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51359U - 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51359U
CN208651359U CN201821274047.7U CN201821274047U CN208651359U CN 208651359 U CN208651359 U CN 208651359U CN 201821274047 U CN201821274047 U CN 201821274047U CN 208651359 U CN208651359 U CN 208651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ion part
connecting rod
hole
connection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40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勇
黄国鹏
张宣和
郭磊
张立华
刘赛琼
夏丹忱
胡志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TONGF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TONGF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TONGF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TONGF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40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51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51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51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包括:端盖,端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至少一个连接杆,每个连接杆均包括连接杆本体及第一内嵌部,第一内嵌部配合插设于连接孔一端内;至少一个连接组件,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连接螺栓及第一垫片,第一垫片包括垫片本体及第二内嵌部,第二内嵌部配合插设于连接孔另一端内,连接螺栓的螺杆端与第一内嵌部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杆的连接端设置与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一内嵌部,并在垫片上设置于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二内嵌部,且第二内嵌部的内径与连接螺栓的螺杆端外径相配合,其利于将连接杆与端盖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降低连接螺栓在振动较大的情况下的径向剪切力,其利于降低连接螺栓松动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端盖连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的前后端盖与定位销连接杆一般通过螺栓配合垫片的连接方式,这种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是当发动机的振动频率和/或振动幅度很大时,螺栓易受到很大的径向剪切力,其易导致螺栓发生松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端盖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螺栓在振动较大的状况下易松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包括:
端盖,所述端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
至少一个连接杆,其与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连接杆均包括一连接杆本体及一由连接杆本体一端端面同轴延伸形成的第一内嵌部,所述第一内嵌部配合插设于所述连接孔一端内;及
至少一个连接组件,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一连接螺栓及一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包括一呈环状的垫片本体及一由所述垫片本体一侧沿其轴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内嵌部,所述第二内嵌部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垫片本体的横截面积且配合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另一端内,所述第二内嵌部的内径与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杆端外径相契合设置,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杆端依次穿过所述垫片本体和第二内嵌部并与所述第一内嵌部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杆的连接端设置与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一内嵌部,并在垫片上设置于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二内嵌部,且第二内嵌部的内径与连接螺栓的螺杆端外径相配合,其利于将连接杆与端盖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降低连接螺栓在振动较大的情况下的径向剪切力,其利于降低连接螺栓松动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连接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包括端盖1、至少一个连接杆2及至少一个连接组件3,所述端盖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11,连接孔11、连接组件3与连接杆2一一对应设置,从而将连接杆2与端盖1连接为一个整体。其中,上述端盖1可以为发动机的前端盖,也可以为发动机的后端盖,本实施例对其并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每个连接杆2均包括一连接杆本体21及一由连接杆本体21一端端面同轴延伸形成的第一内嵌部22,所述第一内嵌部22配合插设于所述连接孔11一端内,一般第一内嵌部22设置为圆形,则连接孔11设置为与第一内嵌部22相配合的圆形,具体为第一内嵌部22外径与连接孔11内径相契合;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连接孔11和第一内嵌部22也可以设置为相契合的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其中,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为圆形。
本实施例每个连接组件3均包括一连接螺栓31及一第一垫片32,所述第一垫片32包括一呈环状的垫片本体321及一由所述垫片本体321一侧沿其轴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内嵌部322,所述第二内嵌部322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垫片本体321的横截面积且配合插设于所述连接孔11另一端内,所述第二内嵌部322的内径与所述连接螺栓31的螺杆端外径相契合设置,所述连接螺栓31的螺杆端依次穿过所述垫片本体321和第二内嵌部322并与所述第一内嵌部22螺纹连接。本实施例第二内嵌部322的形状与所述连接孔11及第一内嵌部22相同设置,即当连接孔11设置为正六边形时,则第一内嵌部22和第二内嵌部322均设置为与所述连接孔11相契合的正六边形,以便于契合插设于连接孔11内;对应的,本实施例连接孔11、第一内嵌部22和第二内嵌部322均优选设置为相契合的圆形。显然,本实施例的垫片本体321也可设置为任意形状,且当其设置为圆形时,其外径需大于第二内嵌部322的外径,以便于衬垫于连接螺栓31的螺帽与端盖1之间。同时,垫片本体321与第二内嵌部322可一体成型,且垫片本体321的内径与第二内嵌部322的内径相同设置,并与连接螺栓31的螺杆端的外径相契合。
本实施例发动机连接结构具体连接时,可将第一内嵌部22配合插设于连接孔11一端,而将第一垫片32的第二内嵌部322插设于连接孔11另一端,然后将连接螺栓31的螺杆端依次穿过垫片本体321和第二内嵌部322并与第一内嵌部22上的螺孔螺纹连接,并旋紧即可;当发送机振动的频率和/或幅度较大时,连接杆2与端盖1之间产生较大的相对作用力,而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内嵌部22的设置降低了端盖1给予连接螺栓31的作用力,同时第二内嵌部322设置则降低了连接螺栓31的螺帽端受到振动而产生的径向摆动力,降低了因连接螺栓31受到较大上述径向剪切作用力而松动的几率。
实际应用时,为了最小化上述作用力,第二内嵌部322和第二内嵌部322之间的间距越小越好,鉴于精度过高易极大的提高成本,故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内嵌部22和第二内嵌部322之间的间距可设置为1~1.5mm,优选为1mm。
为了减小连接螺栓31的螺帽端给予垫片本体321的单位面积压力过大,本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3还包括一第二垫片33,其套设于所述连接螺栓31的螺杆端且衬垫于所述连接螺栓31的螺帽与所述垫片本体321之间,其可减小垫片本体321受到的压力;同时,第二垫片33为常规垫片,其制造简单、成本低,而第一垫片32相对成本较高,通过第二垫片33的设置也降低连接螺栓31旋紧时对第一垫片32的磨损,进而延长第一垫片32的使用寿命,其利于由整体上降低成本。
为了进一步的将端盖1和连接杆2连接为一个整体,以降低发动机振动过程中连接螺栓31受到的作用力,本实施例所述连接孔11包括第一阶孔111及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阶孔111相对连接杆2一端的第二阶孔112,所述第一内嵌部22配合插设于所述第一阶孔111,所述连接杆本体21配合插设于所述第二阶孔112;本实施例第一阶孔111和第二阶孔112可同轴设置,且第二阶孔112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阶孔111的横截面积,其可设置为相同形状,也可设置为不同形状,例如第一阶孔111可设置为圆形,而第二阶孔112即可设置为圆形,也可设置为正方形、正五边形或正六边形。具体设置时,连接杆本体21的形状应与第二阶孔112的形状相契合,例如当第二阶孔112为圆形时,则连接杆本体21也为圆形,而第二阶孔112为正六边形时,连接杆本体21也为正六边形。其中,本实施例优选将第一阶孔111设置为圆形,第二阶孔112设置为正方形,其利于连接杆2相对端盖1的连接固定,避免发动机振动过程,端盖1与连接杆2发生相对运动,例如相对转动,其利于保证连接螺栓31连接的稳定性,降低其松动的几率。
而为了提高连接螺栓31轴向的作用力,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内嵌部22和第二内嵌部322的相对侧分别同轴开设有第一抵紧槽22a和第二抵紧槽322a,所述连接组件3还包括一两端分别内置于所述第一抵紧槽22a和第二抵紧槽322a的抵紧弹簧34,第一抵紧槽22a和第二抵紧槽322a均为环形槽,其通过抵紧弹簧34产生的弹性作用力,使得即使连接螺栓31发生一定程度的松动,连接螺栓31的螺帽端及螺杆端在其轴向依然受到抵紧力,在上述抵紧力下,可延长发送机振动过程中松动直至与连接杆2分离的时间,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旋紧。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盖,所述端盖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孔;
至少一个连接杆,其与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且每个连接杆均包括一连接杆本体及一由连接杆本体一端端面同轴延伸形成的第一内嵌部,所述第一内嵌部配合插设于所述连接孔一端内;及
至少一个连接组件,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一连接螺栓及一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包括一呈环状的垫片本体及一由所述垫片本体一侧沿其轴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内嵌部,所述第二内嵌部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垫片本体的横截面积且配合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另一端内,所述第二内嵌部的内径与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杆端外径相契合设置,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杆端依次穿过所述垫片本体和第二内嵌部并与所述第一内嵌部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一第二垫片,其套设于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杆端且衬垫于所述连接螺栓的螺帽与所述垫片本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包括第一阶孔及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阶孔相对连接杆一端的第二阶孔,所述第一内嵌部配合插设于所述第一阶孔,所述连接杆本体配合插设于所述第二阶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嵌部和第二内嵌部的相对侧分别同轴开设有第一抵紧槽和第二抵紧槽,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一两端分别内置于所述第一抵紧槽和第二抵紧槽的抵紧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嵌部和第二内嵌部之间的间距为1~1.5mm。
CN201821274047.7U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 Active CN208651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4047.7U CN208651359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4047.7U CN208651359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51359U true CN208651359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89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4047.7U Active CN208651359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51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51359U (zh) 一种发动机连接结构
CN209868428U (zh) 一种螺栓紧固枪头
CN109654107A (zh) 一种自紧螺栓和自紧螺柱
CN204716780U (zh) 凸缘联轴器
CN213929120U (zh) 一种弹性棘爪式防松螺栓结构
CN205446688U (zh) 发动机活塞销
CN110360211B (zh) 一种效率高的防松螺栓组件
CN201461688U (zh) 防松螺栓
CN204921983U (zh) 一种新型垫片
CN1978112A (zh) 一种带自锁性能的螺母及其制作方法
CN204628219U (zh) 新型弹片螺母座及组合件
CN208734505U (zh) 一种汽车压缩机带二次减震支架总成
CN209875675U (zh) 一种联接螺栓
CN201813237U (zh) 振动电机用防松连接结构
CN201908927U (zh) 外定位螺柱连接件
CN212838869U (zh) 一种自张紧防松脱螺栓
CN208064895U (zh) 座椅靠背弹性摆动装置
CN208417209U (zh) 一种防松螺母
CN204878212U (zh) 一种分体式钻尾螺钉
CN203641238U (zh) 防松防盗螺母
CN219082039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高强度螺栓
CN220570389U (zh) 一种航空微特电机壳体与端盖的固定结构
CN214998735U (zh) 一种高强度防松动的螺栓
CN204361231U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
CN213393099U (zh) 一种护栏用新型防脱螺栓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