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33143U - 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及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及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33143U
CN208633143U CN201820337047.0U CN201820337047U CN208633143U CN 208633143 U CN208633143 U CN 208633143U CN 201820337047 U CN201820337047 U CN 201820337047U CN 208633143 U CN208633143 U CN 208633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channel flow
buried channel
loading end
cel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370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宝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370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33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33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33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及固定结构。一种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包括模板及固定件。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及能够与第一模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具有第一承载面,第二模板具有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能与第二承载面共同配合形成承载面。固定件能与预埋槽道可分离的固接以将预埋槽道固定至所述承载面上。上述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在安装使用时,能够将面积大、质量大的模板分成多个模板安装与拆卸,便于模板运输,提高了模板的重复率。

Description

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及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及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综合管廊作为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的混凝土结构隧道空间发展迅速。由于综合管廊承载的是一些城市的“生命线”,建在城市道路下方为了降低对城市的交通影响,对综合管廊的施工期限有严格的要求。综合管廊的预埋槽道是埋入混凝土中,用于固定、吊挂各种管线的支吊架的固定件,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在预埋槽道的安装组装过程中需要将预埋槽道与模板固定,以便于混凝土的注入及后续成型。预埋槽道与模板固定主要通过锚钉或T型螺栓直接将预埋槽与一个模板固定。但是针对不同的施工场景,面积大、重量大的模板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面积大、重量大的模板与预埋槽道安装时,运输不便,也不利于工人安装,而且的埋槽道的模板重复使用率低,增加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预埋槽道的模板重复使用率低及运输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及固定结构。
一种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包括:
模板,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及能够与所述第一模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模板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能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共同配合形成承载面;及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能与所述预埋槽道可分离的固接以将所述预埋槽道固定至所述承载面上。
上述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包括模板及固定件,模板包括第一模板能够与所述第一模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具有第一承载面,第二模板具有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与第二承载面共同配合形成承载面,固定件能与预埋槽道可分离的固接以将预埋槽道固定至承载面上。
在安装使用时,将模板分为多个与预埋槽道固定安装。即先将第一模块与预埋槽道固定,然后再将第二模块与第一模块固定;或先将第二模板与预埋槽道固定,然后再将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固定,安装方便。避免了需要定制一个大的模块适应不同预埋槽适应的安装场景,提高了模板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实施成本。其次,模板可拆分为第一模板及第二模板,也便于运输及存储,节约空间。再者,拆卸时,若下次再利用需要比较面积大的模板,可以将模板与预埋槽道分离后直接使用或减少第一模块或第二模块的数量使用,拆卸与组合方便。因此,将面积大、质量大的模板分成多个模板安装与拆卸解决了因模块面积大、质量大,而不便于搬运及与预埋槽道的固定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第一模板主体及自所述第一模板主体的侧面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第二模板能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具有拼接面,所述拼接面能与所述第二模板远离所述第二承载面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一模板主体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拼接面相接且能与所述第二模板的一端的表面贴合,使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共面。第一承载面与第二承载面共面能够使得在浇注混凝土时预埋槽道及模板受力均匀、浇注的混凝土拆模之后表面平整,便于进行后续施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收容槽,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连接部贴合的一侧表面设有固接件,所述固接件能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连接件能将所述连接部固定至所述固接件。收容槽的设置使得第模板与连接部的贴合度更高,紧固效果更好。
一种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包括上述组件及预埋槽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埋槽道包括槽底、第一槽壁及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自所述槽底的两端向所述槽底的同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一槽壁远离所述槽底的一端的表面及所述第二槽壁远离所述槽底的一端的表面能与所述承载面贴合;所述预埋槽道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能与所述固定件可活动地固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预埋槽道,所述定位件具有抵持面,所述弹性件能够能够使得所述抵持面与所述第一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表面及所述第二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表面抵持。定位件与第一槽壁及第二槽壁抵持能够防止模板与预埋槽道分离。弹性件能够减少定位件与槽底之间的碰撞摩擦,延长定位件与预埋槽道的使用寿命,而且弹性件也有助于定位件与预埋槽壁的抵持,具有限位作用,而且当混凝土浇注完成且混凝土凝固后,弹性件可以能够从槽道中去除,不影响预埋槽道的使用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条形齿,所述第一条形齿沿远离所述抵持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一侧及所述第二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一侧均间隔设有多个第二条形齿,所述第二条形齿沿靠近所述槽底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条形齿能与所述第二条形齿相啮合。第一条形齿与第二条形齿的啮合可以限制定位件在预埋槽道长度方向滑动,具有限位的作用。
一种固定结构,用于预埋槽道的固定,包括:
模板,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及能够与所述第一模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模板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能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共同配合形成承载面;及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预埋槽道可分离的固接以将所述预埋管道固定至所述承载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第一模板主体及自所述第一模板主体的侧面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预埋槽道安装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预埋槽道安装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图1的预埋槽道安装装置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一实施方式的预埋槽道安装装置10,包括模板110、连接件130、预埋槽道150、定位件170及固定件190。
模板110大致成块状,模板110具有承载面。模板110包括第一模板111及第二模板113。
第一模板111大致成条形块状,第一模板111具有第一承载面1111及连接面,连接面与第一承载面1111相接。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面1111为平面。
第一模板111包括第一模板主体1113及连接部1114。第一模板主体1113设有紧固孔,紧固孔沿垂直于第一承载面1111的方向延伸且贯穿第一模板主体1113。连接部1114具有拼接面,拼接面与连接面连接。连接部1114自连接面向远离拼接面的方向延伸。连接部1114设有收容槽1117,收容槽1117沿垂直于拼接面的方向向内延伸且贯穿连接部1114,以便于第一模板111与第二模板113的连接。连接部1114的厚度小于第一模板主体1113的厚度。
第二模板113具有第二承载面1131。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承载面1131为平面,第一承载面1111与第二承载面1131共同配合形成承载面1110。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面1111与第二承载面1131均为平面且共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承载面1111不限于平面,第二承载面1131也不限于平面,还可以曲面。第一承载面1111与第二承载面1131也可以不共面,只要第一承载面1111与第二承载面1131能够形成承载面,且能够用于与预埋槽道150安装即可。
第二模板113设有固接件1132,固接件1132位于第二承载面1131相对的表面,固接件1132能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槽1117。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固接件1132为螺母,螺母与第二模板113以焊接固定。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30包括固定部131及活动部132,固定部131能够部分容置于收容槽1117,固定部131容置于收容槽1117的一端能够与固接件1132匹配。活动部132能够沿着固定部131的长度方向运动。固接件1132与连接件130的配合,使得与第二承载面1131相对的第二模板113的表面能够与拼接面贴合,第一模板111与第二模板113可活动地固接。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31为螺栓,活动部132为螺母。螺柱与螺母之间设有加固片,加固片与拼接面相对的表面贴合,螺柱能够穿过加固片与螺母可活动地固接。加固片可以使得连接件130与连接部1114及第二模板113之间的固定更牢固。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固接件1132也可以是螺柱,而连接件130可以是与螺柱相匹配的螺母。或者固接件1132为螺母,而连接件130为螺栓。只要固接件1132与连接件130相匹配,能够使得第二模板113与第一模板111固定连接,且与第二承载面1131相对的第二模板113的表面能够与拼接面贴合即可。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预埋槽道150大致为条状。预埋槽道150包括槽底151、第一槽壁153及第二槽壁154。
槽底151凸设有锚定件152,锚定件152自槽底151的中部向远离槽底151的方向延伸。锚定件152用于预埋槽道150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定,使得预埋槽道150不易从混凝土中脱离,便于预埋槽道150与混凝土的固定。
第一槽壁153及第二槽壁154自槽底151向远离锚定件152的一侧弯折延伸。第一槽壁153远离槽底151的一端的表面及第二槽壁154远离槽底151的一端的表面共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槽壁153远离槽底151的一端的表面及第二槽壁154远离槽底151的一端的表面共面也可以不共面,只要能够与承载面1110贴合即可。第一槽壁远离槽底的一端向靠近第二槽壁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卡持端,第二槽壁远离槽底的一端向靠近第一槽壁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卡持端,第一卡持端与第二卡持端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供固接部191插设。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槽壁153及第二槽壁154靠近槽底151的一侧间隔设有多个第二条形齿,第二条形齿沿靠近槽底151的方向延伸。
定位件170大致为片状,定位件170设于第一槽壁153与第二槽壁154之间。定位件170具有抵持面171,抵持面171能够与第一槽壁153靠近槽底151的表面及第二槽壁154靠近槽底151的表面抵持。定位件170与固定件190相匹配,以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模板与预埋槽道150分离。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预埋槽道安装装置10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设于槽底151与定位件170之间,使得抵持面171能够与第一槽壁153靠近槽底151的表面及第二槽壁154靠近槽底151的表面抵持。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不仅仅可以设于槽底151与定位件170之间,弹性件还可以与槽底151、第一槽壁152、第二槽壁153及定位件170均抵持,使得定位件170夹持于预埋槽道150。弹性件能够减少定位件170与槽底151之间的碰撞摩擦,延长定位件170与预埋槽道150的使用寿命,而且弹性件也有助于定位件170与预埋槽壁的抵持,具有限位作用。另外,当混凝土浇注完成且混凝土凝固后,弹性件可以能够从槽道中去除,不影响预埋槽道的使用空间。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定位件170还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条形齿172,第一条形齿172自抵持面171向远离抵持面171的方向延伸,第一条形齿172能与第二条形齿相啮合。第一条形齿172与第二条形齿配合限制定位件170在预埋槽道150长度方向滑动,具有限位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条形齿172可以省略。当第一条形齿172省略时,与第一条形齿172向匹配的第二条形齿也相应省略。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件170表面还可以设置安装件,以便于将定位件170置于预埋槽道150并调整定位件170的角度及位置。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件170还可以设于第一槽壁153及第二槽壁154的外侧,只要定位件170能够与预埋槽道150固定即可。
固定件190包括固接部191及紧固部192,固接部191与定位件170相匹配,使得固定件190能够与定位件170固接。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固接部191为螺柱。紧固部192与固接部191可活动的连接。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定位件170为锁扣,锁扣具有螺纹孔。固定部131为螺柱,紧固部192为螺母。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件170不限于锁扣,固定部131不限于螺柱、紧固部192不限于螺母,还可以其他用于紧固的部件,只要定位件170与固定件190能够相互配合,使得预埋槽道150与模板110固定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固片也可以省略,加固片省略后,紧固部能够直接与拼接面相对的表面抵持。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固接件1132可以省略。当固接件1132省略时,第二模板113设置固接孔,连接件130与固接孔相匹配,以实现连接部1114与第二模板113的固接。
上述预埋槽道安装装置10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将第一模板111与第二模板113固定。具体地,将固接件1132容置于收容槽1117,第二模板113靠近第一模板111的一端的表面与连接面贴合,然后将连接件130的固接部191与收容槽1117的固接件1132固定,然后使活动部132向靠近拼接面的方向运动,使得与第二承载面1131相对的第二模板113的表面与拼接面贴合。
S120、将定位件170置于预埋槽道150。具体地,将定位件170从预埋槽道口放入预埋槽道150,并调整定位件170在预埋槽道150的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预埋槽道150中预置有定位件170,则步骤S120可以省略。
S130、将第一模板111与预埋槽道150固定。具体地,将固定件190的固定部131穿过紧固孔与预埋槽道150中的定位件170固接,然后将紧固部192向靠近第一承载面1111的方面运动,使得第一承载面1111与第一槽壁153远离槽底151的一端的表面及第二槽壁154远离槽底151的一端的表面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埋槽道安装装置10的组装不限于上述的方法,还可以是其他组装方法,只要能将第一模板111、第二模板113及预埋槽相互固定即可。
上述预埋槽道安装装置10的组装方法操作简便。
上述预埋槽道安装装置10使用时,将预埋槽道安装装置10安装于预定位置,然后浇注混凝土,抵持面171与第一槽壁靠近槽底151的表面及第二槽壁154靠近槽底151的表面抵持。
上述预埋槽道安装装置10拆卸时,可以是先将活动部132向远离拼接面的方向运动,使得与第二承载面1131相对的第二模板113的表面与拼接面分离,从而使得第一模板111与第二模板113分离。然后将紧固部192或固接部191向远离第一承载面1111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一模板111与预埋槽道150分离。还可以是先将紧固部192或固接部191向远离第一承载面1111的方向运动,使得第一模板111与预埋槽道150分离。此时第一模板111与第二模板113未分离,可以直接将第一模板111与第二模板113再次使用。或者再增加或减少第一模板111或第二模板113的数量,然后再使用。所以,上述预埋槽道安装装置10拆卸及再利用方便。
上述预埋槽道安装装置10,包括模板110、连接件130、预埋槽道150、定位件170及固定件190。模板110包括第一模板111能够与第一模板111固定连接的第二模板113,第一模板111具有第一承载面1111,第二模板113具有第二承载面1131,第一承载面1111与第二承载面1131共同配合形成承载面1110,固定件190能与预埋槽道150可分离的固接以将预埋槽道150固定至承载面110上。
在安装使用时,模板110可分为多个与预埋槽道150固定安装。即先将第一模块111与预埋槽道150固定,然后再将第二模块113与第一模块111固定;或先将第二模板113与预埋槽道150固定,然后再将第一模板111与第二模板113固定,安装方便。避免了需要定制一个大的模块与预埋槽道以适应的场景,提高了模板110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实施成本。其次,模板110可拆分为第一模板111及第二模板113,也便于运输及存储,节约空间。再者,拆卸时,若下次再利用需要比较面积大的模板110,可以将模板110与预埋槽道150分离后直接使用或减少第一模块111或第二模块113的数量使用,拆卸与组合方便。因此,将面积大、质量大的模板110分成多个安装与拆卸解决了因模块面积大、质量大,而不便于搬运及与预埋槽道150的固定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板,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及能够与所述第一模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模板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能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共同配合形成承载面;及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能与所述预埋槽道可分离的固接以将所述预埋槽道固定至所述承载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第一模板主体及自所述第一模板主体的侧面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第二模板能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拼接面,所述拼接面能与所述第二模板远离所述第二承载面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一模板主体具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拼接面相接且能与所述第二模板的一端的表面贴合,使所述第一承载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部形成有收容槽,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连接部贴合的一侧表面设有固接件,所述固接件能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连接件能将所述连接部固定至所述固接件。
5.一种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及预埋槽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槽道包括槽底、第一槽壁及第二槽壁,所述第一槽壁与所述第二槽壁自所述槽底的两端向所述槽底的同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一槽壁远离所述槽底的一端的表面及所述第二槽壁远离所述槽底的一端的表面能与所述承载面贴合;所述预埋槽道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能与所述固定件可活动地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预埋槽道,所述定位件具有抵持面,所述弹性件能够使得所述抵持面与所述第一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表面及所述第二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表面抵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条形齿,所述第一条形齿沿远离所述抵持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一侧及所述第二槽壁靠近所述槽底的一侧均间隔设有多个第二条形齿,所述第二条形齿沿靠近所述槽底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条形齿能与所述第二条形齿相啮合。
9.一种固定结构,用于预埋槽道的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板,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及能够与所述第一模板固定连接的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具有第一承载面,所述第二模板具有第二承载面,所述第一承载面能与所述第二承载面共同配合形成承载面;及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预埋槽道可分离的固接以将所述预埋槽道固定至所述承载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第一模板主体及自所述第一模板主体的侧面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
CN201820337047.0U 2018-03-12 2018-03-12 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及固定结构 Active CN208633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7047.0U CN208633143U (zh) 2018-03-12 2018-03-12 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及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37047.0U CN208633143U (zh) 2018-03-12 2018-03-12 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及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33143U true CN208633143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0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37047.0U Active CN208633143U (zh) 2018-03-12 2018-03-12 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及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331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56916A (en) Shear tab method and apparatus
KR101820684B1 (ko) 목재데크 결합구조물 및 그의 시공 방법
WO2008137145A3 (en) Removable downspout for a gutter system
CN108086484A (zh) 一种防滑槽式预埋件
CN203716169U (zh) 便携式塔吊基础预埋模板
CN208633143U (zh) 固定预埋槽道的组件、预埋槽道安装装置及固定结构
KR100889578B1 (ko) 배관설치구
CN201089373Y (zh) 一种接触网固定装置
CN209025277U (zh) 一种金属屋面外侧板幕墙安装件
CN208202159U (zh) 一种吊卡抱箍组件
CN211777484U (zh) 一种预制轨顶风道结构
US20130025707A1 (en) Faucet attachment bracket
CN211060489U (zh) 用于冰箱门的滑轨快速安装结构
CN110409626A (zh) 一种预埋吊环及安装处理方法
CN109386655A (zh) 一种管廊支架快速安装机构
CN207394108U (zh) 一种管廊支架快装机构
KR101389958B1 (ko) 천장 루버
CN202176044U (zh) 高间隔龙骨结构
WO2019196392A1 (zh) 一种瓦安装系统及瓦体铺层
JP3058296U (ja) 短い距離でも取付け可能な配管支持バンド
CN220451303U (zh) 一种单面附墙龙骨固定系统
CN208717953U (zh) 支架与地面间固定连接用的锚固装置
CN220451174U (zh) 一种装配式室内轻质隔墙板
CN215371292U (zh) 一种管廊建设用预埋槽道组件
CN217079513U (zh) 一种可调节的干挂石材挂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