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8175U - 经颅磁刺激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经颅磁刺激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78175U CN208678175U CN201820592250.2U CN201820592250U CN208678175U CN 208678175 U CN208678175 U CN 208678175U CN 201820592250 U CN201820592250 U CN 201820592250U CN 208678175 U CN208678175 U CN 2086781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r
- hole
- plate
- vertical
- tra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包括:支架,其包括:竖向杆,其竖直固定;横向板,其水平设置且其可固定套设于所述竖向杆的不同位置;L型块,其竖直段的外侧面可固定卡合于所述横向板的一端的不同位置,L型块的水平段所在一端的竖直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方型凹槽;L型板,其一端可固定于第一方型凹槽内的不同位置且其另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圆杆的一端;夹持件,其包括一对夹取装置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螺栓配合螺母垂直设置在第一圆杆的另一端;一对所述夹取装置均竖直设置且对称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线圈方向调节及固定、适用性广、线圈在使用过程中可散热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颅磁刺激疗法中,当前主要利用8字型线圈;8字型线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手动将8字型线圈维持在患者头部需要刺激的部位,不仅刺激点不能在刺激过程中维持不动,还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一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往往不止刺激一个位置,不同的患者对于8字型线圈的所处位置有不同的要求,单一的用于支撑8字型线圈的支架不能满足过多的需求。
线圈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会使线圈温度升高,进而导致线圈的电阻增大,使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降低;线圈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会加速线圈的老化,缩短了线圈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线圈方向调节及固定、适用性广、线圈在使用过程中可散热的经颅磁刺激装置。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包括:支架,其包括:
竖向杆,其竖直固定且其侧壁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贯通的第一螺孔;
横向板,其水平设置且具有将其上下表面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横向板的一端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通孔相通且横向的第二通孔,所述横向板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竖向杆上,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横向板螺纹连接在所述竖向杆上;
L型块,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平板及竖直设置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通过其一竖直侧面的横向的凹槽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板的另一端,第二螺栓竖直穿过所述第二平板及所述横向板并配合螺母,将二者可拆卸连接;L型块的第一平板所在一端的竖直面内陷形成第一方型凹槽;
L型板,其一端的具有竖向的第二螺孔且穿设于所述第一方型凹槽内,所述第一平板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三螺孔,第三螺栓将所述L型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上,所述L型板的另一端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盲孔,所述盲孔具有内螺纹;
第一圆杆,其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盲孔内;
夹持件,其包括一对夹取装置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第四螺栓配合螺母垂直设置在第一圆杆的另一端;一对所述夹取装置均竖直设置且对称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夹取装置包括:第一方杆,其内中空且其一端的端板向内凹陷形成与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
上夹爪及下夹爪,其均为L型且均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两个第一杆平行设置,两个第二杆朝内且相对;所述下夹爪的第一杆所在的一端垂直固定有所述第一方杆的另一端;所述上夹爪的第一杆所在的一端垂直固定有一第二圆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圆杆的另一端恰好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内置于所述第一方杆的内部且连接滑块;
弹簧,其套设于所述第二圆杆的外部且卡在所述端板及滑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一对把手,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夹爪的第一杆及所述下夹爪的第一杆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散热装置,其用于给8字型线圈散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箱,其包括箱体及将箱体的内腔密封的可开合的盖子;
所述箱体为8字型,所述箱体的内壁与8字型线圈的外缘相配合,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内陷形成环绕内腔的类8字型凹槽;
所述盖子为8字型且其设置有与所述类8字型凹槽相通的第四通孔;
U型橡胶压条,其环绕卡合于所述类8字型凹槽一圈,所述U型橡胶压条的开口端紧贴所述类8字型凹槽的底面形成一密闭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海绵;
水箱,其上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注水口,所述水箱的下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出水口;
橡胶管,其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且其另一端连通一针头,所述针头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贯穿所述U型橡胶压条后插入所述海绵内;
其中,所述U型橡胶压条及所述盖子对应所述类8字型凹槽处均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一对第二方杆,其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于所述盖子的两端,所述第二方杆的一端通过合页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连接所述盖子,所述第二方杆的另一端的设置有突出部;
其中,当所述盖子密封所述箱体时,所述第二方杆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突出部的上表面紧贴所述箱体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针头保护套,其敞口端通过螺纹连接于针头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左大右小的横向的凸字型;所述横向板的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支架可夹持8字型线圈,使8字型线圈使用时无需人工拿持,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维持刺激点不变;
2、同一患者在刺激时,往往需要调节不同的点进行刺激,不同的患者由于体型的差异,8字型线圈的位置也需进行调整,所述支架可在不同方向上调节至8字型线圈到达所需位置后,进行固定;
3、8字型线圈散发热量后,所述海绵内的水蒸发带走热量,避免8字型线圈的磁场降低,8字型线圈的使用寿命也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盖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箱体及所述盖子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包括:支架,其包括:
竖向杆1,其竖直固定且其侧壁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贯通的第一螺孔2;
横向板3,其水平设置且具有将其上下表面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横向板3的一端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通孔相通且横向的第二通孔,所述横向板3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竖向杆1上,第一螺栓4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横向板3螺纹连接在所述竖向杆1上;
L型块,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平板5及竖直设置的第二平板6,所述第二平板6通过其一竖直侧面的横向的凹槽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板3的另一端,第二螺栓7竖直穿过所述第二平板6及所述横向板3并配合螺母,将二者可拆卸连接;L型块的第一平板5所在一端的竖直面内陷形成第一方型凹槽8;
L型板9,其一端的具有竖向的第二螺孔10且穿设于所述第一方型凹槽8内,所述第一平板5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三螺孔,第三螺栓将所述L型板9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5上,所述L型板9的另一端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盲孔,所述盲孔具有内螺纹;
第一圆杆11,其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盲孔内;
夹持件,其包括一对夹取装置12及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通过第四螺栓14配合螺母垂直设置在第一圆杆11的另一端;一对所述夹取装置12均竖直设置且对称固定于所述连接杆13的两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向杆1通过底座固定于地面或者直接将所述竖向杆1固定于经颅磁刺激装置的机壳上;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所述第一螺孔2使所述横向板3可固定在所述竖向杆1的不同高度上,进而调整8字型线圈的竖直位置,需要调整横向板3高度时,只需将所述第一螺栓4拧出后,升降所述横向板3至所需高度后,将所述第一螺栓4拧入所述第一螺孔2及所述第二通孔对所述横向板3进行固定;所述L型块用于调整8字型线圈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所述横向板3的另一端沿第一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竖直贯通的第一贯通孔,多个第一贯通孔用于调整所述L型块沿第一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第二平板6设置有一竖直贯通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螺栓7穿过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后用螺母进行锁紧,所述L型块需要滑动时,只需拆卸螺母将所述第二螺栓7取出后,滑动所述L型块至所需位置后,插入所述第二螺栓7并拧上螺母进行锁紧;所述L型板9用于调整8字型线圈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需要调整时,只需将所述第三螺栓拧出,将所述L型板9推拉到所需位置后,将所述第三螺栓拧入所述第二螺孔10及所述第三螺孔进行锁紧;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平板5长度方向的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为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
所述第一圆杆11可在水平面上旋转,保证8字型线圈调整至患者头部的不同方位时,8字型线圈的刺激面均能朝向患者头部,也能保证头部在水平方向存在弧度的位置上,调整8字型线圈的水平角度,使8字型线圈的刺激点更靠近患者;
所述夹持件可通过第四螺栓14上螺母的拧紧和拧松来实现竖直方向上的转动与锁紧,保证头部在竖直方向存在弧度的位置上,调整8字型线圈在竖直平面上的角度,使8字型线圈的刺激点更靠近患者;8字型线圈平行于所述连接杆13,一对所述夹取装置12分别夹持所述8字型线圈的两端。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取装置12包括:第一方杆15,其内中空且其一端的端板向内凹陷形成与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16;
上夹爪17及下夹爪18,其均为L型且均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两个第一杆平行设置,两个第二杆朝内且相对;所述下夹爪18的第一杆所在的一端垂直固定有所述第一方杆15的另一端;所述上夹爪17的第一杆所在的一端垂直固定有一第二圆杆19的一端,所述第二圆杆19的另一端恰好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6内置于所述第一方杆15的内部且连接滑块20;
弹簧21,其套设于所述第二圆杆19的外部且卡在所述端板及滑块20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取装置12可夹取不同尺寸的8字型线圈,夹取时,只需将所述上夹爪17及所述下夹爪18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杆15的相反方向拉伸,所述滑块20挤压所述弹簧21,所述第二圆杆19外露,将8字型线圈放入所述上夹爪17及所述下夹爪18之间后,停止拉伸,所述弹簧21回弹使所述上夹爪17及所述下夹爪18夹持8字型线圈。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一对把手22,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夹爪17的第一杆及所述下夹爪18的第一杆的外侧,便于对所述上夹爪17及所述下夹爪18进行拉伸。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散热装置,其用于给8字型线圈散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箱,其包括箱体23及将箱体23的内腔密封的可开合的盖子25;
所述箱体23为8字型,所述箱体23的内壁与8字型线圈的外缘相配合,所述箱体23的上表面内陷形成环绕内腔的类8字型凹槽24;
所述盖子25为8字型且其设置有与所述类8字型凹槽24相通的第四通孔29;
U型橡胶压条,其环绕卡合于所述类8字型凹槽24一圈,所述U型橡胶压条的开口端紧贴所述类8字型凹槽24的底面形成一密闭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海绵;
水箱26,其上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注水口27,所述水箱26的下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出水口28;
橡胶管,其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28且其另一端连通一针头,所述针头穿过所述第四通孔29并贯穿所述U型橡胶压条后插入所述海绵内;
其中,所述U型橡胶压条及所述盖子25对应所述类8字型凹槽24处均设置有透气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散热箱及所述U型橡胶压条均为透明状,用于查看所述海绵的含水状态;所述橡胶管上设有夹子,通过夹子的开合来控制水的流出,通过查看所述海绵的含水状态来判断所述夹子的状态,避免水进入过多产生渗漏;通过所述海绵中水分的蒸发来带走8字型线圈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使用时,只需将8字型线圈放入所述箱体23的内腔后,关闭所述盖子25将8字型线圈固定在所述箱体23内,一对所述夹取装置12分别夹取所述箱体23的两端;
所述水箱26可固定于所述L型块的内壁上,所述水箱26的竖直侧面向内凹陷形成横截面为凸字型的凹槽,所述L型块的竖直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凸字型的凹槽相配合的凸字型突起,安装所述水箱26时,只需将凸字型的凹槽对准凸字型突起由上滑下即可将水箱26固定,拆除所述水箱26只需向上抬起,使凸字型的凹槽脱离凸字型突起即可;所述注水口27无需注水时可设置带把手的塞子将所述注水口27塞紧,避免水泼出;
所述U型橡胶压条及所述海绵在高温下工作会产生老化,只需将U型橡胶压条及海绵取出更换即可,更换十分方便。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一对第二方杆30,其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于所述盖子25的两端,所述第二方杆30的一端通过合页31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连接所述盖子25,所述第二方杆30的另一端的设置有突出部32;
其中,当所述盖子25密封所述箱体23时,所述第二方杆30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突出部32的上表面紧贴所述箱体23的下表面,只需控制所述突出部32紧贴或远离所述箱体23的下表面来实现所述盖子25在所述箱体23上的开合。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还包括:针头保护套,其敞口端通过螺纹连接于针头的外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头保护套的敞口端具有内螺纹,所述针头的上端具有与所述针头保护套的敞口端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针头使用完毕后,将所述针头从所述U型橡胶压条中抽出,连接所述针头保护套,避免所述针头受损或者对周围人群产生划伤。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为左大右小的横向的凸字型;所述横向板3的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相配合,所述L型块在滑动过程中不会从所述横向板3上脱离。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其包括:
竖向杆,其竖直固定且其侧壁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横向贯通的第一螺孔;
横向板,其水平设置且具有将其上下表面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横向板的一端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与第一通孔相通且横向的第二通孔,所述横向板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竖向杆上,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横向板螺纹连接在所述竖向杆上;
L型块,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平板及竖直设置的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通过其一竖直侧面的横向的凹槽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板的另一端,第二螺栓竖直穿过所述第二平板及所述横向板并配合螺母,将二者可拆卸连接;L型块的第一平板所在一端的竖直面内陷形成第一方型凹槽;
L型板,其一端的具有竖向的第二螺孔且穿设于所述第一方型凹槽内,所述第一平板的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竖向的第三螺孔,第三螺栓将所述L型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平板上,所述L型板的另一端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盲孔,所述盲孔具有内螺纹;
第一圆杆,其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盲孔内;
夹持件,其包括一对夹取装置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第四螺栓配合螺母垂直设置在第一圆杆的另一端;一对所述夹取装置均竖直设置且对称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装置包括:
第一方杆,其内中空且其一端的端板向内凹陷形成与内部相通的第三通孔;
上夹爪及下夹爪,其均为L型且均包括第一杆及第二杆;两个第一杆平行设置,两个第二杆朝内且相对;所述下夹爪的第一杆所在的一端垂直固定有所述第一方杆的另一端;所述上夹爪的第一杆所在的一端垂直固定有一第二圆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圆杆的另一端恰好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内置于所述第一方杆的内部且连接滑块;
弹簧,其套设于所述第二圆杆的外部且卡在所述端板及滑块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把手,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夹爪的第一杆及所述下夹爪的第一杆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其用于给8字型线圈散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箱,其包括箱体及将箱体的内腔密封的可开合的盖子;
所述箱体为8字型,所述箱体的内壁与8字型线圈的外缘相配合,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内陷形成环绕内腔的类8字型凹槽;
所述盖子为8字型且其设置有与所述类8字型凹槽相通的第四通孔;
U型橡胶压条,其环绕卡合于所述类8字型凹槽一圈,所述U型橡胶压条的开口端紧贴所述类8字型凹槽的底面形成一密闭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海绵;
水箱,其上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注水口,所述水箱的下部设置有与内部相通的出水口;
橡胶管,其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且其另一端连通一针头,所述针头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贯穿所述U型橡胶压条后插入所述海绵内;
其中,所述U型橡胶压条及所述盖子对应所述类8字型凹槽处均设置有透气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二方杆,其沿水平方向对称分布于所述盖子的两端,所述第二方杆的一端通过合页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连接所述盖子,所述第二方杆的另一端的设置有突出部;
其中,当所述盖子密封所述箱体时,所述第二方杆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突出部的上表面紧贴所述箱体的下表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头保护套,其敞口端通过螺纹连接于针头的外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磁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左大右小的横向的凸字型;
所述横向板的远离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所述凹槽相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92250.2U CN208678175U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经颅磁刺激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92250.2U CN208678175U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经颅磁刺激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78175U true CN208678175U (zh) | 2019-04-02 |
Family
ID=65876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592250.2U Active CN208678175U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经颅磁刺激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7817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10024697A (ko) * | 2019-08-26 | 2021-03-08 | 인에이블 주식회사 | 영구자석을 이용한 경두개 자기자극장치 |
-
2018
- 2018-04-24 CN CN201820592250.2U patent/CN20867817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10024697A (ko) * | 2019-08-26 | 2021-03-08 | 인에이블 주식회사 | 영구자석을 이용한 경두개 자기자극장치 |
KR102220485B1 (ko) * | 2019-08-26 | 2021-03-11 | 인에이블 주식회사 | 영구자석을 이용한 경두개 자기자극장치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678175U (zh) | 经颅磁刺激装置 | |
EP4464367A3 (en) | Wearable medical device | |
WO2009048394A3 (en) |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sperms in an uterine tube | |
MX2010003939A (es) | Aparato para controlar el flujo de espermas en una trompa de falopio. | |
CN207979810U (zh) | 一种兔台 | |
CN106859712A (zh) | 一种新型普外科手术用肌肉牵开装置 | |
CN208974140U (zh) | 一种骨外科手术用固定装置 | |
CN204995561U (zh) | 复合式外固定支架 | |
CN209092131U (zh) | 一种中医经穴水疗床 | |
ITMI20130407A1 (it) | Dispositivo di fissazione esterna | |
CN209108059U (zh) | 一种新型艾灸固定防护装置 | |
CN116672008A (zh) | 一种医用开睑器 | |
CN115177397A (zh) | 用于打开动物口腔的辅助器械 | |
CN211157065U (zh) | 一种麻醉科专用肢体固定支架 | |
CN208741606U (zh) |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引流装置 | |
CN215690662U (zh) | 一种基于重症科用能够加热的吊瓶加热器 | |
CN107157560B (zh) | 一种胸外科肋骨骨折正位固定装置 | |
CN205359541U (zh) | 肌腱连接器 | |
CN109276343A (zh) | 一种啮齿类实验动物手术板 | |
CN103976768B (zh) | 一种l型胸腔镜手术显露器 | |
CN204050481U (zh) | 一种放置通道可调节的输液瓶放置装置 | |
CN213722335U (zh) | 一种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镁合金内固定装置 | |
CN202223284U (zh) | 外科手术用双爪胸骨固定器 | |
CN211705022U (zh) | 一种耳科用药物涂抹辅助装置 | |
CN105031825B (zh) | 普外科烧烫伤治疗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