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6037U -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56037U
CN208656037U CN201821508377.8U CN201821508377U CN208656037U CN 208656037 U CN208656037 U CN 208656037U CN 201821508377 U CN201821508377 U CN 201821508377U CN 208656037 U CN208656037 U CN 208656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socket
fixing clamp
novel electron
socket structure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083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yi Branch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yi Branch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yi Branch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yi Branch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083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56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56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56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顶端中部安装有圆柱,所述圆柱中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表面安装有转盘,所述插座壳体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一端边部安装有挡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凹槽和固定夹,固定夹一端的吸盘粘结在插排外侧,能够保证插针在插排内的紧固效果,增加电子连接插座的使用效果,方便电子连接插座插入插排内部,通过弹簧可以增加固定夹夹取插排的力度,使固定夹夹住的插排更加稳固,防止电子连接插座掉落,固定夹内部的凹槽贴覆在插针两侧,可以降低插针接触到外部的湿气流,进而防止插针出现生锈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连接插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接插件普遍包括插针和插座,在使用时,插针插接于插座内,用以传输电流或者信号,电子接插件应用于多种场合,在某些特殊场合使用时,例如机械震动较大的场合使用时,由于外界震动较大,因此插针会很容易脱离插座,因此使用时,需要施加外力,将插针紧固与插座上,但是目前市场常采用在插针和插座上捆扎橡皮筋的方式,该种方式使用十分麻烦,当需要及时断开连接时,还需要先解开橡皮筋,使用很不方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的电子连接插座与线与线圈连接处不稳定,时常会导致线圈掉落,或者链接线圈弯曲,导致线圈内部绝缘层反复折叠后,会出现破损的现象,导致电子连接插座出现漏电事故,电子连接插座长时间使用过后,会产生热量,现有的散热都是放置在室内自然散热,散热效果不理想,使用时间过长,或者电流运用过大,导致电子连接插座内部温度过高,进而造成电子连接插座内部元件损坏,进一步降低电子连接插座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场常采用在插针和插座上捆扎橡皮筋的方式,该种方式使用十分麻烦,且需要及时开连接时,还需要先解开橡皮筋,使用很不方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前的电子连接插座与线与线圈连接处不稳定,时常会导致线圈掉落,或者链接处线圈弯曲,线圈内部绝缘层反复折叠后,会出现破损的现象,导致电子连接插座出现漏电事故,电子连接插座长时间使用过后,会产生热量,现有的散热都是放置在室内自然散热,散热效果不理想,使用时间过长,或者电流运用过大,导致电子连接插座内部温度过高,进而造成电子连接插座内部元件损坏,进一步降低电子连接插座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顶端中部安装有圆柱,所述圆柱中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表面安装有转盘,所述插座壳体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一端边部安装有挡板,所述固定夹内壁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固定夹另一端内壁粘结有吸盘,所述插座壳体顶部开设有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散热管道另一端顶部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管道内壁底端设置有导热块,所述散热管道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两个滑槽中部分别对应安装有上滑板和下滑板,所述上滑板和下滑板一端边部均安装有组隔板,所述上滑板另一端边部安装有上倾斜板,所述下滑板另一端边部安装有下倾斜板,所述上滑板一侧顶部等距开设有圆孔,所述下滑板一侧顶部等距安装有纽扣。
优选的,所述两个滑槽底部均安装有绑带,所述绑带两侧均安装有推动板。
优选的,所述弹簧外表面涂抹有绝缘漆。
优选的,所述圆孔内壁贴覆有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与散热口内部均设置有纱网。
优选的,所述固定夹与插座壳体通过铰链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柱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绑带内部设置有固定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了凹槽和固定夹,固定夹一端的吸盘粘结在插排外侧,能够保证插针在插排内的紧固效果,增加电子连接插座的使用效果,方便电子连接插座插入插排内部,通过弹簧可以增加固定夹夹取插排的力度,使固定夹夹住插排更加稳固,防止电子连接插座掉落,固定夹内部的凹槽贴覆在插针两侧,可以降低插针接触到外部的湿气流,进而防止插针出现生锈的现象。
2、通过上倾斜板和下倾斜板的配合,可以保证线圈在电子连接插座内部的温度,防止线圈在特殊场合使用时,掉落的现象,还可以保证线圈插入电子连接插座后,线圈不会出现反复折叠的现象,进而保护了线圈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防止线圈反复折叠后,绝缘层破损的显现,进而降低了线圈漏电事件。
3、设置了导热块和散热管道,导热块将电子连接插座内部的温度导入到散热管道内部,进而降低了电子连接插座内部的温度,进一步保证电子连接插座内部的元件使用寿命,进而保证了电子连接插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插座壳体;2、支撑柱;3、挡板;4、固定夹;5、弹簧;6、凹槽;7、吸盘;8、散热口;9、散热管道;10、转盘;11、滑槽;12、组隔板;13、绑带;14、进风口;15、上滑板;16、圆柱;17、上倾斜板;18、圆孔;19、纽扣;20、推动板;21、导热块;22、下滑板;23、下倾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包括插座壳体1,插座壳体1顶端中部安装有圆柱16,为了防止支撑柱2进入到圆柱16内部,无法回位的现象,圆柱16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圆柱16中部安装有支撑柱2,支撑柱2一端表面安装有转盘10,插座壳体1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夹4,为了更好的翻转固定夹4,便于固定夹4的旋转,固定夹4与插座壳体1通过铰链连接,固定夹4一端边部安装有挡板3,固定夹4内壁中部开设有凹槽6,凹槽6内壁设置有弹簧5,为了防止弹簧5接触到电源,造成漏电事故,弹簧5外表面涂抹有绝缘漆,固定夹4另一端内壁粘结有吸盘7,插座壳体1顶部开设有散热管道9,散热管道9一端开设有进风口14,散热管道9另一端顶部开设有散热口8,为了防止纸屑进入散热管道9内部,接触到导热块21外表面的高温,造成纸屑自然的现象,进风口14与散热口8内部均设置有纱网,散热管道9内壁底端设置有导热块21,散热管道9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中部分别对应安装有上滑板15和下滑板22,上滑板15和下滑板22一端边部均安装有组隔板12,上滑板15另一端边部安装有上倾斜板17,下滑板22另一端边部安装有下倾斜板23,上滑板15一侧顶部等距开设有圆孔18,为了更好的固定纽扣19,防止扭扣19固定不稳,造成上倾斜板17和下倾斜板23分开,圆孔18内壁贴覆有橡胶块,下滑板22一侧顶部等距安装有纽扣19。
滑槽11底部安装有绑带13,为了方便绑带13的旋转,便于线圈的放入,绑带13内部设置有固定轴,绑带13两侧均安装有推动板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电子连接插座放置在室内时,固定夹4因为内部的弹簧5的拉力,使固定夹4贴附在插座壳体1两侧,电子连接插座的插针放置在固定夹4内壁开设的凹槽6内部,可以降低插针接触到外部的湿气流,进而防止插针出现生锈的现象,电子连接插座连接时,挤压转盘10,使转盘10沿着支撑柱2向下移动,进一步转盘10按压挡板3,带动固定夹4张开,接着将电子连接插座插入到插排内部,松开转盘10,固定夹4一端的吸盘7沿着弹簧5的弹力贴附在插排外侧,通过吸盘7的吸力和弹簧5的弹力防止电子连接插座在插排上掉落,接着将线圈插入到电子连接插座内部,线圈沿着电子连接插座内部接口向下移动,进而挤压推动板20,推动板20带动绑带13运转,绑带13另一侧的推动板20推动组隔板12、上滑板15和下滑板22沿着滑槽11移动,当上滑板15和下滑板22不动的时候,线圈插入到电子连接插座内部预先设定的位置,防止插入时用力过大,导致线圈头损坏,上倾斜板17和下倾斜板23被上滑板15和下滑板22推出滑槽11,通过铰链进行旋转,上倾斜板17和下倾斜板23拼接完成后,将上倾斜板17的纽扣19按压到圆孔18内部,进而保证了线圈的温度,进一步保证了线圈和电子连接插座不会出现折叠的现象,保证了线圈内部的绝缘层不会破损,进而保证了保护了线圈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障了使用人员的安全,电子连接插座运行时产生的热量,经过导热块21导入到散热管道9,外界的空气流动,从进风口14进入到散热管道9,从散热管道9一侧的散热口8带走散热管道9内部的温度,进而保证电子连接插座内部元件不会产生较高的温度,进一步保障了电子连接插座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包括插座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壳体(1)顶端中部安装有圆柱(16),所述圆柱(16)中部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一端表面安装有转盘(10),所述插座壳体(1)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夹(4),所述固定夹(4)一端边部安装有挡板(3),所述固定夹(4)内壁中部开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壁设置有弹簧(5),所述固定夹(4)另一端内壁粘结有吸盘(7),所述插座壳体(1)顶部开设有散热管道(9),所述散热管道(9)一端开设有进风口(14),所述散热管道(9)另一端顶部开设有散热口(8),所述散热管道(9)内壁底端设置有导热块(21),所述散热管道(9)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所述两个滑槽(11)中部分别对应安装有上滑板(15)和下滑板(22),所述上滑板(15)和下滑板(22)一端边部均安装有组隔板(12),所述上滑板(15)和下滑板(22)另一端边部均安装有倾斜板(17),所述上滑板(15)一侧顶部等距开设有圆孔(18),所述下滑板(22)一侧顶部等距安装有纽扣(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槽(11)底部均安装有绑带(13),所述绑带(13)两侧均安装有推动板(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外表面涂抹有绝缘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18)内壁贴覆有橡胶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4)与散热口(8)内部均设置有纱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4)与插座壳体(1)通过铰链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16)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13)内部设置有固定轴。
CN201821508377.8U 2018-09-15 2018-09-15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 Active CN208656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8377.8U CN208656037U (zh) 2018-09-15 2018-09-15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08377.8U CN208656037U (zh) 2018-09-15 2018-09-15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56037U true CN208656037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93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08377.8U Active CN208656037U (zh) 2018-09-15 2018-09-15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56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56037U (zh) 一种新型电子连接插座结构
CN207021397U (zh) 一种灯带用电源接头
CN210380967U (zh) 具有滑动开口的手机夹
CN207750343U (zh) 一种新型的汽车马达用销柱
CN206159705U (zh) 吹风管卡扣连接装置
CN211474617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密封泡棉
CN212231841U (zh) 一种防止u盘盖丢失的u盘
CN209606879U (zh) 一种便于清理散热风扇的笔记本用后盖壳
CN207602800U (zh) 新型电工电子接线装置
CN207303481U (zh) 一种新型的连插头电源线
CN207812782U (zh) 铝方通格栅天花吊顶
CN209168197U (zh) 功能模块的固定结构
CN209743855U (zh) 一种热熔管帽
CN207082563U (zh) 一种锂电池盖板
CN109407810A (zh) 一种通信计算机用适配器
CN214416893U (zh) 一种可防胶体回流的节能型热熔胶枪
CN209295381U (zh) 一种窗式空调电源线出线结构
CN219980998U (zh) 一种耳机连接结构
CN217116584U (zh) 一种可翻转的片式电子元器件
CN216356047U (zh) 一种具有接口防脱落功能的充电器
CN211377648U (zh) 双usb接口充电座
CN104183980A (zh) 一种防插头脱落得插座结构
CN209104457U (zh) 一种硬件用电子连接器
CN213579807U (zh) 一种预警式计算机机房安全监管辅助设备
CN216563830U (zh) 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通讯插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