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3302U -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3302U
CN208633302U CN201821033569.8U CN201821033569U CN208633302U CN 208633302 U CN208633302 U CN 208633302U CN 201821033569 U CN201821033569 U CN 201821033569U CN 208633302 U CN208633302 U CN 208633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rod
crossbar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356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书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03356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3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3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33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包括第一圆筒,第一圆筒开口朝上,第一圆筒内壁底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上部开口的球形槽,每个球形槽的开口直径小于对应的球形槽的内部直径,球形槽内分别设有滚珠,滚珠的外周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球形槽的内壁接触配合,第一圆筒底面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倒置的锥形座,锥形座的顶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圆筒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圆筒内活动安装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L型支架能够给第一连杆向上的支撑力,对第一连杆进行限位,第二弹簧能够缓解L型支架向下的力,帮助第一连杆向上复位,第一桩体始终给支撑板向上的支撑力,三道抗震防线共同作用使组合装置的抗震性能更强,结构更为稳定,能够有效帮助人们抵抗地震带来的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抗震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发生五百多万次地震,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到二十次,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因此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传统的抗震结构设计是依靠结构自身的强度与变形来抵抗地震保护底面建筑物,建筑物容易倒塌,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的伤害,故现设计一种抗震性能更强、结构更为稳定的抗震组合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包括第一圆筒,第一圆筒开口朝上,第一圆筒内壁底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上部开口的球形槽,每个球形槽的开口直径小于对应的球形槽的内部直径,球形槽内分别设有滚珠,滚珠的外周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球形槽的内壁接触配合,第一圆筒底面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倒置的锥形座,锥形座的顶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圆筒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圆筒内活动安装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第二圆筒的底面能够与对应的滚珠的顶面接触配合,第二圆筒的外周能够与第一圆筒的内壁四周接触配合,第二圆筒的内壁底面固定安装固定块的底面,固定块的上部设有水平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外周能够与第二圆筒内壁的上部外周接触配合,支撑板的底面固定安装对称的缓冲杆的顶面,固定块顶面开设对称的缓冲槽,缓冲杆的底端能够分别插入至对应的缓冲槽内与对应的缓冲槽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缓冲杆的外周分别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缓冲槽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底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桩体的顶端,第一桩体的底端分别与第二圆筒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固定块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横杆的内端,第一横杆的前面外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纵向的第一转动杆的后端,第一转动杆上分别套装第一圆盘,第一圆盘能够分别在对应的第一转动杆上转动,第一转动杆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倾斜的第一连杆的底端,第一连杆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的底面铰接连接,每个第一连杆与对应的第一圆盘之间分别设有倾斜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顶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转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桩体的内侧铰接连接,第一横杆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固定块的两侧,第二横杆的前面外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纵向的第二转动杆的后端,第二转动杆上分别套装第二圆盘,第二圆盘能够分别在对应的第二转动杆上转动,第二转动杆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L型支架长支架的底端,L型支架短支架的顶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个L型支架的短支架的顶面通过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杆的侧面,支撑板的顶面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带有弹性的弧形板,弧形板的底面分别与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的弧形板之间设有一个第二桩体,第二桩体的底面分别与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桩体的顶面分别与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每个第二桩体的外周分别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板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三弹簧的底端分别与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底面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弧形板的顶面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所述的第二圆筒两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块的内侧,第一圆筒的内壁侧面开设环形的限位槽,限位块均能够同时在限位槽内滑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所述的限位块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杆的一端,限位槽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环形的限位杆槽,限位杆槽的中心分别与限位槽的中心中心共线,限位杆的另一端能够分别插入至对应的限位杆槽内且沿对应的限位杆槽滑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所述的固定块两侧分别设有竖向的伸缩杆,伸缩杆的底端分别与第二圆筒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伸缩杆的顶端分别铰接连接对应的L型支架的长支架的外侧。
如上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所述的锥形座外周表面分别均匀固定安装外销头的底面,每个外销头的销头方向朝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所述的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的下方分别设有相通的加固杆,加固杆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横杆的底面与第二横杆的底面,加固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安装本组合装置时,工人能够根据建筑的搭建需求选择组合装置的数量与组合装置安装的密度,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将组合装置放置在土壤中,第一圆筒底面的锥形座能够插入土壤中,增强装置放置的稳定性,避免地震过程中装置移位,影响装置的抗震效果;建筑建成后,当地震发生时:第二圆筒的底面能够在滚珠的作用下在第一圆筒内转动,缓解分散部分地震的作用力形成第一道抗震防线;地震的震感向上传播时,固定板上的建筑物底面受到震动,固定板下的带有弹性的弧形板具有的抗冲击作用,弧形板能够使固定板受力更加均匀、缓和并分散不同波段强度的震动,第二桩体能够给固定板一个支撑力,第二弹簧能够缓解第二桩体上压力,同时防止弧形板断裂,形成第二道抗震防线;第二圆筒内设有第三道抗震防线,第三道抗震防线通过支撑板连接第二道抗震防线,固定块通过缓冲杆连接支撑板,缓冲杆能够给支撑板一个支撑力,缓冲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块上的缓冲槽内,使缓冲杆的位置能加稳定,第一弹簧能后帮助缓冲杆缓冲竖向的震动使组合装置的上部结构更加稳定,第一连杆给第一转动杆竖向的力,第一转动杆转动将作用力经第二连杆向两侧分散,L型支架能够给第一连杆向上的支撑力,对第一连杆进行限位,第二弹簧能够缓解L型支架向下的力,帮助第一连杆向上复位,第一桩体始终给支撑板向上的支撑力,三道抗震防线共同作用使组合装置的抗震性能更强,结构更为稳定,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抵抗地震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第一圆筒1,第一圆筒1开口朝上,第一圆筒1内壁底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上部开口的球形槽2,每个球形槽2的开口直径小于对应的球形槽2的内部直径,球形槽2内分别设有滚珠3,滚珠3的外周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球形槽2的内壁接触配合,第一圆筒1底面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倒置的锥形座32,锥形座32的顶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圆筒1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圆筒1内活动安装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4,第二圆筒4的底面能够与对应的滚珠3的顶面接触配合,第二圆筒4的外周能够与第一圆筒1的内壁四周接触配合,第二圆筒4的内壁底面固定安装固定块5的底面,固定块5的上部设有水平的支撑板6,支撑板6的外周能够与第二圆筒4内壁的上部外周接触配合,支撑板6的底面固定安装对称的缓冲杆7的顶面,固定块5顶面开设对称的缓冲槽8,缓冲杆7的底端能够分别插入至对应的缓冲槽8内与对应的缓冲槽8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缓冲杆7的外周分别设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6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9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缓冲槽8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支撑板6的底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桩体21的顶端,第一桩体21的底端分别与第二圆筒4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
固定块5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横杆10的内端,第一横杆10的前面外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纵向的第一转动杆11的后端,第一转动杆11上分别套装第一圆盘12,第一圆盘12能够分别在对应的第一转动杆11上转动,第一转动杆11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倾斜的第一连杆13的底端,第一连杆13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6的底面铰接连接,每个第一连杆13与对应的第一圆盘12之间分别设有倾斜的第二连杆14,第二连杆14的顶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转动杆11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4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桩体21的内侧铰接连接,第一横杆10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二横杆15,第二横杆15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固定块5的两侧,第二横杆15的前面外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纵向的第二转动杆16的后端,第二转动杆16上分别套装第二圆盘17,第二圆盘17能够分别在对应的第二转动杆16上转动,第二转动杆16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L型支架18长支架的底端,L型支架18短支架的顶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杆13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个L型支架18的短支架的顶面通过第二弹簧19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杆13的侧面,支撑板6的顶面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带有弹性的弧形板20,弧形板20的底面分别与支撑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的弧形板20之间设有一个第二桩体22,第二桩体22的底面分别与支撑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桩体22的顶面分别与固定板23的底面固定连接,每个第二桩体22的外周分别设有第三弹簧24,第三弹簧24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板23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三弹簧24的底端分别与支撑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固定板23的底面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弧形板20的顶面接触配合。在安装本组合装置时,工人能够根据建筑的搭建需求选择组合装置的数量与组合装置安装的密度,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将组合装置放置在土壤中,第一圆筒1底面的锥形座32能够插入土壤中,增强装置放置的稳定性,避免地震过程中装置移位,影响装置的抗震效果;建筑建成后,当地震发生时:第二圆筒4的底面能够在滚珠3的作用下在第一圆筒1内转动,缓解分散部分地震的作用力形成第一道抗震防线;地震的震感向上传播时,固定板23上的建筑物底面受到震动,固定板23下的带有弹性的弧形板20具有的抗冲击作用,弧形板20能够使固定板23受力更加均匀、缓和并分散不同波段强度的震动,第二桩体22能够给固定板23一个支撑力,第二弹簧24能够缓解第二桩体22上压力,同时防止弧形板20断裂,形成第二道抗震防线;第二圆筒4内设有第三道抗震防线,第三道抗震防线通过支撑板6连接第二道抗震防线,固定块5通过缓冲杆7连接支撑板6,缓冲杆7能够给支撑板6一个支撑力,缓冲杆7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块5上的缓冲槽8内,使缓冲杆7的位置能加稳定,第一弹簧9能后帮助缓冲杆7缓冲竖向的震动使组合装置的上部结构更加稳定,第一连杆13给第一转动杆11竖向的力,第一转动杆11转动将作用力经第二连杆14向两侧分散,L型支架18能够给第一连杆14向上的支撑力,对第一连杆13进行限位,第二弹簧19能够缓解L型支架18向下的力,帮助第一连杆14向上复位,第一桩体21始终给支撑板6向上的支撑力,三道抗震防线共同作用使组合装置的抗震性能更强,结构更为稳定,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们抵抗地震带来的损失。
具体而言,为了增强第二圆筒4与第一圆筒1之间竖直方向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圆筒4两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块25的内侧,第一圆筒1的内壁侧面开设环形的限位槽26,限位块25均能够同时在限位槽26内滑动。通过限位块25限定第二圆筒4在第一圆筒1内竖向运动的距离,增强第一圆筒1与第二圆筒4之间的稳定性,能够避免震幅过大时第二圆筒4从第一圆筒1中脱离,增强组合装置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具体的,为了保证第二圆筒4与第一圆筒1之间水平方向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的限位块25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杆27的一端,限位槽26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环形的限位杆槽28,限位杆槽28的中心分别与限位槽26的中心中心共线,限位杆27的另一端能够分别插入至对应的限位杆槽28内且沿对应的限位杆槽28滑动。通过限位杆27限定第二圆筒4在第一圆筒1内横向运动的距离,增强第一圆筒1与第二圆筒4之间的稳定性,能够保证在震幅过大时第二圆筒4的外周始终与第一圆筒1的内壁接触配合,进一步增强组合装置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组合装置竖向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块5两侧分别设有竖向的伸缩杆29,伸缩杆29的底端分别与第二圆筒4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伸缩杆29的顶端分别铰接连接对应的L型支架18的长支架的外侧。伸缩杆29能够帮助L型支架18缓冲竖向的压力,减小L型支架18竖向的震动幅度,从而提高组合装置竖向的抗震能力。
更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地震时抗震组合装置从地面内拔出,本实施例所述的锥形座32外周表面分别均匀固定安装外销头30的底面,每个外销头30的销头方向朝上。外销头30能够与锥形座32同时插入土壤内,外销头30的销头方向朝上,能够增加组合装置与土壤之间的阻力,能够避免第一圆筒1在真懂得状态下拔出土壤,增强组合装置的抗震性能。
更进一步的,为了加强第一横杆10与第二横杆15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横杆10与第二横杆15的下方分别设有相通的加固杆31,加固杆3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横杆10的底面与第二横杆15的底面,加固杆31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块5的侧面固定连接。加固杆31能够帮助第一横杆10与第二横杆15在地震中收到震动时,增强第一横杆10与第二横杆15的稳定性,保证第二圆筒4内与第一横杆10和第二横杆15的关联装置能够正常工作,提高组合装置的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筒(1),第一圆筒(1)开口朝上,第一圆筒(1)内壁底面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上部开口的球形槽(2),每个球形槽(2)的开口直径小于对应的球形槽(2)的内部直径,球形槽(2)内分别设有滚珠(3),滚珠(3)的外周能够分别与对应的球形槽(2)的内壁接触配合,第一圆筒(1)底面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倒置的锥形座(32),锥形座(32)的顶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圆筒(1)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圆筒(1)内活动安装开口朝上的第二圆筒(4),第二圆筒(4)的底面能够与对应的滚珠(3)的顶面接触配合,第二圆筒(4)的外周能够与第一圆筒(1)的内壁四周接触配合,第二圆筒(4)的内壁底面固定安装固定块(5)的底面,固定块(5)的上部设有水平的支撑板(6),支撑板(6)的外周能够与第二圆筒(4)内壁的上部外周接触配合,支撑板(6)的底面固定安装对称的缓冲杆(7)的顶面,固定块(5)顶面开设对称的缓冲槽(8),缓冲杆(7)的底端能够分别插入至对应的缓冲槽(8)内与对应的缓冲槽(8)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缓冲杆(7)的外周分别设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6)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9)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缓冲槽(8)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支撑板(6)的底面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桩体(21)的顶端,第一桩体(21)的底端分别与第二圆筒(4)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固定块(5)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横杆(10)的内端,第一横杆(10)的前面外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纵向的第一转动杆(11)的后端,第一转动杆(11)上分别套装第一圆盘(12),第一圆盘(12)能够分别在对应的第一转动杆(11)上转动,第一转动杆(11)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倾斜的第一连杆(13)的底端,第一连杆(13)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6)的底面铰接连接,每个第一连杆(13)与对应的第一圆盘(12)之间分别设有倾斜的第二连杆(14),第二连杆(14)的顶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转动杆(11)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4)的底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桩体(21)的内侧铰接连接,第一横杆(10)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二横杆(15),第二横杆(15)的内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固定块(5)的两侧,第二横杆(15)的前面外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连接纵向的第二转动杆(16)的后端,第二转动杆(16)上分别套装第二圆盘(17),第二圆盘(17)能够分别在对应的第二转动杆(16)上转动,第二转动杆(16)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L型支架(18)长支架的底端,L型支架(18)短支架的顶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连杆(13)的侧面固定连接,每个L型支架(18)的短支架的顶面通过第二弹簧(19)固定连接对应的第一连杆(13)的侧面,支撑板(6)的顶面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带有弹性的弧形板(20),弧形板(20)的底面分别与支撑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的弧形板(20)之间设有一个第二桩体(22),第二桩体(22)的底面分别与支撑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二桩体(22)的顶面分别与固定板(23)的底面固定连接,每个第二桩体(22)的外周分别设有第三弹簧(24),第三弹簧(24)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板(23)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三弹簧(24)的底端分别与支撑板(6)的顶面固定连接,固定板(23)的底面能够分别与对应的弧形板(20)的顶面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圆筒(4)两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块(25)的内侧,第一圆筒(1)的内壁侧面开设环形的限位槽(26),限位块(25)均能够同时在限位槽(26)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25)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杆(27)的一端,限位槽(26)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环形的限位杆槽(28),限位杆槽(28)的中心分别与限位槽(26)的中心中心共线,限位杆(27)的另一端能够分别插入至对应的限位杆槽(28)内且沿对应的限位杆槽(28)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块(5)两侧分别设有竖向的伸缩杆(29),伸缩杆(29)的底端分别与第二圆筒(4)的内壁底面固定连接,伸缩杆(29)的顶端分别铰接连接对应的L型支架(18)的长支架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座(32)外周表面分别均匀固定安装外销头(30)的底面,每个外销头(30)的销头方向朝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横杆(10)与第二横杆(15)的下方分别设有相通的加固杆(31),加固杆(3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横杆(10)的底面与第二横杆(15)的底面,加固杆(31)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块(5)的侧面固定连接。
CN201821033569.8U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33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3569.8U CN208633302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3569.8U CN208633302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3302U true CN208633302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7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356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33302U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33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4507A (zh) * 2020-08-07 2020-12-11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竖向冲击缓冲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64507A (zh) * 2020-08-07 2020-12-11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竖向冲击缓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94698U (zh) 一种坚固耐用防震抗震的房屋建筑结构组件
CN205259390U (zh) 一种建筑物的隔震支座结构
CN103774767B (zh) 一种组合式高层结构消能减震加强层
CN208633302U (zh)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组合装置
CN208250900U (zh) 一种钢结构用减震支座
CN104746424A (zh) 一种钢阻尼球型支座
CN103898985B (zh) 一种梁柱球铰节点
CN209227818U (zh) 一种土木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CN213418131U (zh) 一种建筑物抗震结构
CN204509982U (zh) 一种钢阻尼球型支座
CN213805953U (zh) 一种土木工程结构的减震装置
CN210561692U (zh) 一种桥梁抗震支座
CN208395645U (zh) 一种桥梁减震榫-活动支座结构
CN205712556U (zh) 一种建筑抗震框架
CN205476760U (zh)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
CN212375912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基
CN209575697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训练用篮球架
CN109853385B (zh) 一种桥塔横向抗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N113699875A (zh) 一种近断层铁路超高减震桥墩结构
CN209703289U (zh) 一种桥梁减震支座
CN208202199U (zh) 一种高层建筑抗震装置
CN206873510U (zh) 一种增强建筑结构的减震装置
CN211200788U (zh) 一种新型抗震钢结构
CN208917669U (zh) 一种桥梁耗能减震连接装置
CN207673098U (zh) 一种具有双重抗震性能的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