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9304U - 充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充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9304U
CN208619304U CN201820759311.XU CN201820759311U CN208619304U CN 208619304 U CN208619304 U CN 208619304U CN 201820759311 U CN201820759311 U CN 201820759311U CN 208619304 U CN208619304 U CN 208619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aperture
charging system
accommodating cavity
air charging
regula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93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usiness Treasur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usiness Treasur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usiness Treasur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usiness Treasure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593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9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9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9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气装置,其包括基座及第一控制阀,所述基座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入气口及第一充气孔,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调节件及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充气孔处以对所述充气孔密封;所述调节件呈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调节件设有阻挡部,所述调节件调整位置时可驱动所述阻挡部打开或封堵所述第一充气孔,以使所述第一充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或呈密封地隔断。本实用新型充气装置可对气道进行选择性充气,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对多气道进行选择性充气的充气装置。

Description

充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对气道进行选择性充气的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许多充气产品,如充气玩具、游泳圈、充气枕头、充气床垫等,在不使用时都会将气放空,以减小体积,方便携带。而在需要使用时,就需要对产品进行充气,最原始的充气方式是人工吹气,但是这样费时费力,同时也不卫生。如果使用打气筒等工具来充气则会省时省力,但是携带打气筒等工具又比较麻烦,为了能够便捷地进行充气,市面上出现了装设在充气产品上的充气装置,这种装置包括气阀及气囊,通过压缩气囊即可对产品充气,通过按压气阀即可对产品进行放气,使用还是比较方便的。然而,现有的充气装置的气囊及气阀没有安全模式,在使产品使用的过程中容易被意外按压,造成意外充气或意外放气,从而导致因过度充气而发生爆炸的危险,或者导致因频繁意外放气而影响使用体验。
另外,现有的充气装置都是一对一设置的,即一个被充气气袋对应一个充气装置,随着充气产品的样式多元化、功能多样化以及充气产品内部结构的复杂化,未来一个充气产品可能存在多个相互独立的充气气袋,如果仍然以现有的模式进行配置,那么,一个充气产品上就会配有多个充气装置,这样将会导致充气产品体积过大,影响外观、操作烦琐,充放气不便,严重影响充气产品的使用体验。
因此,需要一种可对气道进行选择性充气的充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气道进行选择性充气的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多气道进行选择性充气的充气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气装置包括基座及第一控制阀,所述基座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入气口及第一充气孔,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调节件及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充气孔处对所述充气孔密封;所述调节件呈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调节件设有阻挡部,所述调节件调整位置时可驱动所述阻挡部打开或封堵所述第一充气孔,以使所述第一充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或呈密封地隔断。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调节件呈位置可调整地地设置于所述基座内,并在所述基座上设置充气孔,在所述调节件上设置阻挡部,因此,通过操作所述调节件,以调整所述阻挡部的位置,可以使所述阻挡部选择性地与所述充气孔对准,当所述阻挡部不与所述充气孔对准时,充气孔与容置腔即可相互连通,从而可以从所述入气口处对充气孔方向进行充气。当所述阻挡部与充气孔对准时,充气孔与容置腔之间被密封地阻隔,从而无法从所述入气口处对充气孔方向进行充气,达到锁定充气产品当前的气量的目的,防止充气产品被意外按压而意外充气,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较佳地,所述调节件呈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控制阀还包括第二密封装置,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放气口,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放气口处对所述第一放气口单向密封。
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阀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气口处,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节件连接并驱动所述调节件。设置所述操作件,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所述调节件进行操作,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具体地,所述操作件呈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气口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固定于所述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打开,以使所述第一充气孔与所述第一放气口连通。
具体地,所述操作件设有一销柱,所述销柱与所述阻挡部沿所述容置腔的底面投影方向呈夹角地设置,所述操作件通过所述销柱驱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打开。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及所述销柱,操作所述操作件时,所述销柱可以驱使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使其打开,进而可以使所述充气装置具有放气的功能。
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阀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使所述操作件释放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所述复位弹簧可以在放气操作的动作消失后对所述销柱进行自动复位,从而使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自动复位,避免过度放气,实现放气可控制,气量自由调节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容置腔的内底部设有下沉区,所述第一充气孔开设于所述下沉区,所述阻挡部在所述下沉区内活动。
较佳地,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结构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相同的第二控制阀,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充气孔,所述第二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充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或呈密封地隔断。
较佳地,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入气口连通。
较佳地,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对所述充气孔单向密封,以在充气时打开所述充气孔,不充气时密封所述充气孔。
一种充气装置,包括基座及多个控制阀,所述基座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入气口及多个充气孔,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充气孔一一对应,所述控制阀包括调节件及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充气孔处以对所述充气孔密封;所述调节件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调节件设有阻挡部,所述调节件调整位置时可驱动所述阻挡部打开或封堵与其对应的所述充气孔,以使所述充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或呈密封地隔断。
较佳地,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对所述充气孔单向密封,以在充气时打开所述充气孔,不充气时密封所述充气孔。
较佳地,所述调节件呈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较佳地,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入气口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装置从下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装置的内部结构安装于基座上的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装置放气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充气装置300适用于充气玩具、游泳圈、充气枕头、充气床垫等充气产品中,其包括基座31、多个控制阀及气源33,所述基座31内具有容置腔311,所述基座31设有与所述容置腔311连通的入气口312及多个充气孔及多个放气口,所述气源33与所述入气口312连通,所述气源33为气囊,每一所述充气孔与充气产品的一个气袋连通。放气口与充气孔一一对应,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充气孔一一对应,例如,所述控制阀可为第一控制阀32、第二控制阀34及第三控制阀35,所述充气孔可以为第一充气孔313、第二充气孔314及第三充气孔315,所述放气口为第一放气口317、第二放气口及第三放气口,各个充气孔排列于所述基座31,各个放气口排列于所述基座31的表面,第一控制阀32对应于第一充气孔313及第一放气口317,第二控制阀34对应于第二充气孔314及第二放气口,第三控制阀35对应于第三充气孔315及第三放气口;第一控制阀32、第二控制阀34及第三控制阀35的结构及功能是完全相同的。以下只对其中一个控制阀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
再如图4及图5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阀32包括调节件321及第一密封装置322,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设置于所述第一充气孔313处以对所述第一充气孔313单向密封,以便在充气时沿充气方向打开,不充气时关闭;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为单向阀,本实施例的第一密封装置322采用弹性密封片的形式。所述弹性密封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座31,另一端呈自由状态,在自然状态时其利用自身的弹力抵压于所述第一充气孔313的边缘将所述第一充气孔313密封,所述弹性密封片可以向进气方向打开。所述调节件321设置于所述容置腔311内且在所述容置腔311内围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地设置,所述调节件321设有阻挡部321a,所述阻挡部321a呈圆形,所述调节件321转动时可驱动所述阻挡部321a打开或封堵与所述第一充气孔313,以使所述第一充气孔313与所述容置腔311连通或呈密封地隔断。所述容置腔311的内底部设有下沉区316,所述第一充气孔313开设于所述下沉区316,所述阻挡部321a在所述下沉区316内摆动。所述下沉区316可以对所述阻挡部321a进行导向限位,使其更有利于密封所述第一充气孔313。
请再参阅图4及图5,所述第一控制阀32还包括第二密封装置323及操作件324,所述第二密封装置323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气口317处对所述第一放气口317单向密封,以在放气时打开所述第一放气口317,不放气时密封所述第一放气口317。本实施例所述第二密封装置323为弹性密封片,所述弹性密封片固定于所述操作件324并密封地抵压于所述第一放气口317的内侧边缘。所述操作件324呈周向转动且沿所述调节件321的中心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气口317处,所述操作件324的下端伸入所述容置腔311,上端伸出于所述基座31并位于所述基座31的腔体318内。所述操作件324与所述调节件321连接并驱动所述调节件321转动。所述操作件324可驱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打开,以使所述第一充气孔313与所述第一放气口317连通。可以以按压所述操作件324使其顶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进而使第一密封装置322打开的形式设置,也可以以拉动所述操作件324使其拉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进而使第一密封装置322打开的形式设置。本实施例中采用前一种形式;具体是,所述操作件324设有一销柱324a,所述销柱324a位于所述第一充气孔313的上方,所述销柱324a与所述阻挡部321a沿所述容置腔311的底面投影方向呈夹角地设置,即,所述销柱324a及所述阻挡部321a只有一者位于所述第一充气孔313的上方。按压所述操作件324,可驱动所述销柱324a顶开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以使所述第一充气孔313与所述容置腔311连通;具体是,所述操作件324设有支脚324b,所述调节件321上端开设有开孔321b,所述支脚324b滑动地插接于所述开孔321b中,所述操作件324转动时即可通过所述支脚324b驱动所述调节件321转动,按压所述操作件324时可以直接推动所述销柱324a,而不影响所述调节件321。设置所述操作件324,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所述调节件321进行转动,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另外,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密封装置323及所述销柱324a,在按压所述操作件324时,所述销柱324a可以顶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使其打开,进而可以使所述充气装置300具有放气的功能。所述第一控制阀32还包括复位弹簧325,所述复位弹簧325使所述销柱324a离开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所述复位弹簧325为压缩弹簧,其套接于所述操作件324外并位于所述基座31的腔体318内,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顶于所述操作件324的上端边缘,另一端抵顶于所述的腔体318的内底面。所述复位弹簧325可以在放气操作的动作消失后对所述销柱324a进行自动复位,从而使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自动复位,避免过度放气,实现放气可控制,气量自由调节的目的。
另外,所述基座3111的表面设置有对应的标识,指示当前的充气孔的开关情况,只需要根据标识打到对应的位置即可。
综合上述并结合图5及图6,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充气装置3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在充气前,先确定需要对哪个充气孔进行充气,如需要对第一充气孔313进行充气,只需要操作所述第一控制阀32即可,并将其余的控制阀打到关闭的状态。对于第一控制阀32,先拧动所述操作件324,通过所述支脚324b带动所述调节件321,使所述调节件321转动带动所述阻挡部321a转动,当操作件324转动到打开的标识的位置时,所述阻挡部321a水平转动并完全离开所述第一充气孔313,这时,所述第一充气孔313的一侧与所述容置腔311连通,同时,所述操作件324同时带动所述销柱324a转动到所述第一充气孔313的上方。此时,外部压力按压所述气囊,气囊内部被压缩,气体从所述气囊通过所述入气口312、容置腔311及进入充气孔,由于所述容置腔311中的气压增大,大于的充气产品的气袋内的气压,因此,气体推开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进入到充气产品的气袋内,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密封装置323紧闭,实现第一次充气。然后,撤去外部压力,所述气囊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开始回复原型,这时,气囊内部的压力小于外界的气压,外界的气压将所述第二密封装置323推开,从而通过第一放气口317进入到容置腔311;再从容置腔311进入到气囊内部,使气囊恢复原型。之后,可以继续按压所述气囊进行第二次充气,重复上述动作即可连续地对充气产品的气袋进行充气。
当对连接于当前的充气孔的充气产品的气袋进行放气时,只需要按压所述操作件324,使所述操作件324相对所述调节件321向下移动,这时,所述操作件324带动所述第二密封装置323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密封装置323脱离所述第一放气口317内侧的边缘,此时,所述第一放气口317通过间隙与所述容置腔311连通。与此同时,所述销柱324a随所述操作件324向下移动,并通过所述充气孔而顶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使所述第一密封装置322打开,这时所述充气孔、容置腔311、间隙及第一放气口317即连通,充气产品的气袋内的高压气体即可从所述第一放气口317放出。
当需要对连接于第二充气孔314或第三充气孔315的气袋进行充气或放气时,只需要操作与第二充气孔314或第三充气孔315对应的第二控制阀34或第三控制阀35即可,与上述的充气及放气过程是一样的,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调节件321呈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31内,并在所述基座31上设置充气孔,在所述调节件321上设置阻挡部321a,因此,通过操作转动所述调节件321,以调整所述阻挡部321a的位置,可以使所述阻挡部321a选择性地与所述充气孔对准,当所述阻挡部321a离开不与所述充气孔对准时,充气孔与容置腔311即可相互连通,从而可以从所述入气口312处对充气孔方向进行充气。当所述阻挡部321a与充气孔对准时,充气孔与容置腔311之间被密封地阻隔,从而无法从所述入气口312处对充气孔方向进行充气,达到锁定充气产品当前的气量的目的,防止充气产品被意外按压而意外充气或放气,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另外,由于所述第一控制阀32、第二控制阀34及第三控制阀35设置于同一个容置腔311内,因此,可以对一个或同时多个充气产品的气袋充气,实现了一个充气装置300对多通道进行充气的目的。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及第一控制阀,所述基座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入气口及第一充气孔,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调节件及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充气孔处对所述充气孔密封;所述调节件呈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调节件设有阻挡部,所述调节件调整位置时可驱动所述阻挡部打开或封堵所述第一充气孔,以使所述第一充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或呈密封地隔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呈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还包括第二密封装置,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放气口,所述第二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气口处对所述第一放气口单向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气口处,所述操作件与所述调节件连接并驱动所述调节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呈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放气口处,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固定于所述操作件,所述操作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打开,以使所述第一充气孔与所述第一放气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设有一销柱,所述销柱与所述阻挡部沿所述容置腔的底面投影方向呈夹角地设置,所述操作件通过所述销柱驱动所述第一密封装置打开。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使所述操作件释放所述第一密封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内底部设有下沉区,所述第一充气孔开设于所述下沉区,所述阻挡部在所述下沉区内活动。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结构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相同的第二控制阀,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二充气孔,所述第二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充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或呈密封地隔断。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入气口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对所述充气孔单向密封,以在充气时打开所述充气孔,不充气时密封所述充气孔。
12.一种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及多个控制阀,所述基座内具有容置腔,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入气口及多个充气孔,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充气孔一一对应,所述控制阀包括调节件及第一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设置于所述充气孔处以对所述充气孔密封;所述调节件呈位置可调整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调节件设有阻挡部,所述调节件调整位置时可驱动所述阻挡部打开或封堵与其对应的所述充气孔,以使所述充气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或呈密封地隔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对所述充气孔单向密封,以在充气时打开所述充气孔,不充气时密封所述充气孔。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呈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气源,所述气源与所述入气口连通。
CN201820759311.XU 2018-05-18 2018-05-18 充气装置 Active CN208619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9311.XU CN208619304U (zh) 2018-05-18 2018-05-18 充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9311.XU CN208619304U (zh) 2018-05-18 2018-05-18 充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9304U true CN208619304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00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9311.XU Active CN208619304U (zh) 2018-05-18 2018-05-18 充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93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8932A (zh) 充气系统及充气方法
EP1876931B1 (en) Reversible inflation system
US7246394B2 (en) Inflatable product with built-in housing and switching pipe
CN107002651B (zh) 充气装置
CN101666309B (zh) 一种充泄气控制装置
CN101858356A (zh) 一种充泄气控制装置
JP2005506862A (ja) 靴底内に完全に包含される空気式膨張装置
CA2524945A1 (en) Resuscitation training manikin
JP2005521503A5 (zh)
CN108799074B (zh) 充气装置
CN208619304U (zh) 充气装置
CN207246506U (zh) 双向充放气装置
CN108661879A (zh) 微型充气装置
CN208822112U (zh) 床垫系统
CN108591546A (zh) 充气装置
CN108679274B (zh) 充气装置
TWI622727B (zh) Inflatable joint with safety device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high pressure gas cylinder
CN207213261U (zh) 气阀
CN108167495B (zh) 一种用于控制按摩气囊的记忆合金控制盒
CN108087604A (zh) 充气装置
CN108853877B (zh) 一种独立气道式体育训练充气垫
CN211023925U (zh) 一种空气波转换阀
CN208519234U (zh) 一种吹气放气阀
CN210829862U (zh) 一种带自然进气通道的气泵
CN208605323U (zh) 一种多用途简易充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