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2651U - 一种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2651U
CN208622651U CN201821511480.8U CN201821511480U CN208622651U CN 208622651 U CN208622651 U CN 208622651U CN 201821511480 U CN201821511480 U CN 201821511480U CN 208622651 U CN208622651 U CN 208622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ng brake
combined floodgate
rod
pol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114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开垦
薛宝根
林淡
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ctr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ctr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ctr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ctr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114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2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2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2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极柱的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固定电连接一动导电杆,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下出线座,所述动导电杆与下出线座形成滑动电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端进行动作时,带动动导电杆同时动作,动导电杆与下出线座形成滑动电连接替代现有技术中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与软导体的直接连接,后续在引出电路部分可直接采用硬质的铜排与下出线座刚性电连接即可实现,结构稳定,装配简便,且成本低。将极柱设置在槽钢上,由槽钢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槽钢旋转,槽钢的旋转带动极柱翻转,使极柱在连接外界电源端与用电端的工作状态与脱离的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实现隔离开关的功能,省去隔离开关及相关器件,缩小装配体积,简化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
断路器的主要核心器件为真空灭弧室,以前,一般真空灭弧室的绝缘外壳暴露在空气中,存在被外界的灰尘、潮湿污染的问题。为减小此影响,要求真空灭弧室的外壳有足够的长度,这不仅影响真空灭弧室的小型化,也影响真空灭弧室的性能和可靠性。随着技术的进步,现有的真空灭弧室均集成于固封极柱内,固封极柱具有以下优点:与传统组装式极柱相比,固封极柱的零件数量大量减少,导体的搭接面由6组减少到3组,连接螺栓由8个减少到1~3个,简单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断路器的可靠性;由于真空灭弧室被嵌入到固体材料中,所以不需要做任何进一步的处理,固封极柱即可达到很高的绝缘强度;真空灭弧室被嵌入到固体材料后,极柱的外界环境对真空灭弧室的影响被减低到最少。
但现有的固封极柱还存在如下缺点:电触头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之间采用软连接,即电触头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之间采用软导体(如软铜)连接,软导体能够随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一起动作,但软导体加工成本高、且组装麻烦,要求精度高;再者,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软导体容易出现疲劳断裂或脱位等异常,导致固封极柱失效。
再者,现有技术中,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是两个独立的元件,开关柜中均需要独立装配,造成体积较大、装配繁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采用新的结构,能够将现有技术中电触头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之间的软连接替换,同时,该断路器还具备隔离开关的作用,缩小装配体积,简化装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断路器,包括安装框架以及设置在安装框架上的极柱和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槽钢、传动杆、分合闸驱动机构以及槽钢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槽钢可转动设置于安装框架上,所述极柱固定在槽钢上,槽钢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槽钢旋转;
所述极柱包括:绝缘壳体、真空灭弧室、绝缘拉杆及极柱动端拉杆,所述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电触头和第二电触头,所述绝缘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真空灭弧室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端电连接第一电触头;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固定电连接一动导电杆,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下出线座,所述动导电杆与下出线座形成滑动电连接,所述容纳腔内还设有连接铜排,所述连接铜排的一端电连接下出线座,另一端延伸至与第二电触头电连接;
所述绝缘壳体上还设有传动杠杆,所述极柱动端拉杆设置在容纳腔内,极柱动端拉杆的第一端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其第二端延伸至下端开口连接传动杠杆的第一力臂,所述绝缘拉杆连接传动杠杆的第二力臂;
所述传动杆设置在槽钢内,所述传动杆传动件驱动连接极柱的绝缘拉杆,所述分合闸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传动杆,以驱动该传动杆沿其轴向方向往返移动,传动杆的往返移动通过传动件推/拉所述绝缘拉杆,进而实现极柱合闸/分闸。
进一步的,所述动导电杆通过触指弹簧与下出线座形成滑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出线座为中空筒形结构,所述动导电杆可滑动套设于下出线座内,所述动导电杆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固定电连接的接触面为锥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设有一连接孔,所述动导电杆设有一对应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的连接孔的让位孔,所述极柱动端拉杆穿过动导电杆的让位孔固定连接至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的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内的极柱动端拉杆还连接有超程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超程弹性件为超程碟簧,所述极柱动端拉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具有安装槽的安装壳体、槽盖及抵触连接件,所述超程碟簧设置在安装壳体的安装槽内,所述抵触连接件具有一抵触部及连接部,所述抵触连接件的抵触部抵触于超程碟簧上,所述槽盖盖合于安装壳体上,所述抵触连接件的抵触部被夹持于超程碟簧与槽盖之间,所述抵触连接件的连接部延伸至槽盖外,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连接抵触连接件的连接部,第二端连接传动杠杆的第一力臂;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第二端连接安装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分合闸驱动机构包括主轴、合闸驱动组件及分闸驱动组件;
所述主轴上固定设有传动杆驱动拐臂、合闸拐臂及分闸拐臂,所述传动杆驱动拐臂通过一传动角板连接传动杆的第一端;
所述合闸驱动组件包括储能操作手柄、储能轴、合闸拉簧、合闸阻挡组件及合闸按钮,所述储能轴上设有凸轮及拉簧拐臂,所述储能操作手柄驱动连接储能轴,所述合闸拉簧的一端被固定设置,另一端连接拉簧拐臂上,储能操作手柄驱动储能轴转动,进而通过拉簧拐臂拉伸合闸拉簧进行储能;所述储能轴的凸轮被限制于合闸阻挡组件上,所述合闸按钮驱动连接合闸阻挡组件,合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合闸阻挡组件让位于储能轴的凸轮,所述凸轮在储能后的合闸拉簧的带动下摆动至主轴的合闸拐臂,并带动合闸拐臂摆动,合闸拐臂的摆动带动传动杆驱动拐臂和分闸拐臂摆动,进而向传动杆的第二端方向推动传动杆,传动杆通过传动件驱动绝缘拉杆,实现极柱的合闸;
所述分闸驱动组件包括:分闸压簧、分闸阻挡组件及分闸按钮,所述分闸压簧设置在传动杆的第二端,所述合闸驱动组件推动传动杆,进而压缩分闸压簧,使分闸压簧储能,所述主轴的分闸拐臂在合闸状态下被限制于分闸阻挡组件上,使得主轴无法转动,进而限制传动杆,所述分闸按钮驱动连接分闸阻挡组件,分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分闸阻挡组件让位于主轴的分闸拐臂,分闸压簧向传动杆的第一端方向推动传动杆,实现极柱的分闸。
进一步的,所述合闸阻挡组件包括:合闸脱扣半轴及合闸掣子,所述合闸按钮驱动连接合闸脱扣半轴,所述合闸掣子抵靠于合闸脱扣半轴上并对应所述储能轴的凸轮,所述凸轮被抵靠于合闸脱扣半轴上合闸掣子所限制,所述合闸脱扣半轴上设有让位缺口,所述合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合闸脱扣半轴转动,使得让位缺口对应合闸掣子,合闸掣子从该让位缺口处脱离合闸脱扣半轴,所述储能轴的凸轮失去合闸掣子的限制,并在储能后的合闸拉簧的带动下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分闸阻挡组件包括:分闸脱扣半轴、分闸掣子及分闸脱扣拨板,所述分闸按钮驱动连接分闸脱扣半轴,所述分闸掣子和分闸脱扣拨板均设置在同一转轴上,所述分闸掣子固定在转轴,所述转轴还以分闸掣子反向设有一连接拐臂,所述分闸脱扣拨板枢接于连接拐臂上,所述分闸掣子抵靠于分闸脱扣半轴上,所述主轴的分闸拐臂在合闸状态下被抵触限制于分闸脱扣拨板的端部,所述分闸脱扣半轴上设有让位缺口,所述分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分闸脱扣半轴转动,使得让位缺口对应分闸掣子,使该分闸掣子失去分闸脱扣半轴的限制,进而让位于主轴的分闸拐臂。
进一步的,槽钢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及槽钢旋转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槽钢旋转传动组件驱动连接槽钢,所述槽钢旋转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丝杆、丝杆螺母及旋转拨叉,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主动轴,所述主动锥齿轮设置在主动轴上,所述从动锥齿轮设置在丝杆上并与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丝杆螺母设置在丝杆上,所述旋转拨叉设置在丝杆螺母与槽钢之间。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固定电连接一动导电杆,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下出线座,所述动导电杆与下出线座形成滑动电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端进行动作时,带动动导电杆同时动作,动导电杆与下出线座形成滑动电连接替代现有技术中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与软导体的直接连接,后续在引出电路部分可直接采用硬质的铜排与下出线座刚性电连接即可实现,结构稳定,装配简便,且成本低。
同时,将极柱设置在槽钢上,由槽钢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槽钢旋转,槽钢的旋转带动极柱翻转,使极柱在连接外界电源端与用电端的工作状态与脱离的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实现隔离开关的功能,省去隔离开关及相关器件,缩小装配体积,简化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断路器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5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所示为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实施例中断路器的控制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实施例中断路器的控制机构的隐去槽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以双相电源的断路器为例进行加以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参照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包括安装框架1、极柱及控制机构,所述极柱及控制机构均设置于该安装框架1上。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槽钢11、传动杆12、分合闸驱动机构以及槽钢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槽钢11可转动设置于安装框架1上,所述极柱设有二个,并呈间距固定在槽钢11上。
所述极柱包括:绝缘壳体60、真空灭弧室63、绝缘拉杆91及极柱动端拉杆,所述绝缘壳体6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电触头61和第二电触头62,如图2所示,分别是:绝缘壳体60的上端设有第一电触头61,绝缘壳体60的下端设有第二电触头62。
所述绝缘壳体60内设有容纳腔601,所述真空灭弧室63设置在容纳腔601内,所述真空灭弧室63的静端电连接第一电触头61;具体的,所述绝缘壳体60的上端具有连接容纳腔601的上端开口,所述绝缘壳体60的上端开口嵌设有一上出线座701,所述上出线座701与真空灭弧室63的静端电连接,所述绝缘壳体60的上端还设有极柱上出线702,所述极柱上出线702分别电连接上出线座701和第一电触头61。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触头61与真空灭弧室63的静端电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其他如直接采用一导体直接连接的方式等等,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所述真空灭弧室63的动端固定电连接一动导电杆72,所述容纳腔601内设有下出线座71,所述动导电杆72与下出线座71形成滑动电连接,所述容纳腔601内还设有连接铜排74,所述连接铜排74的一端电连接下出线座,与下出线座71实现刚性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与第二电触头62电连接;进一步的,该连接铜排74为硬质铜排74,较之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软导体,具有加工、装配简便,且不易损坏,结构稳定。
所述容纳腔601的内壁设有卡接槽(未示出),所述下出线座71固定卡接于卡接槽内,实现下出线座71的固定装配,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粘结、螺接等固定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下出线座71为中空筒形结构,所述动导电杆72可滑动套设于下出线座71内,并通过触指弹簧73与下出线座71形成滑动电连接,所述动导电杆72与真空灭弧室63的动端固定电连接的接触面为锥形面,接触面大,且更为紧密。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局限于此。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壳体60的下端具有连接容纳腔的下端开口,绝缘壳体60的下端还设有一极柱下出线75,所述极柱下出线75分别电连接铜排74和第二电触头62。
所述绝缘壳体60上还设有传动杠杆,所述极柱动端拉杆设置在容纳腔601内,极柱动端拉杆的第一端连接真空灭弧室63的动端,其第二端延伸至下端开口连接传动杠杆的第一力臂921,所述绝缘拉杆91连接传动杠杆的第二力臂922。
绝缘拉杆91的推/拉,进而带动极柱动端拉杆移动,所述极柱动端拉杆的移动带动真空灭弧室63的动端接触/脱离真空灭弧室的静端。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灭弧室63的动端设有一连接孔(未示出),该连接孔为螺孔,所述动导电杆72设有一对应真空灭弧室63的动端的连接孔的让位孔721,所述极柱动端拉杆穿过动导电杆72的让位孔721固定螺接至真空灭弧室63的动端的连接孔。当然的,极柱动端拉杆与连接孔的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他如插接等方式实现,在此也不再一一举例。
进一步的,所述极柱动端拉杆上还设有一抵靠部801,所述极柱动端拉杆固定连接真空灭弧室63的动端的连接孔时,所述抵靠部801抵靠在动导电杆72上,对该动导电杆72施加一个朝向真空灭弧室63的动端方向的抵触力,进而使动导电杆72固定抵靠于真空灭弧室63的动端上形成电连接,该抵靠部801类似于螺帽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601内的极柱动端拉杆还连接有超程弹性件85,将超程弹性件85设置在容纳腔内,较之常规设置在绝缘拉杆91上,能够得到很好的防护,避免因水汽侵蚀导致过度老化。
再进一步的,所述超程弹性件85为超程碟簧85,所述极柱动端拉杆包括第一连杆81、第二连杆82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具有安装槽的安装壳体831、槽盖832及抵触连接件833,所述超程碟簧85设置在安装壳体831的安装槽内,所述抵触连接件833具有一抵触部8331及连接部8332,所述抵触连接件833的抵触部8331抵触于超程碟簧85上,所述槽盖832盖合于安装壳体831上,所述抵触连接件833的抵触部8331被夹持于超程碟簧85与槽盖832之间,所述抵触连接件833的连接部8332延伸至槽盖832外,所述第一连杆81的第一端连接抵触连接件833的连接部8332,第二端连接传动杠杆的第一力臂921;所述第二连杆82的第一端连接真空灭弧室63的动端,第二端连接安装壳体831。所述第一连杆81的第二端即为极柱动端拉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杆82的第一端即为极柱动端拉杆的第一端。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超程弹性件为也可以是其它具备超程弹性的器件,如压簧等等。
进一步的,第一电触头61与第二电触头62均为一次隔离插头,当然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触头61与第二电触头62也可以是其他电触头,如第二电触头62为静触头等,此时根据实际装配进行选择的,不再详述。
所述传动杆12设置在槽钢11内,所述传动杆12传动件驱动连接极柱的绝缘拉杆91,所述分合闸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传动杆12,以驱动该传动杆12沿其轴向方向往返移动,传动杆12的往返移动通过传动件推/拉所述绝缘拉杆91,进而实现极柱合闸/分闸。
进一步的,传动件13为传动三角板,所述传动三角板的第一角枢接于槽钢11上,第二角枢接于传动杆12上,第三角枢接于极柱的绝缘拉杆上,传动杆12的推/拉使传动三角板13以第一角为支点进行摆动,进而驱动极柱的绝缘拉杆动作。
所述分合闸驱动机构包括主轴30、合闸驱动组件及分闸驱动组件。
所述主轴30上固定设有传动杆驱动拐臂33、合闸拐臂31及分闸拐臂32,所述传动杆驱动拐臂33通过一传动角板121连接传动杆12的第一端。
所述合闸驱动组件包括储能操作手柄21、储能轴23、合闸拉簧24、合闸阻挡组件及合闸按钮,所述储能轴23上设有凸轮233及拉簧拐臂231,所述储能操作手柄21驱动连接储能轴23,所述合闸拉簧24的一端被固定设置,另一端连接拉簧拐臂231上,储能操作手柄21驱动储能轴23转动,进而通过拉簧拐臂231拉伸合闸拉簧24进行储能;所述储能轴23的凸轮233被限制于合闸阻挡组件上,所述合闸按钮驱动连接合闸阻挡组件,合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合闸阻挡组件让位于储能轴23的凸轮233,所述凸轮233在储能后的合闸拉簧24的带动下摆动至主轴30的合闸拐臂31,并带动合闸拐臂31摆动,合闸拐臂31的摆动带动传动杆驱动拐臂33和分闸拐臂32摆动,进而向传动杆的第二端方向(即向里)推动传动杆12,传动杆12通过传动件13驱动绝缘拉杆,实现极柱的合闸。
具体的,还包括过渡轴22,所述过渡轴22上设有过渡轴齿轮222及传动拐臂221,所述储能操作手柄21与传动拐臂221联动,所述储能轴23上设有储能轴齿轮232并与过渡轴齿轮222啮合,所述储能操作手柄21的动作通过传动拐臂221带动过渡轴22转动,过渡轴22的转动通过相啮合的过渡轴齿轮222与储能轴齿轮232的传动进行驱动储能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合闸阻挡组件包括:合闸脱扣半轴26及合闸掣子25,所述合闸按钮驱动连接合闸脱扣半轴26,所述合闸掣子25抵靠于合闸脱扣半轴26上并对应所述储能轴23的凸轮233,所述凸轮233被抵靠于合闸脱扣半轴26上合闸掣子25所限制,所述合闸脱扣半轴26上设有让位缺口(未示出),所述合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合闸脱扣半轴26转动,使得让位缺口对应合闸掣子25,合闸掣子25从该让位缺口处脱离合闸脱扣半轴26,所述储能轴23的凸轮233失去合闸掣子25的限制,并在储能后的合闸拉簧24的带动下摆动。
再进一步的,所述合闸按钮设有一合闸推动板27,所述合闸脱扣半轴26上设有尼龙拐臂261,所述尼龙拐臂261与合闸推动板27枢接,所述合闸按钮的按压带动合闸推动板27推进,合闸推动板27的推进通过尼龙拐臂261驱动合闸脱扣半轴26转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合闸拉簧24设有二个,并设置在储能轴23的两端,二个合闸拉簧24同时作用,受力均匀、平衡。
所述分闸驱动组件包括:分闸压簧40、分闸阻挡组件及分闸按钮,所述分闸压簧40设置在传动杆的第二端,所述合闸驱动组件推动传动杆12,进而压缩分闸压簧40,使分闸压簧40储能,所述主轴30的分闸拐臂32在合闸状态下被限制于分闸阻挡组件上,使得主轴30无法转动,进而限制传动杆12,所述分闸按钮驱动连接分闸阻挡组件,分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分闸阻挡组件让位于主轴30的分闸拐臂32,分闸压簧40向传动杆的第一端方向(即向外)推动传动杆12,实现极柱的分闸。
进一步的,所述分闸阻挡组件包括:分闸脱扣半轴42、分闸掣子431及分闸脱扣拨板433,所述分闸按钮驱动连接分闸脱扣半轴42,所述分闸掣子431和分闸脱扣拨板433均设置在同一转轴43上,所述分闸掣子431固定在转轴43,所述转轴43还以分闸掣子431反向设有一连接拐臂432,所述分闸脱扣拨板433枢接于连接拐臂432上,所述分闸掣子431抵靠于分闸脱扣半轴42上,所述主轴30的分闸拐臂32在合闸状态下被抵触限制于分闸脱扣拨板433的端部,所述分闸脱扣半轴42上设有让位缺口,所述分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分闸脱扣半轴42转动,使得让位缺口对应分闸掣子431,使该分闸掣子431失去分闸脱扣半轴42的限制,进而让位于主轴30的分闸拐臂32。
再进一步的,所述分闸按钮设有一分闸推动板41,所述分闸脱扣半轴42上设有尼龙拐臂421,所述尼龙拐臂421与分闸推动板41枢接,所述分闸按钮的按压带动分闸推动板41推进,分闸推动板41的推进通过尼龙拐臂421驱动分闸脱扣半轴42转动。
所述槽钢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槽钢旋转,所述槽钢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0及槽钢旋转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50通过槽钢旋转传动组件驱动连接槽钢11,进而实现驱动槽钢11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槽钢旋转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51、主动锥齿轮52、从动锥齿轮53、丝杆54、丝杆螺母55及旋转拨叉56,所述驱动电机50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主动轴51,所述主动锥齿轮52设置在主动轴51上,所述从动锥齿轮53设置在丝杆54上并与主动锥齿轮52啮合,所述丝杆螺母55设置在丝杆54上,所述旋转拨叉56设置在丝杆螺母55与槽钢11之间。具体的,旋转拨叉56的中部与槽钢11的轴心同轴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拨叉56上还设有长槽孔,丝杆螺母55枢接于旋转拨叉56上的长槽孔内,使得丝杆螺母55的直线运动转化成旋转拨叉56的摆动,进而带动槽钢11旋转。
再进一步的,所述槽钢旋转传动组件还包括齿轮传动件,所述驱动电机50的输出端通过齿轮传动件驱动连接主动轴51。其齿轮传动件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的,如在驱动电机50的输出端设置主动齿轮,在主动轴51上设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等等。
所述主动轴51的端部还设有手动连接部511,本具体实施例中,该手动连接部为外六角结构的手动连接部511,在驱动电机50驱动槽钢旋转的同时,增加手动驱动结构,方便进行微调。
需要合闸时,拉动储能操作手柄21,使合闸拉簧24储能,再按下合闸按钮,合闸阻挡组件让位于储能轴23的凸轮233,凸轮233在储能后的合闸拉簧24的带动下摆动至主轴30的合闸拐臂31,并带动合闸拐臂31摆动,合闸拐臂31的摆动带动传动杆驱动拐臂33和分闸拐臂32摆动,进而向传动杆的第二端方向推动传动杆12,实现极柱的合闸;同时,传动杆12的动作使得分闸驱动组件的分闸压簧40进行储能。需要分闸时,按下分闸按钮,分闸阻挡组件让位于主轴30的分闸拐臂32,分闸压簧40失去阻力向传动杆的第一端方向推动传动杆12,实现极柱的分闸。其具有结构简单,分闸、合闸操作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
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固定电连接一动导电杆,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下出线座,所述动导电杆与下出线座形成滑动电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端进行动作时,带动动导电杆同时动作,动导电杆与下出线座形成滑动电连接替代现有技术中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与软导体的直接连接,后续在引出电路部分可直接采用硬质的铜排与下出线座刚性电连接即可实现,结构稳定,装配简便,且成本低。
同时,将极柱设置在槽钢上,由槽钢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槽钢旋转,槽钢的旋转带动极柱翻转,使极柱在连接外界电源端与用电端的工作状态与脱离的收纳状态之间切换,实现隔离开关的功能,省去隔离开关及相关器件,缩小装配体积,简化装配。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断路器,包括安装框架以及设置在安装框架上的极柱和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槽钢、传动杆、分合闸驱动机构以及槽钢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槽钢可转动设置于安装框架上,所述极柱固定在槽钢上,槽钢旋转驱动机构驱动槽钢旋转;
所述极柱包括:绝缘壳体、真空灭弧室、绝缘拉杆及极柱动端拉杆,所述绝缘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电触头和第二电触头,所述绝缘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真空灭弧室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真空灭弧室的静端电连接第一电触头;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固定电连接一动导电杆,所述容纳腔内设有下出线座,所述动导电杆与下出线座形成滑动电连接,所述容纳腔内还设有连接铜排,所述连接铜排的一端电连接下出线座,另一端延伸至与第二电触头电连接;
所述绝缘壳体上还设有传动杠杆,所述极柱动端拉杆设置在容纳腔内,极柱动端拉杆的第一端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其第二端延伸至下端开口连接传动杠杆的第一力臂,所述绝缘拉杆连接传动杠杆的第二力臂;
所述传动杆设置在槽钢内,所述传动杆传动件驱动连接极柱的绝缘拉杆,所述分合闸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传动杆,以驱动该传动杆沿其轴向方向往返移动,传动杆的往返移动通过传动件推/拉所述绝缘拉杆,进而实现极柱合闸/分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导电杆通过触指弹簧与下出线座形成滑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出线座为中空筒形结构,所述动导电杆可滑动套设于下出线座内,所述动导电杆与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固定电连接的接触面为锥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设有一连接孔,所述动导电杆设有一对应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的连接孔的让位孔,所述极柱动端拉杆穿过动导电杆的让位孔固定连接至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的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极柱动端拉杆还连接有超程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程弹性件为超程碟簧,所述极柱动端拉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具有安装槽的安装壳体、槽盖及抵触连接件,所述超程碟簧设置在安装壳体的安装槽内,所述抵触连接件具有一抵触部及连接部,所述抵触连接件的抵触部抵触于超程碟簧上,所述槽盖盖合于安装壳体上,所述抵触连接件的抵触部被夹持于超程碟簧与槽盖之间,所述抵触连接件的连接部延伸至槽盖外,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连接抵触连接件的连接部,第二端连接传动杠杆的第一力臂;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动端,第二端连接安装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闸驱动机构包括主轴、合闸驱动组件及分闸驱动组件;
所述主轴上固定设有传动杆驱动拐臂、合闸拐臂及分闸拐臂,所述传动杆驱动拐臂通过一传动角板连接传动杆的第一端;
所述合闸驱动组件包括储能操作手柄、储能轴、合闸拉簧、合闸阻挡组件及合闸按钮,所述储能轴上设有凸轮及拉簧拐臂,所述储能操作手柄驱动连接储能轴,所述合闸拉簧的一端被固定设置,另一端连接拉簧拐臂上,储能操作手柄驱动储能轴转动,进而通过拉簧拐臂拉伸合闸拉簧进行储能;所述储能轴的凸轮被限制于合闸阻挡组件上,所述合闸按钮驱动连接合闸阻挡组件,合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合闸阻挡组件让位于储能轴的凸轮,所述凸轮在储能后的合闸拉簧的带动下摆动至主轴的合闸拐臂,并带动合闸拐臂摆动,合闸拐臂的摆动带动传动杆驱动拐臂和分闸拐臂摆动,进而向传动杆的第二端方向推动传动杆,传动杆通过传动件驱动绝缘拉杆,实现极柱的合闸;
所述分闸驱动组件包括:分闸压簧、分闸阻挡组件及分闸按钮,所述分闸压簧设置在传动杆的第二端,所述合闸驱动组件推动传动杆,进而压缩分闸压簧,使分闸压簧储能,所述主轴的分闸拐臂在合闸状态下被限制于分闸阻挡组件上,使得主轴无法转动,进而限制传动杆,所述分闸按钮驱动连接分闸阻挡组件,分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分闸阻挡组件让位于主轴的分闸拐臂,分闸压簧向传动杆的第一端方向推动传动杆,实现极柱的分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闸阻挡组件包括:合闸脱扣半轴及合闸掣子,所述合闸按钮驱动连接合闸脱扣半轴,所述合闸掣子抵靠于合闸脱扣半轴上并对应所述储能轴的凸轮,所述凸轮被抵靠于合闸脱扣半轴上合闸掣子所限制,所述合闸脱扣半轴上设有让位缺口,所述合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合闸脱扣半轴转动,使得让位缺口对应合闸掣子,合闸掣子从该让位缺口处脱离合闸脱扣半轴,所述储能轴的凸轮失去合闸掣子的限制,并在储能后的合闸拉簧的带动下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闸阻挡组件包括:分闸脱扣半轴、分闸掣子及分闸脱扣拨板,所述分闸按钮驱动连接分闸脱扣半轴,所述分闸掣子和分闸脱扣拨板均设置在同一转轴上,所述分闸掣子固定在转轴,所述转轴还以分闸掣子反向设有一连接拐臂,所述分闸脱扣拨板枢接于连接拐臂上,所述分闸掣子抵靠于分闸脱扣半轴上,所述主轴的分闸拐臂在合闸状态下被抵触限制于分闸脱扣拨板的端部,所述分闸脱扣半轴上设有让位缺口,所述分闸按钮的按压驱动分闸脱扣半轴转动,使得让位缺口对应分闸掣子,使该分闸掣子失去分闸脱扣半轴的限制,进而让位于主轴的分闸拐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槽钢旋转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及槽钢旋转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槽钢旋转传动组件驱动连接槽钢,所述槽钢旋转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轴、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丝杆、丝杆螺母及旋转拨叉,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主动轴,所述主动锥齿轮设置在主动轴上,所述从动锥齿轮设置在丝杆上并与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丝杆螺母设置在丝杆上,所述旋转拨叉设置在丝杆螺母与槽钢之间。
CN201821511480.8U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断路器 Active CN208622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1480.8U CN208622651U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1480.8U CN208622651U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2651U true CN208622651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17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11480.8U Active CN208622651U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265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9244A (zh) * 2018-09-14 2018-11-27 协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
CN112951644A (zh) * 2021-02-25 2021-06-11 星凯电气有限公司 配电柜隔离开关闭锁装置
WO2022017078A1 (zh) * 2020-07-20 2022-01-27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分闸机构及旋转开关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9244A (zh) * 2018-09-14 2018-11-27 协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
CN108899244B (zh) * 2018-09-14 2022-04-05 协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断路器
WO2022017078A1 (zh) * 2020-07-20 2022-01-27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分闸机构及旋转开关
CN112951644A (zh) * 2021-02-25 2021-06-11 星凯电气有限公司 配电柜隔离开关闭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9244A (zh) 一种断路器
CN208622651U (zh) 一种断路器
CN205195128U (zh) 一种空气绝缘双电源环网柜
CN101533736A (zh) 小型化真空负荷开关或真空断路器用弹簧操作机构
CN201788844U (zh) 断路器的驱动操作装置
CN204792595U (zh) 一种永磁真空断路器开关
CN108695082B (zh) 储能传动机构及使用该储能传动机构的旋转式开关操作装置
CN103531378B (zh) 组合开关
CN107968002A (zh) 一种永磁真空有载调压分接开关
CN201898081U (zh) 真空开关用弹簧操作机构
CN208240516U (zh) 一种永磁真空有载调压分接开关
CN203312081U (zh) 带隔离开关联动的真空负荷开关
CN201298463Y (zh) 一种断路器的驱动结构
CN105375380B (zh) 一种空气绝缘双电源环网柜
CN2343664Y (zh) 真空断路器触头弹簧压力装置
CN101834088B (zh) 一种超高压隔离用真空灭弧装置
CN205542450U (zh) 一种双电源快速操作机构
CN208580695U (zh) 一种断路器控制装置
CN201229887Y (zh) 防过热刀闸
CN201387840Y (zh) 小型化真空负荷开关或真空断路器用弹簧操作机构
CN219144061U (zh)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分合闸机构
CN218215124U (zh) 一种高耐性双功能复合隔离真空断路器
KR200377715Y1 (ko) 큐비클 타입 sf6 가스 배전반 차단부와 진공 차단기의연결장치
CN101004985A (zh) 一种隔离真空断路器
CN116504575B (zh) 一种隔离开关多重顺序导通的户外智能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