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20643U - 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20643U
CN208620643U CN201821032886.8U CN201821032886U CN208620643U CN 208620643 U CN208620643 U CN 208620643U CN 201821032886 U CN201821032886 U CN 201821032886U CN 208620643 U CN208620643 U CN 208620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valve
water
connecting tub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28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冶青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0328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20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20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206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和太阳能热水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前者包括阀体、连通管、出水管、差位管、调节轴和齿条,阀体的下部左侧设有第一接口,阀体的上部左侧设有第二接口,阀体上设有能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通道,连通管的下部安装于第二接口内;后者包括存水容器、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开关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太阳能热水设备。本实用新型可将存水容器内的水与大气压连通,确保排水时水流正常输出;当调节口封堵时,可使得存水容器内的水从高于出水管的位置排出,当调节口打开时,可便于将存水容器内的水从低位排出,热水系统能实现水流的双向流通,具有太阳能和电能的双重热水方式。

Description

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和太阳能热水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水系统在安装完成后,大都只能进行水流的单向流通,而且存水容器内的水无法在停水时取出使用,存在仅能单向流通,使用不便,停水时水箱有水也无法取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热水系统存在的仅能单向流通,使用不便,停水时水箱有水也无法取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包括阀体、连通管、出水管、差位管、调节轴和齿条,阀体的下部左侧设有第一接口,阀体的上部左侧设有第二接口,阀体上设有能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通道,连通管的下部安装于第二接口内;阀体的右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上下贯通的差位通道,差位通道的上端称为上差位接口,差位通道的下端称为下差位接口,出水管的下部安装于上差位接口内,出水管的上端低于连通管的上端,出水管的管壁下部设有能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水口,排水口位于阀体上方,出水管的下部内侧套装有位于差位通道内且能封堵排水口的差位管,差位管上设有能与其内腔相通的调节口,调节口位于排水口下方且能在差位管上行时与排水口连通,差位管的顶端高于排水口,差位管顶端与排水口之间的间距大于调节口的高度,阀体的右部安装有能旋转的调节轴,调节轴的左端穿入差位通道内并固定有调节齿轮,差位管的下端固定有能与调节齿轮啮合在一起且能上下移动的齿条。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齿条可为中位板,中位板的上部与差位管的下端中部固定在一起,中位板的中部设有左右贯通的矩形孔,调节齿轮位于矩形孔之间,矩形孔后侧面的前部或矩形孔前侧面的后部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有能与调节齿轮啮合在一起的配合齿。
上述对应调节轴位置的阀体外侧可设有套装在调节轴外侧的安装座,安装座与调节轴之间设有密封圈。
上述调节轴与安装座之间可设有能防止调节轴左右移动的限位部件,限位部件为环形压盖,安装座内设有套装在调节轴外侧的第一环台,调节轴外侧设有套装在安装座内的第二环台,第二环台位于第一环台的右侧,调节轴的右部外侧套装有环形压盖,环形压盖的左端面抵在第二环台右侧,且环形压盖与安装座固定安装在一起。
上述调节轴的右端可固定有能与之同步旋转的操作旋钮。
上述第一接口处可通过连接管安装有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使用套管式孔口差位阀的双流向热水系统,包括存水容器、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开关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太阳能热水设备、第一用水阀、第一三通接头、泄压阀、第一启闭阀、第二三通接头、第二启闭阀和出水部件,开关阀、第一用水阀、泄压阀、第一启闭阀和第二启闭阀均设有两个接口;存水容器底部设有均能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安装于第一连通孔处;阀体的上部安装于第一连通孔内,连通管和出水管均位于存水容器内,连通管的顶端不低于存水容器的最高水位线,排水口位于存水容器内且位于存水容器的底部,第一接口处通过连接管安装有开关阀;第一三通阀的其一接口与第二三通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三通阀的其二接口与下差位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三通阀的其三接口与太阳能热水设备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三通阀的其二接口与第一用水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用水阀的其二接口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出水部件;第二三通阀的其三接口与第一三通接头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三通接头的其二接口与第二连通孔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联有泄压阀,第一三通接头的其三接口与第一启闭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启闭阀的其二接口与第二三通接头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三通接头的其二接口与第二启闭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启闭阀的其二接口与与太阳能热水设备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三通接头的其三接口上安装有水源连接管。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存水容器可为能通过供电对其内腔的水进行加热的电热水箱。
上述第一三通阀与太阳能热水设备之间可通过连接管串联有第三三通接头,第三三通接头的其一接口与第一三通阀的其三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三三通接头的其二接口与太阳能热水设备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三三通接头的其三接口上安装有放水阀。
上述太阳能热水设备与第二启闭阀之间可通过连接管串联有第四三通接头,第二启闭阀的其二接口与第四三通接头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四三通接头的其二接口与太阳能热水设备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四三通接头的其三接口上安装有排水阀。
上述还可包括分水接头和增配用水阀,分水接头上设有至少有三个接口,增配用水阀上设有两个接口,第二三通阀与第一用水阀之间串联有分水接头,分水接头的其一接口与第二三通阀的其三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分水接头的其二接口与第一用水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增配用水阀的数量与分水接头的剩余接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分水接头的剩余接口分别与相应的各个增配用水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每个增配用水阀的其二接口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出水部件。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构思巧妙,通过设置连通管和连接通道可实现对存水容器的溢流,便于用户掌握注水时间,同时在用户需要将存水容器内的水排出时,可与大气压连通,确保水流正常输出;设置调节齿轮和齿条可使差位管能相对出水管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调节口的封堵和打开,当调节口封堵时,可使得存水容器内的水从高于出水管的位置排出,尤其适用于将本实施例与电热水器的组合,由于电热水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注入凉水使热水排出,而凉水注入的位置通常位于电热水器的底部且更接近调节口,此时若调节口打开,凉水将会直接从调节口排出,无法满足用户的热水取用需求,因此,在此情况下使调节口封堵即可确保热水从出水管排出;当调节口打开时,可便于将存水容器内的水从低位排出,使得用户能将存水容器内的水完全排空,将套管式孔口差位阀用于热水系统能实现水流的双向流通,可使其具有太阳能和电能的双重热水方式,便于用户的不同需求,且在停水时用户依然能将水箱内的水取出使用,解决用户的不时之需。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阀体,2为连通管,3为出水管,4为差位管,5为调节轴,6为齿条,7为连接通道,8为差位通道,9为排水口,10为调节口,11为调节齿轮,12为矩形孔,13为配合齿,14为安装座,15为操作旋钮,16为开关阀,17为存水容器,18为第一三通阀,19为第二三通阀,20为太阳能热水设备,21为第一用水阀,22为第一三通接头,23为泄压阀,24为第一启闭阀,25为第二启闭阀,26为第一连通孔,27为第二连通孔,28为出水部件,29为第二三通接头,30为水源连接管,31为第三三通接头,32为放水阀,33为第四三通接头,34为排水阀,35为分水接头,36为增配用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一种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包括阀体1、连通管2、出水管3、差位管4、调节轴5和齿条6,阀体1的下部左侧设有第一接口,阀体1的上部左侧设有第二接口,阀体1上设有能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通道7,连通管2的下部安装于第二接口内;阀体1的右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上下贯通的差位通道8,差位通道8的上端称为上差位接口,差位通道8的下端称为下差位接口,出水管3的下部安装于上差位接口内,出水管3的上端低于连通管2的上端,出水管3的管壁下部设有能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水口9,排水口9位于阀体1上方,出水管3的下部内侧套装有位于差位通道8内且能封堵排水口9的差位管4,差位管4上设有能与其内腔相通的调节口10,调节口10位于排水口9下方且能在差位管4上行时与排水口9连通,差位管4的顶端高于排水口9,差位管4顶端与排水口9之间的间距大于调节口10的高度,阀体1的右部安装有能旋转的调节轴5,调节轴5的左端穿入差位通道8内并固定有调节齿轮11,差位管4的下端固定有能与调节齿轮11啮合在一起且能上下移动的齿条6。本实施例可用于与现有公知的存水容器17的连接,尤其是封闭的存水容器17,且存水容器17上至少应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安装孔,在使用过程中,可先将本实施例安装于安装孔处,使连通管2和出水管3均位于存水容器17内,并使连通管2的顶端不低于存水容器17的最高水位线,排水口9位于存水容器17内且位于存水容器17的底部,然后可在第一接口处安装现有公知的开关阀16,之后可向存水容器17内注水,具体为:先打开开关阀16,通过下差位接口、差位通道8和出水管3向存水容器17内注水直至有水从开关阀16处流出,然后可停止注水,待开关阀16处无水流出时,将开关阀16关闭,完成注水过程;当需要将存水容器17内的水排出时,可打开开关阀16,使得存水容器17能与外界大气压连通,在此条件下,当存水容器17内水位线高于出水管3时,存水容器17内的水可直接通过出水管3和差位通道8由下差位接口处排出,当存水容器17内的水位线低于出水管3顶面或与出水管3顶面平齐时,可通过现有公知的工具旋转调节轴5使其带动调节齿轮11旋转,并使齿条6带动差位管4上行至调节口10与排水口9连通,此时可使得存水容器17内的水经过排水口9、调节口10、差位管4并由下差位接口排出。本实施例结构合理,构思巧妙,通过设置连通管2和连接通道7可实现对存水容器17的溢流,便于用户掌握注水时间,同时在用户需要将存水容器17内的水排出时,可与大气压连通,确保水流正常输出;设置调节齿轮11和齿条6可使差位管4能相对出水管3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调节口10的封堵和打开,当调节口10封堵时,可使得存水容器17内的水从高于出水管3的位置排出,尤其适用于将本实施例与电热水器的组合,由于电热水器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注入凉水使热水排出,而凉水注入的位置通常位于电热水器的底部且更接近调节口10,此时若调节口10打开,凉水将会直接从调节口10排出,无法满足用户的热水取用需求,因此,在此情况下使调节口10封堵即可确保热水从出水管3排出;当调节口10打开时,可便于将存水容器17内的水从低位排出,使得用户能将存水容器17内的水完全排空,由此可使得使用本实施例的热水系统能实现双向流通,且在停水时用户依然能将水箱内的水取出使用。根据需求,调节轴5与调节齿轮11可一体设置或固定安装在一起;差位管4的顶端可低于出水管3的高度;连通管2、出水管3和差位管4截面可为现有形状,如圆形管或方形管等。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齿条6为中位板,中位板的上部与差位管4的下端中部固定在一起,中位板的中部设有左右贯通的矩形孔12,调节齿轮11位于矩形孔12之间,矩形孔12后侧面的前部或矩形孔12前侧面的后部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有能与调节齿轮11啮合在一起的配合齿13。由此可通过配合齿13的设置使中位板能随着调节齿轮11的旋转上下移动,矩形孔12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可对中位板的上下位移起到限位,避免两者出现滑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根据需求,调节齿轮11在矩形孔12之内的行程应不小于排水口9与调节口10之间的间距,由此可确保差位管4能封堵或打开调节口10。
如附图1、2所示,对应调节轴5位置的阀体1外侧设有套装在调节轴5外侧的安装座14,安装座14与调节轴5之间设有密封圈。通过设置密封圈可使调节轴5与阀体1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性,防止存水容器17内的水由此处渗漏,还可对调节轴5起到限位作用,当用户将调节轴5旋转一定角度后,旋转轴能保持原位不变。
如附图1、2所示,调节轴5与安装座14之间设有能防止调节轴5左右移动的限位部件,限位部件为环形压盖,安装座14内设有套装在调节轴5外侧的第一环台,调节轴5外侧设有套装在安装座14内的第二环台,第二环台位于第一环台的右侧,调节轴5的右部外侧套装有环形压盖,环形压盖的左端面抵在第二环台右侧,且环形压盖与安装座14固定安装在一起。由此可通过环形压盖配合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实现对调节轴5的左右移动的限位,确保调节齿轮11能与齿条6配合;根据需求,限位部件还可采用其他现有公知技术,如孔用挡圈等;第一环台可与安装座14一体设置,第二环台可与调节轴5一体设置。
如附图1、2所示,调节轴5的右端固定有能与之同步旋转的操作旋钮15。由此可便于用户通过操作旋钮15控制调节轴5的旋转。根据需求,阀体1外侧可设有能与操作旋钮15对应的刻度盘,由此可使用户能直观的看到调节的档位,更加方便省力。
如附图1、2所示,第一接口处通过连接管安装有开关阀16。由此可使用户无需额外配置,使用更加方便省力,开关阀16在开启时可在水箱注满水后由此溢出,也可在需要从下差位接口排水时连通存水容器17的内外压力,开关阀16在关闭时可避免存水容器17与外界连通,从而对存水容器17内的水起到保温作用。
实施例二:如附图1、2、3所示,一种使用套管式孔口差位阀的双流向热水系统,包括存水容器17、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开关阀16、第一三通阀18、第二三通阀19、太阳能热水设备20、第一用水阀21、第一三通接头22、泄压阀23、第一启闭阀24、第二三通接头29、第二启闭阀25和出水部件28,开关阀16、第一用水阀21、泄压阀23、第一启闭阀24和第二启闭阀25均设有两个接口;存水容器17底部设有均能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一连通孔26和第二连通孔27,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安装于第一连通孔26处;阀体1的上部安装于第一连通孔26内,连通管2和出水管3均位于存水容器17内,连通管2的顶端不低于存水容器17的最高水位线,排水口9位于存水容器17内且位于存水容器17的底部,第一接口处通过连接管安装有开关阀16;第一三通阀18的其一接口与第二三通阀19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三通阀18的其二接口与下差位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三通阀18的其三接口与太阳能热水设备20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三通阀19的其二接口与第一用水阀21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用水阀21的其二接口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出水部件28;第二三通阀19的其三接口与第一三通接头22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三通接头22的其二接口与第二连通孔27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联有泄压阀23,第一三通接头22的其三接口与第一启闭阀24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启闭阀24的其二接口与第二三通接头29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三通接头29的其二接口与第二启闭阀25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启闭阀25的其二接口与与太阳能热水设备20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三通接头29的其三接口上安装有水源连接管30。根据需求,水源连接管30上可串联有双口总控阀,由此可通过双口总控阀的启闭控制水源的注水与中断;太阳能热水设备20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720521546.0中公开的两用式太阳能热水装置或其它现有公知的太阳能太阳能热水设备20等;泄压阀23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存水容器17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保温水箱等。使用过程中,可将水源连接管30接入现有水源,当采用太阳能热水设备20进行热水作业时,关闭第一启闭阀24并开启第二启闭阀25,此时水源可经过第二三通接头29、第二启闭阀25注入太阳能热水设备20中,经太阳能热水设备20加热后通过第一三通阀18和套管式孔口差位阀进入存水容器17内,之后用户可通过第二三通阀19、第一用水阀21和出水部件28取用存水容器17内的水;当太阳能热水设备20无法正常提供热水时,用户可采用现有公知的加热方式对存水容器17内的水进行加热和取用,具体为:先关闭第二启闭阀25并开启第一启闭阀24,此时水源可经过第二三通接头29、第一启闭阀24、第一三通接头22、泄压阀23后注入存水容器17内,采用现有公知的加热方式对存水容器17内的水进行加热即可,如电加热等,在此方式下存水容器17内热水的取用可与采用太阳能热水设备20进行热水作业的取用操作相同;第一启闭阀24和第二启闭阀25均可作为安全阀,此时可便于用户在支管出现渗漏时及时关闭管串;由此可通过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实现双流向热水系统的水流双向变换,从而便于用户选择适合的热水方式。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双流向热水系统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3所示,存水容器17为能通过供电对其内腔的水进行加热的电热水箱。由此可使本实施例能集电加热和太阳能加热为一体,便于用户选择适合的热水方式,尤其是用户在遇到多日连阴雨天气且太阳能加热设备无法满足用户用热水需求时,可通过电热水箱对水进行加热。根据需求,电热水箱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电热水器等。
如附图3所示,第一三通阀18与太阳能热水设备20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联有第三三通接头31,第三三通接头31的其一接口与第一三通阀18的其三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三三通接头31的其二接口与太阳能热水设备20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三三通接头31的其三接口上安装有放水阀32。由此可通过放水阀32将热水直接由此处放出,将放水阀32打开后,可实现热水即热即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将放水阀32关闭后,可将太阳能热水设备20内的热水存入存水容器17内进行保温,便于用户随时取用。
如附图3所示,太阳能热水设备20与第二启闭阀25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联有第四三通接头33,第二启闭阀25的其二接口与第四三通接头33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四三通接头33的其二接口与太阳能热水设备20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四三通接头33的其三接口上安装有排水阀34。通过排水阀34的设置可在检修时,由排水阀34直接将太阳能热水设备20内的水排出,具体为:关闭第二启闭阀25,同时将放水阀32和排水阀34打开,此时太阳能热水设备20可通过放水阀32与外部大气压连通,可由排水阀34将太阳能热水设备20内的水全部排出;另外,还可通过调节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使调节口10和排水口9连通,此时还可由排水阀34将存水容器17内的水全部排出。
如附图3所示,还包括分水接头35和增配用水阀36,分水接头35上设有至少有三个接口,增配用水阀36上设有两个接口,第二三通阀19与第一用水阀21之间串联有分水接头35,分水接头35的其一接口与第二三通阀19的其三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分水接头35的其二接口与第一用水阀21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增配用水阀36的数量与分水接头35的剩余接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分水接头35的剩余接口分别与相应的各个增配用水阀36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每个增配用水阀36的其二接口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出水部件28。由此可通过分水接头35将由第二三通的其三接口流出的水分别用于不同的出水部件28。根据需求,分水接头35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三通接头、四通接头等;出水部件28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花洒、用水管等,当出水部件28为用水管时,其可与相应的第一用水阀21或增配用水阀36组合形成现有公知的水龙头。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连通管、出水管、差位管、调节轴和齿条,阀体的下部左侧设有第一接口,阀体的上部左侧设有第二接口,阀体上设有能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连接通道,连通管的下部安装于第二接口内;阀体的右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上下贯通的差位通道,差位通道的上端称为上差位接口,差位通道的下端称为下差位接口,出水管的下部安装于上差位接口内,出水管的上端低于连通管的上端,出水管的管壁下部设有能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水口,排水口位于阀体上方,出水管的下部内侧套装有位于差位通道内且能封堵排水口的差位管,差位管上设有能与其内腔相通的调节口,调节口位于排水口下方且能在差位管上行时与排水口连通,差位管的顶端高于排水口,差位管顶端与排水口之间的间距大于调节口的高度,阀体的右部安装有能旋转的调节轴,调节轴的左端穿入差位通道内并固定有调节齿轮,差位管的下端固定有能与调节齿轮啮合在一起且能上下移动的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其特征在于齿条为中位板,中位板的上部与差位管的下端中部固定在一起,中位板的中部设有左右贯通的矩形孔,调节齿轮位于矩形孔之间,矩形孔后侧面的前部或矩形孔前侧面的后部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有能与调节齿轮啮合在一起的配合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其特征在于对应调节轴位置的阀体外侧设有套装在调节轴外侧的安装座,安装座与调节轴之间设有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其特征在于调节轴与安装座之间设有能防止调节轴左右移动的限位部件,限位部件为环形压盖,安装座内设有套装在调节轴外侧的第一环台,调节轴外侧设有套装在安装座内的第二环台,第二环台位于第一环台的右侧,调节轴的右部外侧套装有环形压盖,环形压盖的左端面抵在第二环台右侧,且环形压盖与安装座固定安装在一起;或/和,调节轴的右端固定有能与之同步旋转的操作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其特征在于第一接口处通过连接管安装有开关阀。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套管式孔口差位阀的双流向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存水容器、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开关阀、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太阳能热水设备、第一用水阀、第一三通接头、泄压阀、第一启闭阀、第二三通接头、第二启闭阀和出水部件,开关阀、第一用水阀、泄压阀、第一启闭阀和第二启闭阀均设有两个接口;存水容器底部设有均能与其内腔相通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套管式孔口差位阀安装于第一连通孔处;阀体的上部安装于第一连通孔内,连通管和出水管均位于存水容器内,连通管的顶端不低于存水容器的最高水位线,排水口位于存水容器内且位于存水容器的底部,第一接口处通过连接管安装有开关阀;第一三通阀的其一接口与第二三通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三通阀的其二接口与下差位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三通阀的其三接口与太阳能热水设备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三通阀的其二接口与第一用水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用水阀的其二接口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出水部件;第二三通阀的其三接口与第一三通接头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三通接头的其二接口与第二连通孔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联有泄压阀,第一三通接头的其三接口与第一启闭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一启闭阀的其二接口与第二三通接头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三通接头的其二接口与第二启闭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启闭阀的其二接口与太阳能热水设备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二三通接头的其三接口上安装有水源连接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流向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存水容器为能通过供电对其内腔的水进行加热的电热水箱。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双流向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三通阀与太阳能热水设备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联有第三三通接头,第三三通接头的其一接口与第一三通阀的其三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三三通接头的其二接口与太阳能热水设备的出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三三通接头的其三接口上安装有放水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流向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热水设备与第二启闭阀之间通过连接管串联有第四三通接头,第二启闭阀的其二接口与第四三通接头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四三通接头的其二接口与太阳能热水设备的进水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第四三通接头的其三接口上安装有排水阀。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9所述的双流向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水接头和增配用水阀,分水接头上设有至少有三个接口,增配用水阀上设有两个接口,第二三通阀与第一用水阀之间串联有分水接头,分水接头的其一接口与第二三通阀的其三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分水接头的其二接口与第一用水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增配用水阀的数量与分水接头的剩余接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分水接头的剩余接口分别与相应的各个增配用水阀的其一接口通过连接管连接在一起,每个增配用水阀的其二接口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有出水部件。
CN201821032886.8U 2018-07-02 2018-07-02 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20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2886.8U CN208620643U (zh) 2018-07-02 2018-07-02 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2886.8U CN208620643U (zh) 2018-07-02 2018-07-02 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20643U true CN208620643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04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288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20643U (zh) 2018-07-02 2018-07-02 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20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2598B (zh) 温控式自动节能混水阀
CN208620643U (zh) 套管式孔口差位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
CN202139665U (zh) 自闭式节水装置及便器
CN102094995B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恒温节水节能混水阀
CN105972843B (zh) 一种防冻快速出热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回路
CN208620617U (zh) 高低位排水阀与双流向热水系统
CN208620642U (zh) 太阳能集热设备与太阳能过水热热水系统
CN213399326U (zh) 一种基于plc的温度控制节水装置
CN112413164A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压力自动关水上水阀
CN203564101U (zh) 一种管线式饮水装置
CN101303163B (zh) 一种管道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0968736Y (zh) 太阳能热水器节能节水室内储水箱
CN211041425U (zh) 一种节水淋浴控制装置
CN2924207Y (zh) 智能电动三通流量分配阀
CN206131486U (zh) 防冻太阳能热水器蓄水箱及改造的防冻太阳能热水器蓄水箱
CN201391627Y (zh) 防冻式全自动自来水开关及塑料储水缸
CN102393086A (zh) 一体化承压抗冻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CN201074917Y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注水自动防溢装置
CN220397876U (zh) 一种热水器上下水管自动手动一体化排空装置
CN103912910B (zh) 一种居室独立供暖供热水一体化装置
CN213640550U (zh) 一种带双进水管式水罐的饮水机
CN219118281U (zh) 一种自动洗车机冬季防冻的双泵供水系统
CN204006755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上水装置
CN205715792U (zh) 一种上水能定时自动关闭的太阳能混水阀
CN201391992Y (zh) 分量贮水式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