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40439U - 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40439U
CN208640439U CN201820656959.4U CN201820656959U CN208640439U CN 208640439 U CN208640439 U CN 208640439U CN 201820656959 U CN201820656959 U CN 201820656959U CN 208640439 U CN208640439 U CN 208640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pot
block
groove
main bod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5695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坤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65695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40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40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404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包括电水壶主体和铰接在电水壶主体顶部的电水壶盖,所述电水壶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和电水壶主体的内部均放置有水,第一凹槽的上方设有开设在电水壶主体上的腔体,腔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浮块,浮块的底部漂浮在水的液面上,浮块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连接有开设在腔体侧壁上的限位槽,腔体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底部转动安装有滑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电水壶主体内部没有水或者水被烧干时,浮块在第一凹槽内部的深入长度发生变化,使得供电电源与加热元件之间断开连接,有效的防止了电水壶出现干烧现象。

Description

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水壶的防干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
背景技术
电水壶是用电能转化成热能把水烧开的装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水壶已经成为家居生活必备的一种电器。
然而现有的电水壶由于缺少防干烧结构,当电水壶的内部没有水或水被烧干的时候,水壶的温度会迅速升高,直到融化水壶金属底面,可能引起火灾,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有着较大的危害,因此提出了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包括电水壶主体和铰接在电水壶主体顶部的电水壶盖,所述电水壶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和电水壶主体的内部均放置有水,第一凹槽的上方设有开设在电水壶主体上的腔体,腔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浮块,浮块的底部漂浮在水的液面上,浮块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滑动连接有开设在腔体侧壁上的限位槽,腔体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底部转动安装有滑轮,腔体远离电水壶主体内部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铜块,第二凹槽底部滑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铜块相接触的第二铜块,第二固定块远离第二凹槽开口的一侧焊接有弹簧,且弹簧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焊接于第二凹槽远离第二凹槽开口的一侧内壁上,第二固定块靠近第二凹槽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索,绳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浮块顶部相焊接的压块,且绳索与滑轮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绳索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压块的顶部中央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铜块电性连接有安装在电水壶主体外侧的供电电源,且第二铜块电性连接有安装在电水壶主体内的加热元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且滑块滑动连接有开设在第二凹槽底部内壁上的滑槽。
优选的,电水壶主体的外侧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把手,且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浮块的外侧与第一通孔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内侧与浮块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浮块、压块、限位块、限位槽、绳索、滑轮、第二固定块、第二铜块、弹簧、第一铜块、滑块和滑槽相配合,当电水壶主体内部的水快被烧干时,浮块的底部随着水的液面进行不断降低,浮块由于自身重力,浮块在第一通孔内部的密封圈上进行向下滑动,浮块通过压块和绳索带动第二固定块在第二凹槽的内部进行位置移动,第二固定块对弹簧进行拉伸,使得第二铜块和第一铜块相分离,此时供电电源不给加热元件进行供电,有效的防止了电水壶出现干烧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电水壶主体内部没有水或者水被烧干时,浮块在第一凹槽内部的深入长度发生变化,使得供电电源与加热元件之间断开连接,有效的防止了电水壶出现干烧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水壶主体、2电水壶盖、3第一凹槽、4腔体、5浮块、 6限位块、7限位槽、8第二凹槽、9第一固定块、10第一铜块、11 第二固定块、12滑块、13滑槽、14第二铜块、15弹簧、16支撑块、 17滑轮、18绳索、19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包括电水壶主体1和铰接在电水壶主体1顶部的电水壶盖2,电水壶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且第一凹槽3和电水壶主体1的内部均放置有水,第一凹槽 3的上方设有开设在电水壶主体1上的腔体4,腔体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浮块5,浮块5的底部漂浮在水的液面上,浮块5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6,且限位块6 滑动连接有开设在腔体4侧壁上的限位槽7,腔体4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底部转动安装有滑轮17,腔体4远离电水壶主体1内部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8,且第二凹槽8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9,第一固定块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铜块10,第二凹槽8底部滑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1 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铜块10相接触的第二铜块14,第二固定块 11远离第二凹槽8开口的一侧焊接有弹簧15,且弹簧15远离第二固定块11的一端焊接于第二凹槽8远离第二凹槽8开口的一侧内壁上,第二固定块11靠近第二凹槽8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索18,绳索 1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浮块5顶部相焊接的压块19,且绳索18与滑轮17滑动连接,通过浮块5、压块19、限位块6、限位槽7、绳索 18、滑轮17、第二固定块11、第二铜块14、弹簧15、第一铜块10、滑块12和滑槽13相配合,当电水壶主体1内部的水快被烧干时,浮块5的底部随着水的液面进行不断降低,浮块5由于自身重力,浮块 5在第一通孔内部的密封圈上进行向下滑动,浮块5通过压块19和绳索18带动第二固定块11在第二凹槽8的内部进行位置移动,第二固定块11对弹簧15进行拉伸,使得第二铜块14和第一铜块10相分离,此时供电电源不给加热元件进行供电,有效的防止了电水壶出现干烧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电水壶主体1内部没有水或者水被烧干时,浮块5在第一凹槽3内部的深入长度发生变化,使得供电电源与加热元件之间断开连接,有效的防止了电水壶出现干烧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绳索18远离第二固定块1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压块19的顶部中央位置,第一铜块10电性连接有安装在电水壶主体1 外侧的供电电源,且第二铜块14电性连接有安装在电水壶主体1内的加热元件,第二固定块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12,且滑块12滑动连接有开设在第二凹槽8底部内壁上的滑槽13,电水壶主体1 的外侧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把手,且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套,浮块5的外侧与第一通孔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内侧与浮块5滑动连接,通过浮块5、压块19、限位块6、限位槽7、绳索18、滑轮17、第二固定块11、第二铜块14、弹簧15、第一铜块10、滑块12和滑槽13相配合,当电水壶主体1内部的水快被烧干时,浮块5的底部随着水的液面进行不断降低,浮块5由于自身重力,浮块5在第一通孔内部的密封圈上进行向下滑动,浮块5通过压块19和绳索18带动第二固定块11在第二凹槽8的内部进行位置移动,第二固定块11对弹簧15进行拉伸,使得第二铜块14和第一铜块10相分离,此时供电电源不给加热元件进行供电,有效的防止了电水壶出现干烧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电水壶主体1内部没有水或者水被烧干时,浮块5在第一凹槽3内部的深入长度发生变化,使得供电电源与加热元件之间断开连接,有效的防止了电水壶出现干烧现象。
工作原理:当电水壶主体1的内部没有水或水被烧干的时候,此时由于浮块5没有水的浮力,浮块5和压块19在自身的重力下,浮块5向下进行位置移动,使得浮块5在第一通孔内部的密封圈上进行向下滑动,浮块5带动限位块6在限位槽7内向第一凹槽3的方向运动,由于浮块5与压块19相焊接,压块19带动绳索18在滑轮17上进行滑动,绳索18带动第二固定块11在第二凹槽8的内部向第二凹槽8开口的方向运动,第二固定块11带动滑块12在滑槽13内向第二凹槽8开口的方向运动,第二固定块11带动第二铜块14在第二凹槽8内向第二凹槽8的开口方向运动,此过程弹簧15被拉伸,直至第二铜块14与第一铜块10分离,使得供电电源与加热元件之间进行断开,加热元件停止加热,从而防止了电水壶出现干烧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包括电水壶主体(1)和铰接在电水壶主体(1)顶部的电水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水壶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且第一凹槽(3)和电水壶主体(1)的内部均放置有水;
第一凹槽(3)的上方设有开设在电水壶主体(1)上的腔体(4),腔体(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浮块(5),浮块(5)的底部漂浮在水的液面上,浮块(5)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6),且限位块(6)滑动连接有开设在腔体(4)侧壁上的限位槽(7),腔体(4)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6),支撑块(16)底部转动安装有滑轮(17),腔体(4)远离电水壶主体(1)内部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8),且第二凹槽(8)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9),第一固定块(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铜块(10),第二凹槽(8)底部滑动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铜块(10)相接触的第二铜块(14),第二固定块(11)远离第二凹槽(8)开口的一侧焊接有弹簧(15),且弹簧(15)远离第二固定块(11)的一端焊接于第二凹槽(8)远离第二凹槽(8)开口的一侧内壁上,第二固定块(11)靠近第二凹槽(8)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绳索(18),绳索(1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浮块(5)顶部相焊接的压块(19),且绳索(18)与滑轮(17)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18)远离第二固定块(1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压块(19)的顶部中央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块(10)电性连接有安装在电水壶主体(1)外侧的供电电源,且第二铜块(14)电性连接有安装在电水壶主体(1)内的加热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块(12),且滑块(12)滑动连接有开设在第二凹槽(8)底部内壁上的滑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其特征在于,电水壶主体(1)的外侧顶部对称设有两个把手,且把手上套设有防滑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5)的外侧与第一通孔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内侧与浮块(5)滑动连接。
CN201820656959.4U 2018-05-04 2018-05-04 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40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6959.4U CN208640439U (zh) 2018-05-04 2018-05-04 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56959.4U CN208640439U (zh) 2018-05-04 2018-05-04 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40439U true CN208640439U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76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5695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40439U (zh) 2018-05-04 2018-05-04 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404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6226A (zh) * 2019-10-18 2020-01-14 陈程 一种电蒸汽锅炉用辅助自锁保护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6226A (zh) * 2019-10-18 2020-01-14 陈程 一种电蒸汽锅炉用辅助自锁保护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40439U (zh) 电水壶的防干烧结构
CN105857887B (zh) 一种容器盖子
CN110393405B (zh) 一种具有温控功能的水杯
CN203000554U (zh) 一种安全电热水壶
CN110973999A (zh) 一种在水烧干后能够紧急断电并保护的电水壶
CN204445160U (zh) 一种加热型水杯
CN211609235U (zh) 一种自动断电热水壶
CN207236644U (zh) 一种能蒸煮的电水壶
CN209739807U (zh) 一种适用于户外保温箱的安全高效加热装置
CN201093870Y (zh) 一种加热炉
CN204306639U (zh) 一种限压阀控制装置及电压力锅
CN208590874U (zh) 电压力锅的推杆式排气结构及电压力锅
CN211093335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电炖锅
CN203234559U (zh) 一种电热水壶
CN202692099U (zh) 扣帽式烟筒盖
CN202269775U (zh) 一种调温碗
CN205911178U (zh) 一种开关用的外壳
CN209528882U (zh) 电热水壶
CN217723270U (zh) 一种具有防脱结构的电饭煲面盖结构
CN203815251U (zh) 一种带阻尼开盖结构的电热水壶
CN211933717U (zh) 空气炸锅
CN201710135U (zh) 电热水壶
CN209564003U (zh) 一种防烫手不锈钢热水壶
CN215777213U (zh) 一种可自动开盖的陶瓷焖饭煲
CN219822414U (zh) 一种润滑油脂保温油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