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5026U -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55026U
CN208655026U CN201821522876.2U CN201821522876U CN208655026U CN 208655026 U CN208655026 U CN 208655026U CN 201821522876 U CN201821522876 U CN 201821522876U CN 208655026 U CN208655026 U CN 208655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ggon
street crossing
closed
crossing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28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鸣
邵一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5228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55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55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550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过街人行道两端道口布置双向道闸挡杆,其他位置由固定栏杆封闭,过街的人员和非机动车由自动行驶的输送车装载,按照地面上涂画的供输送车智能识别的行驶线,循环来往运送。过街人行道沿中心线分为两端,由道闸挡杆分别控制放行和封闭,在出发端一侧,沿路边设置长条状等待区,等待区设置无线感应充电设备,输送车在此等待行人登车时可以充电。道闸挡杆、交通信号灯和输送车之间建立无线信号接受装置,控制路口的开闭和输送车的运行。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封闭式道口及载具式过马路方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了通行效率,也为无人驾驶技术在解决行人过马路问题时,减少了系统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技术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设施,尤其是涉及一种由自动运行的输送车运送人员和非机动车的封闭式过街人行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城市中,城市主次干道的过街人行道大多配备了地面的人行横道线和行人交通信号灯系统。但是,仍然无法完全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有些行人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不按行人交通信号灯指挥过马路。
2)人行横道上,行人和非机动车混杂通过,在过马路的行进过程中,由于速度不一致,非机动车(尤其是电瓶车)常常以较高的速度“左冲右突”,对行人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3)有的马路较宽,行人(尤其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人)行进速度较慢,在人行方向绿灯快结束的时候才踏上人行横道,来不及在车行方向变绿灯时到达路对面,由此带来安全隐患。
4)在上下班高峰期,人流不息,在没有交通灯管理的人行横道处,“车让人”的规则虽然人性化,但是无疑也会大大降低道路机动车的通行效率,造成严重拥堵。
5)在有交通灯管理的人行横道处,红绿灯时长往往根据经验数据而定,有的时长设置不合理,也无法根据现场行人在路边积累的数量进行实时调整。
6)目前无人驾驶技术正在各地不断开发和测试。在人行横道处,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经能识别大部分的标识,但是在有人和无人技术混杂的路面上,还是很难应对突发情况,如在车行方向绿灯情况下,路边突然冲出过马路的电瓶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开放性过街人行道在以上方面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过街人行道两端道口由双向道闸挡杆进行封闭。地面(包括过街人行道部分和等待区部分)上喷涂了可供输送车智能识别的行驶线。输送车由电力驱动,沿着喷涂的行驶线穿越马路往返接送行人和非机动车,红灯时停泊在等待区进行无线感应充电,同时上下乘客(先下后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过街人行道两端道口布置双向道闸挡杆,其他位置由固定栏杆封闭。人行道交通信号灯为红灯时,来往两侧的道闸挡杆封闭,行人无法穿越马路。此时,输送车靠等待区一侧的栏板放下(另一侧的栏板保持直立),行人和非机动车依次登车。输送车根据路口宽度和人流量布置3-4辆,每辆车宽度约为2-4米,且不大于过街人行道的一半宽度(目的是不影响来往的输送车会车),深度根据路缘宽度设置,且不小于2米(便于停放非机动车)。输送车带有压力感应装置,行人和非机动车登车后,重量增加,压力增大,当总重量达到一定数额,表明等待过马路的行人数量已经较多。此时,输送车靠等待区一侧的栏板升起,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给交通信号灯传递信号,机动车道交通灯黄灯闪烁后变红灯,人行道交通灯变绿灯放行。然后,出发一侧的道闸挡杆抬起,发送无线信号给输送车,车辆启动。输送车鱼贯由等待区开出,穿越马路。当行驶至马路3/4距离时,对面到达一侧的道闸挡杆抬起,允许输送车驶入马路对面的等待区。当最后一辆输送车驶入等待区后,道闸挡杆放下,路口封闭,给交通信号灯传递信号,机动车道交通灯红灯闪烁后变绿灯,机动车放行。输送车停稳后,靠等待区一侧的栏板放下,行人和非机动车离开,再次上客后返回,完成一个轮次的人员输送。
为了达到所述效果,输送车需要具备以下的技术功能和特征:
1)以四轮独立电机驱动,各轮由可360度旋转的轴连接于车厢结构主体上,这样,输送车就可以在等待区横向行驶至道闸挡杆处,然后变换行进方向,纵向行驶,穿越马路。
2)输送车供行人站立和非机动车停放的甲板下布置电池组,降低重心,提高行驶稳定性。底部布置感应式无线充电模块,同时在等待区设置感应式无线充电电源。
3)输送车面宽方向(面向马路方向)两边设可升降的栏板,栏板放下的斜面可供人员踩踏登车。另两边设置固定栏板。输送车可设置固定或可拆卸的顶棚,在等红灯时可以遮阳避雨。
4)输送车四边安装雷达感应装置,按地面画线循环来往行驶和停靠。前进方向上如果探测到障碍物,则停车鸣笛。
5)输送车上安装语音播报设备,能够在车辆即将开动和到达时发出语音提示,指引行人有序上下车。
6)输送车甲板中间设置行人和非机动车分隔栏杆,区分行人区和非机动车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封闭式的人行道和自动运行的输送车基本可以杜绝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发生危险的可能。输送车提升了过马路的效率,方便了老弱残障人士。在过马路过程中,由于行人和非机动车都以相对静止的状态搭乘输送车,避免了行人和非机动车争道擦碰的情况。每辆输送车上设置的称量器,可以判断路边等待过马路行人的数量,保证了交通信号灯的合理、高效控制,提高了机动车通行效率。自动运行的输送车系统也增加了过马路过程的可预知性,为推广无人驾驶技术降低了技术门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三维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输送车单体的三维构造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1. 地面上涂画的供输送车智能识别的行驶线;102.双向道闸挡杆;103. 设置了为输送车无线感应充电设施的等待区;104.输送车;105. 机动车道交通信号灯;201. 雷达感应装置;202.液压撑杆;203.转动轴;204.驱动电机;205.万向轮;206.内含方向控制电机的避震桶;207.底部的蓄电池及无线感应充电线圈;208.可收放栏板;209.防滑条;210.侧壁固定扶手;211.行人和非机动车分隔栏杆;212.顶棚;213.语音播报器;214.无线信号收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过街人行道两端道口布置双向道闸挡杆(102),其他位置由固定栏杆封闭。人行道交通信号灯为红灯时,来往两侧的道闸挡杆封闭,行人无法穿越马路。此时,输送车(104)靠等待区一侧的可收放栏板(208)放下(另一侧的栏板保持直立),行人和非机动车依次登车。输送车(104)带有压力感应装置,行人和非机动车登车后,重量增加,压力增大,当总重量达到一定数额,表明等待过马路的行人数量已经较多。此时,输送车(104)靠等待区一侧的栏板(208)升起,同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给交通信号灯传递信号,机动车道交通灯(105)黄灯闪烁后变红灯,人行道交通灯变绿灯放行。然后,出发一侧的道闸挡杆(102)抬起,发送无线信号给输送车(104),车辆启动。输送车(104)鱼贯由等待区(103)开出,沿着地面上涂画的供输送车智能识别的行驶线(101)穿越马路。当行驶至马路3/4距离时,对面到达一侧的道闸挡杆(102)抬起,允许输送车驶入马路对面的等待区(103)。当最后一辆输送车驶入等待区(103)后,道闸挡杆(102)放下,路口封闭,给交通信号灯传递信号,机动车道交通灯(105)红灯闪烁后变绿灯,机动车放行。输送车(104)停稳后,靠等待区一侧的栏板(208)放下,行人和非机动车离开,再次上客后返回,完成一个轮次的人员输送。
输送车以四轮独立电机(204)驱动,各轮由方向控制电机控制行进方向,方向控制电机集成在避震桶内(206),连接于车厢结构主体上,这样,输送车(104)就可以在等待区横向行驶至道闸挡杆(102)处,然后变换行进方向,纵向行驶,穿越马路。输送车(104)供行人站立和非机动车停放的甲板下布置电池组和底部感应式无线充电模块(207),这样就可以在设置了为输送车无线感应充电设施的等待区(103)充电。输送车面宽方向(面向马路方向)两边设可升降的栏板(208),栏板放下的斜面上铺设防滑条(209)可供人员踩踏登车。另两边设置固定栏板。输送车可设置固定或可拆卸的顶棚(212),在等红灯时可以遮阳避雨。输送车四边安装雷达感应装置(201),按地面画线(101)循环来往行驶和停靠。前进方向上如果探测到障碍物,则停车鸣笛。输送车(104)上安装语音播报设备(213),能够在车辆即将开动和到达时发出语音提示,指引行人有序上下车。输送车甲板中间设置了行人和非机动车分隔栏杆(211),区分了行人区和非机动车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包括过街人行道两端的道闸挡杆、由自动行驶的输送车、过街人行道地面上涂画的供输送车智能识别的行驶线以及它们与交通信号灯的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其特征是:过街人行道两端道口布置双向道闸挡杆,其他位置由固定栏杆封闭,过街的人员和非机动车由自动行驶的输送车装载,按照地面上涂画的供输送车智能识别的行驶线,循环来往运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其特征是:过街人行道沿中心线分为两端,即出发端和到达端,由道闸挡杆分别控制放行和封闭,在出发端一侧,沿路边设置长条状等待区,等待设置无线感应充电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地面上涂画的供输送车智能识别的行驶线由来往两个方向的过街人行道部分和等待区部分组成一个闭合循环的线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自动行驶的输送车以四轮独立电机驱动,各轮由可旋转的轴连接于车厢结构主体上,可横向、纵向移动;输送车供行人站立和非机动车停放的甲板下布置电池组,底部布置感应式无线充电模块;输送车面宽方向(面向马路方向)两边设可升降的栏板,栏板放下的斜面可供人员踩踏登车,另两边设置固定栏板;输送车四边安装可探测行进方向障碍物的雷达感应装置和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输送车甲板由栏杆分隔出行人区和非机动车区。
CN201821522876.2U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55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2876.2U CN208655026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2876.2U CN208655026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55026U true CN208655026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93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287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55026U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550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1741A (zh) * 2018-09-18 2018-12-07 邵鸣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1741A (zh) * 2018-09-18 2018-12-07 邵鸣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1741A (zh)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CN101992782A (zh) 城市无人驾驶电动有轨出租车交通系统
CN102182128B (zh) 城市智能数字化神经交通系统
CN105799714A (zh) 不停车式微循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CN202181488U (zh) 城市智能数字化神经交通系统
CN106522053B (zh) 带有公交停靠站的道路交叉口导流装置
WO2018228161A1 (zh) 轨道车辆控制系统、轨道车辆、轨道系统以及运输系统
CN202257959U (zh) 一种非机动车道行驶减速提醒装置
CN110060490A (zh) 一种基于全息投影的交叉口安全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655026U (zh) 一种封闭式过街人行道及输送车系统
CN205365599U (zh) 一种无接触供电高架公交车
CN107254816A (zh) 新型太阳能公路系统
CN110158510A (zh) 一种行人安全过街设施及控制方法
EP3459788A1 (en) Autonomous driving vehicle for transporting occupied non autonomous powered vehicles
CN102013161A (zh) 自行车专用交通系统
CN205951968U (zh) 一站式超轻型电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CN109653046A (zh) 一种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立体化运行系统
CN205951962U (zh) 一站式超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用车站
CN201876989U (zh) 自行车专用交通系统
CN105590476B (zh) 一种以平行方式路边密集停靠的出租公共电动汽车停车系统
CN106114529A (zh) 一站式超轻型电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CN108532391A (zh) 一种立体交通路桥结构
CN112687115A (zh) 一种自动驾驶行人接驳车行驶路径与路段过街控制方法
CN106886971A (zh) 无碳高效智能随意行交通系统
CN105216702A (zh) 一种智能公交登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