液分离器700以用于氮气冲洗时,打开氮气阀583。可有多个氮气阀583。
尽管可通过将氮气直接注入到气/液分离器700中而经由氮气冲洗执行润滑油的排放,但如果已经安装用于其它目的的氮气供应管线,那么较佳的是,使用可能先前出于其它目的安置的另一安装的氮气供应管线从气/液分离器700排放润滑油。
在将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的全部发送到旁路管线BL以由压缩机200压缩、将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发送到热交换器100的热流体通道、将通过交换器100且在减压器600中减小压力的BOG发送到气/液分离器700,且将从气/液分离器700排放的BOG发送到旁路管线BL的过程之后,如果确定热交换器100中大多数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收集在气/液分离器700中(也就是说,如果确定热交换器100恢复正常),那么通过阻挡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流入热交换器100且打开氮气阀583来执行氮气冲洗。
7)确定热交换器100是否恢复正常的步骤
如果确定热交换器100经由从热交换器100排放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而再次恢复正常,且当从气/液分离器700排放润滑油的过程完成时,通过打开第一阀510和第二阀520同时关闭旁路阀590再次正常操作BOG再液化系统。当BOG再液化系统正常操作时,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且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的部分或全部的BOG经由压缩机200的压缩、热交换器100的冷却和减压器600的减压再液化。
与确定是否到了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一样,确定热交换器100是否再次恢复正常是基于冷流的温差、热流的温差和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中的至少一个。
除了在热交换器100内部的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以外,还可经由上述过程移除累积于管道、阀、仪器以及其它设备中的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
常规地,在使用旁路管线BL移除热交换器100内部的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步骤期间,可驱动高压发动机和/或低压发动机(下文称为“发动机”)。在检修包含在燃料供应系统或再液化系统中的设备的一部分后,因为燃料无法供应到发动机或过剩的BOG无法再液化,所以发动机通常处于未驱动状态。
相反,如果如在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可在从热交换器100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期间驱动,那么因为有可能在发动机的操作期间检修热交换器100,所以存在以下优点:有可能在热交换器100的检修期间推进船且产生动力并使用过剩的BOG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
此外,当在从热交换器100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期间驱动发动机时,存在以下优点:有可能燃烧由压缩机200压缩期间与BOG混合的润滑油。也就是说,使用发动机不仅是出于推进船或产生动力的目的,而且用于移除与BOG混合的油。
另一方面,基于是否到了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的警报确定的过程可包含①警报激活步骤,和/或②警报产生步骤。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警报是作为通知单元的实例阐释。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减压器的放大视图,且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减压器的放大视图。
参看图7,两个压缩机200、210可在本实用新型中并联布置。所述两个压缩机200、210可具有相同规格,且可充当备用以为预防压缩机中的任一个的故障做准备。为方便描述起见省略其它装置的说明。
参看图7,在其中压缩机200、210并联布置的结构中,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经由第七供应管线L22发送到第二压缩机210,且由第二压缩机210压缩的BOG经由燃料供应管线SL部分排放到高压发动机,而过剩的BOG经由第八供应管线L33发送到热交换器100以经历再液化过程。用于调节流动速率和对应管线的打开/关闭的第十阀571可安置于第八供应管线L33上。
在其它实施例中,两个减压器600、610可如图8所示并联布置,且串联布置的两对减压器600、610可如图9所示并联布置。
参看图8,并联布置的两个减压器600、610可充当备用以为预防压缩机中的任一个的故障做准备,且减压器600、610中的每一个可以使隔离阀620在其前后端处的方式提供。
参看图9,串联连接的两对减压器600、610并联布置。取决于制造商,两个减压器600串联连接以实现减压稳定性。并联连接的两对减压器600、610可充当备用以为预防任何对减压器的故障做准备。
并联连接的减压器600、610中的每一个可以使隔离阀620在其前后端处的方式提供。图8和图9中示出的隔离阀620在因为减压器600、610的故障等而维护或检修减压器600后即刻隔离减压器600。
①警报激活的步骤
在其中BOG再液化系统包含如图2所示一个压缩机200和一个减压器600的结构中,在如下条件下激活警报:减压器600打开的程度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第七阀570和第二阀520打开,且气/液分离器700中液化气的液位为正常液位。
在其中BOG再液化系统包含如图2所示的一个压缩机200和如图8所示并联连接的两个减压器600、610的结构中,在如下条件(下文称为“第一警报激活条件”)下激活警报:第一减压器600或第二减压器610打开的程度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第七阀570和第二阀520打开,且气/液分离器700中的液化气的液位为正常液位。
在其中BOG再液化系统包含如图2所示的一个压缩机200和如图9所示并联连接的两对减压器600、610的结构中,在如下条件(下文称为“第二警报激活条件”)下激活警报:串联布置的两个第一减压器600中的一个或串联连接的两个第二减压器610中的一个打开的程度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第七阀570和第二阀520打开,且气/液分离器700中液化气的液位为正常液位。
在BOG再液化系统包含如图7所示并联连接的两个压缩机200、210和如图2所示的一个减压器600的结构中,在如下条件(下文称为“第三警报激活条件”)下激活警报:减压器600打开的程度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第七阀570或第十阀571打开,第二阀520打开,且气/液分离器700中的液化气的液位为正常液位。
在其中BOG再液化系统包含如图7所示并联连接的两个压缩机200、210和如图8所示并联连接的两个减压器600、610的结构中,在如下条件(下文称为“第四警报激活条件”)下激活警报:第一减压器600或第二减压器610打开的程度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第七阀570或第十阀571打开,第二阀520打开,且气/液分离器700中液化气的液位为正常液位。
在其中BOG再液化系统包含如图7所示并联连接的两个压缩机200、210和如图9所示并联连接的两对减压器600、610的结构中,在如下条件(下文称为“第五警报激活条件”)下激活警报:串联布置的两个第一减压器600中的一个或串联连接的两个第二减压器610中的一个打开的程度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第七阀570或第十阀571打开,第二阀520打开,且气/液分离器700中液化气的液位为正常液位。
在上文描述的第一到第五警报激活条件中,第一减压器600或第二减压器610预定的打开程度可为2%,且气/液分离器700中液化气的正常液位意味着可通过确认气/液分离器700中的再液化气而确定正常实行了再液化过程的案例。
②警报产生的步骤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一个则可产生警报以指示用于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点:冷流的温差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周期的条件、热流的温差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周期的条件,以及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周期的条件。
为了改进可靠性,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两个则可产生警报以指示用于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点:冷流的温差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周期的条件、热流的温差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周期的条件,以及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周期的条件。
此外,如果冷流的温差和热流的温差中的较低值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周期(或条件),或如果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为预设值或大于预设值且持续预定时间周期,那么可产生警报以指示用于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由合适的控制器确定热交换器的异常、警报产生等。作为用于确定热交换器的异常、警报产生等的控制器,可使用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BOG再液化系统使用的控制器,优选地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BOG再液化系统应用到的船或海上结构使用的控制器,且还可使用用于确定热交换器的异常、警报的发生等的单独控制器。
此外,旁路管线的使用、润滑油的排放、到发动机的燃料供应、BOG再液化系统的开始或重新开始,以及用于这些组件的各种阀的打开或关闭可通过所述控制器自动或手动地控制。
2.当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为低时使用旁路管线BL来满足压缩机200的进气压力条件的案例
在储存槽T具有低内部压力的案例中,例如在因为储存槽T中的少量液化气而导致所产生的BOG的量较少时或如果因为船的高速而导致供应到发动机以用于推进船的BOG的量较大,压缩机200通常不满足压缩机200的上游的进气压力条件。
具体来说,在用作热交换器100的PCHE(DCHE)中,在从储存槽T中排放的BOG通过PCHE时,因为其窄流体通道而导致压力降较大。
常规地,当压缩机200未能满足进气压力条件时,再循环阀541、542、543、544打开以通过再循环部分或全部的BOG穿过再循环管线RC1、RC2、RC3、RC4来保护压缩机200。
然而,如果通过再循环BOG满足压缩机200的进气压力条件,那么由压缩机200压缩的BOG的量减小,借此致使再液化性能劣化且不能满足发动机的燃料消耗要求。具体来说,如果发动机不满足燃料消耗要求,那么船的操作可能受到明显干扰。因此,需要即使在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为低时也能够满足压缩机的进气压力条件和发动机的燃料消耗要求的BOG再液化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当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为低时也可使用经提供用于维护和检修热交换器100的旁路管线BL来满足压缩机200的进气压力条件,而不减小由压缩机100压缩的BOG的量,而不需要提供额外设备。有可能满足压缩机200所需的吸入压力条件,而不减小BOG的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当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减小到预设值或小于预设值时,旁路阀590打开以允许从储存槽T排放的部分或全部的BOG经由绕过热交换器100的旁路管线BL直接发送到压缩机200。
发送到旁路管线BL的BOG的量可取决于储存槽T的压力与压缩机200所需的进气压力条件比较来调节。也就是说,所有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可通过打开旁路阀590同时关闭第一阀510和第二阀520而发送到旁路管线BL,或仅一些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可发送到旁路管线BL,且剩余BOG可通过部分打开旁路阀590、第一阀510和第二阀520而发送到热交换器100。也就是说,所有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可通过打开旁路阀590同时关闭第一阀510和第二阀520而发送到旁路管线BL,或仅一些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可发送到旁路管线BL,且剩余BOG可通过部分打开旁路阀590、第一阀510和第二阀520而发送到热交换器100。BOG的压力降随着经由旁路管线BL绕过热交换器100的BOG的量增加而减小。
虽然当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绕过热交换器100且直接发送到压缩机200时具有使压力降最小化的优点,但是BOG的冷热量不能用于再液化BOG。因此,基于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发动机的燃料消耗要求、待再液化的BOG的量等来确定使用旁路管线BL以减小压力降以及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的量当中的待发送到旁路管线BL的BOG的量。
借助于实例,可确定这样做是有利的:当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为预设值或小于预设值且船在预定速度或大于预定速度的速度下操作时使用旁路管线BL减下压力降。具体来说,可确定这样做是有利的:当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为1.09巴或小于1.09巴且船的速度为17节或大于17节时使用旁路管线BL减小压力降。
此外,即使当所有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经由旁路管线BL发送到压缩机200时,也经常不能满足压缩机200的进气压力条件。在此案例中,使用再循环管线RC1、RC2、RC3、RC4满足进气压力条件。
也就是说,在因为储存槽T的压力降低而导致不能满足压缩机200的进气压力条件时,在相关技术中使用再循环管线RC1、RC2、RC3、RC4来保护压缩机200,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为了满足压缩机200的进气压力条件主要地使用旁路管线BL,并且在甚至通过将所有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经由旁路管线BL发送到压缩机也不能满足压缩机200的进气压力条件时次要地使用再循环管线RC1、RC2、RC3、RC4。
为了满足压缩机200的进气压力条件而主要地使用旁路管线BL且次要地使用再循环管线RC1、RC2、RC3、RC4,旁路阀590打开时所处的压力条件被设定成比再循环阀541、542、543、544打开时所处的压力条件高的值。
再循环阀541、542、543、544打开时所处的条件和旁路阀590打开时所处的条件优选地基于压缩机200上游的压力来确定。或者,这些条件可基于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确定。
压缩机200上游的压力可由安置在压缩机200上游的第三压力传感器(未图示)测量,且储存槽T的内部压力可由第四压力传感器(未图示)测量。
另一方面,在其中用于排放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的第六供应管线L6在旁路管线BL的从第一供应管线L1形成分支的分支点下游的位置处接合到第一供应管线L1的结构中,在防止压力降的同时从储存槽T排放的一些BOG可通过以下操作用作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将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直接发送到旁路管线BL,其中所有旁路阀590、第一阀510和第二阀520在系统的操作中打开。
因为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的温度低于从储存槽T排放且供应到热交换器100的BOG的温度,且热交换器100的冷却效率可能在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直接发送到旁路管线BL时劣化,所以较佳的是,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至少一些气态BOG发送到热交换器100。
此处,如果储存槽T中产生的BOG的量小于作为发动机所需的燃料的BOG的量,那么可能不必再液化BOG。然而,当不需要再液化BOG时,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所有气态BOG可发送到旁路管线BL,因为不必将制冷剂供应到热交换器100。
相应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第六供应管线L6在旁路管线BL的从第一供应管线L1形成分支的分支点上游的位置处接合到第一供应管线L1。在其中第六供应管线L6在旁路管线的分支点上游接合到第一供应管线L1的结构中,从储存槽T排放的BOG和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在旁路管线BL的分支点上游的位置处彼此组合,且接着取决于旁路阀590和第一阀510打开的程度确定待发送到旁路管线BL和热交换器100的BOG的量,借此容易控制系统,且防止由气/液分离器700分离的气态BOG直接发送到旁路管线BL。
优选地,旁路阀590是比典型阀提供更高响应的阀,以便允许取决于储存槽T的压力改变快速调节打开的程度。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的示意图。
参看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不同于根据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包含压力差传感器930代替第一压力传感器9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920,且以下描述将聚焦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的不同特征。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相同的组件的描述将省略。
不同于第一实施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BOG再液化系统包含测量热交换器100上游的第三供应管线L3和热交换器100下游的第四供应管线L4之间的压力差的压力差传感器930,而非第一压力传感器910和第二压力传感器920。
可由压力差传感器930获得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且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可基于热流体通道的压力差、冷流的温差和热流的温差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是否到了移除经冷凝或凝固的润滑油的时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改变、更改以及等效实施例。

Claims (24)

1.一种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压缩机,其压缩蒸发气体;
热交换器,其使用未被所述压缩机压缩的所述蒸发气体作为制冷剂经由热交换冷却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所述蒸发气体;
减压器,其安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下游且减小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的流体的压力;以及
气/液分离器,其安置在所述减压器的下游且使所述蒸发气体分离为由再液化产生的液化气和气态蒸发气体,
其中所述压缩机包括至少一个油润滑型汽缸,且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到润滑油排放管线,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收集的润滑油经由所述润滑油排放管线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排放管线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所述液化气沿着第五供应管线从所述气/液分离器排放,且所述润滑油排放管线安置成与所述第五供应管线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供应管线的一端安置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中的连接到所述润滑油排放管线的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端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气/液分离器中收集的所述润滑油的量达到最大值时,所述第五供应管线的一端安置于所述润滑油的液位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旁路管线,所述蒸发气体在绕过所述热交换器之后经由所述旁路管线供应到所述压缩机。
7.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油分离器,其安置在所述压缩机的下游且使所述润滑油与所述蒸发气体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第一滤油器,其安置在所述压缩机的下游且使所述润滑油与所述蒸发气体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油器分离具有汽相或雾相的所述润滑油。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第二滤油器,其安置于以下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减压器和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的位置、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所述液化气被排放所经由的第五供应管线,以及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所述气态蒸发气体被排放所经由的第六供应管线,
所述第二滤油器是低温滤油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油器分离具有固相的所述润滑油。
12.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所述气态蒸发气体与待用作所述热交换器中的所述制冷剂的所述蒸发气体组合且发送到所述热交换器以便用作所述制冷剂。
13.一种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压缩机,其压缩蒸发气体;热交换器,其使用未被所述压缩机压缩的所述蒸发气体作为制冷剂经由热交换冷却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所述蒸发气体;以及减压器,其减小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的流体的压力,所述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进一步包括:
检测单元,其安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上游和/或下游以检测所述热交换器是否被润滑油堵塞;以及
通知单元,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指示所述热交换器被所述润滑油堵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是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温度传感器,其安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冷流体通道的上游;
第二温度传感器,其安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冷流体通道的下游;
第三温度传感器,其安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热流体通道的上游;
第四温度传感器,其安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热流体通道的下游;
第一压力传感器,其安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热流体通道的上游;以及
第二压力传感器,其安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所述热流体通道的下游。
16.根据权利要求13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确定单元,其确定所述热交换器是否被所述润滑油堵塞。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为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热交换器是否被所述润滑油堵塞。
18.一种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压缩机,其压缩蒸发气体;
热交换器,其使用从储存槽排放的所述蒸发气体作为制冷剂经由热交换冷却由所述压缩机压缩的所述蒸发气体;
第一阀,其用于调节流体的流动速率和安置于第一供应管线上的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待用作所述热交换器中的所述制冷剂的蒸发气体经由所述对应供应管线供应到所述热交换器;
第二阀,其用于调节流体的流动速率和安置于第二供应管线上的对应供应管线的打开/关闭,待用作所述热交换器中的所述制冷剂的所述蒸发气体经由所述对应供应管线供应到所述压缩机;
旁路管线,所述蒸发气体在绕过所述热交换器之后经由其供应到所述压缩机;以及
减压器,其安置在所述热交换器下游且减小由所述热交换器冷却的流体的压力,
所述压缩机包括至少一个油润滑型汽缸,
所述旁路管线从所述第一阀上游的所述第一供应管线形成分支且接合到所述第二阀下游的所述第二供应管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气/液分离器,其安置在所述减压器的下游且使所述蒸发气体分离为由再液化产生的液化气和气态蒸发气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的所述气态蒸发气体沿着第六供应管线排放,与待用作所述热交换器中的所述制冷剂的所述蒸发气体组合,且发送到所述热交换器以便用作所述制冷剂,且所述第六供应管线接合到所述第一阀上游的所述第一供应管线。
21.根据权利要求1到5、13到15和18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将所述蒸发气体压缩到150巴到350巴的压力。
22.根据权利要求1到5、13到15和18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将所述蒸发气体压缩到80巴到250巴的压力。
23.根据权利要求1到5、13到15和18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微通道型流体通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是印刷电路热交换器。
CN201820680789.3U 2017-07-31 2018-05-08 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 Active CN20872059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97317 2017-07-31
KR1020170097317A KR101908568B1 (ko) 2017-07-31 2017-07-31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내의 윤활유 배출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20597U true CN208720597U (zh) 2019-04-09

Family

ID=64132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80789.3U Active CN208720597U (zh) 2017-07-31 2018-05-08 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22087B1 (zh)
KR (1) KR101908568B1 (zh)
CN (1) CN20872059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71875B1 (ko) * 2019-08-23 2021-07-01 한국가스공사 수소 충전용 냉각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수소 자동차 충전 방법
JP7085079B1 (ja) 2022-03-18 2022-06-15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圧縮機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8439U (ja) * 1982-12-02 1984-06-15 バブコツク日立株式会社 炭化水素系物質のガス化装置
JPH0267855U (zh) * 1988-11-08 1990-05-23
GB9726297D0 (en) * 1997-12-11 1998-02-11 Bhp Petroleum Pty Ltd Liquefac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MXPA06013098A (es) * 2004-05-28 2007-04-27 Hyradix Inc Proceso de generacion de hidrogeno usando oxidacion parcial/reforma de vapor.
KR101275580B1 (ko) * 2011-09-21 2013-06-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운전방법
JP5851959B2 (ja) * 2012-08-29 2016-02-0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発電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722597B1 (ko) * 2012-12-11 2017-04-03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519541B1 (ko) * 2013-06-26 2015-05-13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증발가스 처리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22087B1 (ja) 2018-11-14
KR101908568B1 (ko) 2018-10-16
JP2019027590A (ja) 2019-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23127A (zh) 排放润滑油的方法和发动机燃料供应方法
EP3663182A1 (en) Boil-off gas reliquef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harging lubricating oil in boil-off gas reliquefaction system
US20240003496A1 (en) Boil-off gas reliquef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discharging lubricant oil from boil-off gas reliquefaction system
KR20190014000A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내의 윤활유 배출 방법, 그리고 엔진의 연료 공급 방법
CN208720597U (zh) 蒸发气体再液化系统
EP3666636A1 (en) Boil-off gas reliquefaction system, method for discharging lubricating oil in boil-off gas reliquefaction system, and engine fuel supply method
KR20190014790A (ko) 선박용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30019057A1 (en) Boil-off gas reliquefaction system
KR101908572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내의 윤활유 배출 방법
KR101957323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KR101938181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내의 윤활유 배출 방법 및 엔진의 연료 공급 방법
KR101989875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내의 윤활유 배출 방법
KR101938178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내의 윤활유 배출 방법
KR101938177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엔진의 연료 공급 방법
KR101938175B1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내의 윤활유 배출 방법
KR20190013392A (ko)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및 증발가스 재액화 시스템 내의 윤활유 배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370 Juti Road, Juji City, Gyeongsangnam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Hanhua Ocean Co.,Ltd.

Address before: 3370 Judi Road, Juji City, gyeongnan Road, Republic of Korea postal code: 53302

Patentee before: DAEWOO SHIPBUILDING & MARINE ENGINEE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