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6849U - 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6849U
CN208676849U CN201820067290.5U CN201820067290U CN208676849U CN 208676849 U CN208676849 U CN 208676849U CN 201820067290 U CN201820067290 U CN 201820067290U CN 208676849 U CN208676849 U CN 208676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layer
quilting
cap rock
cushion cover
woolen blan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672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海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ongli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ongli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ongli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ongli International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672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6849U/zh
Priority to JP2018000375U priority patent/JP3215811U/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6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6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解决了毛毯易跑不能保暖的技术问题。该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包括下垫层和上盖层,下垫层可拆卸的铺设在床垫上方,上盖层和下垫层左右两侧分别缝合在一起形成睡眠空间,睡眠空间两侧均为敞口结构分别为头部开口和脚部开口,下垫层位于头部开口位置向外延伸形成枕靠区,上盖层位于头部开口位置设置有U形开口,上盖层位于脚部开口位置设置有内翻部;下垫层采用绗缝方式并设有太空棉下夹层,下垫层底部设有橡根。本实用新型毛毯不会移位始终保持睡眠保暖,采用绗缝方式缝制下垫层结合了绗缝垫的优点和毛毯的优点做成了组合套装,更加利于家庭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
背景技术
毛毯是一种常用的床上用品,具有保暖功能,与被子相比较薄。其原料多采用动物纤维(如羊毛、马海毛、兔毛、羊绒、驼绒、牦牛绒)或腈纶、粘胶纤维等化学纤维,也有的是动物纤维与化纤混纺制成的。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毛毯由于是平板状,人体睡眠时常常因为翻滚或踢动而造成毛毯与人体脱离,不仅无法对人体保暖还容易发生感冒着凉问题。现有户外设备中有睡袋产品,人们钻进睡袋内进行休息睡眠,由于睡袋为封闭筒形结构,不会出现乱动或踢动导致人体外露的问题,能够充分对人体进行保暖和覆盖;但是现有睡袋无法应用于家庭卧式使用,不仅体积小、功能单一,而且底部垫层过于柔软单薄人躺在上面不仅不舒服睡眠不好还容易在睡眠过程中发生褶皱而影响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毛毯易跑无法保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包括下垫层和上盖层,所述下垫层可拆卸的铺设在床垫上方,所述上盖层和所述下垫层左右两侧分别缝合在一起形成睡眠空间,所述睡眠空间两侧均为敞口结构分别为头部开口和脚部开口。
通过将上盖层和下垫层缝合在一起具有睡眠空间,人可以钻入到睡眠空间内进行休息睡眠,解决了人体活动或乱踢造成上盖层脱离人体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垫层采用具有弹性的空气层面料制成,所述空气层面料采用涤氨纶纤维织成。通过采用涤氨纶纤维制成的空气层面料使得下垫层具有弹性,使用时下垫层可根据需要进行拉大或缩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垫层位于所述头部开口位置向外延伸形成用于放置枕头的枕靠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层位于所述头部开口位置设置有供人体头部放置的U形开口。U形开口的设置能够让人体头部放置,U形开口两侧的上盖层会将肩膀完全盖住,避免从肩膀处漏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层位于所述脚部开口位置设置有内翻部。当脚部较冷不需要从脚部开口处伸出时,内翻部踩在脚下,从而使得内翻部与上盖层之间形成放置脚部的空间,进行取暖;当脚部较热需要伸出时,将内翻部放置在脚部上方,脚部从脚部开口处伸出进行散热通风,使用方便灵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层包括依次从外到内设置的上外罩和上被里,所述下垫层包括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下外罩、下夹层和下被里,所述上外罩和所述上被里缝合在一起,所述下外罩、所述下夹层和所述下被里通过绗缝方式缝制在一起。以被褥为例,被褥一般由胎料和外表的纺织物两部分组成,胎料又有絮胎和散纤维之分。散纤状的被褥胎芯结构和形状不固定,易流动缩团,厚度不均匀。为了使被褥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之间贴紧固定,使被褥厚薄均匀,将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以并排直线或装饰图案式地缝合(包括缝编)起来,这种增加美感与实用性的工序,称为绗缝,经过这种缝纫过的被褥或褥垫,称为绗缝被、绗缝垫。采用绗缝方式将下外罩、下夹层和下被里缝制在一起使得下垫层具有一定硬度,可避免在睡眠过程中下垫层褶皱而影响睡眠舒适度和美观性。下垫层相当于绗缝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外罩和所述下外罩均采用布料制成,所述上被里和所述下被里均采用毛绒面料制成,所述下夹层采用太空棉制成。通过在下垫层内加上了太空棉制成的下夹层来承受人体重量,人体睡眠更加舒适,因为加入了太空棉有支撑力,可根据人体曲线均匀受力,人体就不会有咯的感觉了;本产品结合了绗缝垫的优点和毛毯的优点做成了组合套装,更加利于家庭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垫层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根橡根。橡根,俗称松紧带,是由不同数量的胶芯,纱编织成的有不同弹性的织物。通过橡根将毛毯绗缝垫套装固定在床垫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移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根的数量为五根,其中四根所述橡根分别呈45度角设置在所述下垫层四角处,一根所述橡根沿所述下垫层宽度方向贯穿设置。
通过设置四根斜橡根,一根贯穿宽度方向的橡根,提高固定的牢固度和稳定性,防止毛毯绗缝垫套装中部翘起或移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枕套盖层,所述枕靠区与所述枕套盖层三面缝合在一起形成可塞入枕头的枕套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部开口通过子母扣、拉链或魔术贴实现对开口的封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毛毯绗缝垫套装,在使用的时候,枕套盖层和枕靠区形成了一个空间,可以用来放置枕头,从而起到防止枕头移位的功能;而上盖层和下垫层形成了一个睡眠空间,可以用来睡眠,从而起到对人体进行限位的功能;通过下垫层内加上了太空棉来承受人体重量,人体睡眠更加舒适,采用绗缝方式缝制下垫层结合了绗缝垫的优点和毛毯的优点做成了组合套装,更加利于家庭使用;因为加入了太空棉有支撑力,可根据人体曲线均匀受力,人体就不会有咯的感觉了。在睡眠时毛毯会与人发生接触,通过设置U形开口,可以避免肩膀部位透风更加保暖。通过设置子母扣、魔术贴等,可以简单、方便的将毛毯的头部开口封闭,使得进出睡袋更加的方便,更加保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使用时的头部开口方向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使用时的脚部不伸出时脚步开口位置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使用时的脚部伸出时脚步开口位置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中上盖层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中下垫层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中下垫层局部折弯90度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垫层;11、U形开口;12、下外罩;13、下夹层;14、下被里;15、橡根;2、上盖层;21、上外罩;22、上被里;3、枕套盖层;100、睡眠空间;101、头部开口;102、脚部开口;200、枕靠区;300、内翻部;400、枕套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包括下垫层1和上盖层2,下垫层1可拆卸的铺设在床垫上方,上盖层2和下垫层1左右两侧分别缝合在一起形成睡眠空间100,睡眠空间100两侧均为敞口结构分别为头部开口101和脚部开口102。通过将上盖层2和下垫层1缝合在一起具有睡眠空间100,人可以钻入到睡眠空间100内进行休息睡眠,解决了人体活动或乱踢造成上盖层2脱离人体的问题。下垫层1采用具有弹性的空气层面料制成,空气层面料采用涤氨纶纤维织成。通过采用涤氨纶纤维制成的空气层面料使得下垫层1具有弹性,使用时下垫层1可根据需要进行拉大或缩小。毛毯绗缝垫套装成品使用时可以拉大20cm。
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枕头放置,利用枕头将毛毯压住,本申请中下垫层1位于头部开口101位置向外延伸形成用于放置枕头的枕靠区200,即下垫层1上部长度大于上盖层2长度。
为了能够防止肩膀部位漏风,上盖层2位于头部开口101位置设置有供人体头部放置的U形开口11。U形开口11沿上盖层2长度方向设置,U形开口11长度与人体头部长度相当,U形开口11宽度与人体头部宽度相当,U形开口11的设置能够让人体头部放置,U形开口11两侧的上盖层2会将肩膀完全盖住,避免从肩膀处漏风。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提高产品灵活性,上盖层2位于脚部开口102位置设置有内翻部300。当脚部较冷不需要从脚部开口102处伸出时,内翻部300踩在脚下,从而使得内翻部300与上盖层2之间形成放置脚部的空间,进行取暖;当脚部较热需要伸出时,将内翻部300放置在脚部上方,脚部从脚部开口102处伸出进行散热通风,使用方便灵活。
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增加毛毯的保暖效果以及毛毯下部垫层的硬度,上盖层2包括依次从外到内设置的上外罩21和上被里22,下垫层1包括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下外罩12、下夹层13和下被里14,上外罩21和上被里22缝合在一起,下外罩12、下夹层13和下被里14通过绗缝方式缝制在一起。以被褥为例,被褥一般由胎料和外表的纺织物两部分组成,胎料又有絮胎和散纤维之分。散纤状的被褥胎芯结构和形状不固定,易流动缩团,厚度不均匀。为了使被褥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之间贴紧固定,使被褥厚薄均匀,将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以并排直线或装饰图案式地缝合(包括缝编)起来,这种增加美感与实用性的工序,称为绗缝,经过这种缝纫过的被褥或褥垫,称为绗缝被、绗缝垫。采用绗缝方式将下外罩12、下夹层13和下被里14缝制在一起使得下垫层1具有一定硬度,可避免在睡眠过程中下垫层1褶皱而影响睡眠舒适度和美观性。下垫层1相当于绗缝垫。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上外罩21和下外罩12均采用布料制成,上被里22和下被里14均采用毛绒面料制成,下夹层13采用太空棉制成。通过在下垫层1内加上了太空棉制成的下夹层13来承受人体重量,人体睡眠更加舒适,因为加入了太空棉有支撑力,可根据人体曲线均匀受力,人体就不会有咯的感觉了;本产品结合了绗缝垫的优点和毛毯的优点做成了组合套装,更加利于家庭使用。毛绒面料与人体接触,让人体有舒适温暖感。
如图7和图8所示,下垫层1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根橡根15。橡根15,俗称松紧带,是由不同数量的胶芯,纱编织成的有不同弹性的织物。通过橡根15将毛毯绗缝垫套装固定在床垫上,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移位。
优选的,橡根15的数量为五根,其中四根橡根15分别呈45度角设置在下垫层1四角处,一根橡根15沿下垫层1宽度方向贯穿设置。通过设置四根斜橡根15,一根贯穿宽度方向的橡根15,提高固定的牢固度和稳定性,防止毛毯绗缝垫套装中部翘起或移位。
如图1所示,还包括枕套盖层3,枕靠区200与枕套盖层3三面缝合在一起形成可塞入枕头的枕套空间400。枕套盖层3宽度小于下垫层1宽度,头部开口101通过子母扣、拉链或魔术贴实现对开口的封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毛毯绗缝垫套装,在使用的时候,枕套盖层3和枕靠区200形成了一个空间,可以用来放置枕头,从而起到防止枕头移位的功能;而上盖层2和下垫层1形成了一个睡眠空间100,可以用来睡眠,从而起到对人体进行限位的功能;通过下垫层1内加上了太空棉来承受人体重量,人体睡眠更加舒适,采用绗缝方式缝制下垫层1结合了绗缝垫的优点和毛毯的优点做成了组合套装,更加利于家庭使用;因为加入了太空棉有支撑力,可根据人体曲线均匀受力,人体就不会有咯的感觉了。在睡眠时毛毯会与人发生接触,通过设置U形开口11,可以避免肩膀部位透风更加保暖。通过设置子母扣、魔术贴等,可以简单、方便的将毛毯的头部开口封闭,使得进出睡袋更加的方便,更加保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垫层(1)和上盖层(2),所述下垫层(1)可拆卸的铺设在床垫上方,所述上盖层(2)和所述下垫层(1)左右两侧分别缝合在一起形成睡眠空间(100),所述睡眠空间(100)两侧均为敞口结构分别为头部开口(101)和脚部开口(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层(1)位于所述头部开口(101)位置向外延伸形成用于放置枕头的枕靠区(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层(2)位于所述头部开口(101)位置设置有供人体头部放置的U形开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层(2)位于所述脚部开口(102)位置设置有内翻部(30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层(2)包括依次从外到内设置的上外罩(21)和上被里(22),所述下垫层(1)包括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下外罩(12)、下夹层(13)和下被里(14),所述上外罩(21)和所述上被里(22)缝合在一起,所述下外罩(12)、所述下夹层(13)和所述下被里(14)通过绗缝方式缝制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罩(21)和所述下外罩(12)均采用布料制成,所述上被里(22)和所述下被里(14)均采用毛绒面料制成,所述下夹层(13)采用太空棉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层(1)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根橡根(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橡根(15)的数量为五根,其中四根所述橡根(15)分别呈45度角设置在所述下垫层(1)四角处,一根所述橡根(15)沿所述下垫层(1)宽度方向贯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枕套盖层(3),所述枕靠区(200)与所述枕套盖层(3)三面缝合在一起形成可塞入枕头的枕套空间(4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开口(101)通过子母扣、拉链或魔术贴实现对开口的封口。
CN201820067290.5U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 Active CN208676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67290.5U CN208676849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
JP2018000375U JP3215811U (ja) 2018-01-15 2018-02-02 毛布キルティング敷パットセッ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67290.5U CN208676849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6849U true CN208676849U (zh) 2019-04-02

Family

ID=61906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67290.5U Active CN208676849U (zh) 2018-01-15 2018-01-15 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15811U (zh)
CN (1) CN208676849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15811U (ja) 2018-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4742A (zh) 织物系统
JP2014004313A (ja) 水洗い可能な長繊維布団
CN208676849U (zh) 一种新型毛毯绗缝垫套装
RU2332917C2 (ru) Одеяло (варианты)
CN216854330U (zh) 一种羽绒蚕丝复合被
CN210960441U (zh) 一种吸湿发热内衣
CN201480818U (zh) 多功能毯
CN212326026U (zh) 一种新型发热纤维被
CN205922913U (zh) 一种衬衫
CN205922914U (zh) 吸汗透气衬衫
CN219460789U (zh) 一种重力被
CN214048260U (zh) 一种羽绒床垫
CN212139989U (zh) 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
JP3243895U (ja) 高い接触温感性のプラッシュ生地およびホームファニシング
CN203182023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服装
CN214484086U (zh) 一种吸湿发热蓄热被子
JPH0527902Y2 (zh)
RU2798906C1 (ru) Подушка-конструктор и способ ее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220587994U (zh) 一种保暖性好的绗缝被
CN220477367U (zh) 一种采用有机棉面料的分层分区护颈羽绒枕
CN213798453U (zh) 一种超仿棉/细旦导湿涤纶舒适型丝光绒经编面料
CN214419783U (zh) 一种保暖透气面料
CN206457602U (zh) 一种吸湿性好的纯棉永久弹力面料
JPH0626226Y2 (ja) 掛布団
CN208863973U (zh) 一种羽绒被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