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87204U - 一种管道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87204U
CN208687204U CN201821153564.9U CN201821153564U CN208687204U CN 208687204 U CN208687204 U CN 208687204U CN 201821153564 U CN201821153564 U CN 201821153564U CN 208687204 U CN208687204 U CN 208687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conduit assembly
connector
removable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5356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jian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j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j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j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5356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87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87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87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组件,包括多根可拆式管状型材,及用于将多根可拆式管状型材连接在一起的可拆式连接头,可拆式连接头包括变径接头、弯头以及四通连接头。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方便布置网线,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组件,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网线布置的管道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布置网线的线管以及连接头都是不可拆分的,这给布置网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道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组件,包括多根可拆式管状型材,及用于将多根可拆式管状型材连接在一起的可拆式连接头,所述可拆式连接头包括变径接头、弯头以及四通连接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管状型材包括管体和侧盖,所述管体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开口,所述侧盖与所述开口嵌合并可拆式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管体设有凸起和卡槽,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管体内表面与管体周向一端面的交界处,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管体内表面与管体周向另一端面的交界处;所述侧盖设有与所述凸起卡接的凹槽以及插接于卡槽的卡舌,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侧盖内表面与侧盖周向一端面的交界处,所述卡舌位于所述侧盖内表面与侧盖周向另一端面的交界处;所述凸起包括延伸部,与延伸部连接的环状部,所述环状部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管体周向一端面的外侧;所述凹槽为弧形,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于所述侧盖的外侧;所述环状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环状部的中心;所述管体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两个,并沿所述管体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管体内表面与管体周向另一端面的交界处设有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一侧的过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过渡部构成所述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侧设有第一限位边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侧设有第二限位边部;所述卡槽的卡接口朝向于所述管体的外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变径接头包括上壳体,及与上壳体可拆式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上前段部、上中段部以及上后段部,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前段部、下中段部以及下后段部,所述上前段部和下前段部构成所述变径接头的大端管部,所述上中段部和下中段部构成所述变径接头的锥管过渡部,所述上后段部和下后段部构成所述变径接头的小端管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下壳体内侧设有卡接槽,所述上壳体设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接的卡接边部;所述上前段部外周设有一上台阶部,所述下前段部外周设有与所述上台阶部相对应的下台阶部;所述小端管部为环形形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上前段部包括上前弧形板,所述上前弧形板的一侧向下延伸设有上前侧板,另一侧向下延伸设有延伸边部;所述下前段部包括下前水平板,所述下前水平板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左下前侧板,另一侧向上延伸设有右下前侧板;所述上前侧板向内凹陷设有折痕槽;所述下前水平板开设有一缺口。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弯头包括侧封盖以及双通连接头,所述双通连接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壳体还设有切口,所述切口位于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的交汇处;所述侧封盖连接于所述切口处,以遮挡所述切口;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及与底壳可拆式连接的上盖;所述底壳包括底板部,及与底板部一体式成型的侧板部,所述底板部垂直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上盖的连接孔部;所述连接柱一侧向外延伸设有与所述侧板部连接的固定连接板,所述连接柱另一侧向外延伸设有导向板;所述壳体侧面设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第一环状凸起和第二环状凸起,所述第一环状凸起构成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通道口,所述第二环状凸起构成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通道口;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第二环状凸起的上方开设有缺口;所述上盖设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至少一部分伸出于所述上盖的外部;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一固定孔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侧封盖包括上板部、下板部,及设于上板部、下板部之间的侧面板;所述上板部、下板部以及侧面板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连接条;所述侧面板为弧形形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四通连接头包括两个所述双通连接头,其中一个双通连接头的所述切口与另外一个双通连接头的所述切口相对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包括多根可拆式管状型材,及用于将多根可拆式管状型材连接在一起的可拆式连接头,所述可拆式连接头包括变径接头、弯头以及四通连接头,其中变径接头、弯头以及四通连接头均为可拆式连接的,方便布置网线,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管状型材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管状型材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管状型材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管状型材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管状型材实施例二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变径接头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变径接头具体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变径接头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双通连接头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双通连接头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双通连接头实施例一分解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弯头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弯头实施例二的分解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弯头实施例二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四通连接头实施例三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四通连接头实施例三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组件中四通连接头实施例三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图1的附图标记如下:
B、可拆式管状型材;C、变径接头;D、弯头;E、四通连接头。
图2-6的附图标记如下:
1、管体;11、连接孔;12、连接头;121、第一连接部;1211、第一限位边部;122、过渡部;123、第二连接部;1231、第二限位边部;124、卡槽;13、凸起;131、延伸部;132、环状部;1321、通孔;2、侧盖;21、凹槽;22、卡舌;12A、连接头;124A、卡槽。
图7-9的附图标记如下:
上壳体;11、上前段部;111、上前弧形板;112、上前侧板;113、延伸边部;114、上台阶部;115、折痕槽;12、上中段部;13、上后段部;14、卡接边部;2、下壳体;21、下前段部;211、前水平板;2111、缺口;212、左下前侧板;213、右下前侧板;214、下台阶部;22、下中段部;23、下后段部。
图10-18的附图标记如下:
1、双通连接头;11、上盖;111、连接块;1111、固定孔部;12、底壳;121、底板部;122、侧板部;1221、通道口;1222、切口;123、连接柱;1231、固定连接板;1232、导向板;2、双通连接头;21、侧封盖;211、上板部;212、下板部;213、侧面板;22、连接条;3、四通连接头;31、双通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应当理解,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操作/对象与另一个实体/操作/对象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操作/对象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还应当理解,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道组件,包括五根可拆式管状型材B,及用于将五根可拆式管状型材B连接在一起的可拆式连接头,可拆式连接头包括变径接头C、弯头D以及四通连接头E。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管道组件主要运用于网线的布置中,例如,在城中村、居民楼需要布置较多网线的时候,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管道组件,管道组件不仅可以将网线有条理和整齐的布置,而且网线是置于管道组件内的,对网线也具有保护作用,进而延长网线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管道组件中,管状型材B、变径接头C、弯头D、以及四通连接头E均为可拆式连接,因此,更有利于布线,提高布线的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具体的,下面介绍可拆式管状型材B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2-4所示,该可拆式管状型材B包括管体1和侧盖2,管体1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开口,侧盖2与开口嵌合并可拆式连接,其中,开口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具体的,管体1设有凸起13和卡槽124,凸起13位于管体1内表面与管体1周向一端面的交界处,卡槽124位于管体1内表面与管体1周向另一端面的交界处;侧盖2设有与凸起13卡接的凹槽21以及插接于卡槽124的卡舌,凹槽21位于侧盖2内表面与侧盖2周向一端面的交界处,卡舌位于侧盖2内表面与侧盖2周向另一端面的交界处卡舌。另外,凸起13位于管体1内表面与管体1周向一端面的交界处,卡槽124位于管体1内表面与管体1周向另一端面的交界处。
具体的,凸起13包括延伸部131,与延伸部131连接的环状部132,环状部132至少一部分位于管体1周向一端面的外侧。优选的,为了节省材料,减低生产成本,在环状部132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通孔1321,通孔1321位于环状部132的中心。在此设置通孔1321,并不会对管体1与侧盖2连接的稳固性造成影响。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环状部132为实心结构。
进一步的,管体1内表面与管体1周向另一端面的交界处设有一连接头12,连接头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3,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3一侧的过渡部122,第一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3、过渡部122构成卡槽124;第一连接部121另一侧设有第一限位边部1211,第二连接部123另一侧设有第二限位边部1231。设置的第一限位边部1211以及第二限位边部1231可防止卡舌从卡槽124中滑出。
另外,卡槽124的卡接口朝向于管体1的外侧。而凹槽21的槽口朝向于侧盖2的外侧,且凹槽21为弧形,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当凹槽21与凸起13卡接之后,凹槽21与凸起13的连接处会给侧盖2施加一个力以阻止卡舌插接于卡槽124中,那么,卡舌若要插接在卡槽124中,必须克服这个力,当按压侧盖2使卡舌插接固定于卡槽124中后,侧盖2便会牢固的与管体1连接。因此,管体1和侧盖2连接之后,无需通过辅助物件(螺钉等)进行固定,仍然能够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管体1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连接孔11。优选的,连接孔11为两个,并沿管体1的中心轴对称设置。设置的连接孔11可用于穿接钢绳,以承担管状型材的整体重量。
进一步的,管体1和侧盖2均为塑料材质,优选的管体1和侧盖2为PVC材质。
实施例二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区别在于,与卡舌连接的连接头12A的卡槽124A为弧形状。设置成弧形状有利于拆装。
具体的,下面介绍变径接头C的具体结构。
如图7-9所示,变径接头C,包括上壳体1,及与上壳体1可拆式连接的下壳体2,上壳体1包括上前段部11、上中段部12以及上后段部13,下壳体2包括下前段部21、下中段部22以及下后段部23,上前段部11和下前段部21构成变径接头的大端管部,上中段部12和下中段部22构成变径接头的锥管过渡部,上后段部13和下后段部23构成变径接头的小端管部。具体的,上壳体1、下壳体2均为塑料材质,优选地,上壳体1、下壳体2均为PVC材质。小端管部呈环形形状,大端管部呈半扇形状。
进一步的,下壳体2内侧设有卡接槽,上壳体1设有与卡接槽卡接的卡接边部14。另外,在上壳体1设有穿孔部,在下壳体2内部设有与穿孔部对应的连接柱,连接柱的顶部设有螺纹孔。当上壳体1和下壳体2需要组装在一起时,先将卡接边部14置于卡接槽中,然后通过螺钉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固定。
进一步的,上前段部11包括上前弧形板111,上前弧形板111的一侧向下延伸设有上前侧板112,另一侧向下延伸设有延伸边部113,上前侧板112的高度高度延伸边部113的高度;下前段部21包括下前水平板211,下前水平板211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左下前侧板212,另一侧向上延伸设有右下前侧板213,左下前侧板212和右下前侧板213平行对称设置。上前段部11和下前端部组合之后构成变径接头的大端管部,大端管部呈半扇形状。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变径接头的整体强度和美观度,在上前侧板112向内凹陷设有折痕槽115。
进一步的,上前段部11外周设有一上台阶部114,下前段部21外周设有与上台阶部114相对应的下台阶部214。当上壳体和下壳体连接之后,上台阶部114和下台阶部214构成抵接部。具体的,变径接头的小端管部可用于与管道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是,小端管部插接于管道内侧。大端管部可用于与线槽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是,线槽套接在大端管部外周,线槽的内端止抵于抵接部。
另外,在某些实施例中,下前水平板211开设有一缺口2111,设有的缺口2111用于线槽内的分隔板穿出。
于其它实施例中,上壳体、下壳体均为PU或者UPVC或者TPU材质。
具体的,下面介绍弯头以及四通连接头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0-12所示,一种双通连接头,该双通连接头是构成弯头以及四通连接头的基础结构,该双通连接头包括壳体,壳体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之间具有夹角;壳体还设有切口1222,切口1222位于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的交汇处。
具体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之间具有夹角,以及设置的切口1222位于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的交汇处的主要原因是,使双通连接头1能够组合成不同结构的连接头,例如,在切口1222增加一个封盖,能够使双通连接头1变成弯头,或者将另外一个相同的双通连接头1在切口1222处相互对接,能够组合成一个四通连接头。通过独立的双通连接头1可以组合成弯头或者四通连接头,结构设计巧妙,适用范围更广,而且省去了生产四通连接头的模具,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壳体包括底壳12,及与底壳12可拆式连接的上盖11。将底壳12与上盖11做成可拆式连接,便于布线。具体的,底壳12包括底板部121,及与底板部121一体式成型的侧板部122,底板部121垂直连接有连接柱123,连接柱123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上盖11的连接孔部;连接柱123一侧向外延伸设有与侧板部122连接的固定连接板1231,连接柱123另一侧向外延伸设有导向板1232。设有的固定连接板1231可增加连接柱123的稳固性,防止连接柱123在安装时被损坏。设置的导向板1232对壳体内布置线缆时起到导向的作用。
具体的,壳体侧面设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第一环状凸起和第二环状凸起,第一环状凸起构成第一连接通道的通道口1221,第二环状凸起构成第二连接通道的通道口1221。设有的第一环状凸起和第二环状凸起便于连接管道。优选的,第一环状凸起、第二环状凸起的上方开设有缺口,设有的缺口可防止连接的管道损坏第一环状凸起和第二环状凸起。
进一步的,上盖11设有一连接块111,连接块111至少一部分伸出于上盖11的外部;连接块111上设有一固定孔部1111。设置的连接块111便于将不同的两个双通连接头1连接起来。
实施例二
如图13-15所示,一种弯头,该弯头包括侧封盖21以及实施例一中的双通连接头2,侧封盖21连接于切口1222处,以遮挡切口1222,从而形成弯头。
具体的,侧封盖21包括上板部211、下板部212,及设于上板部211、下板部212之间的侧面板213;上板部211、下板部212以及侧面板213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连接条22。本实施例中,侧面板213为弧形形状。通过设有的连接条22可将侧封盖21与双通连接头2连接起来。连接条22是间隔设置的。当需要把弯头变成双通连接头2时,直接将连接条22切断即可。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方式将侧封盖21与双通连接头2连接起来,例如,卡接、插接等方式。
实施例三
如图16-1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四通连接头,该四通连接头3包括两个实施例一的双通连接头31,其中一个双通连接头31的切口与另外一个双通连接头31的切口相对接,从而构成四通连接头3。两个双通连接头31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实施例二中侧封盖与双通连接头的连接方式。当热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连接方式,例如,卡接、插接等方式。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可拆式管状型材,及用于将多根可拆式管状型材连接在一起的可拆式连接头,所述可拆式连接头包括变径接头、弯头以及四通连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式管状型材包括管体和侧盖,所述管体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开口,所述侧盖与所述开口嵌合并可拆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设有凸起和卡槽,所述凸起位于所述管体内表面与管体周向一端面的交界处,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管体内表面与管体周向另一端面的交界处;所述侧盖设有与所述凸起卡接的凹槽以及插接于卡槽的卡舌,所述凹槽位于所述侧盖内表面与侧盖周向一端面的交界处,所述卡舌位于所述侧盖内表面与侧盖周向另一端面的交界处;所述凸起包括延伸部,与延伸部连接的环状部,所述环状部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管体周向一端面的外侧;所述凹槽为弧形,所述凹槽的槽口朝向于所述侧盖的外侧;所述环状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环状部的中心;所述管体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还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两个,并沿所述管体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内表面与管体周向另一端面的交界处设有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一侧的过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过渡部构成所述卡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侧设有第一限位边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侧设有第二限位边部;所述卡槽的卡接口朝向于所述管体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接头包括上壳体,及与上壳体可拆式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上前段部、上中段部以及上后段部,所述下壳体包括下前段部、下中段部以及下后段部,所述上前段部和下前段部构成所述变径接头的大端管部,所述上中段部和下中段部构成所述变径接头的锥管过渡部,所述上后段部和下后段部构成所述变径接头的小端管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内侧设有卡接槽,所述上壳体设有与所述卡接槽卡接的卡接边部;所述上前段部外周设有一上台阶部,所述下前段部外周设有与所述上台阶部相对应的下台阶部;所述小端管部为环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段部包括上前弧形板,所述上前弧形板的一侧向下延伸设有上前侧板,另一侧向下延伸设有延伸边部;所述下前段部包括下前水平板,所述下前水平板的一侧向上延伸设有左下前侧板,另一侧向上延伸设有右下前侧板;所述上前侧板向内凹陷设有折痕槽;所述下前水平板开设有一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包括侧封盖以及双通连接头,所述双通连接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外界相通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壳体还设有切口,所述切口位于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的交汇处;所述侧封盖连接于所述切口处,以遮挡所述切口;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及与底壳可拆式连接的上盖;所述底壳包括底板部,及与底板部一体式成型的侧板部,所述底板部垂直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上盖的连接孔部;所述连接柱一侧向外延伸设有与所述侧板部连接的固定连接板,所述连接柱另一侧向外延伸设有导向板;所述壳体侧面设有与壳体内腔相通的第一环状凸起和第二环状凸起,所述第一环状凸起构成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通道口,所述第二环状凸起构成所述第二连接通道的通道口;所述第一环状凸起、第二环状凸起的上方开设有缺口;所述上盖设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至少一部分伸出于所述上盖的外部;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一固定孔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封盖包括上板部、下板部,及设于上板部、下板部之间的侧面板;所述上板部、下板部以及侧面板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连接条;所述侧面板为弧形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管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连接头包括两个所述双通连接头,其中一个双通连接头的所述切口与另外一个双通连接头的所述切口相对接。
CN201821153564.9U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管道组件 Active CN208687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3564.9U CN208687204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管道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53564.9U CN208687204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管道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87204U true CN208687204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81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53564.9U Active CN208687204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管道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872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2337A (zh) * 2018-07-19 2018-10-16 深圳华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组件
CN110939640A (zh) * 2019-12-09 2020-03-31 湖南粤港模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手按拆卸锁扣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2337A (zh) * 2018-07-19 2018-10-16 深圳华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组件
CN108662337B (zh) * 2018-07-19 2024-02-09 深圳华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组件
CN110939640A (zh) * 2019-12-09 2020-03-31 湖南粤港模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手按拆卸锁扣装置
CN110939640B (zh) * 2019-12-09 2021-10-22 湖南粤港模科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手按拆卸锁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87204U (zh) 一种管道组件
CN108662337A (zh) 一种管道组件
CN208369144U (zh) 一种双通连接头及由其构成的弯头和四通连接头
CN206657932U (zh) 一种便于延长扩展的dc电源线
CN208579142U (zh) 一种管状型材
CA2928293C (en) Method of loading material by curved auxiliary rocker arm on mining machine, and mining machine having curved auxiliary rocker arm capable of loading material for implementing said method
CN206446053U (zh) 一种叠层模具
CN105402592B (zh) 高强度凹凸槽方矩管外靴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5559457U (zh) 插销锁
CN205653726U (zh) 锌钢组合护栏穿插式连接结构
CN106938508A (zh) 一种模缸装配结构
CN103839484B (zh) 放线喷字牌
CN206541052U (zh) 一种光纤皮缆无金属卡固定的分纤分支器
CN202158453U (zh) 一种新型三防灯
CN207093665U (zh) 一种带有连接定位装置的缆绳
CN207049477U (zh) 一种农业种植灌溉喷洒装置
CN108649505A (zh) 一种双通连接头及由其构成的弯头和四通连接头
CN208685801U (zh) 一种插地棚立柱与拱管连接件
CN204960056U (zh) 龙骨及具有该龙骨的幕墙系统
CN206342008U (zh) 制衣吊挂系统阳光板护条装置
CN208424313U (zh) 一种带有新型二极管安装方式的光伏接线盒
CN213870801U (zh) 支承套
CN205408737U (zh) 一种刀条组件
CN209882532U (zh) 一种上下组合式落种管
CN206401823U (zh) 一种电缆线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2043 Xuegang North Road,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jian Power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2043 Xuegang North Road,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AJIAN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