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6430U - 一种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56430U
CN208656430U CN201721925586.8U CN201721925586U CN208656430U CN 208656430 U CN208656430 U CN 208656430U CN 201721925586 U CN201721925586 U CN 201721925586U CN 208656430 U CN208656430 U CN 2086564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power pack
electronic equipment
battery case
stor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9255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政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xia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filed Critical Xu Technology (shenzhen) Co
Priority to CN2017219255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564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564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564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设置有储电组件、发射电能组件、接收电能组件和电源适配组件,储电组件无线接收外界的电能并存储电能,电源适配组件将经过接收电能组件的交流电流转变成直流电流,发射电能组件将存储在储电组件中的电能无线发射至待充电的电子设备上;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识别组件,识别组件识别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识别组件通过发射电能组件输出信号至待充电的电子设备,识别组件通过发射电能组件接收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输出的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装置通过设置识别组件,使其可适用于不同充电功率的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厂家限于要兼顾移动电子设备的体积和重量,往往做出的移动电子设备的电池续航能力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因此,市面上诞生了移动电源,可随时随地给移动电子设备充电,但是现今的移动电源无论是充电还是放电,都需要连接线缆,如果用户携带移动电源而没有携带线缆的话,则无法对自身或者移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另外,现今的移动电源的功能过于单一,而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以下问题:由于不同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不同,在同一台储能装置上难以实现对不同充电功率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电不便以及充电不兼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内设置有储电组件、发射电能组件、接收电能组件和电源适配组件,所述储电组件与所述接收电能组件连接,通过所述接收电能组件无线接收外界的电能并存储电能,所述电源适配组件与所述接收电能组件连接,所述电源适配组件将经过所述接收电能组件的交流电流转变成直流电流并存储于所述储电组件中,所述发射电能组件与所述储电组件连接,所述发射电能组件将存储在所述储电组件中的电能无线发射至待充电的电子设备上;
所述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识别所述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所述识别组件与所述发射电能组件连接,所述识别组件识别所述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后,发送一信息至所述发射电能组件,所述发射电能组件根据所述信息调整充电输出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组件通过所述发射电能组件输出信号至待充电的电子设备,所述识别组件通过发射电能组件接收所述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输出的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无线传输组件和存储组件,所述无线传输组件与所述储电组件连接,所述储电组件为所述无线传输组件提供电量,所述无线传输组件与存储组件连接,将无线接收到的数据传入所述存储组件和将所述存储组件存储的数据无线输出至电子设备中。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传输组件为Wi-Fi组件,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可通过Wi-Fi组件无线接收电子设备的数据并传入所述存储组件和将所述存储组件中存储的数据无线输出至电子设备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壳体还设置有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电池本体与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磁性件,所述两个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的靠近发射电能组件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储电组件包括电芯,所述发射电能组件包括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电能组件包括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电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电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电量检测组件,所述电量检测组件与所述储电组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储电组件中的电量。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外壳上设置有电量指示灯,所述电量检测组件与所述电量指示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源控制组件,所述电源控制组件与所述储电组件连接,用于启动或关闭所述储电组件与所述发射电能组件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能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发射电能组件,该储能装置无需通过线缆连接需要充电的支持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直接将电能发射至电子设备内进行充电,避免了用户携待充电的线缆的问题,也解决了不同电子设备需要携带不同充电的线缆的问题,方便了用户使用;通过设置接收电能组件,该储能装置无需通过线缆连接电源即可为自身充电,同样地避免了为自身充电时寻找充电的线缆的问题;通过设置电源适配组件与接收电能组件连接,可将接收电能组件接收到的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输入储电组件,方便存储电能;通过设置识别组件,该储能装置可以识别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进而调整充电输出功率,使得该储能装置适用于不同充电功率的电子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电池壳体 1 接收电能组件 4 电池检测组件 7
储电组件 2 电源适配组件 5 电量指示灯 71
发射电能组件 3 固定组件 6 电源控制组件 8
电池上盖 11 电池下盖 12 识别组件 9
无线传输组件 13 存储组件 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池壳体1,电池壳体1包括电池上盖11和电池下盖12,电池上盖11盖于电池下盖12上,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可收容电池组件的空间,电池上盖11的材料为塑料或钢化玻璃等,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壳体1包括电池上盖11、电池框架和电池下盖12,电池上盖11设置在电池框架的上侧面,电池下盖12设置在电池框架的下侧面,电池上盖11、电池框架和电池下盖12三者形成一个可收容电池内部组件的空间,电池上盖11和电池下盖12的材质为塑料或钢化玻璃等,电池框架的材质为金属或塑料等。电池壳体1内设置有储电组件2、发射电能组件3、接收电能组件4和电源适配组件5,储电组件2与接收电能组件4连接,通过接收电能组件4无线接收外界的电能并存储电能,电源适配组件5与接收电能组件4连接,电源适配组件5将经过接收电能组件4的交流电流转变成直流电流,发射电能组件3与储电组件2连接,发射电能组件3将存储在储电组件2中的电能无线发射至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上,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识别组件9,识别组件9识别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识别组件9识别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后,发送一信息至发射电能组件3,发射电能组件3根据信息调整充电输出功率。
本实施例的储能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发射电能组件3,该储能装置无需通过线缆连接需要充电的支持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直接将电能发射至电子设备内进行充电,避免了用户携待充电的线缆的问题,也解决了不同电子设备需要携带不同充电的线缆的问题,方便了用户使用;通过设置接收电能组件4,该储能装置无需通过线缆连接电源即可为自身充电,同样地避免了为自身充电时寻找充电的线缆的问题;通过设置电源适配组件5与接收电能组件4连接,可将接收电能组件4接收到的交流电转变成直流电后,输入储电组件2,方便存储电能;通过设置识别组件9,该储能装置可以识别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进而调整充电输出功率,使得该储能装置适用于不同充电功率的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识别组件9与发射电能组件3连接,识别组件9通过发射电能组件3输出信号至待充电的电子设备,识别组件9通过发射电能组件3接收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输出的信号。
进一步地,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无线传输组件13和存储组件14,无线传输组件13与储电组件2连接,储电组件2为无线传输组件13提供电量,无线传输组件13与存储组件14连接,将无线接收到的数据传入存储组件14和将存储组件14存储的数据无线输出至电子设备中。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在电子设备内会存储很多文件如图片或者音乐,往往存储的文件总容量会超过电子设备的可使用的存储容量,此时,电子设备可将文件传输并保存在电池壳体中的存储组件14中,需要使用或查阅文件时再从存储组件14中获取文件,节省了电子设备的存储空间,同时也方便查阅文件。
进一步地,无线传输组件13为Wi-Fi组件,储能装置与电子设备连接同一个Wi-Fi网络,储能装置可通过Wi-Fi组件无线接收电子设备的数据并传入存储组件14和将存储组件14中存储的数据无线输出至电子设备中。
进一步地,电池壳体1还设置有固定组件6,用于固定储能装置与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固定组件6,可将该储能装置固定于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上,限定两者的距离,防止两者距离过远导致充电效果不佳,并且固定两者后,该储能装置不易从电子设备上脱落,造成充电失败。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6包括至少一个磁性件,磁性件固定在电池壳体1的表面,具体地,磁性件设置在电池上盖11,其用于与电子设备上的金属外壳或者是套于电子设备上的带有金属片的保护套相吸,将该储能装置固定于电子设备上,利用磁吸的方式将两者固定,易于安装或者拆卸。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6包括两个磁性件,两个磁性件固定于电池壳体1的靠近发射电能组件3的表面,并分布在该表面的相对两端,该两个呈上下分布的磁性件与套于电子设备上的对应的两个金属片相吸,使得发射电能组件3和设置于电子设备内部的接收组件定位更加准确,使得两者的耦合更加高效,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的损耗。固定组件6还可以包括更多个磁性件,均匀分布电池壳体1的靠近发射电能组件3的表面上的边缘附近。
进一步地,固定组件6包括夹持件,夹持件设置于电池壳体1的表面,夹持件夹持于电子设备的一端,通过设置夹持件可以使储能装置固定于待充电的电子设备上,易于安装或拆卸。
进一步地,储电组件2包括电芯,该电芯为锂电池电芯、石墨烯电芯或聚合物电芯等支持充电和放电的电芯,发射电能组件包括发射线圈,接收电能组件包括接收线圈,发射线圈与电芯连接,接收线圈与电芯连接。
进一步地,发射线圈通电流后产生振荡磁场。接收线圈在振荡磁场中产生交流电。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传输。
进一步地,电池壳体1内还设置有电量检测组件7,电量检测组件7与储电组件2连接,用于检测储电组件2中的电量。
进一步地,电池外壳上设置有电量指示灯71,电量指示灯71与电量检测组件7连接,电量指示灯71显示电量检测组件7检测到的电量,电量指示灯71的数量为多个,亮起的电量指示灯71的数量对应着电量的多少,方便用户获知电量信息。
进一步地,电池壳体1内还设置有电源控制组件8,电源控制组件8与储电组件2连接,用于启动或关闭储电组件2与发射电能组件3的连接,具体地,该电源控制组件8为开关按钮,开关的方式可以为按压开关为启动,再次按压开关即为关闭,也可以为了防止误触碰,设置为长按开关按钮为启动,短按压两次为关闭或者其他防止误触碰的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内设置有储电组件、发射电能组件、接收电能组件和电源适配组件,所述储电组件与所述接收电能组件连接,通过所述接收电能组件无线接收外界的电能并存储电能,所述电源适配组件与所述接收电能组件连接,所述电源适配组件将经过所述接收电能组件的交流电流转变成直流电流并存储于所述储电组件中,所述发射电能组件与所述储电组件连接,所述发射电能组件将存储在所述储电组件中的电能无线发射至待充电的电子设备上;
所述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识别所述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所述识别组件与所述发射电能组件连接,所述识别组件识别所述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充电功率后,发送一信息至所述发射电能组件,所述发射电能组件根据所述信息调整充电输出功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组件通过所述发射电能组件输出信号至待充电的电子设备,所述识别组件通过发射电能组件接收所述待充电的电子设备的输出的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无线传输组件和存储组件,所述无线传输组件与所述储电组件连接,所述储电组件为所述无线传输组件提供电量,所述无线传输组件与存储组件连接,将无线接收到的数据传入所述存储组件和将所述存储组件存储的数据无线输出至电子设备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组件为Wi-Fi组件,所述储能装置通过所述Wi-Fi组件无线接收电子设备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传入所述存储组件和所述储能装置通过所述Wi-Fi组件将所述存储组件中存储的数据无线输出至电子设备中。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还设置有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电池壳体与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磁性件,所述两个磁性件固定于所述电池壳体的靠近发射电能组件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组件包括电芯,所述发射电能组件包括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电能组件包括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电芯连接,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电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电量检测组件,所述电量检测组件与所述储电组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储电组件中的电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上设置有电量指示灯,所述电量检测组件与所述电量指示灯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源控制组件,所述电源控制组件与所述储电组件连接,用于启动或关闭所述储电组件与所述发射电能组件的连接。
CN201721925586.8U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储能装置 Active CN2086564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5586.8U CN208656430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925586.8U CN208656430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56430U true CN208656430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71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925586.8U Active CN208656430U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564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365737A1 (en) Wireless transfer station with display
US20150050881A1 (en) Wireless power charger
US20200389038A1 (en) Wireless charging support for intelligent clamping mobile phone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0098861A (ja) 携帯電子機器の充電装置
US20160204644A1 (en) Wireless battery charger
CN106068484B (zh) 包括键盘的便携式计算设备盖体
US20160013680A1 (en) Wireless charging battery and corresponding electric device
WO2021082907A1 (zh) 无线充电系统、充电线缆、电子设备及其无线充电方法
KR100975866B1 (ko) 무선광대역통신모듈이 내장된 무선 데이터 및 전력전송이 가능한 무선전력 송수신스테이션
CN202818413U (zh) 手机保护套
CN104079032A (zh) 一种用于手机的无线充电系统
CN204425013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US20140167690A1 (en) Wireless charging battery module and charging structure of the same
CN207939221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07691542U (zh) 一种储电装置
CN207690944U (zh) 一种电池装置
CN208656430U (zh) 一种储能装置
CN105204689B (zh) 一种在冰箱门上嵌入触摸屏的套件及其使用方法
CN209948723U (zh) 一种具有双向充电功能的快充无线移动电源
KR20150142216A (ko) 무선충전 송수신기와 태양광 수신기를 구비한 보조배터리
CN203301184U (zh) 充电设备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8075577A (zh) 一种储电装置
US20150288216A1 (en) Remote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US20160365742A1 (en) Portable back-up battery pack
CN102983375A (zh) 无线充电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6

Address after: 518000 401-411, block a, building 5, tus Xiexin, No. 333, Longfei Avenue, huanggekeng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Xuxiang intelligent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911, block D, Bantian International Center, Huancheng South Road,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XIUXIU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