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8262U - 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8262U
CN208638262U CN201820596924.6U CN201820596924U CN208638262U CN 208638262 U CN208638262 U CN 208638262U CN 201820596924 U CN201820596924 U CN 201820596924U CN 208638262 U CN208638262 U CN 208638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nnect
controller
outpu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692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春辉
倪东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59692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8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8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8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其中,逆变电源组件包含:整流滤波单元,用于对输入的工频交流电源进行整流滤波处理;至少一逆变转换单元,用于对完成整流滤波处理的电源进行逆变转换处理;至少一降压整流滤波单元,用于对完成逆变转换处理的电源进行降压整流滤波处理;以及,直流电源输出单元,用于对完成降压整流滤波处理的直流电源进行输出,所述直流电源输出单元包含正向直流电源输出端和负向直流电源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可进行组合联机作业,增加了设备的通用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焊割设备根据不同应用工艺主要划分有:直流手弧焊设备、直流氩弧焊设备(TIG/DC)、碳弧气刨设备、交流手弧焊设备、交流氩弧焊设备(TIG/AC)、纤维素焊设备、气体保护焊设备(MIG/MAG/CO2)、埋弧自动焊设备(SAW)、等离子切割设备(CUT)等,每个品类下根据电流大小又细分有许多型号,根据应用不同还有多种电压等级,综合起来有上百款产品。
由于焊割产品与所加工原材料种类、厚度、工艺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众多产品都各自占据着各自的细分领域,受技术限制,他们之间除大电流向小电流,有附加功能向无附加功能之类顺向替代外(直流氩弧焊设备向直流手弧焊设备替代),无法进行逆向替代,无通用性可言。当生产项目变更面对不同工艺、不同材料时,用户只能重新添置设备。而原先所购买的设备只能闲置或少有使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长时间被闲置的设备由于气候、保管不当等原因,在需要使用时又会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由于品类繁多,产品又无特定技术及尺寸标准,维修异常困难,急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可进行组合联机作业,增加了设备的通用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逆变电源组件,其特点是,包含:
整流滤波单元,用于对输入的工频交流电源进行整流滤波处理;
至少一逆变转换单元,用于对完成整流滤波处理的电源进行逆变转换处理;
至少一降压整流滤波单元,用于对完成逆变转换处理的电源进行降压整流滤波处理;以及
直流电源输出单元,用于对完成降压整流滤波处理的直流电源进行输出,所述直流电源输出单元包含正向直流电源输出端和负向直流电源输出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逆变转换单元的数量与所述降压整流滤波单元的数量对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其特点是,包含至少一个上述的逆变电源组件,还包含:
控制组件,与所述逆变电源组件连接;
显示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调节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风机,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传输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正向电源输出组件,与所述逆变电源组件的正向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
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
负向电源输出组件,与所述逆变电源组件的负向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
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逆变电源组件的数量大于一个时,多组所述逆变电源组件的直流电源输出单元之间可以串联输出,或者并联输出,或者串并联组合输出,或者独立输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焊割设备,其特点是,包含上述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
上述方案中,焊割设备还包含与所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可拆卸连接的拓展功能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拓展功能装置包含高频组件、送丝组件、串联汇流组件、并联汇流组件、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DC-AC转换组件、AC串联汇流组件、AC并联汇流组件、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中的一个。
上述方案中,所述拓展功能装置还包含所述高频组件与所述串联汇流组件、并联汇流组件、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DC-AC转换组件、AC串联汇流组件、AC并联汇流组件、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中的一个进行组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拓展功能装置还包含所述送丝组件与所述串联汇流组件、并联汇流组件、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DC-AC转换组件、AC串联汇流组件、AC并联汇流组件、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中的一个进行组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拓展功能装置还包含所述串联汇流组件与所述并联汇流组件的组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高频组件包含:
控制器;
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第一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一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依次连接的第二电源输入端口单元、高频发生单元与第二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二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送丝组件包含:
控制器;
依次连接的焊丝盘、送丝电机与输出端口单元;
输入端口单元,所述输入端口单元与所述送丝电机的输出端并联后输入至所述输出端口单元,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送丝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串联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对应设置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第一通信传输单元;
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之间进行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的正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串联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并联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对应设置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第一通信传输单元;
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之间进行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的正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并联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对应设置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第一通信传输单元;
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之间进行串并联组合连接,串并联组合连接后的正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组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DC-AC转换组件包含:
控制器;
依次连接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DC-AC转换单元及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所述DC-AC转换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经所述DC-AC转换单元连接的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风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DC-AC转换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AC串联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DC-AC逆变单元;
所述多组DC-AC逆变单元的输出端进行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第一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每一组的DC-AC逆变单元包含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DC-AC转换模块及第一通信传输模块;
每一组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和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组的DC-AC转换模块连接;
每一组的DC-AC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风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AC串联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AC并联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DC-AC逆变单元;
所述多组DC-AC逆变单元的输出端进行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第一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每一组的DC-AC逆变单元包含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DC-AC转换模块及第一通信传输模块;
每一组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和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组的DC-AC转换模块连接;
每一组的DC-AC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风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AC并联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DC-AC逆变单元;
所述多组DC-AC逆变单元的输出端进行串并联组合连接,串并联组合连接后第一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每一组的DC-AC逆变单元包含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DC-AC转换模块及第一通信传输模块;
每一组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和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组的DC-AC转换模块连接;
每一组的DC-AC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风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多个逆变电源组件之间可以进行组合作业,其直流电源输出单元之间可以串联输出,或者并联输出,或者串并联组合输出,或者独立输出,能够获得不同电流大小,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端口数量的直流电源,还可对逆变电源组件的内部单元进行标准化、模块化制作,由此逆变电源组件组成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直流手弧焊设备)无论总输出电流大小,电压高低,输出端口数量多少,其内部单元是统一的,不同的也仅在内部单元数量上有区别及内部组成输出时在输出端连接方式上的区别,这样可有效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维护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直流手弧焊设备)可以通过多台联机作业来实现由小电流向大电流、低电压向高电压逆向拓展使用,可大幅减少现有焊割设备规格型号,可以推进并实现对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标准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焊割设备由一台或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直流手弧焊设备)加拓展功能装置组成,在一台或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拓展功能装置后,一台或多台直流手弧焊设备即可变身成为:交流手弧焊设备、直流氩弧焊设备(TIG/DC),交流氩弧焊设备(TIG/AC)、纤维素焊设备,埋弧自动焊设备(SAW)、碳弧气刨设备、气体保护焊设备(MIG/MAG/CO2)、CUT等离子切割设备,通过换装不同的拓展功能装置即可实现在各功能间的自由组合切换,达到焊割设备无功能制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焊割设备,通过联机组合,加装拓展功能装置,可以随意组合成无电流大小制约,无电压高低制约,无功能制约的新一代焊割设备,其不仅满足了市场主流焊割需求,还突破了主流产品对电流、电压、功能的限制,当生产项目变更面对不同工艺不同材料时,用户只需购买拓展功能装置,通过对拓展功能装置的拆装就可得到一台符合实际生产需求的焊割设备,可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标准化生产还可有效解决维修难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逆变电源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逆变电源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逆变电源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逆变电源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逆变电源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高频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送丝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串联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串联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并联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并联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DC-AC转换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DC-AC转换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AC串联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AC串联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AC并联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AC并联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除了逻辑连接符“和”以外所涉及到的术语“和”,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当本申请提及“第一”、“第二”、“第三”或者“第四”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否则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
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逆变电源组件110,如图1~图5所示,包含:整流滤波单元1101,用于对输入的工频交流电源进行整流滤波处理;至少一逆变转换单元1102,用于对完成整流滤波处理的电源进行逆变转换处理;至少一降压整流滤波单元1103,用于对完成逆变转换处理的电源进行降压整流滤波处理;以及,直流电源输出单元,用于对完成降压整流滤波处理的直流电源进行输出,所述直流电源输出单元包含正向直流电源输出端(+)和负向直流电源输出端(-)。
具体地,逆变电源组件进行模块化处理,进行标准化制作,具有相同的尺寸。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逆变电源组件之间可以进行串联、并联或者串并联组合的方式进行联机作业,通过联机组合达到由小电流向大电流,小功率向大功率,低电压向高电压进行逆向拓展使用。
如图1所示,为逆变电源组件最小的一种模块化组合。如图2~图5所示,当逆变电源组件由多组组合输出时,可以进行单独输出,如图2所示;可以串联输出,如图3所示;可以并联输出,如图4所示;可以串并联组合输出,如图5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串并联组合连接指的是,当包含多个逆变电源组件时,部分逆变电源组件先进行串联连接,然后再与剩余部分并联连接;或者先进行并联连接,后进行串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较佳地,在进行多组组合输出时,整流滤波单元可以仅采用一个,但逆变转换单元的数量要与降压整流滤波单元的数量对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焊割电源输出装置100,如图6所示,至少包含了一个上述的逆变电源组件110,还包含:控制组件120,与所述逆变电源组件110连接;显示组件130,与所述控制组件120连接;调节组件140,与所述控制组件120连接;风机150,与所述控制组件120连接;传输组件160,与所述控制组件120连接;正向电源输出组件170,与所述逆变电源组件110的正向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120;负向电源输出组件180,与所述逆变电源组件110的负向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逆变电源组件的基础上加装控制组件、显示组件、调节组件、传输组件、正向电源输出组件、负向电源输出组件及风机,成为一台可独立操作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直流手弧焊设备)。
较佳地,当所述逆变电源组件的数量大于一个时,多组所述逆变电源组件的直流电源输出单元之间可以串联输出,如图7所示;或者并联输出,如图8所示;或者串并联组合输出,如图9所示;或者独立输出,如图10所示。
在本实用新型中,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可至少应用于以下焊割方式中:交流手弧焊设备、直流手弧焊设备、直流氩弧焊设备(TIG/DC),交流氩弧焊设备(TIG/AC)、纤维素焊设备,埋弧自动焊设备(SAW)、碳弧气刨设备、气体保护焊设备(MIG/MAG/CO2)、CUT等离子切割设备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焊割设备10,包含上述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100。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由单个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实现一小电流的直流手弧焊应用设备;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经串联或并联(或内置多组逆变电源组件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可应用于大电流手弧焊应用设备、纤维素焊应用设备及碳弧气刨应用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焊割设备10包含焊割电源输出装置100以及与所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100可拆卸连接的拓展功能装置200。
在本实用新型中,较佳地,所述拓展功能装置200包含高频组件210、送丝组件220、串联汇流组件230、并联汇流组件240、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250、DC-AC转换组件260、AC串联汇流组件270、AC并联汇流组件280、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290中的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拓展功能装置200还包含所述高频组件210与所述串联汇流组件230、并联汇流组件240、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250、DC-AC转换组件260、AC串联汇流组件270、AC并联汇流组件280、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290中的一个进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较佳地,所述拓展功能装置200还包含所述送丝组件220与所述串联汇流组件230、并联汇流组件240、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250、DC-AC转换组件260、AC串联汇流组件270、AC并联汇流组件280、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290中的一个进行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拓展功能装置200还包含所述串联汇流组件230与所述并联汇流组件240的组合。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割设备,是将焊割设备拆分成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和拓展功能装置,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与拓展功能装置电性连接,拓展功能装置可以内置也可以外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焊割设备通过外置拓展功能装置满足更多功能需求。结合上述对逆变电源组件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可以通过匹配对应数量的逆变电源组件以满足焊割设备的功能需求,包含但不限于通过串联、并联及串并联组合的方式将多个逆变电源组件进行连接,再加装一套控制组件、显示组件、调节组件、传输组件、正向电源输出组件、负向电源输出组件及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中,焊割电源输出装置根据需要可以与任一拓展功能装置组合使用,也可以任意叠加使用拓展功能装置,拓展无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制约,无固定数量制约,无电性连接方式制约,通过组合实现一种功能的焊割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无数量限制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与拓展功能装置之间的不同组合,可以实现输出电源无特性限制,电压无高低限制,电流无大小限制的焊割设备,可以实现包含但不限于:交流手弧焊设备、直流手弧焊设备、直流氩弧焊设备(TIG/DC),交流氩弧焊设备(TIG/AC)、纤维素焊设备,埋弧自动焊设备(SAW)、碳弧气刨设备、气体保护焊设备(MIG/MAG/CO2)、CUT等离子切割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1所示,高频组件210包含:控制器2101;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102与第一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103;第一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2101连接;依次连接的第二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104、高频发生单元2105与第二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106;第二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2101连接;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105与所述控制器2101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2107,与所述控制器2101连接;第二通信传输单元2108,与所述控制器2101连接;气阀2109,与所述控制器2101连接;调节单元2110,与所述控制器2101连接;显示单元2111,与所述控制器2101连接。
具体地,当高频组件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组装时,第一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正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负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传输组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高频组件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传输组件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2所示,送丝组件220包含:控制器2201;依次连接的焊丝盘2202、送丝电机2203与输出端口单元2204;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205,所述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205与所述送丝电机2203的输出端并联后输入至所述输出端口单元2204,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2201;所述送丝电机2203与所述控制器2201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2206,与所述控制器2201连接;第二通信传输单元2207,与所述控制器2201连接;气阀2208,与所述控制器2201连接;调节单元2209,与所述控制器2201连接;显示单元2210,与所述控制器2201连接。
具体地,当送丝组件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组装时,送丝组件的电源输入端口单元根据焊接工艺需要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正向电源输出组件或负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传输组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送丝组件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传输组件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3所示,串联汇流组件230包含:控制器2301;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302;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303;多组对应设置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304、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305及第一通信传输单元2306;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304及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305之间进行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的正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302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303连接;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2301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2301连接;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组件2306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301连接;第二通信传输单元2307,与所述控制器2301连接;调节单元2308,与所述控制器2301连接;显示单元2309,与所述控制器2301连接。
具体地,当串联汇流组件与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组装时,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正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负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传输组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串联汇流组件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传输组件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串联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串联汇流组件+高频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高频组件需接在串联汇流组件后方;此时高频组件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串联汇流组件的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串联汇流组件的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串联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串联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串联汇流组件与送丝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串联汇流组件+送丝组件。此时,送丝组件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串联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送丝组件的电源输入端口单元根据焊接工艺需要与串联汇流组件的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或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串联汇流组件与送丝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如图14所示,所述串联汇流组件230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2310及气阀2311,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310设置在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303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310与所述控制器2301连接;所述气阀2311与所述控制器23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串联汇流组件加装高频发生单元时,不可再与高频组件进行组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5所示,所述并联汇流组件240包含:控制器2401;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402;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403;多组对应设置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404、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405及第一通信传输单元2406;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404及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405之间进行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的正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402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403连接;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2401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2401连接;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2406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401连接;第二通信传输单元2407,与所述控制器2401连接;调节单元2408,与所述控制器2401连接;显示单元2409,与所述控制器2401连接。
具体地,当并联汇流组件与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组装时,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正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负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传输组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并联汇流组件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传输组件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并联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并联汇流组件+高频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高频组件需接在并联汇流组件后方;此时高频组件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并联汇流组件的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并联汇流组件的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并联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并联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并联汇流组件与送丝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并联汇流组件+送丝组件。此时,送丝组件的电源输入端口单元根据焊接工艺需要与并联汇流组件的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或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送丝组件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并联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并联汇流组件与送丝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如图16所示,所述并联汇流组件240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2410及气阀2411,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410设置在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403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410与所述控制器2401连接;所述气阀2411与所述控制器24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并联汇流组件加装高频发生单元时,不可再与高频组件进行组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7所示,所述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250包含:控制器2501;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502;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503;多组对应设置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504、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505及第一通信传输单元2506;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504及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505之间进行串并联组合连接,串并联组合连接后的正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502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503连接;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2501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2501连接;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组件与所述控制器2501连接;第二通信传输单元2507,与所述控制器2501连接;调节单元2508,与所述控制器2501连接;显示单元2509,与所述控制器2501连接。
具体地,当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与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组装时,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正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负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传输组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传输组件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高频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高频组件需接在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后方;此时高频组件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并联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与送丝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送丝组件。此时,送丝组件的电源输入端口单元根据焊接工艺需要与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或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与送丝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如图18所示,所述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250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2510及气阀2511,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510设置在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503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2501连接;所述气阀2511与所述控制器25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加装高频发生单元时,不可再与高频组件进行组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9所示, DC-AC转换组件260包含:控制器2601;依次连接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602、DC-AC转换单元2603及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604;所述DC-AC转换单元2603与所述控制器2601连接;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2601连接;经所述DC-AC转换单元2603连接的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2605、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606;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2601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2607,与所述控制器2601连接;第二通信传输单元2608,与所述控制器2601连接;风机2609,与所述控制器2601连接;调节单元2610,与所述控制器2601连接;显示单元2611,与所述控制器2601连接。
具体地,当DC-AC转换组件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组装时,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正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分别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负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传输组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DC-AC转换组件与高频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DC-AC转换组件+高频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高频组件需接在DC-AC转换组件后方;此时高频组件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DC-AC转换组件的第一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DC-AC转换组件的第二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DC-AC转换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DC-AC转换组件与高频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DC-AC转换组件与送丝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DC-AC转换组件+送丝组件。此时,送丝组件的电源输入端口单元根据焊接工艺需要与DC-AC转换组件的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或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送丝组件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DC-AC转换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DC-AC转换组件与送丝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如图20所示,所述DC-AC转换组件260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2612及气阀2613,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612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606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612与所述控制器2601连接;所述气阀2613与所述控制器26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DC-AC转换组件加装高频发生单元时,不可再与高频组件进行组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1所示,AC串联汇流组件270包含:控制器2701;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702;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703;多组DC-AC逆变单元2704;所述多组DC-AC逆变单元2704的输出端进行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第一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702连接,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703连接;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2701;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2701;每一组DC-AC逆变单元2704包含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7041、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7042、DC-AC转换模块27043及第一通信传输模块27044;每一组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7041和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7042分别与对应组的DC-AC转换模块27043连接;每一组的DC-AC转换模块2704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701连接;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2704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701连接;第二通信传输单元2705,与所述控制器2701连接;风机2706,与所述控制器2701连接;调节单元2707,与所述控制器2701连接;显示单元2708,与所述控制器2701连接。
具体地,当AC串联汇流组件与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组装时,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正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负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传输组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AC串联汇流组件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信传输模块与传输组件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AC串联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AC串联汇流组件+高频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高频组件需接在AC串联汇流组件后方;此时高频组件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AC串联汇流组件的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AC串联汇流组件的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AC串联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AC串联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AC串联汇流组件与送丝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组装+AC串联汇流组件+送丝组件。此时,送丝组件的电源输入端口单元根据焊接工艺需要与AC串联汇流组件的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或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送丝组件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AC串联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AC串联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如图22所示,AC串联汇流组件270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2709及气阀2710,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709设置在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703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709与所述控制器2701连接;所述气阀2710与所述控制器27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AC串联汇流组件加装高频发生单元时,不可再与高频组件进行组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3所示,所述AC并联汇流组件280包含:控制器2801;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802;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803;多组DC-AC逆变单元2804;所述多组DC-AC逆变单元2804的输出端进行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第一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802连接,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803连接;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2801;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2801;每一组的DC-AC逆变单元2804包含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8041、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8042、DC-AC转换模块28043及第一通信传输模块28044;每一组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8041和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8042分别与对应组的DC-AC转换模块28043连接;每一组的DC-AC转换模块280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801连接;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2804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801连接;第二通信传输单元2805,与所述控制器2801连接;风机2806,与所述控制器2801连接;调节单元2807,与所述控制器2801连接;显示单元2808,与所述控制器2801连接。
具体地,当AC并联汇流组件与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组装时,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正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负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传输组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AC并联汇流组件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信传输模块与传输组件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AC并联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AC并联汇流组件+高频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高频组件需接在AC并联汇流组件后方;此时高频组件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AC并联汇流组件的第一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AC并联汇流组件的第二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AC并联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AC并联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AC并联汇流组件与送丝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AC并联汇流组件+送丝组件。此时,送丝组件的电源输入端口单元根据焊接工艺需要与AC并联汇流组件的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或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送丝组件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AC并联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AC并联汇流组件与送丝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如图24所示,AC并联汇流组件280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2809及气阀2810,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809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803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809与所述控制器2801连接;所述气阀2810与所述控制器28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AC并联汇流组件加装高频发生单元时,不可再与高频组件进行组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一种示例,如图25所示,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290包含:控制器2901;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902;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903;多组DC-AC逆变组件2904;所述多组DC-AC逆变单元2904的输出端进行串并联组合连接,串并联组合连接后第一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902连接,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903连接;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2901;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2901;每一组的DC-AC逆变单元2904包含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9041、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9042、DC-AC转换模块29043及第一通信传输模块29044;每一组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9041和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29042分别与对应组的DC-AC转换模块29043连接;每一组的DC-AC转换模块29043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901连接;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29044分别与所述控制器2901连接;第二通信传输单元2905,与所述控制器2901连接;风机2906,与所述控制器2901连接;调节单元2907,与所述控制器2901连接;显示单元2908,与所述控制器2901连接。
具体地,当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与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组装时,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正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负向电源输出组件连接,多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分别与对应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的传输组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与焊割电源输出装置之间通过第一通信传输模块与传输组件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 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高频组件。需要说明的是,此时,高频组件需接在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后方;此时高频组件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第一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第二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与高频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与送丝组件组装时,即焊割电源输出装置+ 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送丝组件。此时,送丝组件的电源输入端口单元根据焊接工艺需要与AC串并联汇流组件的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或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送丝组件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的第二通信传输单元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与送丝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实现电源、数据、控制信号的传递,数据交换采用单向/双向的方式,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有线/无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如图26所示,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290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2909及气阀2910,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909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2903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2909与所述控制器2901连接;所述气阀2910与所述控制器29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加装高频发生单元时,不可再与高频组件进行组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实现一直流手弧焊设备。
具体地,(1)小电流的直流手弧焊设备,可以通过单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实现;
(2)大电流的直流手弧焊设备,可以通过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并联汇流组件来实现,或通过内置有多组逆变电源组件并对逆变电源组件的输出端作并联连接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来实现,所得电流大小由联机数量或逆变电源组件数量与单机或单组逆变电源组件的功率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实现一直流氩弧焊设备(TIG/DC)。
具体地,(1)小电流的直流氩弧焊设备,可以通过单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高频组件来实现;
(2)大电流的直流氩弧焊设备,可以通过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内置有高频发生单元的并联汇流组件实现,或通过内置有多组逆变电源组件并对逆变电源组件的输出端作并联连接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高频组件来实现,所得电流大小由联机数量或逆变电源组件数量与单机或单组逆变电源组件的功率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实现一碳弧气刨设备。
具体地,通过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并联汇流组件来实现;或通过内置有多组逆变电源组件并对逆变电源组件的输出端作并联连接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来实现,所得电流大小由联机数量或逆变电源组件数量与单机或单组逆变电源组件的功率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实现一交流手弧焊设备。
具体地,(1)小电流的交流手弧焊设备,可以通过单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DC-AC转换组件实现;
(2)大电流的交流手弧焊设备,可以通过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AC并联汇流组件来实现,所得电流大小由联机数量与单机的功率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实现一交流氩弧焊设备(TIG/AC)。
具体地,(1)小电流的交流氩弧焊设备,可以通过单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DC-AC转换组件以及高频组件来实现;或加装内置有高频发生单元的DC-AC转换组件来实现;
(2)大电流的交流氩弧焊设备,可以通过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内置有高频发生单元的AC并联汇流组件来实现,所得电流大小由联机数量与单机的功率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实现一纤维素焊设备。
具体地,(1)通过两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串联汇流组件满足纤维素焊所需电压;
(2)还可以通过四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两台串联,两台并联)以满足纤维素焊所需电压,此时电流比2台串联方案增加一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实现一气体保护焊设备(MIG/MAG/CO2)。
具体地,(1)小电流的气体保护焊设备,可以通过单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送丝组件来实现;
(2)大电流的气体保护焊设备,可以通过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并联汇流组件以及送丝组件来实现,所得电流大小由联机数量与单机的功率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实现一埋弧自动焊设备(SAW)。
具体地,(1)直流埋弧焊设备,可以通过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并联汇流组件及送丝组件来实现;
(2)交流埋弧焊设备,可以通过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AC并联汇流组件以及送丝组件来实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实现一等离子切割设备(CUT)。
具体地,(1)等离子切割设备,可以通过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串联汇流组件以及高频组件,满足等离子切割所需电压实现切割;或通过内置有多组逆变电源组件并对逆变电源组件的输出端作串联连接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高频组件来满足等离子切割所需电压实现切割;
(2)等离子切割设备,可以通过多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内置有高频发生组件的串联汇流组件,满足等离子切割所需电压实现切割;
(3)若需要更大电流的等离子切割设备,则可以通过双倍于方案(1)或(2)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以及高频组件来满足等离子切割所需电压,以获得双倍于方案(1)或(2)的电流,满足更大电流切割;
(4)若需要更大电流的等离子切割设备,则可以通过双倍于方案(1)或(2)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加装相对应的内置有高频发生组件的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来满足等离子切割所需电压,以获得双倍于方案(1)或(2)的电流,满足更大电流切割。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6)

1.一种逆变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整流滤波单元,用于对输入的工频交流电源进行整流滤波处理;
至少一逆变转换单元,用于对完成整流滤波处理的电源进行逆变转换处理;
至少一降压整流滤波单元,用于对完成逆变转换处理的电源进行降压整流滤波处理;以及
直流电源输出单元,用于对完成降压整流滤波处理的直流电源进行输出,所述直流电源输出单元包含正向直流电源输出端和负向直流电源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电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转换单元的数量与所述降压整流滤波单元的数量对应。
3.一种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变电源组件,还包含:
控制组件,与所述逆变电源组件连接;
显示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调节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风机,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传输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正向电源输出组件,与所述逆变电源组件的正向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
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
负向电源输出组件,与所述逆变电源组件的负向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
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电源组件的数量大于一个时,多组所述逆变电源组件的直流电源输出单元之间可以串联输出,或者并联输出,或者串并联组合输出,或者独立输出。
5.一种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焊割电源输出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与所述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可拆卸连接的拓展功能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功能装置包含高频组件、送丝组件、串联汇流组件、并联汇流组件、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DC-AC转换组件、AC串联汇流组件、AC并联汇流组件、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中的一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功能装置还包含所述高频组件与所述串联汇流组件、并联汇流组件、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DC-AC转换组件、AC串联汇流组件、AC并联汇流组件、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中的一个进行组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功能装置还包含所述送丝组件与所述串联汇流组件、并联汇流组件、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DC-AC转换组件、AC串联汇流组件、AC并联汇流组件、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中的一个进行组合。
10.如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拓展功能装置还包含所述串联汇流组件与所述并联汇流组件的组合。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组件包含:
控制器;
依次连接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与第一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一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依次连接的第二电源输入端口单元、高频发生单元与第二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二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组件包含:
控制器;
依次连接的焊丝盘、送丝电机与输出端口单元;
输入端口单元,所述输入端口单元与所述送丝电机的输出端并联后输入至所述输出端口单元,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所述送丝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对应设置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第一通信传输单元;
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之间进行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的正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组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对应设置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第一通信传输单元;
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之间进行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的正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7.如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对应设置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第一通信传输单元;
多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及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之间进行串并联组合连接,串并联组合连接后的正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正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正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负向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负向电源输出端与所述负向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9.如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C-AC转换组件包含:
控制器;
依次连接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DC-AC转换单元及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所述DC-AC转换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经所述DC-AC转换单元连接的负向电源输入端口单元、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一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风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C-AC转换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1.如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C串联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DC-AC逆变单元;
所述多组DC-AC逆变单元的输出端进行串联连接,串联连接后第一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每一组的DC-AC逆变单元包含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DC-AC转换模块及第一通信传输模块;
每一组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和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组的DC-AC转换模块连接;
每一组的DC-AC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风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C串联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3.如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C并联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DC-AC逆变单元;
所述多组DC-AC逆变单元的输出端进行并联连接,并联连接后第一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每一组的DC-AC逆变单元包含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DC-AC转换模块及第一通信传输模块;
每一组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和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组的DC-AC转换模块连接;
每一组的DC-AC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风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C并联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5.如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包含:
控制器;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
多组DC-AC逆变单元;
所述多组DC-AC逆变单元的输出端进行串并联组合连接,串并联组合连接后第一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第二交流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连接;
第一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电路反馈端连接所述控制器;
每一组的DC-AC逆变单元包含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DC-AC转换模块及第一通信传输模块;
每一组的正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和负向电源输入端口模块分别与对应组的DC-AC转换模块连接;
每一组的DC-AC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每一组的第一通信传输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第二通信传输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风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焊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C串并联组合汇流组件还包含高频发生单元及气阀,所述高频发生单元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端口单元之间,所述高频发生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CN201820596924.6U 2018-04-25 2018-04-25 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Active CN208638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6924.6U CN208638262U (zh) 2018-04-25 2018-04-25 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6924.6U CN208638262U (zh) 2018-04-25 2018-04-25 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8262U true CN208638262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2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6924.6U Active CN208638262U (zh) 2018-04-25 2018-04-25 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82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1358A (zh) * 2018-04-25 2019-11-01 马春辉 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1358A (zh) * 2018-04-25 2019-11-01 马春辉 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20045B (zh) 利用分布式电力母线的焊接系统
CN208638262U (zh) 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CN105978362A (zh) 电能转换电路、充电机、充电站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204735827U (zh) 一种两焊接功能单管igbt逆变焊机的结构
CN201760694U (zh) 一种逆变式交直流脉冲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机
CN206002663U (zh) 一种应用于多电机的综合试验系统
CN103028815A (zh) 一种耦合电弧的弧长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01358A (zh) 逆变电源组件、焊割电源输出装置及焊割设备
CN106825861B (zh) 一种焊割一体电源的焊割模式切换电路及方法
CN205304353U (zh) 智能直流充电模块
CN204366235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焊割一体机
CN106112210B (zh) 三功能数字化电焊机
CN103973141B (zh) 一种应用开关电源电路供电的全直流变频空调
CN209246288U (zh) 空调设备
CN208986612U (zh) 一种三相交流自动调压装置
CN206272495U (zh) 一种电压源稳压装置
CN101367151B (zh) 用于减少气体保护焊机送丝控制电缆芯线的电路
CN101406981B (zh) 不漏磁系列节能多功能弧焊电源
CN206669429U (zh) 一种新型的高压灯带
CN205684873U (zh) 一种带vrd功能的igbt单管逆变手弧焊机的结构
CN201871853U (zh) 数字化换面板多功能逆变弧焊电源
CN205892754U (zh) 一种地电极板组件及臭氧发生器
CN2508886Y (zh) 电焊、空气电子金属切割两用机
CN208543121U (zh) 一种给定与反馈电路
CN209627211U (zh) 一种开关电源反馈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