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1595U - 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51595U
CN208651595U CN201821300577.4U CN201821300577U CN208651595U CN 208651595 U CN208651595 U CN 208651595U CN 201821300577 U CN201821300577 U CN 201821300577U CN 208651595 U CN208651595 U CN 208651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netary
planet
fixing ax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005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茂
朱锐
蔡益民
丁元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INNO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NNO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NNO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NNO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005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51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51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51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组合式行星架包括第一侧板组件与第二侧板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组件还包括自第一侧板朝向第二侧板延伸的行星轴与固定轴;所述第二侧板组件还包括自第二侧板朝向第一侧板延伸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凹陷形成有用以与所述固定轴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还形成有与所述行星轴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壳体及至少两级行星传动机构,且至少其一行星传动机构采用前述组合式行星架。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简洁,制造简单,组装方便,且工作更为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星齿轮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背景技术
电动推杆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执行装置,能够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推杆的直线往复运动,其具有结构精致、体积小、精度高、同步性能好、环境友好等优点,现已在自动生产、化工、交通等领域广泛应用。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采用电动推杆以实现尾门自动开启/关闭的汽车也愈加收到市场欢迎及业内重视。
电动推杆通常采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以实现电机与推杆的传动连接,行星架则是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主要部件。行星架用以支撑相应的行星轮,其结构设计与装配精度对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噪声和振动等均有很大影响。其中,业内如CN105041986B公开采用一体成型的整体式行星架,提高减速器整体运行精度和密封性能,但制造工艺较复杂,制造成本增加。 CN203067760U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行星架,采用上下盖结构并且在其上下盖之前设置有加强柱支撑,解决了传统的行星架强度、稳定性不佳,应用领域局限性大的问题。但上述结构上、下盖均设有加强柱与固定孔,其位置、尺寸精度及其与上、下盖的垂直精度要求均较高;通过加强柱与固定孔实现上、下盖的相互固定,上、下盖之间的平行精度较难保持;且当加强柱较长时,前述组合式行星架的结构稳定性变也会变差。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结构简洁,制造简单,组装方便,且工作更为稳定可靠。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行星架,包括第一侧板组件与第二侧板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组件还包括自第一侧板朝向第二侧板延伸的行星轴与固定轴;所述第二侧板组件还包括自第二侧板朝向第一侧板延伸且与所述固定轴位置相对应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凹陷形成有用以与所述固定轴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还形成有与所述行星轴相适配的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星轴与固定轴数目一致,且所述行星轴与固定轴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星轴与固定轴的数目均设置为 3根,所述行星轴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固定轴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周向恰位于相邻两根所述行星轴的中间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轴设置为至少一根,且至少一根所述固定轴与其所对应的固定孔设置呈过盈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孔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固定轴的长度,以使得所述支撑台的末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侧板还形成有位于所述安装孔周侧且呈环状设置的加强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支撑台的一侧还形成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的中心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星轴的末端与固定轴的末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所述安装孔朝向第一侧板的开口处形成第三导引部;所述固定孔的开口处形成有第四导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与第二侧板组件分别呈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行星传动机构与第二行星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行星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架、枢转安装于第一行星架上的第一行星轮及与第一行星轮相啮合的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二行星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行星架、枢转安装于第二行星架的第二行星轮及连接至第一行星架且与第二行星轮相啮合的第二太阳轮;所述壳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相啮合的第一内齿圈及与第二行星轮相啮合的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一行星架与第二行星架两者至少其一设置为如前所述的组合式行星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与第二侧板组件相互独立加工成型,降低制造难度,结构更为简洁;所述行星轴与固定轴均设置在第一侧板,并在第二侧板上设置支撑台及相应的固定孔,能够增强结构强度,改善抗压性能,更好地保持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相互位置关系,还能够降低装配难度,并使得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工作更为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行星齿轮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行星齿轮变速箱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星齿轮变速箱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星齿轮变速箱的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行星齿轮变速箱的第一行星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一行星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第一行星架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行星齿轮变速箱的第二行星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尾门电动推杆的行星齿轮变速箱100,用以实现驱动电机200的扭矩传递。
结合图2至图8所示,所述行星齿轮变速箱100包括壳体1及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的第一行星传动机构与第二行星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行星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架2、枢转安装于第一行星架2上的若干第一行星轮3及与所述第一行星轮3相啮合的第一太阳轮4,所述第一太阳轮4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200的驱动轴上。所述第一行星轮3设置为3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一行星轮3与第一太阳轮4均设置为斜齿轮。所述第二行星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行星架5、枢转安装于第二行星架5上的若干第二行星轮6及连接至第一行星架2且与第二行星轮6相啮合的第二太阳轮7。所述第二行星轮6也设置为3个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行星轮6与第二太阳轮7亦均设置为斜齿轮。所述行星齿轮变速箱100 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行星架5后侧的输出轴8。
所述壳体1大致设置呈圆筒状且所述壳体1朝向驱动电机200的前端呈开放设置,所述第一行星传动机构与第二行星传动机构自所述壳体1的前端开口进行组装。所述壳体1的后端沿径向收缩形成用以止挡所述第二行星架5的止挡部11,所述壳体1的内壁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行星轮3 相啮合的第一内齿圈12及与第二行星轮6相啮合的第二内齿圈13。所述第一内齿圈12与第二内齿圈13可根据实际传动设计需求设置为相同或不同,优选地,所述第一内齿圈12、第二内齿圈13沿前后方向的延伸设置长度分别与第一行星轮3、第二行星轮6沿轴向的设置长度相对应。
所述行星齿轮变速箱100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前端开口处的端盖9,所述端盖9上设置有用以与驱动电机200固定连接的固定销91,所述固定销91与驱动电机200外壳上所设置的销孔(未图示)固定装配。当然,所述端盖9与驱动电机之间亦可借由螺钉等实现相互间的固定安装,所述螺钉可设置在固定区域A、A'。所述端盖9的中间位置形成有供所述驱动轴穿行的通孔92。所述端盖9沿周向形成有若干间隔排布的卡持槽 93,所述壳体1形成与所述卡持槽93紧密配合的卡持块14,所述端盖9 的后端探伸进所述壳体1内并与所述壳体1过盈配合。当然,所述端盖9 探伸进壳体1的部分还可设置沿周向延伸以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相抵接的凸肋94。借此,在完成第一行星传动机构与第二行星传动机构的安装后,通过端盖9与壳体1的固定装配完成所述行星齿轮变速器100的组装。
其中,所述第一行星架2与第二行星架5两者至少其一设置为组合式行星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星架2与第二行星架5均设置为组合式行星架,此处仅以所述第一行星架2为例进行说明。
参图5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行星架2包括前后组装呈一体的第一侧板组件21与第二侧板组件22,所述第一侧板组件21与第二侧板组件22 分别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加工制得,例如注塑,粉末冶金,金属注射成形,压铸等方式。所述第一侧板组件21包括第一侧板211、形成于第一侧板 211上的行星轴212与固定轴213;所述第二侧板组件22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2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221、自第二侧板221朝向第一侧板211延伸且与所述固定轴213位置相对应的支撑台222,所述支撑台222上凹陷形成有用以与所述固定轴213相配合的固定孔223,所述第二侧板221上还形成有与所述行星轴212相适配的安装孔224。所述行星轴212的末端插设于所述安装孔224内,所述第二侧板221还形成有位于所述安装孔224 周侧且呈环状设置的加强垫225。
所述第一侧板211与第二侧板221相互平行且两者均设置呈圆形,所述第一侧板211的周缘、第二侧板221的周缘均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间隙设置。所述行星轴212的数目对应于所述第一行星轮3的设置数目;所述固定轴213设置为至少一根,且至少一根所述固定轴213中的一根或更多根与其所对应的支撑台222上的固定孔223设置呈过盈配合,以实现第一侧板组件21与第二侧板组件22的稳定装配。除此,所述固定孔223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固定轴213的长度,以使得所述支撑台222的末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11的表面相抵接,更好地增强第一行星架2装配后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行星轴212与固定轴213数目一致,且所述行星轴 212与固定轴213沿所述第一侧板211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具体地,所述行星轴212固定轴213的数目优选设置为3根,所述行星轴212沿所述第一侧板211的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固定轴213沿所述第一侧板211的周向恰位于相邻两根所述行星轴212的中间位置。
为便于组装,所述行星轴212的末端与固定轴213的末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导引部214与第二导引部215;所述安装孔224朝向第一侧板211的开口处形成第三导引部226;所述固定孔223的开口处形成有第四导引部 227。藉此,所述第一侧板组件21与第二侧板组件22的组装更为便捷。
除此,所述第一侧板211的中心位置设有前后贯穿的开孔216,以使得所述驱动轴与第一太阳轮4相互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21背离支撑台222 的一侧还形成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21的中心位置。此处所述传动轴为前述第二行星传动机构中的第二太阳轮7。
参图2与图8所示,所述第二行星架5也包括相应的第一侧板组件51 与第二侧板组件52,其区别于前述第一行星架2的特征为:所述第二侧板组件52的第二侧板521后侧的中心位置所形成传动轴为前述输出轴8,所述输出轴8与所述止挡部11所形成的开口的内径相匹配,且所述输出轴8 沿其轴向凹陷形成有连接孔81。所述连接孔81的周壁设有齿纹,所述连接孔81的内部还嵌装有用以连接外部构件的连接轴82。
综上所述,所述第一侧板组件21与第二侧板组件22分别相互独立加工制得,降低制造难度,结构更为简洁;所述行星轴212与固定轴213均设置在第一侧板311,并在第二侧板221上设置支撑台222及与固定轴213 配合的固定孔223,能够增强结构强度,改善抗压性能,更好地保持第一侧板211与第二侧板221的相互位置关系,还能够降低装配难度。本实用新型行星齿轮变速器100采用的组合式的第一行星架2、第二行星架5,降低装配难度,增强结构强度,工作更为稳定可靠。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行星架,包括第一侧板组件与第二侧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组件还包括自第一侧板朝向第二侧板延伸的行星轴与固定轴;所述第二侧板组件还包括自第二侧板朝向第一侧板延伸且与所述固定轴位置相对应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凹陷形成有用以与所述固定轴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还形成有与所述行星轴相适配的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行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与固定轴数目一致,且所述行星轴与固定轴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行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与固定轴的数目均设置为3根,所述行星轴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固定轴沿所述第一侧板的周向恰位于相邻两根所述行星轴的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行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设置为至少一根,且至少一根所述固定轴与其所对应的固定孔设置呈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行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深度大于等于所述固定轴的长度,以使得所述支撑台的末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行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还形成有位于所述安装孔周侧且呈环状设置的加强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行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支撑台的一侧还形成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的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行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轴的末端与固定轴的末端分别形成有第一导引部与第二导引部;所述安装孔朝向第一侧板的开口处形成第三导引部;所述固定孔的开口处形成有第四导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行星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与第二侧板组件分别呈一体设置。
10.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行星传动机构与第二行星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行星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行星架、枢转安装于第一行星架上的第一行星轮及与第一行星轮相啮合的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二行星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行星架、枢转安装于第二行星架的第二行星轮及连接至第一行星架且与第二行星轮相啮合的第二太阳轮;所述壳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相啮合的第一内齿圈及与第二行星轮相啮合的第二内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与第二行星架两者至少其一设置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行星架。
CN201821300577.4U 2018-08-13 2018-08-13 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Active CN208651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0577.4U CN208651595U (zh) 2018-08-13 2018-08-13 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0577.4U CN208651595U (zh) 2018-08-13 2018-08-13 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51595U true CN208651595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89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00577.4U Active CN208651595U (zh) 2018-08-13 2018-08-13 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515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9216A (zh) * 2018-08-13 2018-10-19 苏州星诺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9216A (zh) * 2018-08-13 2018-10-19 苏州星诺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2137B (zh) 多级行星齿轮结构
CN201162803Y (zh) 一种短杯型谐波齿轮减速器
CN208651595U (zh) 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CN108679216A (zh) 组合式行星架及行星齿轮变速器
CN207712239U (zh) 一种中轴三挡变速装置
CN203830727U (zh) 粉末冶金凸轮烧结成型组合式凸轮轴
CN103253336B (zh) 刹车总泵
CN205532983U (zh) 一种单向机构在驱动轴上的驱动轴总成
CN106640254B (zh) 可变气门升程系统、发动机及汽车
CN201615018U (zh) 一种用于汽车起动机的行星轮轴式单向器
CN203363059U (zh) 三轮摩托车结合齿
CN201217361Y (zh) 卷边式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CN211174250U (zh) 一种高稳定凸轮轴
CN106223755A (zh) 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汽车车门铰链
CN201321894Y (zh) 摩托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总成
CN208153783U (zh) 电枢和阀芯一体化的变速箱电磁阀
CN207292304U (zh) 一种正反向运动式中轴传动机构
CN204942438U (zh) 一种线性驱动器
CN202628997U (zh) 一种能够防止随同旋转的异形齿轮
CN206206492U (zh) 飞轮驱动盘及飞轮组件
CN205806225U (zh) 动叶轮的驱动机构
CN108678826B (zh) 一种汽车凸轮的传动结构
CN208487176U (zh) 行星齿圈
CN207761725U (zh) 装配式推杆
CN208503400U (zh) 精密锻造双联齿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