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9347U - 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9347U
CN208709347U CN201820758042.5U CN201820758042U CN208709347U CN 208709347 U CN208709347 U CN 208709347U CN 201820758042 U CN201820758042 U CN 201820758042U CN 208709347 U CN208709347 U CN 208709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equipment
pressure
aspiration pump
detecting element
depressur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80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伟刚
程志喜
卢均山
杨云
罗嗣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580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9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9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9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和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包括:系统抽气口;系统排气口;抽气泵,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系统抽气口之间设有管路用于传输气体,出口与系统排气口连通;阀,串联到进口和系统抽气口之间的管路中,用于控制其所在的管路的通断;压力检测元件,串联到进口与阀之间的管路中,用于检测气压信息,并发出相应的信号进行响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烹饪设备的密闭腔室在正压状态时,高温高压气体不能进入压力检测元件和抽气泵内,延长了压力检测元件和抽气泵的寿命;密闭腔室在负压状态时,压力检测元件可以有效实现检测功能。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和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和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如电压力锅等烹饪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一些电压力锅等烹饪设备还可实现以正压或负压模式运行,具体地,其内部通过抽气泵及电磁阀实现内部抽负压,通过加热可实现正压,该种烹饪设备可以实现在负压状态下密封及保鲜功能,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这种同时具备正、负压模式的烹饪设备,需要在不同场景下切换正、负压,并需要设置检测元件对气压状态进行检测,然而,正、负压切换会引起管路上的检测元件等元器件运行混乱,且会导致管路上的元器件老化快、损坏率高等问题,导致产品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上述减压系统的烹饪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包括:系统抽气口;系统排气口;抽气泵,具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与系统抽气口之间设有管路用于传输气体,出口与系统排气口连通;阀,串联到进口和系统抽气口之间的管路中,用于控制其所在的管路的通断;压力检测元件,串联到进口与阀之间的管路中,用于检测气压信息,并发出相应的信号进行响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部件均处于抽气气流方向上阀的下游位置处,这样,烹饪设备运行正压模式时,关闭阀可实现阻止高压气体与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部件接触,对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部件起到防护作用,延缓部件老化速率,延长部件寿命,且可以避免负压工作部件(如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受到的高压高温气流干扰,利于提升产品负压控制精准度,在烹饪设备运行负压模式时,可打开阀以使减压系统的管路处于通路,实现正常运行负压模式,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准、方便等优点。
更具体地,通过在减压系统内设置系统抽气口和系统排气口,且抽气泵的进口与系统抽气口之间设有管路,抽气泵的出口与系统排气口连通,使烹饪设备内的气体能够被抽气泵抽取,并通过管路从系统抽气口经进口进入抽气泵,再从抽气泵出口流动至系统排气口,最终排出烹饪设备外,实现烹饪设备内减压,其中,阀串联在抽气泵的进口和系统抽气口之间的管路中,控制抽气泵的进口和系统抽气口之间的管路的通断,从而便于在阀关闭时,抽气泵不能从烹饪设备内抽取气体,以保持烹饪设备内的正压,还可以避免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压力检测元件和抽气泵内,以降低抽气泵和压力检测元件及管路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快速老化的可能,延长了抽气泵、压力检测元件及管路的使用寿命;在阀打开时,抽气泵可以正常工作,实现烹饪设备内的负压;进一步地,在减压系统中设置压力检测元件,并串联到进口与阀之间的管路中,便于实时检测管路内的压力,并发出相应的信号进行响应,以反应烹饪设备锅具内的负压状态信息,其中,压力检测元件处在电磁阀与抽气泵之间的管路中,这样,烹饪设备运行正压模式时,关闭阀可实现阻止高压气体与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部件接触,对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部件起到防护作用,延缓部件老化速率,延长部件寿命,且可以避免负压工作部件(如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受到的高压高温气流干扰,利于提升产品负压控制精准度,在烹饪设备运行负压模式时,可打开阀以使减压系统的管路处于通路,实现正常运行负压模式,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准、方便等优点。
可以理解地,负压和正压都是相对于烹饪设备所在的外部环境压力而言的,具体而言,烹饪设备内为负压时,是指烹饪设备内的压力低于外部环境压力,烹饪设备内的压力为正压时,是指烹饪设备内的压力高于外部环境压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减压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第一气管,其一端与出口连接,另一端作为系统排气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减压系统中设置第一气管,且其一端与出口连接,另一端与系统排气口相连,从而为抽气泵抽取的气体提供了向外排放的通道,即抽气泵抽取的气体可从抽气泵的出口流出,经第一气管从系统排气口向外排放,这样的结构可方便控制系统排气口位置,使产品内部件布局灵活方便,还可以灵活设置抽气泵的位置,而不是必须将抽气泵设置在设备的边缘部位,使气体从抽气泵出口流出后,经第一气管按照特定的轨迹向外排放,提高了减压系统内各部件布置的灵活性,优化了减压系统的整体结构,节省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气管,压力检测元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二气管的一端与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进口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进口和压力检测元件之间设置第二气管,且第二气管的一端与压力检测元件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进口连接,使压力检测元件和抽气泵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可利于保证压力检测元件处气流平稳,有利于压力检测元件测压精准,且可以在压力检测元件及抽气泵之间起到减振作用,降低压力检测元件受到的振动干扰,确保压力检测元件运行正常可靠,且也可提高减压系统内各部件布置的灵活性,优化了减压系统的整体结构,节省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第三气管,其一端与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阀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三气管设置在压力检测元件的进气口和阀之间,可以使压力检测元件和阀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可利于保证压力检测元件处气流平稳,有利于压力检测元件测压精准,且可提高减压系统内各部件布置的灵活性,优化了减压系统的整体结构,节省空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压力检测元件为负压开关。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压力检测元件设置为负压开关,可以在抽气泵进行气体抽取时,感应到其两侧的压力差而自动开启压力检测、报警、控制信号输出等功能,提高了减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检测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阀为电磁阀。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采用电磁阀,便于提高减压系统内管路通断的及时性和精确性,减少错误开启或关闭管路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减压系统,从而具有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煲体,具有锅体;上盖,与煲体能打开或盖合,上盖具有盖板,且当上盖与煲体盖合时,盖板与锅体限定出密闭腔室,减压系统的系统抽气口与密闭腔室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煲体内设置锅体,便于盛放食物;在煲体上设置上盖,便于封闭煲体,通过在上盖上设置盖板,且上盖与煲体盖合时,盖板与锅体限定出密闭腔室,减压系统的系统抽气口与密闭腔室连通,便于在抽气泵抽气时,在密闭腔室内形成负压,实现烹饪设备的保鲜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减压系统安装在上盖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减压系统安装在上盖中,可以节省空间,优化烹饪设备的结构,还可以使抽气泵更加接近密闭腔室,从而缩短抽气泵与密闭腔室的距离,缩短抽气距离,进而降低抽气功耗,节省能源,提高烹饪设备的能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减压系统的系统排气口位于上盖的后端位置处,或位于煲体的后端位置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系统排气口设于上盖的后端位置处,或煲体的后端位置处,使高温高压气体从后端排出,减少排向用户的可能,进而减小高温高压气流伤害用户的可能,提高了烹饪设备的安全性。
可选地,烹饪设备为电压力锅、微压饭煲、电蒸炉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减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上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负压模式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正压模式下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抽气泵,102进口,104出口,12负压开关,14电磁阀,16第一气管,18第二气管,20第三气管,21抽气头,22系统抽气口,23系统排气口,26煲体,28锅体,30上盖,32内盖,34盖板,36锁扣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包括:系统抽气口22;系统排气口23;抽气泵10,具有进口102和出口104,抽气泵10的进口102与系统抽气口22之间设有管路用于传输气体,抽气泵10的出口104与系统排气口23连通;阀,串联到抽气泵10的进口102和系统抽气口22之间的管路中,用于控制其所在的管路的通断;压力检测元件(例如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等),串联到抽气泵10的进口102与阀之间的管路中,用于检测气压信息,并发出相应的信号进行响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部件均处于抽气气流方向上阀的下游位置处,这样,烹饪设备运行正压模式时,关闭阀可实现阻止高压气体与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部件接触,对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部件起到防护作用,延缓部件老化速率,延长部件寿命,且可以避免负压工作部件(如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受到的高压高温气流干扰,利于提升产品负压控制精准度,在烹饪设备运行负压模式时,可打开阀以使减压系统的管路处于通路,实现正常运行负压模式,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准、方便等优点。更具体地,通过在减压系统内设置系统抽气口22和系统排气口23,且抽气泵10的进口102与系统抽气口22之间设有管路,抽气泵10的出口104与系统排气口23连通,使烹饪设备内的气体能够被抽气泵10抽取,并通过管路从系统抽气口22经抽气泵10的进口102进入抽气泵10,再从抽气泵10的出口104流动至系统排气口23,最终排出烹饪设备外,实现烹饪设备内减压,其中,阀串联在抽气泵10的进口102和系统抽气口22之间的管路中,控制抽气泵10的进口102和系统抽气口22之间的管路的通断,从而便于在阀关闭时,抽气泵10不能从烹饪设备内抽取气体,以保持烹饪设备内的正压,还可以避免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压力检测元件和抽气泵10内,以降低抽气泵10和压力检测元件及管路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快速老化的可能,延长了抽气泵10、压力检测元件及管路的使用寿命;在阀打开时,抽气泵10可以正常工作,实现烹饪设备内的负压;进一步地,在减压系统中设置压力检测元件,并串联到抽气泵10的进口102与阀之间的管路中,便于实时检测管路内的压力,并发出相应的信号进行响应,以反应烹饪设备锅具内的负压状态信息,其中,压力检测元件处在电磁阀与抽气泵之间的管路中,这样,烹饪设备运行正压模式时,关闭阀可实现阻止高压气体与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部件接触,对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部件起到防护作用,延缓部件老化速率,延长部件寿命,且可以避免负压工作部件(如压力检测元件、抽气泵等)受到的高压高温气流干扰,利于提升产品负压控制精准度,在烹饪设备运行负压模式时,可打开阀以使减压系统的管路处于通路,实现正常运行负压模式,具有结构简单,控制精准、方便等优点。
可以理解地,负压和正压都是相对于烹饪设备所在的外部环境压力而言的,具体而言,烹饪设备内为负压时,是指烹饪设备内的压力低于外部环境压力,烹饪设备内的压力为正压时,是指烹饪设备内的压力高于外部环境压力。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还包括:第一气管16,第一气管16的一端与抽气泵10的出口104连接,第一气管16的另一端作为系统排气口23。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减压系统中设置第一气管16,且第一气管16道一端与抽气泵10的出口104连接,另一端作为系统排气口23相连,从而为抽气泵10抽取的气体提供了向外排放的通道,即抽气泵10抽取的气体可从抽气泵10出口104流出,经第一气管16从系统排气口23向外排放,这样的结构可方便控制系统排气口23位置,使产品内部件布局灵活方便,还可以灵活设置抽气泵10的位置,而不是必须将抽气泵10设置在设备的边缘部位,使气体从抽气泵10出口104流出后,经第一气管16按照特定的轨迹向外排放,提高了减压系统内各部件布置的灵活性,优化了减压系统的整体结构,节省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还包括:第二气管18,压力检测元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二气管18的一端与压力检测元件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抽气泵10的进口102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抽气泵10的进口102和压力检测元件之间设置第二气管18,且第二气管18的一端与压力检测元件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抽气泵10的进口102连接,使压力检测元件和抽气泵10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可利于保证压力检测元件处气流平稳,有利于压力检测元件测压精准,且可以在压力检测元件及抽气泵之间起到减振作用,降低压力检测元件受到的振动干扰,确保压力检测元件运行正常可靠,且也可提高减压系统内各部件布置的灵活性,优化了减压系统的整体结构,节省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还包括:第三气管20,第三气管20的一端与压力检测元件的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阀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三气管20设置在压力检测元件的进气口和阀之间,可以使压力检测元件和阀之间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可利于保证压力检测元件处气流平稳,有利于压力检测元件测压精准,且可提高减压系统内各部件布置的灵活性,优化了减压系统的整体结构,节省空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压力检测元件为负压开关1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压力检测元件设置为负压开关12,可以在抽气泵10进行气体抽取时,感应到其两侧的压力差而自动开启压力检测、报警、控制信号输出等功能,提高了减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检测精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阀为电磁阀14。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采用电磁阀14,便于提高减压系统内管路通断的及时性和精确性,减少错误开启或关闭管路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减压系统,从而具有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烹饪设备还包括:煲体26,具有锅体28;上盖30,与煲体26能打开或盖合,上盖30具有盖板34,且当上盖30与煲体26盖合时,盖板34与锅体28限定出密闭腔室,减压系统的系统抽气口22与密闭腔室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煲体26内设置锅体28,便于盛放食物;在煲体26上设置上盖30,便于封闭煲体26,通过在上盖30上设置盖板34,且上盖30与煲体26盖合时,盖板34与锅体28限定出密闭腔室,减压系统的系统抽气口22与密闭腔室连通,便于在抽气泵10抽气时,在密闭腔室内形成负压,实现烹饪设备的保鲜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减压系统安装在上盖30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减压系统安装在上盖30中,可以节省空间,优化烹饪设备的结构,还可以使抽气泵10更加接近密闭腔室,从而缩短抽气泵10与密闭腔室的距离,缩短抽气距离,进而降低抽气功耗,节省能源,提高烹饪设备的能效。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减压系统的系统排气口23位于上盖30的后端位置处,或位于煲体26的后端位置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系统排气口23设于上盖30的后端位置处,或煲体26的后端位置处,使高温高压气体从后端排出,减少排向用户的可能,进而减小高温高压气流伤害用户的可能,提高了烹饪设备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例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减压系统,包括:抽气头21,抽气泵10和负压开关12,以及电磁阀14;抽气头21、电磁阀14、负压开关12、抽气泵10依次连通,其中,抽气头21的进气口即是减压系统的系统抽气口22,减压系统的系统排气口23与抽气泵10的出口104连通。
具体而言,抽气泵10具有进口102和出口104,抽气泵10的出口104与系统排气口23之间通过第一气管16连通,从而与外部空气连通;抽气泵10的进口102与负压开关12的出气口通过第二气管18连通;电磁阀14与负压开关12的进气口通过第三气管20连通,电磁阀14串联在抽气头21和第三气管20之间,且电磁阀14与抽气头21直接连通,从而使减压系统与烹饪设备的内部气路连通。
进一步地,抽气头21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抽气头21的进气口,即减压系统的系统抽气口22,与烹饪设备内的密闭腔室相连接;抽气头21的出气口与电磁阀14直接相连接;以缩短抽气头21与电磁阀14的距离,节省过渡气管或连接通道,提高了减压系统的可靠性,还减少了电磁阀14与抽气头21之间的冷凝水等残留物,延长了抽气头21等装置的使用寿命。
当需要形成负压时,也即运行负压模式时,如图5所示,电磁阀14打开以使抽气泵10与抽气头21的系统抽气口22之间形成通路,这时,抽气泵10运转可驱动气流从系统抽气口22吸入,并从系统排气口23排出,负压开关12处于抽气泵10与抽气头21之间的管路上,能够在负压模式下检测气压信号反馈给烹饪设备的控制系统。
当不再需要负压时,如运行正压模式时,如图6所示,电磁阀14关闭,抽气泵10停止工作,烹饪设备开始加热,则烹饪设备内逐渐形成正压,且由于电磁阀14关闭而使得高温高压气体无法到达负压开关12及抽气泵10处,故而可以起到对负压开关12及抽气泵10良好地防护效果,避免负压开关12及抽气泵10受到高温高压气体的冲击,实现延长抽气泵10及负压开关12的使用寿命,并有效减少负压开关12及抽气泵10受到的高压高温影响,可以确保负压开关12检测精准度及抽气泵10运行精准度,提升烹饪设备的负压运行的检测控制精准度。
实施例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减压系统,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电磁阀14与系统抽气口22之间,设有第四气管,以灵活设置电磁阀14的位置,第四气管的一端与电磁阀14相连,另一端与系统抽气口22相连。
实施例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减压系统,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第一气管16、第二气管18、第三气管20均采用弹性软管,以便各部件的灵活布局。
实施例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减压系统,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抽气头21与第三气管20之间的阀采用了换向阀,而非电磁阀14。
实施例5
如图2、图3与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力锅,可同时在锅内实现正负压,包括:上盖30,内盖32,锁扣组件36,盖板34,锅体28,煲体26,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减压系统,其中,上盖30盖设于煲体26上,能打开或闭合;盖板34和内盖32均设于上盖30内,且盖板34与内盖32通过锁扣组件36连接;当闭合上盖30时,盖板34与锅体28限定出密闭腔室;减压系统包括抽气头21、抽气泵10、电磁阀14及负压开关12,均放置在内盖32上;抽气泵10通过第一气管16与外部空气连接,抽气泵10与负压开关12通过第二气管18连接,负压开关12与电磁阀14通过第三气管20连接,之间形成空气通路。电磁阀14一端与抽气头21连接,抽气头21通过系统抽气口22与密闭腔室连通,从而减压系统可以与锅体28的内部气路导通以便抽气泵10从密闭腔室抽取气流,实现密闭腔室的负压;抽气头21上的系统抽气口22与盖板34之间的密封由密封圈实现。
电磁阀14可以通电控制通路关闭,在负压时打开气路,气路导通可以进行抽气,正压状态下,电磁阀14气路关闭,高温蒸汽不能进入气路内,保护内部负压元气件。
负压开关12设置在抽气泵10与电磁阀14之间,使负压开关12的进气口与电磁阀14的出气口连通,负压开关12的出气口与抽气泵10的进口102连通,从而可以在正压状态下电磁阀14关闭时,不受正压影响,当在负压状态下时可以检测锅体28内部负压压力。
采用该种连接方式,可以在正压状态下,保证高温蒸汽不能进入到负压开关12及抽气泵10内部,保证负压开关12及抽气泵10寿命,同时在负压状态下可以有效实现负压检测,提升负压控制精准性。
可选地,减压系统的系统排气口23设于上盖30的后端,或减压系统的系统排气口23设于煲体26的后端,以减少排放的高温高压气体伤害到用户的可能。
可以理解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减压系统的烹饪设备,可以是电压力锅,也可以是微压饭煲、蒸汽炉或其他烹饪设备。
实施例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力锅,与实施例5不同之处在于,减压系统安装在电压力锅的底座或侧壁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烹饪设备的密闭腔室在正压状态时,高温高压气体不能进入压力检测元件和抽气泵内,延长了压力检测元件和抽气泵的寿命;在负压状态时,可以有效实现负压检测,提高负压控制的精确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抽气口;
系统排气口;
抽气泵,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系统抽气口之间设有管路用于传输气体,所述出口与所述系统排气口连通;
阀,串联到所述进口和所述系统抽气口之间的所述管路中,用于控制其所在的所述管路的通断;
压力检测元件,串联到所述进口与所述阀之间的所述管路中,用于检测气压信息,并发出相应的信号进行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气管,其一端与所述出口连接,另一端作为所述系统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气管,所述压力检测元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气管,其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检测元件为负压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为电磁阀。
7.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煲体,具有锅体;
上盖,与所述煲体能打开或盖合,所述上盖具有盖板,且当所述上盖与所述煲体盖合时,所述盖板与所述锅体限定出密闭腔室,所述减压系统的系统抽气口与所述密闭腔室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系统安装在所述上盖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系统的系统排气口位于所述上盖的后端位置处,或位于所述煲体的后端位置处。
CN201820758042.5U 2018-05-21 2018-05-21 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和烹饪设备 Active CN208709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8042.5U CN208709347U (zh) 2018-05-21 2018-05-21 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和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8042.5U CN208709347U (zh) 2018-05-21 2018-05-21 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和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9347U true CN208709347U (zh) 2019-04-09

Family

ID=65970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8042.5U Active CN208709347U (zh) 2018-05-21 2018-05-21 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和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93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9318A (zh) * 2019-05-17 2019-08-3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9318A (zh) * 2019-05-17 2019-08-30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CN110179318B (zh) * 2019-05-17 2021-06-0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4067B (zh) 嵌入式全自动电饭煲
CN203791316U (zh) 一种自适应变风量通风柜
CN208709347U (zh) 烹饪设备的减压系统和烹饪设备
CN102269440A (zh) 一种智能自控变频抽油烟机
CN202166108U (zh) 一种智能自控变频抽油烟机
CA2311828A1 (en) Wall mounted microwave oven
CN109340723A (zh) 一种燃气泄漏时自动报警的集成灶
CN201297687Y (zh) 智能全自动抽油烟机
CN201314586Y (zh) 集成式智能灶具
CN112401678A (zh) 一种燃气烤炉温度控制器及其烤炉
CN201373469Y (zh) 电磁灶散热、废热利用装置
CN107008585A (zh) 一种智能双控快速喷漆机
CN206950036U (zh) 食物处理器具
CN1939197A (zh) 一种电饭锅的真空保温装置
CN208798944U (zh) 风幕柜节能运行系统
CN104913344A (zh) 一种吸入式燃气具装置
CN205557687U (zh) 一种带温度调节的保温型智慧泵站
WO2018205367A1 (zh) 一种带有烘烤鼓风结构的蒸汽烤箱
CN208709452U (zh) 烹饪设备
CN208941694U (zh) 一种节能高压蒸柜
CN100575790C (zh) 具有触摸式炉灶节能器的炉灶
CN102878680B (zh) 一种同进同出水箱
CN207384095U (zh) 电磁智能蒸柜
CN201851236U (zh) 一种外走廊内燃机车进气系统
CN109855135A (zh) 一种多功能隐藏式健康环保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