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4987U - 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4987U
CN208624987U CN201820215978.3U CN201820215978U CN208624987U CN 208624987 U CN208624987 U CN 208624987U CN 201820215978 U CN201820215978 U CN 201820215978U CN 208624987 U CN208624987 U CN 208624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er
elastic bending
human body
body back
buffer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159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耀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2159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4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4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4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包括可适应人体背部曲线而弹性形变的条状弹性弯曲条以及可调整所述弹性弯曲条底端安装高度的高度调整横杆,所述弹性弯曲条朝向人体背部的侧面从上而下间隔设有用于支撑人体背部的支撑条,所述弹性弯曲条朝向人体背部的侧面和远离人体背部的侧面均间隔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弯曲条朝向人体背部侧面的内凹槽和设置于远离人体背部侧面的外凹槽,所述内凹槽和所述外凹槽沿着所述弹性弯曲条长度方向错开一定间距,所述内凹槽和所述外凹槽内部均填充有相配的垫块,所述弹性弯曲条底端与所述高度调整横杆中部可摆动相连。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提高座椅靠背对用户的承托效果以及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座椅通常设有坐垫以及靠背,而为了实现对人体背面更好的承托,某些座椅会在靠背位置设置可根据人体背面曲线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弹性弯曲部件,弹性弯曲部件顶端和底端通常分别与座椅靠背的骨架固定。
随着用户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对靠背不断依靠或放松,弹性弯曲部件也不断发生延性变形或复位,但由于弹性弯曲部件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座椅靠背骨架以固定形式相连,极为容易造成弹性弯曲部件在固定位置发生疲劳破坏。
另外,由于弹性弯曲部件固定两端的垂直距离不会发生改变,弹性弯曲部件从延伸状态而恢复收缩状态时会发生弹性弯曲条受力不均衡现象,并且弹性弯曲部件端部不能摆动一定角度以适用于不同用户的背部承托,因此使用舒适性有所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旨在提高座椅靠背对用户的承托效果以及使用舒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包括可适应人体背部曲线而弹性形变的条状弹性弯曲条以及可调整所述弹性弯曲条底端安装高度的高度调整横杆,所述弹性弯曲条朝向人体背部的侧面从上而下间隔设有用于支撑人体背部的支撑条,所述弹性弯曲条朝向人体背部的侧面和远离人体背部的侧面均间隔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弯曲条朝向人体背部侧面的内凹槽和设置于远离人体背部侧面的外凹槽,所述内凹槽和所述外凹槽沿着所述弹性弯曲条长度方向错开一定间距,所述内凹槽和所述外凹槽内部均填充有相配的垫块,所述弹性弯曲条底端与所述高度调整横杆中部可摆动相连。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整横杆的中段为水平设置的圆柱杆;所述弹性弯曲条底部设有安装空腔,并且弹性弯曲条底端设有开口与所述安装空腔通连,所述安装空腔内部下方设有下卡扣件,所述下卡扣件底部设有弧形凹槽与所述圆柱杆外周面扣合相配,所述下卡扣件可绕所述圆柱杆中心轴线摆动,所述安装空腔内部还设有上卡扣件与所述下卡扣件上下相对,所述上卡扣件底面设有上安装柱,所述下卡扣件顶面设有下安装柱,所述上安装柱和所述下安装柱分别插入至同一弹簧的两端的端部中心。
优选地,所述上卡扣件底面边沿设有向下延伸的上插板,所述下卡扣件顶面边沿设有向上延伸的下插板,所述上卡扣件和所述下卡扣件安装到位后,所述下插板位于所述上插板的外侧且两者呈上下相互交错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卡扣件底面设有两个上安装柱,所述下卡扣件顶面设有两个下安装柱,所述上卡扣件与所述下卡扣件之间设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对应套入所述上安装柱和所述下安装柱。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整横杆两端端部朝向座椅骨架的侧面设有安装凸块插入所述座椅骨架表面的滑槽内,所述高度调整横杆端部另一侧面设有棘轮结构与卡座相连以调整所述高度调整横杆的安装高度。
优选地,所述内凹槽和所述外凹槽为横截面呈T型的T形凹槽,所述T形凹槽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弯曲条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条朝向人体背部的侧面均设有弧形凹槽面。
优选地,所述支撑条的弧形凹槽面覆盖有海绵层。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弹性弯曲条底部位置设置安装空腔,并且在安装空腔内部设置在上下方向可相对移动的上卡扣件和下卡扣件,上卡扣件与下卡扣件之间设置可弹性变形的弹簧,与此同时,下卡扣件底部设有弧形凹槽与高度调整横杆中段的圆柱杆配合扣合相连。通过上述结构,可使得弹性弯曲条从原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以及从压缩状态进行复位时,弹性弯曲条可通过上卡扣件与下卡扣件之间发生相对靠近或远离的位移并配合弹簧的压缩变形或复位,从而为弹性弯曲条提供发生相应的位移空间,可解决背腰支撑的双重缓冲且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上卡扣件顶部设有弧形凹槽与圆柱杆配合扣合相连,因此弹性弯曲条底端可随着弹性弯曲条压缩变形或复位时摆动相应角度,使得座椅靠背对人体背面拥有更好的承托效果以及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靠背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椅靠背缓冲机构部分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弹性弯曲条 16 限位固定块
11 安装空腔 17 支撑条
12 开口 18 凹槽
13 上卡扣件 19 垫块
131 上插板 2 高度调整横杆
132 上安装柱 21 圆柱杆
14 弹簧 22 安装凸块
15 下卡扣件 23 卡座
151 弧形凹槽 231 棘轮结构
152 下插板 3 座椅骨架
153 下安装柱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包括可适应人体背部曲线而弹性形变的条状弹性弯曲条1以及可调整弹性弯曲条1底端安装高度的高度调整横杆2,弹性弯曲条1朝向人体背部的侧面从上而下间隔设有用于支撑人体背部的支撑条17,弹性弯曲条1朝向人体背部的侧面和远离人体背部的侧面均间隔设置有凹槽18,凹槽18包括设置于弹性弯曲条1朝向人体背部侧面的内凹槽和设置于远离人体背部侧面的外凹槽,内凹槽和外凹槽沿着弹性弯曲条1长度方向错开一定间距,内凹槽和外凹槽内部均填充有相配的垫块19,优选地,内凹槽和外凹槽为横截面呈T型的T形凹槽,T形凹槽的开口端朝向弹性弯曲条1的外部,而弹性弯曲条1底端与高度调整横杆2中部可摆动相连。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高度调整横杆2的中段为水平设置的圆柱杆21,弹性弯曲条1底部设有安装空腔11,并且弹性弯曲条1底端设有开口12与安装空腔11通连,安装空腔11内部下方设有下卡扣件15,下卡扣件15底部设有弧形凹槽151与圆柱杆21外周面扣合相配,从而使得下卡扣件15可绕圆柱杆21的中心轴线进行摆动。与此同时,安装空腔11内部还设于上卡扣件13与下卡扣件15上下相对,并且上卡扣件13底面设有上安装柱132,而下卡扣件15顶面设有下安装柱153,其中上安装柱132和下安装柱153分别插入至同一弹簧14的两端的端部中心。为了进一提高弹簧14的弹性缓冲效果,优选地,本实施例的上卡扣件13底面设有两个上安装柱132,而下卡扣件15顶面设有两个下安装柱153,上卡扣件13与下卡扣件15之间设有两个弹簧14,而两个弹簧14相互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对应套入至上安装柱132或下安装柱153。
另外,为了保证上卡扣件13与下卡扣件15进行上下相对移动的可靠性,本实施例的上卡扣件13底部边沿设有向下延伸的上插板131,下卡扣件15顶面边沿设有向上延伸的下插板152,当上卡扣件13和下卡扣件15在安装空腔11内部安装到位后,下插板152位于上插板131的外侧且两者呈上下相互交错设置。
为了便于调整弹性弯曲条1的底端安装高度,高度调整横杆2两端端部朝向座椅骨架的侧面设有安装凸块22插入至座椅骨架3表面的滑槽内,并且高度调整横杆2端部另一侧面设有棘轮结构231与卡座23相连以调整高度调整横杆2的安装高度。
为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椅靠背缓冲机构的支撑条17朝向人体背部的侧面均设有弧形凹槽面,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支撑条17的弧形凹槽面覆盖有海绵层。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缓冲机构的安装和工作原理为:
为了实现弹性弯曲条1底部与高度调整横杆2中部可摆动相连,首先将上卡扣件13放入至安装空腔11内,通过上安装柱132的安装孔使用螺栓将上卡扣件13固定于安装空腔11的上顶面,再将两个弹簧14的其中一端套入至上安装柱132上,使两个弹簧14呈向下状态,再将下卡扣件15也安装进安装空腔11内,下卡扣件15底部的下安装柱153插入至弹簧14的另一端中心。由于弹性弯曲条1底部设有开口12,将弹性弯曲条1底部开口12撑开一定宽度,使高度调整横杆2中部位置的圆柱杆21可顺利通过弹性弯曲条1底部的开口12而进入安装空腔11内,再将下卡扣件15底部的弧形凹槽151套住圆柱杆21的外周面并保证下卡扣件15可绕圆柱杆12中心轴线进行摆动,最后将限位固定块16放置于弹性弯曲条1的开口12位置处且位于圆柱杆21上方,使用螺栓将弹性弯曲条1的开口12两端与限位固定块16相连,以保证圆柱杆21在弹性弯曲条1摆动过程中不会从开口12位置处向外松脱。
而高度调整横杆2进行安装时,其两端端部朝向座椅骨架3的侧面设有安装凸块22插入至座椅骨架3表面的滑槽内部,再通过卡座23将高度调整横杆2端部固定在座椅骨架3的表面上。当需要调整高度调整横杆2的安装高度时,只需通过提起或者按下高度调整横杆2的端部位置且进行相应的向上或者向下移动,通过高度调整横杆2表面的棘轮结构231而调整高度调整横杆2的端部安装高度。
当本实施例的座椅靠背缓冲机构与座椅骨架3相连并成为座椅靠背,用户坐于座椅的坐垫上并向后倚靠靠背时,由于弹性弯曲条1在未受压的情况下呈朝向人体背面拱形结构,当人体背部压于弹性弯曲条1时,弹性弯曲条1会随着人体背面发生一定压缩,其中弹性弯曲条1发生压缩位移的位置是位于上卡扣件13与下卡扣件15上下相对的位置,上卡扣件13与下卡扣件15之间的距离随着弹性弯曲条1发生压缩而缩小,上卡扣件13与下卡扣件15之间的两个弹簧14会发生一定压缩变形,并且下卡扣件15可绕圆柱杆21中心轴线摆动一定角度,从而使得弹性弯曲条1能够更好地与人体背面贴合。当人体背面不依靠弹性弯曲条1时,弹性弯曲条1由原先的压缩状态进行复位,其中上卡扣件13与下卡扣件15之间距离会变大,上卡扣件13底部的上插板131与下卡扣件15的下插板152相互远离,随着上卡扣件13与下卡扣件15之间不断远离使得两个弹簧14进行复位,与此同时,下卡扣件15也可绕圆柱件21中心轴线进行摆动而复位。
本实施例通过弹簧14的弹性变形,能够适应弹性弯曲条1的压缩或者复位延伸,从而起到缓冲效果,避免弹性弯曲条1发生形状的变化为非线性变化,这样可对用户的背部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与此同时,可避免弹性弯曲条1发生非线性形状变化而产生的疲劳破坏。
另外,本实施例中,下卡扣件13底部可绕高度调整横杆2的中心轴线进行适应性的摆动,可配合弹性弯曲条1的形位变形,避免弹性弯曲条1因形位变形而存在内部破坏应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适应人体背部曲线而弹性形变的条状弹性弯曲条以及可调整所述弹性弯曲条底端安装高度的高度调整横杆,所述弹性弯曲条朝向人体背部的侧面从上而下间隔设有用于支撑人体背部的支撑条,所述弹性弯曲条朝向人体背部的侧面和远离人体背部的侧面均间隔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弯曲条朝向人体背部侧面的内凹槽和设置于远离人体背部侧面的外凹槽,所述内凹槽和所述外凹槽沿着所述弹性弯曲条长度方向错开一定间距,所述内凹槽和所述外凹槽内部均填充有相配的垫块,所述弹性弯曲条底端与所述高度调整横杆中部可摆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横杆的中段为水平设置的圆柱杆;所述弹性弯曲条底部设有安装空腔,并且弹性弯曲条底端设有开口与所述安装空腔通连,所述安装空腔内部下方设有下卡扣件,所述下卡扣件底部设有弧形凹槽与所述圆柱杆外周面扣合相配,所述下卡扣件可绕所述圆柱杆中心轴线摆动,所述安装空腔内部还设有上卡扣件与所述下卡扣件上下相对,所述上卡扣件底面设有上安装柱,所述下卡扣件顶面设有下安装柱,所述上安装柱和所述下安装柱分别插入至同一弹簧的两端的端部中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扣件底面边沿设有向下延伸的上插板,所述下卡扣件顶面边沿设有向上延伸的下插板,所述上卡扣件和所述下卡扣件安装到位后,所述下插板位于所述上插板的外侧且两者呈上下相互交错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扣件底面设有两个上安装柱,所述下卡扣件顶面设有两个下安装柱,所述上卡扣件与所述下卡扣件之间设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平行设置且两端分别对应套入所述上安装柱和所述下安装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横杆两端端部朝向座椅骨架的侧面设有安装凸块插入所述座椅骨架表面的滑槽内,所述高度调整横杆端部另一侧面设有棘轮结构与卡座相连以调整所述高度调整横杆的安装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槽和所述外凹槽为横截面呈T型的T形凹槽,所述T形凹槽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弯曲条的外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朝向人体背部的侧面均设有弧形凹槽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靠背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的弧形凹槽面覆盖有海绵层。
CN201820215978.3U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 Active CN208624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5978.3U CN208624987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15978.3U CN208624987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4987U true CN208624987U (zh) 2019-03-22

Family

ID=65731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15978.3U Active CN208624987U (zh) 2018-02-07 2018-02-07 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498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4146A (zh) * 2019-08-20 2019-11-19 李扬震 一种分段调节式人体工学椅
CN110584371A (zh) * 2019-10-24 2019-12-20 浙江昊国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流线型叶状体支撑椅背的舒适座椅
CN110864008A (zh) * 2019-11-05 2020-03-06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泵体端盖、水泵、热水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64146A (zh) * 2019-08-20 2019-11-19 李扬震 一种分段调节式人体工学椅
CN110584371A (zh) * 2019-10-24 2019-12-20 浙江昊国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流线型叶状体支撑椅背的舒适座椅
CN110864008A (zh) * 2019-11-05 2020-03-06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泵体端盖、水泵、热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24987U (zh) 一种座椅靠背缓冲机构
CN207285695U (zh) 一种可根据不同人体自动变化的背腰支撑结构和座椅
EP3231330A1 (en) Back support for a chair
CN105263367A (zh) 椅子
US8528980B1 (en) Seat back unit
AU2003282167A1 (en) Osteopathic pillow
CN1927425B (zh) 游泳眼镜
CN209950806U (zh) 一种腰靠及座椅
CN102135670A (zh) 眼镜框架
US20050050639A1 (en) Corner piece for mattresses and the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7569002A (zh) 具有多层结构的床垫
US7337475B1 (en) Wavecup
CN209595371U (zh) 按摩睡眠两用枕芯
CN206964464U (zh) 一种分区式枕头
US6830293B2 (en) Seat pad for outdoor furniture
CN103767426A (zh) 使面部神经三叉神经节及耳廓免受挤压的睡枕及午休枕
CN205768848U (zh) 座椅
CN205513516U (zh) 一种组合椅连接件
DE102017110834B4 (de) Sitzvorrichtung zur Unterstützung einer aufrechten Sitzposition
CN208725356U (zh) 一种竹枕
CN211632661U (zh) 治疗枕
KR102598024B1 (ko) 기능성 베개
WO2018103068A1 (zh) 一种床垫
CN113180898A (zh) 一种驼背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250181U (zh) 一种尺寸可调节的脊柱损伤康复训练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