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9694U - 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9694U
CN208649694U CN201821373342.8U CN201821373342U CN208649694U CN 208649694 U CN208649694 U CN 208649694U CN 201821373342 U CN201821373342 U CN 201821373342U CN 208649694 U CN208649694 U CN 208649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ivoted arm
shaft
angle adjustabl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733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
谷慧平
刘晓光
王彦超
蔡海军
邹亚彬
陈昌兴
吴晓明
李湛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dingshan Shenma Cord Fabric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dingshan Shenma Cord Fabric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dingshan Shenma Cord Fabric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dingshan Shenma Cord Fabric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733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9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9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9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浸胶帘子布生产技术领域。一种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包括两个刮刀和两个转向支撑架体,转向支撑架体包括支撑架、转轴和转向架,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转向架固定连接在转轴上,两个刮刀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向架之间,其关于转轴的轴线中心对称,两个刮刀的刀刃相对设置;每个转向支撑架体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气缸转臂联动装置,气缸转臂联动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座和转臂,气缸的主缸一端铰接连接在气缸座上,转臂的一端与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气缸的主缸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上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中部开孔,气缸的伸缩缸杆穿过开孔,并铰接连接转臂的另一端。本装置能实现同一组织规格浸胶帘子布不同挺度值的需求。

Description

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浸胶帘子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柔软化装置由刮刀装置和气缸转臂联动装置组成。刮刀装置由转向支撑架体和2四棱柱刮刀组成,气缸转臂联动装置是由气缸组件和转臂联动组件组成。
不使用柔软化装置时,浸胶布运行方向垂直于主机座地面,布通过2个四棱柱刮刀之间,布与刮刀相互不接触。使用柔软化装置时,气缸动作带动转臂转动,转臂联动棱柱,使刮刀与浸胶布接触,产生接触力,该作用力会使浸胶布挺度减少。对浸胶布来说,其本身抗弯曲的强度性能指标定义为挺度。
柔软化装置的气缸气源压力不变,其输出的推力或拉力不变,其中该接触力的夹角是无法调整的。原有柔软化装置只能实现一个组织规格浸胶帘子布对应一个挺度,不能实现调整挺度值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实现浸胶帘子布挺度值可调,满足生产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包括刮刀装置,其包括两个刮刀和两个转向支撑架体,所述转向支撑架体包括支撑架、转轴和转向架,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转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两个所述刮刀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转向支撑架体的转向架之间,两个所述刮刀关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中心对称,两个所述刮刀的刀刃相对设置;每个转向支撑架体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气缸转臂联动装置,所述气缸转臂联动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座和转臂,所述气缸的主缸一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气缸座上,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主缸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上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开孔,所述气缸的伸缩缸杆穿过所述开孔,并铰接连接所述转臂的另一端。
所述挡板包括至少两块,并通过螺丝连接。
所述挡板中部的开孔中设有滑环,所述滑环包括至少两瓣,并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气缸的伸缩缸杆从所述滑环内部穿过,所述气缸的伸缩缸杆与所述滑环间隙配合。
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气缸座均固定连接在张力架的侧边。
所述刮刀通过棱柱形的刮刀架安装在两个转向架之间,所述转向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刮刀架的端部匹配的棱柱形凹槽,所述刮刀安装在所述刮刀架的棱角内槽里;所述气缸的伸缩缸杆通过吊环与所述转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吊环与所述气缸的伸缩缸杆固定连接,所述吊环与所述转臂铰接。
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至少三根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的主缸端部,所述挡板上设有丝杠穿入孔,并通过所述丝杠穿入孔滑动连接在所述丝杠上,所述丝杠上在所述挡板的两端均螺接有螺母。
所述气缸的主缸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加长螺母,所述丝杠的一端旋入所述加长螺母内。
所述伸缩装置为剪叉式伸缩架,其包括前后端对称设置的底部连接板、第一层铰接架、第二层铰接架和顶部连接板,所述第一层铰接架的下部支脚铰接连接在底部连接板的侧边,所述底部连接板的侧边设有长条孔一,所述第一层铰接架的其中一个下部支脚铰接连接在穿过所述长条孔一的下部铰接轴上;所述第一层铰接架的上部支脚与第二层剪叉式铰接架的下部支脚通过两个中部铰接轴连接,两个所述中部铰接轴的靠近端部位置上均设有螺纹孔,并通过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二层剪叉式铰接架的上部支脚铰接连接在顶部连接板的侧边,所述顶部连接板的侧边设有长条孔二,所述第二层剪叉式铰接架的其中一个上部支脚铰接连接在穿过所述长条孔二的上部铰接轴上。
所述螺杆的侧边还设有旋转手柄。
所述底部连接板和顶部连接板均设置为L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柔软化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套可调接触压力的简单装置,实现浸胶布挺度可调的目的,可以解决浸胶帘子布在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满足产品工艺使用的需求,实现同一规格产品不同挺度值的需求,满足同规格产品不同的工艺指标 ,且其改造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并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部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
100为刮刀、101为刮刀架;
200为转向支撑架体、201为支撑架、202为转轴、203为转向架;
300为气缸转臂联动装置、301为气缸、302为气缸座、303为转臂、304为吊环;
400为伸缩装置、401为丝杠、402为加长螺母、403为螺母、404为底部连接板、405为第一层铰接架、406为第二层铰接架、407为顶部连接板、408为长条孔一、409为螺杆、410为长条孔二、411为旋转手柄;
500为挡板;600为滑环;700为张力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一种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包括刮刀装置,其包括两个刮刀100和两个转向支撑架体200,转向支撑架体200包括支撑架201、转轴202和转向架203,转轴202转动安装在支撑架201上,转向架203固定连接在转轴202上,两个刮刀100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向支撑架体200的转向架201之间;
具体的,刮刀100通过四棱柱形的刮刀架101安装在两个转向架203之间,转向架203的内侧设有与刮刀架101的端部匹配的方形槽,刮刀100安装在刮刀架101的棱柱棱角内槽里,并高出棱柱,其长度略小于四棱柱的长度,大于浸胶布幅宽;
两个刮刀100关于转轴202的轴线中心对称,两个刮刀100的刀刃相对设置;每个转向支撑架体200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气缸转臂联动装置300,气缸转臂联动装置300包括气缸301、气缸座302和转臂303,气缸301的主缸一端铰接连接在气缸座302上,转臂303的一端与转轴202的端部固定连接,气缸301的主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400;
具体的,伸缩装置400包括4根长度相等的丝杠401,安装时将原有气缸顶部4个固定缸体的螺母替换为4个加长螺母402,在4个加长螺母402上加装4跟长度相等的丝杠401,4根长度相等的丝杠401上穿入一块可移动的挡板500,挡板上有5个圆孔,其中四周的小圆孔是安装在丝杠401上用,丝杠401上在挡板500的上下表面均螺接有螺母403,要求挡板500下表面的4个螺母403安装高度一致;
挡板500的中心的圆孔为大圆孔,气缸301的伸缩缸杆穿过大圆孔,气缸301的伸缩缸杆通过吊环304与转臂303的另一端连接,吊环304的一端设有螺纹孔,并与气缸301的伸缩缸杆螺纹连接,吊环304的另一端设有吊环孔,并通过销轴与转臂303铰接。
具体的,挡板500为两半式并通过螺丝连接,便于组合;所示挡板500中心的大圆孔处安装有一个滑环600,滑环600也为两半式,依靠螺纹紧固的压力组合在一起,所示气缸301的伸缩缸杆穿过滑环600,滑环600与伸缩缸杆有一定的间隙,确保伸缩缸杆伸缩灵活,防止伸缩缸杆磨损漏气。
如图2所示,本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使用时,支撑架201和气缸座302均固定连接在张力架700的侧边,依据试验数据为基础计算出气缸301的伸缩缸杆伸长量与挺度的关系,通过调整挡板500的高度控制气缸伸长量,实现浸胶布挺度可调。
本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的工作原理:调整挡板500位置,使气缸301伸缩缸杆杆伸长量达到设定值。启动本改进后的柔软化装置,气缸301动作转臂03带动刮刀架101转动,使刮刀100与浸胶布面接触,浸胶布挺度指标达到工艺要求。
实施例二:参见图3-图4,伸缩装置400为剪叉式伸缩架,其包括前后端对称设置的底部连接板404、第一层铰接架405、第二层铰接架406和顶部连接板407,第一层铰接架405的下部支脚铰接连接在底部连接板404的侧边,底部连接板404的侧边设有长条孔一408,第一层铰接架405的其中一个下部支脚铰接连接在穿过长条孔一408的下部铰接轴上;第一层铰接架405的上部支脚与第二层剪叉式铰接架406的下部支脚通过两个中部铰接轴连接,两个中部铰接轴的靠近端部位置上均设有螺纹孔,设置在靠近端部位置是为了避开气缸301的伸缩缸杆,并通过螺杆409穿过螺纹孔连接,螺杆409的侧边还设有旋转手柄411;第二层剪叉式铰接架406的上部支脚铰接连接在顶部连接板407的侧边,顶部连接板407的侧边设有长条孔二410,第二层剪叉式铰接架406的其中一个上部支脚铰接连接在穿过长条孔二410的上部铰接轴上。
为了方便与气缸301的主缸端部和挡板500连接,底部连接板和顶部连接板均设置为L形,底部连接板的一面与气缸301的主缸端部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顶部连接板的一面与挡板500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重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词语并非现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个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包括刮刀装置,其包括两个刮刀和两个转向支撑架体,所述转向支撑架体包括支撑架、转轴和转向架,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转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两个所述刮刀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转向支撑架体的转向架之间,两个所述刮刀关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中心对称,两个所述刮刀的刀刃相对设置;每个转向支撑架体的下方均设有一个气缸转臂联动装置,所述气缸转臂联动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座和转臂,所述气缸的主缸一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气缸座上,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主缸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上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中部开孔,所述气缸的伸缩缸杆穿过所述开孔,并铰接连接所述转臂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至少两块,并通过螺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中部的开孔中设有滑环,所述滑环包括至少两瓣,并通过螺丝连接,所述气缸的伸缩缸杆从所述滑环内部穿过,所述气缸的伸缩缸杆与所述滑环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气缸座均固定连接在张力架的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通过棱柱形的刮刀架安装在两个转向架之间,所述转向架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刮刀架的端部匹配的棱柱形凹槽,所述刮刀安装在所述刮刀架的棱角内槽里;所述气缸的伸缩缸杆通过吊环与所述转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吊环与所述气缸的伸缩缸杆固定连接,所述吊环与所述转臂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至少三根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气缸的主缸端部,所述挡板上设有丝杠穿入孔,并通过所述丝杠穿入孔滑动连接在所述丝杠上,所述丝杠上在所述挡板的两端均螺接有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主缸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加长螺母,所述丝杠的一端旋入所述加长螺母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为剪叉式伸缩架,其包括前后端对称设置的底部连接板、第一层铰接架、第二层铰接架和顶部连接板,所述第一层铰接架的下部支脚铰接连接在底部连接板的侧边,所述底部连接板的侧边设有长条孔一,所述第一层铰接架的其中一个下部支脚铰接连接在穿过所述长条孔一的下部铰接轴上;所述第一层铰接架的上部支脚与第二层剪叉式铰接架的下部支脚通过两个中部铰接轴连接,两个所述中部铰接轴的靠近端部位置上均设有螺纹孔,并通过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第二层剪叉式铰接架的上部支脚铰接连接在顶部连接板的侧边,所述顶部连接板的侧边设有长条孔二,所述第二层剪叉式铰接架的其中一个上部支脚铰接连接在穿过所述长条孔二的上部铰接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侧边还设有旋转手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板和顶部连接板均设置为L形。
CN201821373342.8U 2018-08-24 2018-08-24 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 Active CN208649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3342.8U CN208649694U (zh) 2018-08-24 2018-08-24 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3342.8U CN208649694U (zh) 2018-08-24 2018-08-24 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9694U true CN208649694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9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73342.8U Active CN208649694U (zh) 2018-08-24 2018-08-24 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969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2492A (zh) * 2020-01-06 2020-05-15 浙江尤夫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帘子布硬挺度的方法
CN113846450A (zh) * 2021-09-30 2021-12-28 利滋勒方电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帘帆布浸胶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3864152A (zh) * 2021-08-25 2021-12-31 泉州市华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移动的空压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2492A (zh) * 2020-01-06 2020-05-15 浙江尤夫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帘子布硬挺度的方法
CN113864152A (zh) * 2021-08-25 2021-12-31 泉州市华东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移动的空压机
CN113846450A (zh) * 2021-09-30 2021-12-28 利滋勒方电机械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帘帆布浸胶机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49694U (zh) 可调角度的柔软化装置
CN205393796U (zh) 一种升降工作台以及激光打标机
CN209125796U (zh) 一种汽车维修辅助工具
CN104565744A (zh) 一种显示器支架弹簧支臂
CN208234204U (zh) 一种纺织机的布料收卷装置
CN101785706B (zh) 医用检查托架
CN211324943U (zh) 一种眼科多用式眼科检查装置
CN106629223B (zh) 铺布机理布机构及铺布机
CN217186872U (zh) 一种新型耳鼻喉手术架
CN216081772U (zh) 盖板加工用监测装置
CN212218409U (zh) 一种可双向支撑调节的支撑器
CN210119292U (zh) 一种桌面式显微成像光谱仪器调节杆机构
CN209671748U (zh) 托架和使用该托架的隧道系统
CN207792576U (zh) 顶升机构及自动化设备
CN208475117U (zh) 一种舞台射灯全方位旋转机构
CN207857679U (zh) 一种具有支撑装置的组角机
CN102030012B (zh) 地铁车辆客室屏风扶手支座快捷定位安装装置
CN217851809U (zh) 一种基于铝型材框架的桌面平台
CN205529111U (zh) 一种新型电镀装置
CN205733551U (zh) 汽车焊装一体式夹紧器
CN217480524U (zh) 一种幕墙中的可调钢支座
CN220503688U (zh) 一种桥梁的钢结构支撑装置
CN208474896U (zh) 一种便于悬挂的网络交换机
CN110525157A (zh) 悬架刚度调节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19414291U (zh) 一种施工设计用稳定型测绘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