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8624U - 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8624U
CN208688624U CN201821372361.9U CN201821372361U CN208688624U CN 208688624 U CN208688624 U CN 208688624U CN 201821372361 U CN201821372361 U CN 201821372361U CN 208688624 U CN208688624 U CN 208688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omer
hole
overload protection
strip
low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723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明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odinggebikai (Suzhou)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o Dinggebaoerwen (suzhou)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o Dinggebaoerwen (suzhou)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iqu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o Dinggebaoerwen (suzhou)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723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8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8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8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Forc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电路部和过载保护机构,弹性体的下端为安装部,弹性体的上端为承载部,安装部和承载部之间的弹性体上为应变部,应变部包括开设于弹性体上的第一、二条形孔应变梁,过载保护机构包括开设于弹性体上的分别与第一条形孔应变梁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连通的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当应变部因承载部承受压力或拉力而变形并以至于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的上壁与下壁相靠近至接触时,应变部停止变形以使该传感器停止称量。本实用新型减少传感器因过载而导致产品损坏的几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品质,从而降低客户使用成本、维修成本及停机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市场销售及管理的日益规范,自动化测试设备的日益增多,针对小容量但高频率测试的传感器需求也日渐增加。传统小容量传感器一般采用铝合金材质获得在低容量时的高灵敏度,但是该材质在高频率的测试环境下抗疲劳测试性能较差,往往经过几万次或者几十万次的测试后性能超差甚至应变梁断裂,完全不能满足高频率测试的市场需求。此外,传统的小容量传感器一般只考虑拉向或者压向的测试,或者虽然有拉压双向的结构但是只保证一个方向的测试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和电路部,所述弹性体的下端为安装部,所述弹性体的上端为承载部,所述安装部固定于固定支架上,所述承载部与需称量的载体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承载部之间的弹性体上为应变部,
所述应变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弹性体上的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条形孔应变梁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该称重传感器还包括过载保护机构,所述过载保护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弹性体上的分别与所述第一条形孔应变梁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连通的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相互平行并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应变梁,当所述应变部因所述承载部承受向下的压力或向上的拉力而变形并以至于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的上壁与下壁相靠近至接触时,所述应变部停止变形以使该传感器停止称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条形孔应变梁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过载保护孔隙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条形孔应变梁的另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弹性体的两侧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均为S型结构,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以所述弹性体的中心旋转180°后与所述第二过载保护孔隙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弹性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电路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的线路板、温度补充片以及分别贴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应变梁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内的两个应变计,所述线路板分别与所述温度补偿片和应变计电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线路板安装槽通过硅胶进行密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线路板与电缆电连接,所述电缆上设置有热缩套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应变梁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体的下端面上的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承载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体的上端面上的螺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弹性体采用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当承载部受到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压力时,应变部的孔开始变形,而应变计的阻值随着应变部的变形而变化,从而传出相应的输出信号;由于应变部的变形致使承载部开始向上或下移,从而使得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的上壁与下壁相靠近至接触时,所述应变部停止变形以使该传感器停止称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减少传感器因过载而导致产品损坏的几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品质,从而降低客户使用成本、维修成本及停机损耗,为客户增效。
2)本实用新型因为设置了两个过载保护孔隙(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因此在加载时既即可以向上拉也可以向下压,可以保证拉压双向都具有良好的线性和蠕变性能。
3)传统小容量传感器一般采用铝合金材质获得在低容量时的高灵敏度,但是该材质在高频率的测试环境下抗疲劳测试性能较差,往往经过几万次或者几十万次的测试后性能超差甚至应变梁断裂,本实用新型采用优良的不锈钢材质,既能保证灵敏度的要求,也能保证超高的抗疲劳测试的要求。
4)传统的小容量传感器由于弹性体较小,电缆线的出线方式采用硅胶固定的方式,该方式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电缆线扯动后脱落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电缆采用螺丝与电路板连接,电缆上套设有热缩管并且通过环氧胶水进行固定,从而保证电缆线的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公开的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公开的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A和电路部(图上未示出),弹性体A的下端为安装部1,弹性体A的上端为承载部2,安装部1固定于承重系统的固定支架(图上未示出)上,承载部2与需称量的载体(图上未示出)连接,安装部1和承载部2之间的弹性体A上为应变部3,应变部3包括开设于弹性体A上的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条形孔应变梁31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32,该称重传感器还包括过载保护机构4,过载保护机构4包括开设于弹性体A上的分别与第一条形孔应变梁31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32连通的第一过载保护孔隙41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42,第一过载保护孔隙41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42相互平行并分别平行于第一条形孔应变梁31,当应变部3因承载部2承受向下的压力或向上的拉力而变形并以至于第一过载保护孔隙41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42的上壁与下壁相靠近至接触时,应变部3停止变形以使该传感器停止称量。
第一过载保护孔隙41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42均为S型结构,第一过载保护孔隙41以弹性体A的中心旋转180°后与第二过载保护孔隙42重合。第一过载保护孔隙41的一端与第一条形孔应变梁31的一端连通,第二过载保护孔隙42的一端与第二条形孔应变梁32的另一端连通,且第一过载保护孔隙41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42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弹性体A的两侧边。
弹性体A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位于第一条形孔应变梁31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32之间,电路部(图上未示出)包括设置于安装槽内的线路板、温度补充片以及分别贴于第一条形孔应变梁31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32内的两个应变计,线路板分别与温度补偿片和应变计电连接。线路板安装槽通过硅胶6进行密封,在应变梁很薄的情形下,采用硅胶的密闭方式可以保持弹性体A良好的蠕变性能。
线路板与电缆5电连接,具体的电缆5的一端与线路板通过螺丝连接,电缆5上设置有热缩套管并通过环氧胶水固定,从而保证电缆5线的可靠,避免了电缆5线扯动后脱落的情况。
安装部1包括设置于弹性体A的下端面上的螺纹孔11,承载部2包括设置于弹性体A的上端面上的螺纹孔21。弹性体A采用不锈钢材质,采用优良的不锈钢材质,既能保证灵敏度的要求,也能保证超高的抗疲劳测试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的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过载保护孔隙41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42,当承载部2受到向上的拉力和向下的压力时,应变部3的孔开始变形,而应变计的阻值随着应变部3的变形而变化,从而传出相应的输出信号;由于应变部3的变形致使承载部2开始向上或下移,从而使得第一过载保护孔隙41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42的上壁与下壁相靠近至接触时,应变部3停止变形以使该传感器停止称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过载保护机构4设计成双S型结构(即相扣形式),当应变区变形量超过第一过载保护孔隙41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42的间隙值时,则第一过载保护孔隙41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42的上壁和下壁相互接触以阻止继续变形,从而过载保护的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大减少传感器因过载而导致产品损坏的几率,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产品品质,从而降低客户使用成本、维修成本及停机损耗,为客户增效。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和电路部,所述弹性体的下端为安装部,所述弹性体的上端为承载部,所述安装部固定于固定支架上,所述承载部与需称量的载体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承载部之间的弹性体上为应变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变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弹性体上的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条形孔应变梁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该称重传感器还包括过载保护机构,所述过载保护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弹性体上的分别与所述第一条形孔应变梁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连通的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相互平行并分别平行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应变梁,当所述应变部因所述承载部承受向下的压力或向上的拉力而变形并以至于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的上壁与下壁相靠近至接触时,所述应变部停止变形以使该传感器停止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条形孔应变梁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过载保护孔隙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条形孔应变梁的另一端连通,且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弹性体的两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和第二过载保护孔隙均为S型结构,所述第一过载保护孔隙以所述弹性体的中心旋转180°后与所述第二过载保护孔隙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电路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的线路板、温度补充片以及分别贴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应变梁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内的两个应变计,所述线路板分别与所述温度补偿片和应变计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通过硅胶进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与一电缆电连接,所述电缆上设置有热缩套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条形孔应变梁和第二条形孔应变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体的下端面上的螺纹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体的上端面上的螺纹孔。
CN201821372361.9U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 Active CN208688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2361.9U CN208688624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2361.9U CN208688624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8624U true CN208688624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6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72361.9U Active CN208688624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8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85108400A (zh) 多量程测力计称重仪
CN105242202B (zh) 一种断路器检测装置
CN110374857B (zh) 一种隔膜压缩机油压和气压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08688624U (zh) 一种拉压双向小容量称重传感器
CN202255707U (zh) 一种带过载保护功能且过载能力可调整的测力传感器
CN207793063U (zh) 玻璃基板掰断装置及掰断系统
CN2831097Y (zh) 浮力式耐压密度变送器
CN211717572U (zh) 一种力传感器
CN211904497U (zh) 一种传感器电路及测量压扭复合力的传感器
CN108534663B (zh) 免破坏u型应变计
CN211234648U (zh) 一种t型称重传感器
CN201186296Y (zh) 一种三辊式带材表面张力测量装置
CN113049070A (zh) 一种力传感器
CN210036909U (zh) 一种拉力传感器
CN2898785Y (zh) 电子秤传感器防超载保护装置
CN209495792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
CN210981462U (zh) 一种i型称重传感器
CN206470006U (zh) 一种半球头摩擦传感器
CN205067691U (zh) 一种断路器检测装置
CN202057438U (zh) 集成应变片式两自由度微载荷检测装置
CN206470007U (zh) 一种多向力传感器
CN112747808A (zh) 一种具有显示功能的拉力传感器
CN218239137U (zh) 一种单轴力传感器
CN211085429U (zh) 一种应用于电子秤的传感器
CN211576424U (zh) 智能定心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106, Heng Shan Road, Suzhou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Huodinggebikai (Suzhou)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 106, Heng Shan Road, Suzhou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before: HOTTINGER BALDWIN (SUZHOU)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