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6823U -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6823U
CN208706823U CN201820879621.5U CN201820879621U CN208706823U CN 208706823 U CN208706823 U CN 208706823U CN 201820879621 U CN201820879621 U CN 201820879621U CN 208706823 U CN208706823 U CN 208706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l end
waveguide filter
dielectric waveguide
conductive layer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796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琦
黄潘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anq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BONDED AREA CANQ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BONDED AREA CANQ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BONDED AREA CANQ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796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6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6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6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至少2个由固态介电材料制成的本体,多个所述本体通过堆叠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所述本体表面包覆有导电层,所述本体包含至少2个U形输入输出电极,所述U形输入输出电极表面无导电层,所述本体包含排列设置的多个谐振器,所述谐振器通过位于相邻所述谐振器之间的耦合装置进行分割,多个所述本体的重合面之间开设有信号传输窗口,所述信号传输窗口表面无导电层。通过优化U形输出输出电极,可以减弱输入输出端口对介质波导的高次谐振模式的耦合幅度,使二次谐波位置会往更远处推移,并降低2次谐波的幅度。

Description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David R.Heine等人于1999年7月20日获得授权的专利US005926079A,以及R.范加拉等人于2015年8月26日申请的专利CN 104871364 A,其中,上述专利公布的介质波导滤波器通过钻孔形成通孔或盲孔并外接同轴连接器来达到信号的输入输出的目的。此种结构加工复杂,精度需求较高,远端抑制不是很理想,一般在1.3-1.4倍中心频率位置已经出现了谐波且谐波幅度较高,在对该频段有抑制要求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外加低通滤波器处理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正常情况下叠加低通滤波器后不仅会带来插入损耗的叠加,整体体积也会增大。
此外R.范加拉等人在2015年8月26日申请的专利CN 104871364 A中,通过采用堆叠的方式将多个介质体拼接在一起以达到缩小外形尺寸的目的,但是此种方法使滤波器的孔型输入输出不再位于滤波器的底部,使滤波器在安装至通信系统系统时上后,仍然需要电缆等其它形式将滤波器的信号引至通信系统的电路板上,不利于系统小型化和系统集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至少2 个由固态介电材料制成的本体,多个所述本体通过堆叠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所述本体表面包覆有导电层,所述本体包含至少2个U形输入输出电极,所述U形输入输出电极表面无导电层,所述本体包含排列设置的多个谐振器,所述谐振器通过位于相邻所述谐振器之间的耦合装置进行分割,多个所述本体的重合面之间开设有信号传输窗口,所述信号传输窗口表面无导电层。
优选的,上述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所述U形输入输出电极位于本体的波导短边延伸面或长边延伸面。
优选的,所述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所述U形输入输出电极形状是C形的变种。
优选的,所述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每个所述本体排列设置有2个或多个所述谐振器。
优选的,所述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所述耦合装置为平行于波导短边方向的通孔或矩形凹槽,所述通孔或槽表面覆盖有导电层。
优选的,所述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所述固态介电材料为陶瓷或石英玻璃。
优选的,所述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所述导电层材质为银或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优化U形输出输出电极,可以减弱输入输出端口对介质波导的高次谐振模式的耦合幅度,使二次谐波位置会往更远处推移,并降低2次谐波的幅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一款6腔设置耦合通孔的可改善远端抑制介质波导滤波器;
图2所示为一款6腔设置有耦合槽的可改善远端抑制介质波导滤波器;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U形输出输出电极的多个实施例;
图4所示为采用盲孔或通孔输入输出形式的传统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仿真曲线图;
图5所示为采用U形输出输出形式的可改善远端抑制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仿真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以一款6腔谐振器为例进行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本案同样适用于其他数量谐振器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参考图1所示,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由固态介电材料制成的本体10和20,通过堆叠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本体10、20表面包覆有导电银层。
本体10、20包含2个U形输入输出电极101、201,U形输入输出电极 101、201表面没有导电层。
更加具体的,U形输入输出电极101位于波导谐振器的短边e1的延伸面上;U形输入输出电极201位于波导谐振器的短边e2的延伸面上.
更加具体的,通过调整U形输入输出电极101和201的槽宽、尺寸、和位于谐振器102和202表面的位置,可以调整滤波器的输入输出耦合幅度。
本体10包含排列设置的3个谐振器102、103、104,其中,谐振器102 和103通过位于相邻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通孔105a、105b进行分割;同样的,谐振器103和104通过位于相邻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通孔106a、107b进行分割。 105a、105b、106a、106b的孔壁覆盖有导电银层。
同样的,本体20包含排列设置的3个谐振器202、203、204,其中,谐振器202和203通过位于相邻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通孔205a、205b进行分割;同样的,谐振器203和204通过位于相邻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通孔206a、207b 进行分割。205a、205b、206a、206b的孔壁覆盖有导电银层。
更加具体的,耦合通孔105a、105b、106a、106b平行于波导谐振器的短边e1;耦合通孔205a、205b、206a、206b平行于波导谐振器的短边e2;
更加具体的,谐振器102和103通过位于耦合通孔105a和105b之间的介电材料进行射频耦合。通过调整105a和105b的间距,可以调整谐振器102 和谐振器103的射频耦合量。同样的,其他谐振器之间的相互耦合量通过位于两个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通孔进行控制。
本体10和20的重合面之间,开设有信号传输窗口107和108,信号传输窗口107和108表面没有导电层。
更加具体的,射频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窗口107和108在本体10和20之间进行射频耦合。
更加具体的,通过调整信号传输窗口107和108的尺寸、位置,可以调整滤波器本体10和20之间的射频耦合幅度。
该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采用适当的U形输入输出窗口设计,可以降低输如输出对介质波导的高次谐振模式的耦合幅度,使介质波导滤波器的2 次谐波推远至1.5-1.7倍中心频率;远于采用盲孔或通孔输入输出形式的传统介质波导滤波器的2次谐波,降低了通信链路对低通滤波器的需求。(采用盲孔或通孔输入输出形式的传统介质波导滤波器的2次谐波在中心频率的 1.3-1.4倍左右)
通过采用表贴式的U形输入输出结构,简化了滤波器加工工艺;此外,表贴U形输入输出结构更适用于SMT安装工艺,降低了滤波器的制造和使用成本。另外,滤波器安装在通信系统中时,可以直接将微带线与所述波导滤波器U形输入输出端口通过锡焊进行连接,更有利于通信系统的高集成度和小型化设计。
在第二实施实例中,如图2所示,滤波器的U形输入输出电极301和401 的闭合处分别位于波导谐振器短边e3和e4的延伸面上;进一步的,U形输入输出电极301和401的开口端分别位于波导谐振器长边d3和d4的延伸面上。
进一步的,通过打磨U形输入输出电极位于波导谐振器长边d3和d4延伸面上的电极槽,可以达到调试滤波器输入输出电极耦合幅度的目的。
在第二实施实例中,如图2所示,谐振器302和303通过矩形凹槽305 进行相互耦合。
更加具体的,通过调整耦合槽305、306、405、406的槽宽和槽深,可以调整相邻2个谐振器之间的耦合幅度。
本实施实例与第一实施实例一样,可以将介质波导滤波器的2次谐波推远至1.5-1.7倍中心频率。
应当说明的是,所述U形输入输出结构形式多样,除第一实施实例和第二实施实例中所描述的U形输入输出结构,还包括图3所示的类似U形的变种输入输出结构。通过改变介质波导滤波器输入输出形状或位置实现该技术效果的方法,都应当属于本申请的范围。
进一步地,固态介电材料优选为陶瓷。陶瓷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硬度及耐高温的性能也比较好,因此成为射频滤波器领域常用的固态介电材料。当然,介电材料也可以选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他材料,如玻璃、电绝缘的高分子聚合物等。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为银。
导电层优选为银等高导电率材料。
常规技术手段中介质波导滤波器采用通孔或盲孔并外接同轴连接器形成输入输出端口,下面采用两种方案在同一限定条件下做对比:相同外形体积、相同介质材料、相同的外部屏蔽效果,指标调试一致(以通带内插入损耗及近端带外抑制数值统一作为对比的依据)。
参图4所示,为常规通孔或盲孔并外接同轴连接器形成输入输出端口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仿真曲线图,可以从图中看出如下指标:
中心频率:3.5GHz;设置带宽:3.4-3.6GHz
远端带外二次谐波位于4.9GHz,在中心频率的1.4倍处。
参图5所示,为采用U形表贴输入输出结构的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仿真曲线图,可以从图中看出如下指标:
中心频率:3.5GHz;设置带宽:3.4-3.6GHz
远端带外二次谐波位于5.5GHz,在中心频率的1.57倍处。
通过以上两种方案的仿真结果数据对比,采用U形表贴输入输出结构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可以提高远端的抑制,二次谐波位置会往更远处推移且抑制效果加强,上述实例主要体现在中4.9GHz~6GHz的带外抑制指标。
且经过试验,介质波导滤波器的U形输入输出端口向第二谐振器的方向移动距离越远,二次谐波位置推移越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2个由固态介电材料制成的本体,多个所述本体通过堆叠的形式组合在一起,所述本体表面包覆有导电层,所述本体包含至少2个U形输入输出电极,所述U形输入输出电极表面无导电层,所述本体包含排列设置的多个谐振器,所述谐振器通过位于相邻所述谐振器之间的耦合装置进行分割,多个所述本体的重合面之间开设有信号传输窗口,所述信号传输窗口表面无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输入输出电极位于本体的波导短边延伸面或长边延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输入输出电极形状是C形的变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本体排列设置有2个或多个所述谐振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装置为平行于波导短边方向的通孔或矩形凹槽,所述通孔或槽表面覆盖有导电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介电材料为陶瓷或石英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材质为银或铜。
CN201820879621.5U 2018-06-07 2018-06-07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Active CN208706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9621.5U CN208706823U (zh) 2018-06-07 2018-06-07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79621.5U CN208706823U (zh) 2018-06-07 2018-06-07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6823U true CN208706823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34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79621.5U Active CN208706823U (zh) 2018-06-07 2018-06-07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6823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2240A (zh) * 2018-06-07 2018-11-16 张家港保税区灿勤科技有限公司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10336102A (zh) * 2019-07-09 2019-10-15 重庆思睿创瓷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谐波性能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射频模块及基站
CN111478008A (zh) * 2020-04-17 2020-07-31 广东国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波导双工器
CN111755783A (zh) * 2020-07-10 2020-10-09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介质滤波器及其远端抑制改善方法
CN108832240B (zh) * 2018-06-07 2024-06-04 江苏灿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2240A (zh) * 2018-06-07 2018-11-16 张家港保税区灿勤科技有限公司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08832240B (zh) * 2018-06-07 2024-06-04 江苏灿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10336102A (zh) * 2019-07-09 2019-10-15 重庆思睿创瓷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谐波性能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射频模块及基站
CN111478008A (zh) * 2020-04-17 2020-07-31 广东国华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介质波导双工器
CN111755783A (zh) * 2020-07-10 2020-10-09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介质滤波器及其远端抑制改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06823U (zh)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02354790B (zh) 高度小型化的基片集成波导谐振器
CN206532857U (zh) 一种陶瓷波导滤波器
CN105552494B (zh) 一种可调的平面带通‑带阻滤波器
CN110459840A (zh) 通信设备、介质滤波器、介质块
CN101609915A (zh) 一种ltcc镜频抑制带通滤波器
CN205790296U (zh) 一种基于开路枝节加载的可调带通-带阻滤波器
CN110459843A (zh)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CN104409809B (zh) 基于平行耦合线的可切换带通‑带阻滤波器
CN106876847A (zh) 基于交指耦合谐振器的宽带带通滤波器
Boutejdar et al. Control of bandstop response of cascaded microstrip low-pass-bandstop filters using arrowhead slots in backside metallic ground plane
CN212277356U (zh) 一种八阶四零点的微波介质波导滤波器
CN212257633U (zh) 一种半模基片集成波导双带滤波器
CN209282363U (zh) 一种滤波器
CN103296359A (zh) 一种滤波器
CN108832240A (zh) 可改善远端抑制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CN205985280U (zh) 侧面微扰介质滤波器
CN110034364A (zh) 一种超低插入损耗的陶瓷基交叉耦合发夹型滤波器
CN209312975U (zh) 一种微波滤波器
CN209948011U (zh) 三阶带阻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08565534B (zh) 一种介质低通滤波器
CN108183295B (zh) 基于公度传输线网络的双通带滤波器
CN110896163A (zh) 可实现单个带外传输零点的介质波导滤波器
CN206148591U (zh) 带有金属化矩形柱孔的介质滤波器
CN207166466U (zh) 通带外低频高抑制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600 Jiangsu Canq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No. 19 Jingang Road,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Canq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600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Canqin Technology Co., Ltd. No. 19 Jingang Road,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jiagang Bonded Area Canqin Technology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