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22633A - 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22633A
CN110522633A CN201910348290.1A CN201910348290A CN110522633A CN 110522633 A CN110522633 A CN 110522633A CN 201910348290 A CN201910348290 A CN 201910348290A CN 110522633 A CN110522633 A CN 110522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oxa
connecting plate
air ho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82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22633B (zh
Inventor
陈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dos Shuilianru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an Vocational Second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Group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an Vocational Second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Group School filed Critical Ruian Vocational Second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Group School
Priority to CN2019103482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22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22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2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22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22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6Device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such points within cell-life lim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8Devices for applying needles to such points, i.e. for acupuncture ; Acupuncture needl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07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heate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包括艾绒托本体,所述艾绒托本体由艾绒托外壳和艾绒托内壳构成,所述艾绒托内壳套接设置在艾绒托外壳内,所述艾绒托外壳用于对艾绒托内壳的限位。本发明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在保证艾绒托的使用质量的前提下且便于操作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艾绒相对与艾绒托的位置进行实时调整,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的使用质量;另外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三筒体作为对艾绒进行支撑的媒介,既便于保证艾绒在艾绒托内的位置,有效的避免了在对针灸针进行移针操作时使得艾绒移位,降低了对灸法治疗时对的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灸用具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对于灸法来说,艾绒的燃烧质量是对灸法治疗效果的保证。
本发明的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用于将艾绒进行收纳的艾绒托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现有技术中的中医理疗用艾绒托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进而无法保证艾绒燃烧的质量,易造成艾绒燃烧不充分,既造成艾绒资源的浪费且降低了灸法治疗的效果;
二:现有现有技术中的中医理疗用艾绒托由于其本身设计的特点多为固定式结构,使得操作者无法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艾绒相对与艾绒托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易降低灸法治疗时对的治疗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痛楚。
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满足现有技术中对中医理疗用艾绒托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中医理疗用艾绒托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进而无法保证艾绒燃烧的质量,易造成艾绒燃烧不充分以及艾绒托由于其本身设计的特点多为固定式结构,使得操作者无法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艾绒相对与艾绒托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易降低灸法治疗时对的治疗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包括艾绒托本体,艾绒托本体由艾绒托外壳和艾绒托内壳构成,艾绒托内壳套接设置在艾绒托外壳内,艾绒托外壳用于对艾绒托内壳的限位,艾绒托内壳用于放置艾绒,艾绒设置为艾条或者艾柱其中的一种,将艾绒托本体设置为双层结构既便于对艾绒进行放置且有效的避免了艾绒燃烧时火星溅落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艾绒托外壳由同轴设置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构成,且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相互连通设置,且第二筒体的高度为第一筒体高度的1/5,第一筒体上端设置有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连接部设置在第二筒体的下端,连接部与第二筒体固定连接,连接部的外径略小于第二筒体的外径,连接部的内径与第二筒体的内径相等,且第二筒体的内径等于第一筒体的内径,连接部外周均匀的设置有外螺纹,第一筒体相对于的连接部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与连接部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进而便于通过螺纹结构将连接部与第一筒体相连接,从而便于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相连接,另外由于第二筒体的高度是第一筒体的高度的1/5,便于操作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将第二筒体从第一筒体上移除,进而便于操作者调节艾绒托内壳内的艾绒相对与艾绒托外壳的位置,进而便于调节艾绒相对与针灸针的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这是由于艾绒燃烧作用,艾条或者艾柱的高度会变化,因此易造成艾柱相对针灸针的位置产生变化,若不及时的对艾绒的位置进行调整,易造成针灸针与艾绒之间的相对位置交大,进入无法保证艾绒对针灸针的加温质量,降低了灸法治疗的效果;
第一筒体相对与第二筒体的连接部的一端外周设置有第一连接翼边,第一连接翼边与第一筒体固定连接,第二筒体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翼边,第二连接翼边与第二筒体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翼边和第二连接翼边的外径分别大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外径,且第一连接翼边的外径等于第二连接翼边的外径,进而便于通过第一连接翼边和第二连接翼边便于操作者拿取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且便于操作者通过第一连接翼边和第二连接翼边对防烫护套进行限位,进而便于操作者通过防烫护套对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均设置有贯穿性的透气孔,透气孔由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构成,第一筒体上设置有贯穿性的第一透气孔,第二筒体上设置有贯穿性的第二透气孔,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均以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高度方向竖向设置,且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均至少设置为三列,且每列的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均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而便于通过透气孔对艾绒托内壳进行透气,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艾绒燃烧的质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艾绒对针灸针的加温,有效的保证看灸法治疗的效果;另外由于将每列的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均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而便于旋转艾绒托内壳的光滑部对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透气范围进行调整,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艾绒托内壳由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同轴设置的第三筒体构成,第三筒体套接设置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第三筒体远离第二筒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翼边,第三连接翼边与第三筒体固定连接,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在将第二筒体从第一筒体上移除时,艾绒托内壳的下端超出第一筒体的下端,进而使得艾绒裸露在外,易造成艾绒燃烧时的火星掉落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第三筒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的透气孔相对应的气孔部,第三筒体上还设置有光滑部,气孔部与光滑部相互交错设置,进而便于通过第三筒体上的气孔部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的透气孔相对应连接时,便于对艾绒托内壳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流,进而使得艾绒托内壳内具有充分的氧气,有效的降低了艾绒燃烧时由于缺氧易造成气雾的产生,影响艾绒燃烧的质量;当灸法治疗结束时,通过将第三筒体的光滑部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透气孔相对应,进而便于通过第三筒体的光滑部对透气孔进行闭合,使得艾绒托内壳内的氧气分子含量降低,进而达到对艾绒的初步的灭火的操作,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为了便于调节第三筒体转动以达到对第三筒体对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的透气孔的闭合,第三连接翼边一侧设置有调节把手,调节把手与第三连接翼边固定连接,进而便于通过第三连接翼边对艾绒托内壳进行限位,且由于第三筒体的下端的相对与第一筒体的下端设置,第三筒体与第一筒体的下端之间距离略大于第二筒体的长度,进而便于通过调节把手对第三筒体进行调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远离与连接部相连接一端的弹性爪扣,弹性爪扣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构成,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筒体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筒体的下端水平面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板至少设置为三个,且每个的第一连接板均以第一筒体的圆心为中心点周向阵列设置,每个的第一连接板下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相对与第一筒体的内腔设置,且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设置,第三连接板与第一筒体的下端面水平面垂直设置,第三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固定设置,由于第二连接板相对与第一筒体的内腔设置,进而使得弹性爪扣的内径缩小,便于对艾绒进行限位,有效的保证了艾绒相对与患者皮肤的距离,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另外还包括与艾绒托本体活动连接的防烫护套,防烫护套由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构成,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通过第二安装板相连接,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远离与第二安装板相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端,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开口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均与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相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之间的内径等于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或者第三筒体的内径,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开口端将防烫护套卡合在艾绒托本体上,并通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与艾绒托本体外周相切,进而便于通过防烫护套对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或者第三筒体进行调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第四连接板与第一筒体的下端水平面平行设置,第四连接板远离与第三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的内腔设置或者第四连接板远离与第三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的外周设置,且当第四连接板远离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的内腔设置时,便于对相对较小外径的艾绒进行二次限位,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当第四连接板远离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的外周设置时,便于对相对较大外径的艾绒进行二次限位,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三连接翼边的下端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相连接时的第二筒体上的第二连接翼边的上端相切设置,且第三连接翼边的外径大于第二筒体的内径且第三连接翼边的外径小于第二连接翼边的外径,第三筒体的下端的相对与第一筒体的下端设置,且第三筒体与第一筒体的下端之间距离略大于第二筒体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调节把手设置为半圆形、方形或者多边形其中的一种,且调节把手的外周均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发明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在保证艾绒托的使用质量的前提下且便于操作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艾绒相对与艾绒托的位置进行实时调整,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的使用质量;另外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三筒体作为对艾绒进行支撑的媒介,既便于保证艾绒在艾绒托内的位置,有效的避免了在对针灸针进行移针操作时使得艾绒移位,降低了对灸法治疗时对的治疗效果且便于对使用完毕后的艾绒进行初步的灭火,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
(1)本发明包括艾绒托本体,艾绒托本体由艾绒托外壳和艾绒托内壳构成,艾绒托外壳由同轴设置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构成,进而便于通过螺纹结构将连接部与第一筒体相连接,从而便于将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相连接,另外由于第二筒体的高度是第一筒体的高度的1/5,便于操作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将第二筒体从第一筒体上移除,进而便于操作者调节艾绒托内壳内的艾绒相对与艾绒托外壳的位置,进而便于调节艾绒相对与针灸针的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这是由于艾绒燃烧作用,艾条或者艾柱的高度会变化,因此易造成艾柱相对针灸针的位置产生变化,若不及时的对艾绒的位置进行调整,易造成针灸针与艾绒之间的相对位置交大,进入无法保证艾绒对针灸针的加温质量,降低了灸法治疗的效果。
(2)本发明第一筒体相对与第二筒体的连接部的一端外周设置有第一连接翼边,第二筒体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翼边进而便于通过第一连接翼边和第二连接翼边便于操作者拿取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且便于操作者通过第一连接翼边和第二连接翼边对防烫护套进行限位,进而便于操作者通过防烫护套对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均设置有贯穿性的透气孔,透气孔由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构成,进而便于通过透气孔对艾绒托内壳进行透气,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艾绒燃烧的质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艾绒对针灸针的加温,有效的保证看灸法治疗的效果;另外由于将每列的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均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而便于旋转艾绒托内壳的光滑部对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的透气范围进行调整,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3)本发明艾绒托内壳由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同轴设置的第三筒体构成,第三筒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的透气孔相对应的气孔部,第三筒体上还设置有光滑部,气孔部与光滑部相互交错设置,进而便于通过第三筒体上的气孔部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的透气孔相对应连接时,便于对艾绒托内壳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流,进而使得艾绒托内壳内具有充分的氧气,有效的降低了艾绒燃烧时由于缺氧易造成气雾的产生,影响艾绒燃烧的质量;当灸法治疗结束时,通过将第三筒体的光滑部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的透气孔相对应,进而便于通过第三筒体的光滑部对透气孔进行闭合,使得艾绒托内壳内的氧气分子含量降低,进而达到对艾绒的初步的灭火的操作,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为了便于调节第三筒体转动以达到对第三筒体对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上的透气孔的闭合,第三连接翼边一侧设置有调节把手,调节把手与第三连接翼边固定连接,调节把手设置为半圆形、方形或者多边形其中的一种,且调节把手的外周均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便于通过调节把手对第三筒体进行调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4)本发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远离与连接部相连接一端的弹性爪扣,弹性爪扣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构成,由于第二连接板相对与第一筒体的内腔设置,进而使得弹性爪扣的内径缩小,便于对艾绒进行限位,有效的保证了艾绒相对与患者皮肤的距离,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且当第四连接板远离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的内腔设置时,便于对相对较小外径的艾绒进行二次限位,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当第四连接板远离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的外周设置时,便于对相对较大外径的艾绒进行二次限位,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5)本发明另外还包括与艾绒托本体活动连接的防烫护套,防烫护套由第一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构成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开口端将防烫护套卡合在艾绒托本体上,并通过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与艾绒托本体外周相切,进而便于通过防烫护套对第一筒体第二筒体或者第三筒体进行调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爆炸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图1的部件6处放大图的弹性爪扣为外翻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防烫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第三筒体的气孔部与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上的透气孔相对应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图4的半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第三筒体的光滑部与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上的透气孔相对应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图6的半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的图2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的图2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的弹性爪扣为内扣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筒体、10-透气孔、11-第一连接翼边、2-第二筒体、21-第二连接翼边、3-第三筒体、31-气孔部、32-光滑部、33-第三连接翼边、331-调节把手、4-连接部、5-防烫护套、 51-第一弧形板、52-第二弧形板、53-第一安装板、54-第二安装板、6-弹性爪扣、61-第一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63-第三连接板、64-第四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包括艾绒托本体,艾绒托本体由艾绒托外壳和艾绒托内壳构成,艾绒托内壳套接设置在艾绒托外壳内,艾绒托外壳用于对艾绒托内壳的限位,艾绒托内壳用于放置艾绒,艾绒设置为艾条或者艾柱其中的一种,将艾绒托本体设置为双层结构既便于对艾绒进行放置且有效的避免了艾绒燃烧时火星溅落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艾绒托外壳由同轴设置的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构成,且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相互连通设置,且第二筒体2的高度为第一筒体1高度的1/5,第一筒体1上端设置有第二筒体2,具体请参阅图1和图5,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通过连接部 4相连接,连接部4设置在第二筒体2的下端,连接部4与第二筒体2固定连接,连接部4的外径略小于第二筒体2的外径,连接部4的内径与第二筒体2的内径相等,且第二筒体2的内径等于第一筒体1的内径,连接部4外周均匀的设置有外螺纹,第一筒体1相对于的连接部4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与连接部4 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进而便于通过螺纹结构将连接部4 与第一筒体1相连接,从而便于将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相连接,另外由于第二筒体2的高度是第一筒体1的高度的1/5,便于操作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将第二筒体2从第一筒体1 上移除,进而便于操作者调节艾绒托内壳内的艾绒相对与艾绒托外壳的位置,进而便于调节艾绒相对与针灸针的位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这是由于艾绒燃烧作用,艾条或者艾柱的高度会变化,因此易造成艾柱相对针灸针的位置产生变化,若不及时的对艾绒的位置进行调整,易造成针灸针与艾绒之间的相对位置交大,进入无法保证艾绒对针灸针的加温质量,降低了灸法治疗的效果。
具体请参阅图1、图4和图6,第一筒体1相对与第二筒体 2的连接部4的一端外周设置有第一连接翼边11,第一连接翼边11与第一筒体1固定连接,第二筒体2远离连接部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翼边21,第二连接翼边21与第二筒体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翼边11和第二连接翼边21的外径分别大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的外径,且第一连接翼边11的外径等于第二连接翼边21的外径,进而便于通过第一连接翼边11和第二连接翼边21便于操作者拿取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且便于操作者通过第一连接翼边11和第二连接翼边21对防烫护套5 进行限位,进而便于操作者通过防烫护套5对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具体请参阅图1,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上均设置有贯穿性的透气孔10,透气孔10由第一透气孔10和第二透气孔10构成,第一筒体1上设置有贯穿性的第一透气孔10,第二筒体2上设置有贯穿性的第二透气孔10,第一透气孔10和第二透气孔10均以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的高度方向竖向设置,且第一透气孔10和第二透气孔10均至少设置为三列,且每列的第一透气孔10和第二透气孔10均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而便于通过透气孔10对艾绒托内壳进行透气,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艾绒燃烧的质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艾绒对针灸针的加温,有效的保证看灸法治疗的效果;另外由于将每列的第一透气孔10和第二透气孔10均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而便于旋转艾绒托内壳的光滑部32对第一透气孔10和第二透气孔10的透气范围进行调整,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具体请参阅图1和图4,艾绒托内壳由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同轴设置的第三筒体3构成,第三筒体3套接设置在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内,第三筒体3远离第二筒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翼边33,第三连接翼边33与第三筒体3固定连接,具体请参阅图6和图7,第三连接翼边33的下端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相连接时的第二筒体2上的第二连接翼边21 的上端相切设置,且第三连接翼边33的外径大于第二筒体2的内径且第三连接翼边33的外径小于第二连接翼边21的外径,第三筒体3的下端的相对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设置,且第三筒体3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之间距离略大于第二筒体2的长度,进而便于通过第三连接翼边33对艾绒托内壳进行限位,且由于第三筒体3的下端的相对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设置,第三筒体3 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之间距离略大于第二筒体2的长度,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在将第二筒体2从第一筒体1上移除时,艾绒托内壳的下端超出第一筒体1的下端,进而使得艾绒裸露在外,易造成艾绒燃烧时的火星掉落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具体请参阅图1,第三筒体3上设置有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上的透气孔10相对应的气孔部31,第三筒体3上还设置有光滑部32,气孔部31与光滑部32相互交错设置,具体请参阅图5,进而便于通过第三筒体3上的气孔部31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上的透气孔10相对应连接时,便于对艾绒托内壳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流,进而使得艾绒托内壳内具有充分的氧气,有效的降低了艾绒燃烧时由于缺氧易造成气雾的产生,影响艾绒燃烧的质量;具体请参阅图7,当灸法治疗结束时,通过将第三筒体3的光滑部32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的透气孔10相对应,进而便于通过第三筒体3的光滑部 32对透气孔10进行闭合,使得艾绒托内壳内的氧气分子含量降低,进而达到对艾绒的初步的灭火的操作,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为了便于调节第三筒体3转动以达到对第三筒体3对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上的透气孔10的闭合,第三连接翼边33一侧设置有调节把手331,调节把手331与第三连接翼边33固定连接,调节把手331设置为半圆形、方形或者多边形其中的一种,且调节把手331的外周均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进而便于通过调节把手331对第三筒体3进行调节,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具体请参阅图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1远离与连接部4 相连接一端的弹性爪扣6,弹性爪扣6由第一连接板61、第二连接板62、第三连接板63和第四连接板64构成,第一连接板 61与第一筒体1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板61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水平面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板61至少设置为三个,且每个的第一连接板61均以第一筒体1的圆心为中心点周向阵列设置,每个的第一连接板61下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 62相对与第一筒体1的内腔设置,且第二连接板62与第一连接板6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62的下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板63,第三连接板63与第二连接板62固定设置,第三连接板63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面水平面垂直设置,第三连接板63的下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板64,第四连接板64与第三连接板63固定设置,第四连接板64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水平面平行设置,第四连接板64远离与第三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1的内腔设置,由于第二连接板62相对与第一筒体1的内腔设置,进而使得弹性爪扣6的内径缩小,便于对艾绒进行限位,有效的保证了艾绒相对与患者皮肤的距离,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且当第四连接板64远离与第三连接板63相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1的内腔设置时,便于对相对较小外径的艾绒进行二次限位,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具体请参阅图1和图3,另外还包括与艾绒托本体活动连接的防烫护套5,防烫护套5由第一弧形板51、第二弧形板52、第一安装板53和第二安装板54构成,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的通过第二安装板54相连接,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远离与第二安装板54相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端,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的开口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 53,第一安装板53均与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相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之间的内径等于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或者第三筒体3的内径,进而便于通过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的开口端将防烫护套5卡合在艾绒托本体上,并通过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与艾绒托本体外周相切,进而便于通过防烫护套5对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 或者第三筒体3进行调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进而使得本使用新型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在保证艾绒托的使用质量的前提下且便于操作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艾绒相对与艾绒托的位置进行实时调整,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的使用质量;另外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三筒体作为对艾绒进行支撑的媒介,既便于保证艾绒在艾绒托内的位置,有效的避免了在对针灸针进行移针操作时使得艾绒移位,降低了对灸法治疗时对的治疗效果;且便于对使用完毕后的艾绒进行初步的灭火,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
实施例2
具体请参阅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1远离与连接部4 相连接一端的弹性爪扣6,弹性爪扣6由第一连接板61、第二连接板62、第三连接板63和第四连接板64构成,第一连接板 61与第一筒体1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板61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水平面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板61至少设置为三个,且每个的第一连接板61均以第一筒体1的圆心为中心点周向阵列设置,每个的第一连接板61下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2,第二连接板 62相对与第一筒体1的内腔设置,且第二连接板62与第一连接板6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62的下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板63,第三连接板63与第二连接板62固定设置,第三连接板63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面水平面垂直设置,第三连接板63的下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板64,第四连接板64与第三连接板63固定设置,第四连接板64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水平面平行设置,第四连接板64远离与第三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1的外周设置,由于第二连接板62相对与第一筒体1的内腔设置,进而使得弹性爪扣6的内径缩小,便于对艾绒进行限位,有效的保证了艾绒相对与患者皮肤的距离,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当第四连接板64远离与第三连接板63相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1的外周设置时,便于对相对较大外径的艾绒进行二次限位,进一步的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实施例1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改善现有技术中的中医理疗用艾绒托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进而无法保证艾绒燃烧的质量,易造成艾绒燃烧不充分以及艾绒托由于其本身设计的特点多为固定式结构,使得操作者无法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对艾绒相对与艾绒托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易降低灸法治疗时对的治疗效果的问题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其特征在于:包括艾绒托本体,所述艾绒托本体由艾绒托外壳和艾绒托内壳构成,所述艾绒托内壳套接设置在艾绒托外壳内,所述艾绒托外壳用于对艾绒托内壳的限位,所述艾绒托内壳用于放置艾绒,所述艾绒设置为艾条或者艾柱其中的一种;
所述艾绒托外壳由同轴设置的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构成,且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相互连通设置,且第二筒体(2)的高度为第一筒体(1)高度的1/5,所述第一筒体(1)上端设置有第二筒体(2),所述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通过连接部(4)相连接,所述连接部(4)设置在第二筒体(2)的下端,所述连接部(4)与第二筒体(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4)的外径略小于第二筒体(2)的外径,所述连接部(4)的内径与第二筒体(2)的内径相等,且第二筒体(2)的内径等于第一筒体(1)的内径,所述连接部(4)外周均匀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筒体(1)相对于的连接部(4)的一端的内壁设置有与连接部(4)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所述第一筒体(1)相对与第二筒体(2)的连接部(4)的一端外周设置有第一连接翼边(11),所述第一连接翼边(11)与第一筒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体(2)远离连接部(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翼边(21),所述第二连接翼边(21)与第二筒体(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翼边(11)和第二连接翼边(21)的外径分别大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的外径,且第一连接翼边(11)的外径等于第二连接翼边(21)的外径;
所述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上均设置有贯穿性的透气孔(10),所述透气孔(10)由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构成,所述第一筒体(1)上设置有贯穿性的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二筒体(2)上设置有贯穿性的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均以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的高度方向竖向设置,且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均至少设置为三列,且每列所述的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均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艾绒托内壳由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同轴设置的第三筒体(3)构成,所述第三筒体(3)套接设置在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内,所述第三筒体(3)远离第二筒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翼边(33),所述第三连接翼边(33)与第三筒体(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筒体(3)上设置有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上的透气孔(10)相对应的气孔部(31),所述第三筒体(3)上还设置有光滑部(32),所述气孔部(31)与光滑部(32)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三连接翼边(33)一侧设置有调节把手(331),所述调节把手(331)与第三连接翼边(3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筒体(1)远离与连接部(4)相连接一端的弹性爪扣(6),所述弹性爪扣(6)由第一连接板(61)、第二连接板(62)、第三连接板(63)和第四连接板(64)构成,所述第一连接板(61)与第一筒体(1)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板(61)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水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61)至少设置为三个,且每个所述的第一连接板(61)均以第一筒体(1)的圆心为中心点周向阵列设置,每个所述的第一连接板(61)下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62),所述第二连接板(62)相对与第一筒体(1)的内腔设置,且第二连接板(62)与第一连接板(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62)的下端设置有第三连接板(63),所述第三连接板(63)与第二连接板(62)固定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63)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面水平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板(63)的下端设置有第四连接板(64),所述第四连接板(64)与第三连接板(63)固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其特征在于,另外还包括与艾绒托本体活动连接的防烫护套(5),所述防烫护套(5)由第一弧形板(51)、第二弧形板(52)、第一安装板(53)和第二安装板(54)构成,所述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的通过第二安装板(54)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远离与第二安装板(54)相连接的一端设置为开口端,所述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的开口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板(53),所述第一安装板均与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51)和第二弧形板(52)之间的内径等于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或者第三筒体(3)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板(64)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板(64)远离与第三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1)的内腔设置或者所述第四连接板(64)远离与第三连接的一端相对于第一筒体(1)的外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翼边(33)的下端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相连接时的第二筒体(2)上的第二连接翼边(21)的上端相切设置,且第三连接翼边(33)的外径大于第二筒体(2)的内径且第三连接翼边(33)的外径小于第二连接翼边(21)的外径,所述第三筒体(3)的下端的相对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设置,且第三筒体(3)与第一筒体(1)的下端之间距离略大于第二筒体(2)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把手(331)设置为半圆形、方形或者多边形其中的一种,且调节把手(331)的外周均设置为光滑的圆弧面。
CN201910348290.1A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Active CN110522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8290.1A CN110522633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8290.1A CN110522633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2633A true CN110522633A (zh) 2019-12-03
CN110522633B CN110522633B (zh) 2022-10-28

Family

ID=68659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8290.1A Active CN110522633B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2263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965U (zh) * 1988-12-14 1989-06-28 刘景富 温灸治疗器
CN2108525U (zh) * 1991-12-06 1992-07-01 郑英斌 温针灸器
CN205007265U (zh) * 2015-09-21 2016-02-03 青岛三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烫艾灸装置
CN206434576U (zh) * 2016-09-30 2017-08-25 王春阳 一种多功能艾灸仪
CN108451763A (zh) * 2018-04-02 2018-08-28 沈烈慧 一种艾灸机构
CN208710492U (zh) * 2017-12-18 2019-04-09 沈烈慧 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9965U (zh) * 1988-12-14 1989-06-28 刘景富 温灸治疗器
CN2108525U (zh) * 1991-12-06 1992-07-01 郑英斌 温针灸器
CN205007265U (zh) * 2015-09-21 2016-02-03 青岛三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防烫艾灸装置
CN206434576U (zh) * 2016-09-30 2017-08-25 王春阳 一种多功能艾灸仪
CN208710492U (zh) * 2017-12-18 2019-04-09 沈烈慧 用于艾灸的艾灸结构
CN108451763A (zh) * 2018-04-02 2018-08-28 沈烈慧 一种艾灸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22633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0318A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艾灸罐
CN208905799U (zh) 艾灸器和艾灸工具盒
CN110522633A (zh) 一种改进型的中医针灸理疗用艾绒托
CN204581934U (zh) 一种磁疗艾灸装置
CN208626211U (zh) 一种温度可调的艾灸罐
CN208405354U (zh) 一种新型针灸器具
CN208355753U (zh) 一种具有灸和拔火罐功能的艾灸治疗仪
CN203252895U (zh) 铺灸盒
CN209437657U (zh) 一种温针灸器
CN204863965U (zh) 无烟悬灸仪器
CN204364434U (zh) 一种眼部温灸盒
CN209662196U (zh)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温针灸器
US20180000637A1 (en) Portable moxibustion therapy device
CN208893157U (zh) 一种艾灸架
CN208677918U (zh) 一种手拿艾灸箱
CN101172066A (zh) 针对腰背腿部大面积治疗的温灸盒
CN2855405Y (zh) 活络温灸棒
CN209059973U (zh) 一种针灸用针灸筒
CN205163625U (zh) 一种艾灸治疗装置
CN216496511U (zh) 一种可调式艾灸悬灸仪
CN213251193U (zh) 温通手功能治疗器
CN216061277U (zh) 耳道灸疗器
CN208511501U (zh) 一种新型艾灸理疗仪
CN216222314U (zh) 一种便于观察的艾灸盒
CN209253590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安全型灸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2

Address after: 017001 No. 3-22 Jilaoqing South Road, Dongsheng District, Ordos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Ordos Shuilianru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25000 No.1, TIYU East Road, Ruian City,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uian Vocational Second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Group School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