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6706U - 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6706U
CN208626706U CN201820964525.0U CN201820964525U CN208626706U CN 208626706 U CN208626706 U CN 208626706U CN 201820964525 U CN201820964525 U CN 201820964525U CN 208626706 U CN208626706 U CN 208626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kitchen garbage
damp
discharge port
sand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645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荣伟
王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nr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Ne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Ne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Ne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645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6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6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6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中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其底部设置有沉沙装置,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开闭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沉沙装置的上方。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在罐体底部设置沉沙装置,从而能够通过搅拌装置使餐厨垃圾浆料产生漩涡,进而使较大重量的泥沙在离心力作用下与罐体内壁接触并落入到沉沙装置中进行沉积,同时物料与水的比重小于泥沙,因此它们能够悬浮在泥沙上方,从而在侧边的出料口打开时,浆料能够从罐体中流出,而泥沙无法流出,从而实现泥沙与浆料的分离,有利于避免对后续设备的影响。

Description

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尤其是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又称泔水、潲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其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含量丰富、水分含量高、易腐烂,其性状和气味都会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且容易滋长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质。
餐厨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危害日益显现,已引起市民的强烈关注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大部分餐厨垃圾主要处理手段有以下几种:
1、被直接用于牲畜饲养,造成严重的“垃圾猪”现象;
2、被不法商贩加工成地沟油卖给餐饮企业,危害人体健康;
3、餐厨垃圾随意丢弃,给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4、混入生活垃圾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
这些方式都没有有效的对餐厨垃圾进行再利用,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比如生产成化肥、饲料、提炼油脂等,但是这些合理的利用都需要先将餐厨垃圾进行湿热水解后再进行三相分离后才能进行具体的利用。
然而由于餐厨垃圾中往往含有一定数量的泥沙,虽然它们的比例不大,但是泥沙对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三相分离机,容易造成辊筒表面的损伤及磨损,严重影响三相分离机的使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而传统的湿热水解装置,其出料口位于水解罐的底部,无法通过湿热水解装置将泥沙清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过离心分离原理使自重相对较大的泥沙与餐厨垃圾浆料分离并沉入到沉沙装置中,从而实现泥沙与浆料分离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中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罐体上设置有进料口,其底部设置有沉沙装置,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开闭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沉沙装置的上方。
优选的, 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中,所述罐体为倒锥台状。
优选的, 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与所述罐体共轴且可自转的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上端连接驱动其转动且位于罐体外的动力装置。
优选的, 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中,所述沉沙装置包括沉沙槽,所述沉沙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处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 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中,所述沉沙槽的槽口位置设置有用于确定沉沙高度的料位计。
优选的, 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中,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罐体的锥形区域且与所述罐体的底部贴近,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开闭阀。
优选的, 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中,所述阀门及开闭阀为具有联网模块的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本方案设计精巧,结构简单,通过在罐体底部设置沉沙装置,为泥沙的沉积提供了空间,从而能够通过搅拌装置使餐厨垃圾浆料产生漩涡,进而使较大重量的泥沙在离心力作用下与罐体内壁接触并落入到沉沙装置中进行沉积,同时物料与水的比重小于泥沙,因此它们能够悬浮在泥沙上方,从而在侧边的出料口打开时,浆料能够从罐体中流出,而泥沙无法流出,从而实现泥沙与浆料的分离,有利于避免对后续设备的影响。
本方案中,沉沙装置中设置有料位计能够有效的确定沉沙槽中的积沙量,并在达到预设积沙量时,通过远程报警便于工作人员知晓及进行积沙的处理,从而保证泥沙分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进行阐述,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中设置有搅拌装置2,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3,其底部设置有沉沙装置4,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开闭的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位于所述沉沙装置4的上方。
具体来看,如附图1所示,所述罐体1可以是各种可行的形状,例如圆柱形或长方体等,优选的实施例中其为倒锥台状,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形状,是由于罐体的底部尺寸小,从而可以减小沉沙装置4的大小,并且由于出料口5与沉沙装置4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底部尺寸小能够减小淤积在出料口5和沉沙装置4之间的浆料,从而提高浆料的排出率。
如附图1所示,所述进料口3位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充分利用罐体1的全部空间,从而提高罐体1的空间利用率。
所述搅拌装置2用于对所述罐体1中的餐厨垃圾浆料进行搅拌,加速它们分解,同时使它们产生漩涡从而将泥沙进行分离,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与所述罐体1共轴且可自转的搅拌器21,所述搅拌器21伸入到所述罐体的底部区域,其包括转轴211及多个具有高度差且固定在所述转轴211上的桨叶212,并且所述桨叶212的两侧可以具有刃口的结构,从而有利于加速浆料的粉碎和分解,同时桨叶可以呈螺旋状分布,从而有利于使浆料生产漩涡,所述转轴的上端连接驱动其转动且位于罐体1外的动力装置22,所述动力装置22可以是电机或者其他能够带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结构或设备。
进一步,如附图1所示,所述沉沙装置4包括沉沙槽41,所述沉沙槽41的底部设置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处设置有阀门42,所述阀门42优选为电磁阀,并且所述电磁阀中集成有可进行无线通信的Zigbee模块或LORA模块或GPRS模块等,从而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控制中心(图中未示出)远程通信,实现远程控制,进而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人员进入到恶劣的餐厨垃圾处理环境中的时间。
所述排泄口连接导流管(图中未示出),所述导流管连接收集装置(图中未示出)。
另外,如附图1所示,所述沉沙槽41的槽口位置设置有用于确定沉沙高度的料位计43,所述料位计43同样集成有可进行无线通信的Zigbee模块或LORA模块或GPRS模块等,从而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控制中心远程通信,当沉沙的高度达到料位计43的检测区域时,所述料位计43能够发信号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报警,从而工作人员可以在本次浆料处理完毕后通过远程控制沉沙槽41底部的电磁阀打开,进行泥沙的清除,从而避免积沙过高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存在与浆料同时排出的风险。
如附图1所示,所述出料口5位于所述罐体1的锥形区域,且其与所述罐体1的底部贴近,从而能够减少位于出料口5和沉沙装置之间淤积的浆料,所述出料口5处设置有开闭阀6,所述开闭阀6同样为电磁阀,并且具有上述的联网模块,即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中心进行远程控制开闭。
工作时,通过螺杆泵及管道将一定量且粉碎制浆后的餐厨垃圾浆料从进料口3打入泵内,通过加热装置(图中未示出)使浆料加热水解,同时搅拌装置2启动进行搅拌,当达到一定时间后,搅拌装置2停止,所述出料口5处的开闭阀6打开,使分解后的浆料进入到三相分离机中。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中设置有搅拌装置(2),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进料口(3),其底部设置有沉沙装置(4),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可开闭的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位于所述沉沙装置(4)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为倒锥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与所述罐体(1)共轴且可自转的搅拌器(21),所述搅拌器(21)的上端连接驱动其转动且位于罐体(1)外的动力装置(2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装置(4)包括沉沙槽(41),所述沉沙槽(41)的底部设置有排泄口,所述排泄口处设置有阀门(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槽(41)的槽口位置设置有用于确定沉沙高度的料位计(4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位于所述罐体(1)的锥形区域且与所述罐体(1)的底部贴近,所述出料口(5)处设置有开闭阀(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42)及开闭阀(6)为具有联网模块的电磁阀。
CN201820964525.0U 2018-06-22 2018-06-22 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 Active CN208626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4525.0U CN208626706U (zh) 2018-06-22 2018-06-22 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64525.0U CN208626706U (zh) 2018-06-22 2018-06-22 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6706U true CN208626706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4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64525.0U Active CN208626706U (zh) 2018-06-22 2018-06-22 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67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8361A (zh) * 2019-12-05 2020-03-24 孔仕华 一种防泥沙的高喷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臂梁总成
CN112774603A (zh) * 2020-12-15 2021-05-11 深圳市利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厨余垃圾浆液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98361A (zh) * 2019-12-05 2020-03-24 孔仕华 一种防泥沙的高喷消防灭火机器人的臂梁总成
CN112774603A (zh) * 2020-12-15 2021-05-11 深圳市利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厨余垃圾浆液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5361B (zh)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的预处理方法
CN103008327B (zh) 一种应用于餐厨垃圾预处理方法的破碎分离设备
CN206122316U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一体机
CN102430469B (zh) 生活垃圾分选工艺及其分选装置
CN106311723B (zh) 一种环保型超声波物质分解分层的分类回收系统
CN205008375U (zh) 一种垃圾处理设备
CN208626706U (zh) 除沙型餐厨垃圾湿热水解装置
CN209602346U (zh) 一种油泥砂减量化处理装置
CN105297845A (zh) 一种带厨余垃圾处理的厨房清洁装置
CN106731200A (zh) 全自动餐饮垃圾分离设备
CN109013666A (zh) 真空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9254910U (zh) 一种厨余废物处理筒
CN109481984A (zh) 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
CN108838197A (zh) 一种卧式横向进料的垃圾处理装置
CN108902447A (zh) 疾病预防型蝇蛆喂养饲料、其制备方法及疾病预防性蝇蛆饲料
CN105689362B (zh) 有机垃圾固渣有机质回收装置
CN202087572U (zh)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
CN208626796U (zh) 低设备损耗餐厨垃圾多相分离系统
CN202823589U (zh) 一种餐厨垃圾旋流除砂系统
CN210825685U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的油水分离装置
CN208853443U (zh) 真空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CN214990680U (zh) 一种餐厨垃圾含油废水的油脂回收装置
CN207891105U (zh) 沉降分离制浆设备及沉降分离制浆系统
CN209034568U (zh) 一种餐厨废水厌氧发酵除浮渣装置
CN209451462U (zh) 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26

Address after: 215009 No.3, Yangsu Road, Gusu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Jinr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Wuzhong District town of Suzhou city Wanlu road 215000 Jiangsu province No. 199 building 3

Patentee before: SUZHOU JI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