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05121U - 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05121U
CN208705121U CN201821337254.2U CN201821337254U CN208705121U CN 208705121 U CN208705121 U CN 208705121U CN 201821337254 U CN201821337254 U CN 201821337254U CN 208705121 U CN208705121 U CN 2087051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scape pipe
headstock
rose box
air i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372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佩
卢翠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enol Test Technolo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enol Test Techn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enol Test Technolo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enol Test Technolo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372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051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051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051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顶部呈弧状进气结构、动力箱、过滤箱和收集箱;所述进气结构的出气口与动力箱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动力箱的底部与过滤箱的顶部螺纹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底部与收集箱的顶部螺纹连接;通过动力箱将空气吸入装置,过滤箱过滤空气中的其他颗粒杂质,最后收集箱收集到样品。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各个箱体之间可拆卸设置,能够避免因取样装置过大而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也较方便地清洗各个箱体内部装置;设置有过滤装置,将空气中直径大于2.5um的颗粒物过滤出去;设置有多个收集结构,能够分时段的收集空气中的PM2.5,从而判断出哪个时间段空气中PM2.5含量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气和生活废气的排放量越来越多。为了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需要对环境空气进行监测,才能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气体取样装置是空气监测设备必要的部件之一,目前的气体取样装置结构较复杂,携带不方便,所采集的气体样品没有代表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方便携带,易拆卸清理,能够判断一天中哪个时段PM2.5含量较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进气结构、动力箱、过滤箱和收集箱;所述进气结构的出气口与动力箱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动力箱的底部与过滤箱的顶部螺纹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底部与收集箱的顶部螺纹连接;各个箱体之间可拆卸设置,能够避免因取样装置过大而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也较方便地清洗各个箱体内部装置;
所述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箱的内壁上设置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卡设有过滤装置;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通过螺栓设置在过滤箱的内壁上;所述过滤装置沿气流方向依次包括有细纱网和第一过滤薄膜,所述细纱网的孔径大于第一过滤薄膜的孔径;所述第一过滤薄膜的孔径为2.6um;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卡设过滤装置,便于拆卸和更换过滤装置;同时能够过滤去空气中直径大于2.5um的颗粒物。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结构通过支撑柱支撑设置在动力箱的顶部,所述进气结构的顶部呈弧状结构设置;所述进气结构内部设置有中空腔,所述进气结构的伞状下表面设置有连通中空腔内外两侧的进气管;所述支撑柱中空设置,所述进气结构的中空腔通过支撑柱与动力箱的进气口连通,伞状结构的进气结构能够防止雨水进入装置,起到了避雨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箱包括有箱盖和箱体,所述箱盖与箱体螺纹连接设置;所述动力箱内部顶端设置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箱外部顶端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动力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设置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收集箱内;所述出气管上螺纹连接有收集结构,所述收集结构呈锥形结构设置,且收集结构的较小底端为进气端,所述收集结构的较大底端为出气端;所述收集结构内设置第二过滤薄膜,所述第二过滤薄膜沿气流方向的截面呈凸圆弧状设置;所述第二过滤薄膜的孔径为0.3um;所述收集结构的出气端螺纹连接设置挡尘筛;所述收集箱底部设置有出气孔;通过第二过滤薄膜来收集空气中的PM2.5用于取样测样。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出气管包括有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三出气管和第四出气管,所述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三出气管和第四出气管上分别设置有电磁开关,能够分时段的收集空气中的PM2.5,使取样样品更具有代表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各个箱体之间可拆卸设置,能够避免因取样装置过大而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也较方便地清洗各个箱体内部装置;设置有孔径为2.5um的第一过滤薄膜,将空气中直径大于2.5um的颗粒物过滤出去,使收集的样品更准确;设置有多个收集结构,能够分时段的收集空气中的PM2.5,从而判断出哪个时间段空气中PM2.5含量较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气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4,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进气结构1、动力箱2、过滤箱3和收集箱4;所述进气结构1的出气口与动力箱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动力箱2的底部与过滤箱3的顶部螺纹连通;所述过滤箱3的底部与收集箱4的顶部螺纹连接;各个箱体之间螺纹可拆卸设置,能够避免因取样装置过大而携带不方便的问题,同时也较方便地清洗各个箱体内部装置;
所述进气结构1通过支撑柱支撑设置在动力箱2的顶部,所述进气结构1的顶部呈弧状结构设置,弧状结构可以防止雨水进入本装置内部,给取样带来误差;所述进气结构1内部设置有中空腔11,所述进气结构1的伞状下表面设置有连通中空腔11内外两侧的进气管12;所述支撑柱中空设置,所述进气结构1的中空腔11通过支撑柱与动力箱2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动力箱2包括有箱盖和箱体,所述箱盖与箱体螺纹连接设置;所述动力箱2内部顶端设置有动力电机23,所述动力电机23将空气从上往下输送,方便动力电机23的维修清理;所述动力箱2外部顶端设置有蓄电池24,所述蓄电池24与动力电机23电性连接。
所述过滤箱3内设置有过滤装置31,所述过滤箱3的内壁上设置第一限位块32和第二限位块33,所述第一限位块32和第二限位块33之间卡设有过滤装置31;所述第一限位块32和第二限位块33分别通过螺栓设置在过滤箱3的内壁上;所述过滤装置31沿气流方向依次包括有细纱网和第一过滤薄膜,所述细纱网的孔径大于第一过滤薄膜的孔径;所述第一过滤薄膜的孔径为2.5um。
所述过滤箱3的底部设置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收集箱4内;所述出气管上螺纹连接有收集结构41,所述收集结构41呈锥形结构设置,且收集结构41的较小底端为进气端,所述收集结构41的较大底端为出气端;所述收集结构41内设置第二过滤薄膜411,所述第二过滤薄膜411沿气流方向的截面呈凸圆弧状设置,由于收集结构41内腔呈喇叭状设置,沿气流方向内腔越来越大,在空气通过第二过滤薄膜411时,增大了第二过滤薄膜41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空气中PM2.5被截留在第二过滤薄膜411上;所述第二过滤薄膜的孔径为0.3um;所述收集结构41的出气端螺纹连接设置挡尘筛42,所述挡尘筛42防止收集箱4内的空气被粘连到第二过滤薄膜411上,减小检测误差;所述收集箱4底部设置有出气孔,通过第二过滤薄膜411来收集空气中的PM2.5用于取样测样。
所述过滤箱3出气管包括有第一出气管34、第二出气管35、第三出气管36和第四出气管37,所述第一出气管34、第二出气管35、第三出气管36和第四出气管37上分别设置有电磁开关,所述第一出气管34、第二出管35、第三出气管36和第四出气管37上都螺纹连接有一个收集结构41,通过控制电磁开关的开合,控制其中三个电磁开关闭合,其余一个电磁开关打开,其对应下方的集气结构开始收集PM2.5,能够对比不同时间段收集结构41上收集样品的多少来判断该时段空气中PM2.5的含量。
本装置工作原理:将本装置放置在待测定位置,打开第一出气管34上的电磁开关,关闭第二出气管35、第三出气管36和第四出气管37上的电磁开关,使动力电机23工作,本装置开始收集空气中PM2.5,记下此时间段;通过6个小时后,关闭第一出气管34、第三出气管36和第四出气管37上的电磁开关,打开第二出气管35上的电磁开关,第二出气管上35的集气结构开始收集空气中PM2.5;依次类推,一段时间后取出各个集气结构41中的第二过滤薄膜411,测量各个第二过滤薄膜411上粘附的样品PM2.5重量,即可判断哪个时间段空气中PM2.5含量较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有进气结构(1)、动力箱(2)、过滤箱(3)和收集箱(4);所述进气结构(1)的出气口与动力箱(2)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动力箱(2)的底部与过滤箱(3)的顶部螺纹连通;所述过滤箱(3)的底部与收集箱(4)的顶部螺纹连接;
所述过滤箱(3)内设置有过滤装置(31),所述过滤箱(3)的内壁上设置第一限位块(32)和第二限位块(33),所述第一限位块(32)和第二限位块(33)之间卡设有过滤装置(31);所述第一限位块(32)和第二限位块(33)分别通过螺栓设置在过滤箱(3)的内壁上;所述过滤装置(31)沿气流方向依次包括有细纱网和第一过滤薄膜,所述细纱网的孔径大于第一过滤薄膜的孔径;所述第一过滤薄膜的孔径为2.5u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1)通过支撑柱支撑设置在动力箱(2)的顶部,所述进气结构(1)的顶部呈弧状结构设置;所述进气结构(1)内部设置有中空腔(11),所述进气结构(1)的伞状下表面设置有连通中空腔(11)内外两侧的进气管(12);所述支撑柱中空设置,所述进气结构(1)的中空腔(11)通过支撑柱与动力箱(2)的进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箱(2)包括有箱盖和箱体,所述箱盖与箱体螺纹连接设置;所述动力箱(2)内部顶端设置有动力电机(23),所述动力箱(2)外部顶端设置有蓄电池(24),所述蓄电池(24)与动力电机(23)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的底部设置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收集箱(4)内;所述出气管上螺纹连接有收集结构(41),所述收集结构(41)呈锥形结构设置,且收集结构(41)的较小底端为进气端,所述收集结构(41)的较大底端为出气端;所述收集结构(41)内设置第二过滤薄膜(411),所述第二过滤薄膜(411)沿气流方向的截面呈凸圆弧状设置;所述第二过滤薄膜的孔径为0.3um;所述收集结构(41)的出气端螺纹连接设置挡尘筛(42);所述收集箱(4)底部设置有出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3)出气管包括有第一出气管(34)、第二出气管(35)、第三出气管(36)和第四出气管(37),所述第一出气管(34)、第二出气管(35)、第三出气管(36)和第四出气管(37)上分别设置有电磁开关。
CN201821337254.2U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 Active CN2087051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7254.2U CN208705121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7254.2U CN208705121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05121U true CN208705121U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42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37254.2U Active CN208705121U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051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9208A (zh) * 2020-06-15 2020-09-15 杨蕊 城市规划环境信息收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9208A (zh) * 2020-06-15 2020-09-15 杨蕊 城市规划环境信息收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4449B (zh) 病毒性气溶胶采集富集仪
CN209656660U (zh)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仪新型装置
CN214471933U (zh) 一种便携式大流量生物气溶胶富集与液相采集装置
CN208705121U (zh) 一种空气中pm2.5的取样装置
CN208751928U (zh) 一种气体取样装置
CN217931004U (zh) 一种空气颗粒物采集装置
CN207095926U (zh) 一种便携式粉尘自动采样装置
CN207894788U (zh) 无烟粉尘检测装置
CN212467578U (zh) 一种用于燃煤电厂烟气取样前置除水除尘过滤装置
CN215262677U (zh) 一种可吸入颗粒物自动采样装置
CN109011872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垃圾清扫车的高效除尘箱
CN211122177U (zh) 空气悬浮颗粒物采样装置
CN209280385U (zh) 一种废气有机物筛选采样装置
CN209485959U (zh) 一种光度计清灰装置
CN208959601U (zh) 一种便携式甲醛检测以及净化装置
CN208599374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板的室内用空气净化器
CN208109484U (zh) 一种粉尘采样器
CN217410152U (zh) 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气体检测仪的过滤装置
CN208260539U (zh) Voc生物透气净化器
CN108709778A (zh) 一种外界空气监测设备
CN220603069U (zh) 烟气检测装置
CN208366679U (zh) 一种外界空气监测设备
CN206398870U (zh) 一种智能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CN210159361U (zh) 一种尾排箱
CN213834577U (zh) 一种污水环保型一体式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