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74008U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74008U
CN208674008U CN201821607762.8U CN201821607762U CN208674008U CN 208674008 U CN208674008 U CN 208674008U CN 201821607762 U CN201821607762 U CN 201821607762U CN 208674008 U CN208674008 U CN 208674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electromagnetic relay
housing
light emitting
emitting di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077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方正
朱雷
刘基华
仲维辉
孙永行
王江波
于宏伟
吴昊
王建国
陈汉宁
卢广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Fujian Ningde Nuclear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Fujian Ningde Nucle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Fujian Ningde Nuclear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18216077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74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74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74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设于底座的继电器主体以及罩壳;所述底座和所述罩壳中,一者设有卡扣,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底座和所述罩壳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的卡接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罩壳接触的部位还设有用于容置密封胶的凹槽。该电磁继电器具有较高的密封性和防护等级,能够满足核电站等类似复杂环境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的重视,在寻找替代能源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开始重视核能的应用,而核能最主要的应用就是发电,核电站中电磁继电器为主要零部件之一。
现有的电磁继电器,防护等级较低,且抗振动和抗冲击性能较低,无法满足核能应用的现场环境。
因此,如何改进电磁继电器,使其具有较高的防护等级,能够满足核电站的使用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设于底座的继电器主体以及罩壳;所述底座和所述罩壳中,一者设有卡扣,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所述底座和所述罩壳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的卡接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罩壳接触的部位还设有用于容置密封胶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继电器,底座与罩壳通过卡扣与卡槽的卡接固定在一起,结构简单,固定方便;同时,底座上与罩壳接触的部位还设有用于容置密封胶的凹槽,这样,底座与罩壳卡接后,两者接合的部位通过密封胶密封,如此,提高了电磁继电器的密封性和防护性,其具有较高的防护等级,能够满足核电站等类似复杂环境条件下的使用需求。
如上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主体包括铆装在一起的铁芯、线圈及轭铁;所述轭铁与所述底座铆接固定,且所述底座与所述轭铁还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主体还包括与所述线圈并联设置的瞬态抑制二极管,并配置成:电路正常工作时,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如上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主体还包括发光二极管和电阻,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线圈并联设置,并配置成:电磁继电器通电时,所述发光二极管处于发光状态;所述罩壳与所述发光二极管对应的位置为透光结构。
如上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线圈的正极引出端焊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阻连接,所述电阻与所述线圈的负极引出端焊接。
如上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轭铁的指示灯座,所述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电阻均装配在所述指示灯座上。
如上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套装有热缩管,所述电阻与所述负极引出端焊接的管脚也套装有热缩管。
如上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所述卡扣设于所述罩壳,所述卡槽设于所述底座。
如上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所述卡槽与所述凹槽连通。
如上所述的电磁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主体包括铆装于所述底座的静簧片,所述静簧片铆装有静触点;所述继电器主体还包括铆装有动触点的簧片排;所述静触点和所述动触点的表面均镀硬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供电磁继电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底座与继电器主体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继电器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继电器的底座与罩壳连接端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继电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继电器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线圈101,铁芯102,轭铁103,静簧片104,静触点105,簧片排106,动触点107,衔铁108,衔铁盖板109,引线110,拉簧111,瞬态抑制二极管112,发光二极管113,电阻114,指示灯座115,热缩管116,插脚117,
底座200,卡槽201,凹槽202,卡接槽203,罩壳300,卡扣301,螺钉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提供电磁继电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底座与继电器主体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继电器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继电器的底座与罩壳连接端的正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继电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电磁继电器的电路原理图。
该实施例中,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200、设于底座200的继电器主体以及罩壳300,其中,罩壳300与底座200固接,将继电器主体罩住,以对继电器主体形成保护。
继电器主体包括线圈101、铁芯102及轭铁103,三者铆装后通过轭铁103铆压在底座200上。
继电器主体还包括铆装在一起的静簧片104和静触点105,两者和插脚117一起铆装在底座200上。
继电器主体还包括簧片排106、动触点107、衔铁108、衔铁盖板109和引线110,其中,引线110点焊在簧片排106上,簧片排106、衔铁108和衔铁盖板109通过铆钉铆接,动触点107装在簧片排106 上。
具体的,静触点105和动触点107的表面均镀硬金,经过镀硬金处理后,能够增强触点的导电性和耐磨性,提高电磁继电器在严酷环境下的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
衔铁108与轭铁103之间设有拉簧111。
不失一般性,以图4和图6所示为例说明电磁继电器的相关触点设计,图示方案中,该电磁继电器的引出端11、21、31、41为动触点,也就是说,簧片排106的引线110焊接在对应于引出端11、21、31、 41的插脚117上;该电磁继电器的引出端14、24、34、44以及引出端12、22、32、42为静触点;可以理解,一个动触点对应两个静触点。
当线圈101通以工作电压时,将铁芯102磁化,产生电磁吸力,衔铁108在铁芯102吸力作用下转动,带动簧片排106完成常开触点的闭合,即11-14,21-24,31-34,41-44闭合,11-12,21-22,31-32, 41-42断开;当施加在线圈101的工作电压断开时,铁芯102失磁,衔铁108在拉簧111及簧片排106的作用下复位,带动簧片排106回位,完成常开触点的断开,即11-14,21-24,31-34,41-44断开,11-12, 21-22,31-32,41-42闭合。
该实施例中,底座200与罩壳300的固接方式采用卡接方式,具体地,在底座200上设有卡槽201,在罩壳300上设有卡扣301,装配时,罩壳300罩设于底座200上,其卡扣301卡嵌于底座的卡槽201 内,实现两者的固定。
具体的,底座200与罩壳300的接触部位还设有凹槽202,该凹槽202用于容置密封胶,也就是说,底座200与罩壳300的接合部位通过密封胶实现密封。
以图示为例,通常底座200和罩壳300为方形结构设计,也就是说,底座200和罩壳300接触的四个周边均具有凹槽202结构,以确保底座200和罩壳300接触的整个周部均通过密封胶密封。
这样,底座200和罩壳300在卡接的基础上,通过密封胶密封,提高了电磁继电器的密封性和防护性,该电磁继电器具有较高的防护等级,能够满足核电站等类似复杂环境条件的使用需求。
密封胶的选用可根据防护等级要求来确定,比如说通过涂密封胶固化,以使得电磁继电器能够满足防护等级IP60的要求。
具体的,底座200的卡槽201与凹槽202可以连通设置,如图4 所示,这样,卡槽201与卡扣301的配合处也可设置密封胶,提高两者的连接可靠性;同时,加工也更加方便。
具体的方案中,继电器主体的轭铁103与底座200铆压后,还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具体地,底座200设有卡接槽203,轭铁103的端部铆压入卡接槽203内,在两者的连接处设有位置对应的螺纹孔,具体通过螺钉400将两者连接。
因继电器主体的整个重心在于轭铁103、铁芯102和线圈101组成的电磁部分,而电磁部分与底座200的连接依靠的是轭铁103,如上设置后,轭铁103与底座200的连接更加稳固,能够提高电磁继电器的抗振动和冲击性能。
具体的方案中,继电器主体还包括与线圈101并联设置的瞬态抑制二极管112,参考图4和图6,线圈101的引出端A1为正极,引出端A2为负极,瞬态抑制二极管112的两端分别与引出端A1和引出端 A2对应的插脚117焊接,并配置成:电路正常工作时,瞬态抑制二极管112处于截止状态。
这样,工作过程中,当线圈101从通电状态切换为断电状态时,在断电的瞬间产生的反向电动势能够被并联在线圈101两端的瞬态抑制二极管112泄放,并且将反向电动势箝位于某一电压值,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到零电位,有效地保护了电路中的元器件,避免受反向电动势的损坏。
具体的方案中,继电器主体还包括与发光二极管113和电阻114,两者串联后与线圈101并联设置,并配置成:电磁继电器通电时,发光二极管113处于发光状态;罩壳300与发光二极管113对应的位置为透光结构;这样,发光二极管113是否发光能够从罩壳300外部直接看到,能够清晰地指示电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方便维修检测。
具体的,发光二极管113的正极与线圈101的正极引出端A1焊接,发光二极管113的负极与电阻114连接,电阻114与线圈101的负极引出端A2焊接。
更具体的,发光二极管113的正极套装有热缩管116,电阻114 与负极引出端A2焊接的管脚也套装有热缩管116。
具体的,为方便定位发光二极管113和电阻114,该电磁继电器还包括指示灯座115,该指示灯座115设于轭铁103,发光二极管113 和电阻114均装配在指示灯座115上。为方便安装和维护,指示灯座 115与轭铁103可通过卡接的方式装配。
实际设置时,为方便观看发光二极管113的指示,罩壳300可以整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仅在对应于发光二极管113的位置透明设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磁继电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200)、设于底座(200)的继电器主体以及罩壳(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0)和所述罩壳(300)中,一者设有卡扣(301),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扣(301)配合的卡槽(201),所述底座(200)和所述罩壳(300)通过所述卡扣(301)与所述卡槽(201)的卡接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00)与所述罩壳(300)接触的部位还设有用于容置密封胶的凹槽(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主体包括铆装在一起的铁芯(102)、线圈(101)及轭铁(103);所述轭铁(103)与所述底座(200)铆接固定,且所述底座(200)与所述轭铁(103)还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主体还包括与所述线圈(101)并联设置的瞬态抑制二极管(112),并配置成:电路正常工作时,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112)处于截止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主体还包括发光二极管(113)和电阻(114),所述发光二极管(113)和所述电阻(114)串联后与所述线圈(101)并联设置,并配置成:电磁继电器通电时,所述发光二极管(113)处于发光状态;所述罩壳(300)与所述发光二极管(113)对应的位置为透光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113)的正极与所述线圈(101)的正极引出端焊接,所述发光二极管(113)的负极与所述电阻(114)连接,所述电阻(114)与所述线圈(101)的负极引出端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轭铁(103)的指示灯座(115),所述发光二极管(113)和所述电阻(114)均装配在所述指示灯座(1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113)的正极套装有热缩管(116),所述电阻(114)与所述负极引出端焊接的管脚也套装有热缩管(116)。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301)设于所述罩壳(300),所述卡槽(201)设于所述底座(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201)与所述凹槽(20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主体包括铆装于所述底座(200)的静簧片(104),所述静簧片(104)铆装有静触点(105);所述继电器主体还包括铆装有动触点(107)的簧片排(106);所述静触点(105)和所述动触点(107)的表面均镀硬金。
CN201821607762.8U 2018-09-29 2018-09-29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208674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7762.8U CN208674008U (zh) 2018-09-29 2018-09-29 电磁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7762.8U CN208674008U (zh) 2018-09-29 2018-09-29 电磁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74008U true CN208674008U (zh) 2019-03-29

Family

ID=65843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07762.8U Active CN208674008U (zh) 2018-09-29 2018-09-29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740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7700A (zh) * 2019-04-19 2019-07-23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线圈反向电动势干扰触点的电磁继电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7700A (zh) * 2019-04-19 2019-07-23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线圈反向电动势干扰触点的电磁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0271B (zh) 漏电断路器
US20180342911A1 (en) Wireless charging lighting device
US20160141132A1 (en) Contact device
CN205004266U (zh) 带线圈控制模块的直流接触器
CN208674008U (zh) 电磁继电器
CN201323167Y (zh) 漏电断路器
CN203374938U (zh) 一种防爆电磁阀线圈
CN104269677A (zh) 一种安全插座以及与该插座配合的插头
CN209071235U (zh) 一种防触电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US8279027B2 (en) Magnetic latching actuator
CN201130640Y (zh) 透明式电磁继电器
CN215008800U (zh) 一种建筑电气智能化漏电保护装置
CN102693851A (zh) 一种断电开盖保护结构及照明灯具
CN100472908C (zh) 双磁控制式漏电保护器
CN204760340U (zh) 脱扣电磁铁
CN107228304B (zh) 一种指示灯
CN201259989Y (zh) 多功能保护插座的无扣脱扣机构
CN105185667A (zh) 一种新型节能高分断型控制与保护开关
CN208157898U (zh) 一种具有防维修工人触电的电力柜
CN207938546U (zh) 一种断路器的漏电保护脱扣机构
CN2838033Y (zh) 矿灯短路保护装置
CN206364311U (zh) 带漏电保护、usb插口并快速充电的墙壁插座
CN106935443B (zh) 一种带有整流功能的继电器
CN210223921U (zh) 一种断路器的漏电试验操作装置
CN218299642U (zh) 一种脱扣组件、电磁脱扣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