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10492U - 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10492U
CN208710492U CN201721774339.2U CN201721774339U CN208710492U CN 208710492 U CN208710492 U CN 208710492U CN 201721774339 U CN201721774339 U CN 201721774339U CN 208710492 U CN208710492 U CN 208710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hole
moxa
cover
stack shell
moxa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743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烈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Liangzh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沈烈慧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沈烈慧 filed Critical 沈烈慧
Priority to CN2017217743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10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10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10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包括有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艾柱,所述筒体的底面分布有能使艾柱燃烧产生的热气流通过的艾灸通孔,所述筒体包括筒盖和筒身,所述筒盖套盖在筒身的顶部上,所述筒盖的底面上设置有导磁块,所述导磁块上连接有导磁针,所述艾柱的上端插置在导磁针上,所述艾柱的下端为悬空置于筒身的内腔中。其优点在于:导磁针与导磁块配合使用,能在筒体内形成磁场,用于磁极治疗,通过磁场按摩穴位,增强本装置的疗效,艾柱插置在导磁针上,安装拆卸十分方便;艾柱上方还可以插置限位木塞,限位木塞能阻隔艾柱与筒盖,避免火星烧灼筒盖,使用更安全,同时限位木塞能增加艾柱与使用者捏握筒盖处之间的距离,避免筒体上部温度过高,影响使用者捏握。

Description

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0920023864.X名称为《一种托举式艾灸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托举式艾灸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给病人艾灸时在针灸针上端插上燃烧的艾柱,由于针灸针承重有限一次插的艾柱尺寸非常短,针一个穴位要换几次艾柱操作非常麻烦延长了治疗时间。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三腿支撑架的一端固定在底环座上,其另一端固定在带孔托盘上,艾柱插筒与带孔托盘固定连接。它的优点是:此托举式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结构设计合理实用,使用它由于可托举较长的燃烧艾柱使艾灸治疗时间缩短,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大大提高了针灸针的稳定性对治疗十分有利。然而,该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功能单一,而且艾柱更换不方便,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既能艾灸又能磁灸,而且艾柱更换方便的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包括有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艾柱,所述筒体的底面分布有能使艾柱燃烧产生的热气流通过的艾灸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筒盖和筒身,所述筒盖套盖在筒身的顶部上,所述筒盖的底面上设置有导磁块,所述导磁块上连接有导磁针,所述艾柱的上端插置在导磁针上,所述艾柱的下端为悬空置于筒身的内腔中。
作为改进,所述导磁针的侧面可优选呈“丁”字形结构,所述导磁针包括针体和导磁圆盘,所述针体上端与导磁圆盘的底面相连接,所述艾柱与针体相互插接而固定在一起,所述导磁圆盘通过磁力与固定于筒盖底面上的导磁块相互吸附而脱卸式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针体上可优选还插置有限位木塞,所述限位木塞顶面与导磁圆盘相抵触,而所述针体的下端延伸出限位木塞的底面,所述艾柱的顶部与延伸出限位木塞底面的针体插接而相互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改进,在筒盖底面上还设置有能夹住限位木塞上部侧面或艾柱上部侧面的卡爪,所述卡爪的顶面通过胶水与导磁块底面粘接在一起,或所述卡爪为铁质卡爪,铁质卡爪的顶面通过磁力与导磁块的底面吸附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导磁块可优选通过粘接剂粘接在筒盖底面上,或者,所述筒盖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导磁块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螺钉、螺栓或插销插入连接孔与固定孔中使筒盖与导磁块连接在一起。
作为改进,所述筒身的底面分布有能使艾柱燃烧产生的热气流通过的艾灸通孔的结构为:在筒身底部的通腔中嵌置有形状与筒身底部通腔相适配的隔板,所述艾灸通孔分布于隔板上,在隔板的底面上涂有防止皮肤感染细菌的抗菌材料层,在隔板的顶面上衬垫有能将艾柱燃烧的热量返回至艾柱上的铝薄片层。
作为改进,所述筒身的底部可优选套置有当筒身贴附在人体上时能防止皮肤受伤的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上部设置有套环,在套环上间隔地凸设有凸扣,所述凸扣对应地卡扣于筒身下部的卡孔中,在硅胶套的底部圆周面上分布有能方便与粘胶纸粘接定位的凸耳。
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耳上可优选分别设置有用于皮肤透气的导气孔。
作为改进,所述筒身上可优选设置有能使筒体内外空气相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包括位于筒身上的上部通气孔、中部通气孔和下部通气孔,所述上部通气孔位于筒盖内侧面相对应高度的筒身侧壁上,当筒盖下移时能将上部通气孔封闭,而当筒盖上移时能将上部通气孔露出与外界相通,中部通气孔位于下部通气孔的斜上方,使相邻两个下部通气孔与一个中部通气孔的中心连线形成三角形的分布结构。或者,所述通气孔包括位于筒身上的上部通气孔、中部通气孔和下部通气孔,所述筒盖的侧面上设置有腰形通气孔,所述上部通气孔分别与筒盖上的腰形通气孔相对应,当筒盖上下移动时能改变上部通气孔与腰形通气孔之间的通气流量,中部通气孔位于与下部通气孔的斜上方,使相邻两个下部通气孔与一个中部通气孔的中心连线形成三角形的分布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筒身的内侧壁上可优选衬垫有能将艾柱燃烧的热量返回至艾柱上的铝薄片层,所述筒身的内侧壁上的铝薄片层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能通过红外线将热量返回给艾柱燃烧部的红色铝薄片层,下部通过强光将热量返回至艾柱燃烧部的银色铝薄片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所述筒体包括筒盖和筒身,所述筒盖套盖在筒身的顶部上,所述筒盖的底面上设置有导磁块,所述导磁块上连接有导磁针,所述艾柱的上端插置在导磁针上,所述艾柱的下端为悬空置于筒身的内腔中,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导磁针与导磁块配合使用,能在筒体内形成磁场,用于磁极治疗,通过磁场按摩穴位,增强本装置的疗效,艾柱插置在导磁针上,安装拆卸十分方便;艾柱上方还可以插置限位木塞,限位木塞能阻隔艾柱与筒盖,避免火星烧灼筒盖,使用更安全,同时限位木塞能增加艾柱与使用者捏握筒盖处之间的距离,避免筒体上部温度过高,影响使用者捏握;通气孔向筒体内带入更多的氧气,促进艾柱燃烧,有助于在筒体内腔中形成气流循环,更好地刺激皮肤上的穴位;筒身和隔板顶面设置有铝薄片层,铝薄片层能反射光线,使艾柱产生的热量聚集在筒体内腔中减缓热量损失,增强艾灸效果,聚集的热量从隔板的艾灸通孔离开筒体接触皮肤,热力更均匀、持久,使用效果更理想;铝薄片层的聚热效果与通气孔的气体流动共同作用,保证筒体内温度平稳升高,有利于皮肤适应温度变化,避免皮肤灼伤;筒身上套置有硅胶套,硅胶套质地柔软,能贴合在人体皮肤上,使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与皮肤接触更为紧密、舒适,有助于艾灸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处于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图2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4进一步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图5中未分解部分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图1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9是图8中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包括有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艾柱32,所述筒体的底面分布有能使艾柱燃烧产生的热气流通过的艾灸通孔41,所述筒体包括筒盖2和筒身1,所述筒盖2套盖在筒身1的顶部上,所述筒盖2的底面上设置有导磁块5,所述导磁块5上连接有导磁针,所述艾柱32的上端插置在导磁针上,所述艾柱32的下端为悬空置于筒身1的内腔中。所述导磁针的侧面呈“丁”字形结构,所述导磁针包括针体31和导磁圆盘3,所述针体31上端与导磁圆盘3的底面相连接,所述艾柱32与针体31相互插接而固定在一起,所述导磁圆盘3通过磁力与固定于筒盖底面上的导磁块5相互吸附而脱卸式固定在一起。在所述针体31上还插置有限位木塞33,所述限位木塞33顶面与导磁圆盘3相抵触,而所述针体31的下端延伸出限位木塞33的底面,所述艾柱32的顶部与延伸出限位木塞33底面的针体31插接而相互固定在一起。在筒盖底面上还设置有能夹住限位木塞33上部侧面或艾柱上部侧面的卡爪6,所述卡爪6的顶面通过胶水与导磁块5底面粘接在一起,或所述卡爪6为铁质卡爪,铁质卡爪的顶面通过磁力与导磁块5的底面吸附在一起。所述导磁块5通过粘接剂粘接在筒盖底面上,或者,所述筒盖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21,导磁块5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螺钉、螺栓或插销插入连接孔21与固定孔中使筒盖2与导磁块5连接在一起。
筒身1的底面分布有能使艾柱燃烧产生的热气流通过的艾灸通孔41的结构为:在筒身1底部的通腔中嵌置有形状与筒身1底部通腔相适配的隔板4,所述艾灸通孔41分布于隔板4上,在隔板4的底面上涂有防止皮肤感染细菌的抗菌材料层,在隔板4的顶面上衬垫有能将艾柱燃烧的热量返回至艾柱32上的铝薄片层12。所述筒身1的底部套置有当筒身1贴附在人体上时能防止皮肤受伤的硅胶套8,所述硅胶套8的上部设置有套环81,在套环81上间隔地凸设有凸扣,所述凸扣对应地卡扣于筒身下部的卡孔13中,在硅胶套8的底部圆周面上分布有能方便与粘胶纸粘接定位的凸耳82。所述凸耳8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皮肤透气的导气孔83。筒身1上设置有能使筒体内外空气相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包括位于筒身1上的上部通气孔14、中部通气孔11和下部通气孔15,所述上部通气孔14位于筒盖内侧面相对应高度的筒身侧壁上,当筒盖2下移时能将上部通气孔14封闭,而当筒盖2上移时能将上部通气孔14露出与外界相通,中部通气孔11位于下部通气孔15的斜上方,使相邻两个下部通气孔15与一个中部通气孔11的中心连线形成三角形的分布结构。或者,所述通气孔包括位于筒身上的上部通气孔14、中部通气孔11和下部通气孔15,所述筒盖2的侧面上设置有腰形通气孔22,所述上部通气孔14分别与筒盖2上的腰形通气孔22相对应,当筒盖2上下移动时能改变上部通气孔14与腰形通气孔22之间的通气流量,中部通气孔11位于与下部通气孔15的斜上方,使相邻两个下部通气孔15与一个中部通气孔11的中心连线形成三角形的分布结构。筒身1的内侧壁上衬垫有能将艾柱燃烧的热量返回至艾柱32上的铝薄片层12,所述筒身1的内侧壁上的铝薄片层12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能通过红外线将热量返回给艾柱燃烧部的红色铝薄片层,下部通过强光将热量返回至艾柱燃烧部的银色铝薄片层。

Claims (4)

1.一种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包括有筒体和设置在筒体内的艾柱(32),所述筒体的底面分布有能使艾柱燃烧产生的热气流通过的艾灸通孔(4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筒盖(2)和筒身(1),所述筒盖(2)套盖在筒身(1)的顶部上,所述筒盖(2)的底面上设置有导磁块(5),所述导磁块(5)上连接有导磁针,所述艾柱(32)的上端插置在导磁针上,所述艾柱(32)的下端为悬空置于筒身(1)的内腔中;所述筒身(1)上设置有能使筒体内外空气相通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包括位于筒身(1)上的上部通气孔(14)、中部通气孔(11)和下部通气孔(15),所述上部通气孔(14)位于筒盖内侧面相对应高度的筒身侧壁上,当筒盖(2)下移时能将上部通气孔(14)封闭,而当筒盖(2)上移时能将上部通气孔(14)露出与外界相通,中部通气孔(11)位于下部通气孔(15)的斜上方,使相邻两个下部通气孔(15)与一个中部通气孔(11)的中心连线形成三角形的分布结构;或者,所述通气孔包括位于筒身上的上部通气孔(14)、中部通气孔(11)和下部通气孔(15),所述筒盖(2)的侧面上设置有腰形通气孔(22),所述上部通气孔(14)分别与筒盖(2)上的腰形通气孔(22)相对应,当筒盖(2)上下移动时能改变上部通气孔(14)与腰形通气孔(22)之间的通气流量,中部通气孔(11)位于与下部通气孔(15)的斜上方,使相邻两个下部通气孔(15)与一个中部通气孔(11)的中心连线形成三角形的分布结构;所述导磁针的侧面呈“丁”字形结构,所述导磁针包括针体(31)和导磁圆盘(3),所述针体(31)上端与导磁圆盘(3)的底面相连接,所述艾柱(32)与针体(31)相互插接而固定在一起,所述导磁圆盘(3)通过磁力与固定于筒盖底面上的导磁块(5)相互吸附而脱卸式固定在一起;在所述针体(31)上还插置有限位木塞(33),所述限位木塞(33)顶面与导磁圆盘(3)相抵触,而所述针体(31)的下端延伸出限位木塞(33)的底面,所述艾柱(32)的顶部与延伸出限位木塞(33)底面的针体(31)插接而相互固定在一起;在筒盖底面上还设置有能夹住限位木塞(33)上部侧面或艾柱上部侧面的卡爪(6),所述卡爪(6)的顶面通过胶水与导磁块(5)底面粘接在一起,或所述卡爪(6)为铁质卡爪,铁质卡爪的顶面通过磁力与导磁块(5)的底面吸附在一起;所述导磁块(5)通过粘接剂粘接在筒盖底面上,或者,所述筒盖(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孔(21),导磁块(5)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孔,螺钉、螺栓或插销插入连接孔(21)与固定孔中使筒盖(2)与导磁块(5)连接在一起;所述筒身(1)的底面分布有能使艾柱燃烧产生的热气流通过的艾灸通孔(41)的结构为:在筒身(1)底部的通腔中嵌置有形状与筒身(1)底部通腔相适配的隔板(4),所述艾灸通孔(41)分布于隔板(4)上,在隔板(4)的底面上涂有防止皮肤感染细菌的抗菌材料层,在隔板(4)的顶面上衬垫有能将艾柱燃烧的热量返回至艾柱(32)上的铝薄片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的底部套置有当筒身(1)贴附在人体上时能防止皮肤受伤的硅胶套(8),所述硅胶套(8)的上部设置有套环(81),在套环(81)上间隔地凸设有凸扣,所述凸扣对应地卡扣于筒身下部的卡孔(13)中,在硅胶套(8)的底部圆周面上分布有能方便与粘胶纸粘接定位的凸耳(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8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皮肤透气的导气孔(83)。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艾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1)的内侧壁上衬垫有能将艾柱燃烧的热量返回至艾柱(32)上的铝薄片层(12),所述筒身(1)的内侧壁上的铝薄片层(12)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能通过红外线将热量返回给艾柱燃烧部的红色铝薄片层,下部通过强光将热量返回至艾柱燃烧部的银色铝薄片层。
CN201721774339.2U 2017-12-18 2017-12-18 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Active CN208710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4339.2U CN208710492U (zh) 2017-12-18 2017-12-18 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74339.2U CN208710492U (zh) 2017-12-18 2017-12-18 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10492U true CN208710492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6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74339.2U Active CN208710492U (zh) 2017-12-18 2017-12-18 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1049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2633A (zh) * 2019-04-28 2019-12-03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 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CN113696212A (zh) * 2021-09-22 2021-11-26 通适(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灸机器人操作头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22633A (zh) * 2019-04-28 2019-12-03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 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CN110522633B (zh) * 2019-04-28 2022-10-28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 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CN113696212A (zh) * 2021-09-22 2021-11-26 通适(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敏灸机器人操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22869A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08710492U (zh) 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CN208096988U (zh) 用于艾灸的艾灸器
CN107970114A (zh) 一种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CN207898665U (zh) 设有围板的艾灸器
CN108451763A (zh) 一种艾灸机构
CN208096989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106109230B (zh) 艾灸盒
CN208096987U (zh) 一种艾灸结构
CN208339782U (zh) 用于艾灸的艾灸装置
CN206777616U (zh) 多功能氧疗蓝光用头罩
CN210096354U (zh) 一种自吸型艾灸器
CN208339783U (zh) 一种艾灸器
CN209092152U (zh) 一种艾灸机构
CN209734527U (zh) 一种便于随身携带的艾灸仪
CN206183646U (zh) 一种新型防烫艾灸盒
CN206995581U (zh) 无创呼吸机面罩保护垫
CN212854048U (zh) 一种具有红蓝光辅助理疗效果的便携式艾灸仪
CN209490260U (zh) 一种使用简便安全的磁灸装置
CN205287179U (zh) 一种可穿戴人工复苏面罩
CN213048160U (zh) 一种新型的艾灸养生器
CN211432909U (zh) 乳腺癌患者康复辅助治疗肌肉感应系统
CN215135288U (zh) 一种防导管移位的新型麻醉牙垫
CN209092167U (zh) 艾灸床
CN217724263U (zh) 一种儿童护理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8

Address after: 411100 west end, 4th floor, building 10,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9 Chuanqi West Road, Xiangt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Liangzhi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2010, building 1, feicuiwan, Heqing North Road, high tech Zone,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 Lieh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