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7500U - 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7500U
CN208677500U CN201820684392.1U CN201820684392U CN208677500U CN 208677500 U CN208677500 U CN 208677500U CN 201820684392 U CN201820684392 U CN 201820684392U CN 208677500 U CN208677500 U CN 208677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ox body
rotating shaft
shafts
arteriovenous fist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8439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相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68439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7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7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75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包括带体和盒体,盒体内设有第一转轴和两根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的前部固设有第一齿轮,两根第二转轴的前部均固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转轴的后部设有压缩弹簧,第一齿轮的前端面上同轴心线固设有第三齿轮,盒体的前侧板上设有与第三齿轮适配的凹槽,第三齿轮位于凹槽内,两根第二转轴的后部均固设有收卷筒,盒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通孔,带体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通孔后固定在对应的收卷筒上,第一转轴的后端支出盒体的后侧板。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不用用手指一直按压住穿刺部位,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省力;方便调节带体和盒体对患者手臂压迫的松紧度,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在每次透析完毕后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传统的压迫止血方法通常为指压迫止血法,需要患者或者其家属用手指长时间按压在穿刺部位,使患者或者其家属的手部十分疲劳,十分费力和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带体和盒体,所述盒体内可转动设有第一转轴和两根第二转轴,两根第二转轴分设于第一转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转轴的前部固设有第一齿轮,两根所述第二转轴的前部均固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后部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前端抵接第一齿轮的后端面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后端抵接在盒体的后侧板上,所述第一齿轮的前端面上同轴心线固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盒体的前侧板上设有与第三齿轮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凹槽内,两根所述第二转轴的后部均固设有收卷筒,所述盒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带体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通孔后固定在对应的收卷筒上,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支出盒体的后侧板。
带体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通孔后固定在对应的收卷筒上,带体和盒体形成一个环状结构。使用时将患者的手臂穿入带体和盒体形成的环内,向后拉动第一转轴,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也同时被向后拉动,直到第三齿轮完全脱离凹槽,压缩弹簧被进一步压缩,然后转动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同时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收卷筒转动,两个收卷筒分别将带体的两端进行收卷,使带体和盒体形成的环的逐渐变小,直到带体和盒体压迫在患者的手臂上,改变第一转轴的旋转角度便能调整收卷到收卷筒上的带体的长度,从而调整带体和盒体压迫在患者手臂上的松紧度,调节松紧度十分方便;带体被收卷到合适的长度后,向前推进轴杆,将第三齿轮对准并推入第三凹槽内,此时,第三凹槽对第三齿轮进行限制,使第三齿轮不能转动,进而使第一齿轮和第一转轴不能转动,进而限制了第二齿轮、第二转轴和收卷筒的转动,使收卷在收卷筒上的带体不会松出,保持对患者内瘘的压迫,不用用手指按压住穿刺部位,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压缩弹簧抵压在第一齿轮和盒体的后侧板之间,对第一齿轮有一个向前的推力,使第三齿轮保持在凹槽内,使第三齿轮不容易从第三凹槽内脱出。
进一步,所述盒体为透明盒体。在拉动第一转轴时,打开盖体,方便观察第三齿轮是否被完全拉出凹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上固设有旋钮。设置旋钮,方便捏住旋钮推拉轴杆和旋转轴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旋钮上设有防滑条纹。增大旋钮表面的摩擦力,更方便转动旋钮。
进一步,所述盒体的下侧面上粘设有海绵垫。在盒体和带体压迫在患者手臂上时,海绵垫位于盒体和患者手臂之间,使盒体不会将患者压疼。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的优点,能保持对患者手臂的压迫,不用用手指一直按压住穿刺部位,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省力;方便调节带体和盒体对患者手臂压迫的松紧度,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前侧板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体1和盒体2,带体1为弹性带体,盒体2内平行设有第一转轴3和两根第二转轴4,盒体2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均设有与第一转轴3对应的第一轴孔5和与第二转轴4对应的第二轴孔6,第一转轴3的前后两端均位于对应的第一轴孔5内,第二转轴4的前后两端均位于对应的第二轴孔6内,以此使第一转轴3和两根第二转轴4能够在盒体2内转动;两根第二转轴4分设于第一转轴3的左右两侧,第一转轴3的前部固设有第一齿轮7,两根第二转轴4的前部均固设有与第一齿轮7啮合的第二齿轮8,第一转轴3的后部设有压缩弹簧9,压缩弹簧9的前端抵接第一齿轮7的后端面上,压缩弹簧9的后端抵接在盒体2的后侧板上,第一齿轮7的前端面上同轴心线固设有第三齿轮10,第三齿轮10的直径比第一齿轮7的直径小,盒体2的前侧板上设有与第三齿轮10适配的凹槽11,凹槽11的形状与第三齿轮10的形状相同,第三齿轮10位于凹槽11内,两根第二转轴4的后部均固设有收卷筒12,收卷筒12与转轴和第二齿轮8同轴心线设置,盒体2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通孔13,带体1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通孔13后固定在对应的收卷筒12上,第一转轴3的后端支出盒体2的后侧板。
带体1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通孔13后固定在对应的收卷筒12上,带体1和盒体2形成一个环状结构。使用时将患者的手臂穿入带体1和盒体2形成的环内,向后拉动第一转轴3,固定在第一转轴3上的第一齿轮7和第三齿轮10也同时被向后拉动,直到第三齿轮10完全脱离凹槽11,压缩弹簧9被进一步压缩,然后转动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第一齿轮7同时带动两个第二齿轮8转动,第二齿轮8带动第二转轴4转动,第二转轴4带动收卷筒12转动,两个收卷筒12分别将带体1的两端进行收卷,使带体1和盒体2形成的环的逐渐变小,直到带体1和盒体2压迫在患者的手臂上,改变第一转轴3的旋转角度便能调整收卷到收卷筒12上的带体1的长度,从而调整带体1和盒体2压迫在患者手臂上的松紧度,调节松紧度十分方便;带体1被收卷到合适的长度后,向前推进轴杆,将第三齿轮10对准并推入第三凹槽11内,此时,第三凹槽11对第三齿轮10进行限制,使第三齿轮10不能转动,进而使第一齿轮7和第一转轴3不能转动,进而限制了第二齿轮8、第二转轴4和收卷筒12的转动,使收卷在收卷筒12上的带体1不会松出,保持对患者内瘘的压迫,不用用手指按压住穿刺部位,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压缩弹簧9抵压在第一齿轮7和盒体2的后侧板之间,对第一齿轮7有一个向前的推力,使第三齿轮10保持在凹槽11内,使第三齿轮10不容易从第三凹槽11内脱出。
盒体2为透明盒体。在拉动第一转轴3时,方便观察第三齿轮10是否被完全拉出凹槽1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第一转轴3的后端上固设有旋钮14。设置旋钮14,方便捏住旋钮14推拉轴杆和旋转轴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旋钮14上设有防滑条纹15。增大旋钮14表面的摩擦力,更方便转动旋钮14。
如图1所示,作为具体实施例,盒体2的下侧面上粘设有海绵垫16。在盒体2和带体1压迫在患者手臂上时,海绵垫16位于盒体2和患者手臂之间,使盒体2不会将患者压疼。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体和盒体,所述盒体内可转动设有第一转轴和两根第二转轴,两根第二转轴分设于第一转轴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转轴的前部固设有第一齿轮,两根所述第二转轴的前部均固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后部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前端抵接第一齿轮的后端面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后端抵接在盒体的后侧板上,所述第一齿轮的前端面上同轴心线固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盒体的前侧板上设有与第三齿轮适配的凹槽,所述第三齿轮位于所述凹槽内,两根所述第二转轴的后部均固设有收卷筒,所述盒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带体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通孔后固定在对应的收卷筒上,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支出盒体的后侧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透明盒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后端上固设有旋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上设有防滑条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下侧面上粘设有海绵垫。
CN201820684392.1U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77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4392.1U CN208677500U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4392.1U CN208677500U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7500U true CN208677500U (zh) 2019-04-02

Family

ID=6587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8439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77500U (zh) 2018-05-09 2018-05-09 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750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9520A (zh) * 2019-06-03 2019-08-30 天津海迈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止血压脉带
CN110179518A (zh) * 2019-06-03 2019-08-30 天津海迈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主动杀菌功能的止血压脉带
CN110215594A (zh) * 2019-06-12 2019-09-10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肾内科用透析管定位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9520A (zh) * 2019-06-03 2019-08-30 天津海迈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止血压脉带
CN110179518A (zh) * 2019-06-03 2019-08-30 天津海迈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主动杀菌功能的止血压脉带
CN110215594A (zh) * 2019-06-12 2019-09-10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肾内科用透析管定位装置
CN113262378A (zh) * 2019-06-12 2021-08-17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便于快速拆装的肾内科透析管用固定装置
CN113262378B (zh) * 2019-06-12 2022-09-13 合肥市树果药业有限公司 便于快速拆装的肾内科透析管用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77500U (zh) 一种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带
CN208017556U (zh) 一种妇产科人工破膜装置
CN113288356B (zh) 中心静脉穿刺器
CN206896367U (zh) 一种点对点式内瘘按压止血装置
CN215309239U (zh) 中心静脉穿刺器
CN202146342U (zh) 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
CN215915687U (zh) 一种防护型揿针装置
CN211067892U (zh) 输液肢体防肿胀按摩仪
CN110680416B (zh) 一种下肢静脉曲张封闭机构及封闭方法
CN210871762U (zh) 一种皮肤下组织剥离器械
CN202096249U (zh)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穿刺后的止血绷带
CN109303595B (zh) 一种带缝合功能的穿刺器
CN216877440U (zh) 一种带导丝引导置管的动静脉套管针
CN219721625U (zh) 一种稳固性好的中心静脉导管
CN215386889U (zh) 一种心脏房间隔穿刺导丝组件
CN111012446A (zh) 一种痔疮套扎器的弹力线收紧装置
CN213075778U (zh) 血液透析内瘘患者下机使用绷带压球
CN214712831U (zh) 一种肿瘤化疗穿刺定位装置
CN217447941U (zh) 一种消化内镜下血凝块切割剪刀
CN202665623U (zh) 一种搭扣式血液透析止血带
CN213030749U (zh) 手术切口裂开患者用切口固定牵拉贴
CN213724098U (zh) 一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港针拔除器
CN214018708U (zh) 一种可止血的透析留置针
CN216167646U (zh) 一种新型桡动脉采血定时压迫器
CN214907887U (zh) 一种妇产科安全型人工破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