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8817U -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8817U
CN208618817U CN201821143496.8U CN201821143496U CN208618817U CN 208618817 U CN208618817 U CN 208618817U CN 201821143496 U CN201821143496 U CN 201821143496U CN 208618817 U CN208618817 U CN 208618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alloy
pattern plate
alloy pattern
roll shaft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34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建华
卢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an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Jia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Jian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Jian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434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8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8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8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包括机架、传送装置和驱动装置;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铝模板的传送通道上的至少一组辊轴组,每一组辊轴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各自可旋转地支承在机架上,第二辊轴的两端各设有一个环形凹槽;驱动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辊轴组的至少一根辊轴转动以及驱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同向转动;使得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在传送铝模板时,安装结构能够从第二辊轴上设置的环形槽中通过,避免安装结构对铝模板的传送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环形槽的设置有利于对铝模板进行定位,避免铝模板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偏斜,使铝模板始终保持规正的传送姿态。

Description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铝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其作用是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
在楼宇修建过程中,在低楼层使用完后的铝模板需要运输至高楼层使用,采用人力运输往往事倍功半。铝模板传送机采用两根辊轴夹持住铝模板向上传送,能够节省人力并提高传送效率,然而,铝模板的表面往往并不平整,尤其是在铝模板的左右两边往往会加设安装结构,以便于与其他铝模板进行连接,安装结构的形状多为板状的长条凸起结构,安装结构的存在使得辊轴不容易直接铝模板到铝模板的表面,而是容易夹持到铝模板的安装结构上,这样辊轴对铝模板的夹持不够稳定,容易导致铝模板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偏斜,此外这样在辊轴旋转时不能很好的将动力传递给铝模板,也不利于辊轴对铝模板的传送,影响铝模板的传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模板夹持定位规正、传送顺畅高效的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其中,包括机架、传送装置、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铝模板的传送通道上的至少一组辊轴组,每一组辊轴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各自可旋转地支承在机架上,第二辊轴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驱动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辊轴组的至少一根辊轴转动;控制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电连接。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设置和结构设计,使得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在传送铝模板时,安装结构能够从第二辊轴上设置的环形槽中通过,避免安装结构对铝模板的传送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环形槽的设置有利于对铝模板进行定位,避免铝模板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偏斜,使铝模板始终保持规正的传送姿态。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环形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多个环形凹槽在第二辊轴的轴向上均匀分布。
由上可见,铝模板有众多型号,各种不同型号的铝模板的安装结构间距不同,多个环形凹槽的设置使得第二辊轴能适应铝模板上有不同间距的安装结构,增大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适用范围。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铝模板传送一体机还包括除渣装置,除渣装置位于传送通道的一侧,除渣装置包括擦刷,擦刷与机架固定连接,擦刷的刷毛位于传送通道内。
由上可见,除渣装置的设置使得铝模板在传送的过程中得到清理,清理效率高,有利于节省人力;另一方面由于擦刷的刷毛本身具有挠度和韧性,因此即使铝模板上有安装结构或螺栓等局部凸起结构,擦刷也能够通过自身变形而使这些凸起结构顺利通过,不会出现擦刷阻挡铝模板传送的现象,避免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卡死和损坏,使铝模板的传送和清理作业运转顺畅高效。
进一步的方案是,同一辊轴组的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轴心距可调节,且同一辊轴组的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设有预紧装置。
由上可见,同一辊轴组的两辊轴的轴心距可调节,使得两辊轴间的空间能够允许不同厚度的铝模板通过,两辊轴间设有预紧装置,使得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能一定程度上压紧不同厚度的铝模板,从而转动传送不同厚度的铝模板,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适用范围更广。
另一个优选方案是,铝模板驱动一体机还包括滑移组件,滑移组件包括设于机架上的导轨及滑设于导轨上的滑块,第一辊轴可旋转地支承于导轨的一端,第二辊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滑块上。
由上可见,第一辊轴可转动地支承在固定的机架上,第二辊轴可转动地支承在滑动的滑块上,这样就使得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的轴间距可变化,再加上预紧装置的设置,使得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之间在不同的轴间距情况下始终存在相互靠近的预紧力,使得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在传送不同厚度的铝模板时都能够压紧铝模板从而实现对铝模板的传送。
更近一步的方案是,预紧装置包括拉簧和/或压簧,拉簧和/或压簧连接滑块和机架,压簧位于滑块的远离第一辊轴的一侧,拉簧位于滑块的靠近第一辊轴的一侧。
由上可见,在拉簧和/或压簧的作用下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始终保持相互尽可能靠拢的状态,共同夹持住铝模板,使得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在传送不同厚度的铝模板时都能够压紧铝模板从而实现对铝模板的传送。
另一个优选方案是,铝模板传送一体机还包括涂覆装置,涂覆装置位于传送通道的出口处,涂覆装置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油槽、喷油管以及可旋转地设于机架上的油辊,油槽开口朝向传送通道的出口一侧,喷油管及油辊均位于油槽的开口一侧,喷油管设有进油口和沿油辊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出油孔。
由上可见,喷油管通过出油孔向油辊喷洒油料,油辊再将油料涂覆到铝模板上,这样能够使得油辊上的油料充足并且分布均匀,进而使得油辊对铝模板涂覆的油量充足和均匀,使铝模板的全部表面都能保持适当的油量,从而使铝模板在使用时不容易被混凝土粘附,避免建筑表面出现不平整的问题,提升建筑表面的质量,也降低铝模板清理的难度。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涂覆装置还包括油泵,油泵连接油槽和喷油管的进油口。
由上可见,油泵连接油槽和喷油管的进油口,油泵将油槽中的油料泵送至喷油管中,使得喷油管能够持续向油辊喷油;此外还可以通过油泵的泵送压力调节喷油管的喷油压力,进而调节喷油管的喷油速度,便于操作人员根据使用情况自由选择合适的喷油速度。
另一个优选方案是,铝模板传送一体机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油辊转动和调节油辊的转动速度。
由上可见,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油辊转动和调节油辊的转动速度,这样可以通过调节油辊的转动速度来调节油辊与铝模板接触面的相对速度,进而调节油辊的涂覆频率。
另一个优选方案是,铝模板传送一体机还包括制动组件,制动组件固设于机架上,且用于限制第一驱动装置的转轴转动和/或用于限制辊轴组的辊轴转动。
由上可见,在制动组件能够限制第一驱动装置的转轴转动和/或限制辊轴的转动,这样在铝模板传送一体机遇有紧急情况需要时,能够及时锁定辊轴,避免辊轴在铝模板重力的作用下自转而导致铝模板脱离铝模板传送一体机,避免处于传送中的铝模板从铝模板传送一体机掉落,保证铝模板传送一体机传送和清理运行安全。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制动组件包括制动杆、弹性件以及固设于机架上的制动体,制动杆的一端设有限位杆,制动体上设有用于制动杆贯穿的通孔以及用于容置限位杆的第一槽,第一槽位于通孔的一端,与通孔正对的辊轴或第一驱动装置的转轴上设有制动槽,弹性件连接制动杆和制动体,且弹性件带动限位杆紧贴制动体的设有第一槽的端面上或紧贴第一槽。
由上可见,在不需要制动时,调节限位杆紧贴制动体的端面,制动杆不能从通孔伸出至制动槽;在需要制动时,调节限位杆紧贴制动体上的制动槽,这时制动杆从通孔伸出并能插入到制动槽中,从而限制制动槽所在的转轴转动,进而限制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转动,防止铝模板从铝模板传送一体机掉落,保证铝模板传送一体机传送和清理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去除覆板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图1的A向剖视图。
图5是图1的B向剖视图。
图6是图3的C向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去除覆板后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立体外观图。
图9是图3的D向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E处的放大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7,本实施例的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包括机架1、传送装置2、驱动装置3、传动装置4、除渣装置5、旋向锁定装置6、涂覆装置7、传入检测装置8、传出检测装置9和控制装置,驱动装置 3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1和第二驱动装置32,控制装置与机架1固定连接,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31、第二驱动装置32、传入检测装置8和传出检测装置9电连接。
参照图1,机架1设置有传送通道11,传送通道11的后侧设有第一导向轮组112,并且传送通道11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导向轮组113,第一导向轮组112及第二导向轮组113的旋转轴线垂直于铝模板的传送方向。传送通道11用于容纳待护理铝模板,而设置第一传导向轮组和第二导向轮组113能够辅助传送装置2对铝模板进行运输,减小铝模板运输中的摩擦力,并且能限定铝模板在传送过程中的状态,防止铝模板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偏斜。此外,传送通道11的入口处设有楔形扩口114,使传送通道11的入口宽于其它部位,并使传送通道11的宽度从入口处开始逐渐减小至正常宽度,使铝模板传入时能更容易对准和传入传送通道11。优选地,传送通道11的后侧与左右侧都设有导向板111,第一导向轮组112和第二导向轮组113设于导向板111 上;导向板111的设置有利于传送安全,也有利于第一导向轮组112和第二导向轮组113的安装。
优选地,机架1还包括覆板12,覆板12能将辊轴、第一驱动装置31、第二驱动装置32以及传动装置4同外界隔开;辊轴旋转以及驱动装置的动力传动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设置覆板12将这些运动零部件与外界隔开有利于提升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安全性。
优选地,机架1上还设有拉手13,外力通过拉手13带动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移动位置,便于对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移动。
参照图1和图3,传送装置2包括设置在铝模板的传送通道11上的至少一组辊轴组,每一组辊轴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且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各自可旋转地支承在机架1上,第一驱动装置31带动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的至少一根旋转,传送铝模板时,铝模板位于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之间,并且由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夹持,由第一辊轴21和/或第二辊轴22旋转带动铝模板的传送。
参照图1和图3,同一辊轴组的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的轴心距可调节,且同一辊轴组的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之间设有第二预紧装置;调节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之间的间距便于容纳不同厚度的铝模板通过,第二预紧装置产生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相互靠拢的预紧力,使得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能夹持并传送不同厚度的铝模板。
参照图3,铝模板驱动一体机还包括第二滑移组件23,第二滑移组件23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第二导轨231及滑设于第二导轨231上的第二滑块233,第一辊轴21可旋转地支承于第二导轨231的一端,第二辊轴22可旋转地支承于第二滑块233上。第一辊轴21可转动地支承在固定的机架1上,第二辊轴22可转动地支承在可滑动的第二滑块 233上,这样就使得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之间的轴间距可变化,再加上第二预紧装置的设置,使得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之间在不同的轴间距情况下始终存在相互靠近的预紧力,使得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在传送不同厚度的铝模板时都能够压紧铝模板从而实现对铝模板的传送。第二导轨231的设置是实现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 22轴心距可调节的一种优选方案,此外能够实现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轴心距可调节的其他技术方案也能用于本技术方案,例如采用铰接于机架1上的摆杆,并将第二辊轴22可转动的连接于摆杆的一端,使第二辊轴22能够绕摆杆的铰接位置摆动,也能实现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的轴心距可调节的功能。
第二预紧装置包括拉簧和/或压簧,拉簧和/或压簧连接第二滑块 233和机架1,压簧位于第二滑块233的远离第一辊轴21的一侧,拉簧位于第二滑块233的靠近第一辊轴21的一侧。在拉簧和/或压簧的作用下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始终保持相互尽可能靠拢的状态,共同夹持住铝模板,使得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在传送不同厚度的铝模板时都能够压紧铝模板从而实现对铝模板的传送。
此外,铝模板传送一体机还包括缓冲结构,缓冲结构设于同一辊轴组的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之间,或设于可移动的辊轴与机架 1之间。同一辊轴组的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在第二预紧装置的作用下会产生相互靠拢的预紧力,并且在铝模板通过辊轴组后在第二预紧装置的带动下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会向靠拢的方向运动,这就容易使运动的辊轴与机架1或是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发生碰撞,造成设备损坏;在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之间设置缓冲结构或在可移动的辊轴与机架1之间设置缓冲结构,使得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在向对方靠拢的运动过程中能够通过缓冲结构逐步释放动能,从而避免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的直接碰撞,也避免运动的辊轴与机架1的直接碰撞,避免设备损坏。优选地,辊轴组设为两组,一方面多组辊轴组的传送力度更大,能更轻松的传送重量更重的铝模板,另一方面多组辊轴组的设置也使得铝模板的受力更加平衡,有利于铝模板的传送平稳。
优选地,第二辊轴22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设置使得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在传送铝模板时,安装结构能够从第二辊轴22上设置的环形凹槽中通过传送通道11,避免安装结构对铝模板的传送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环形凹槽的设置有利于对铝模板进行定位,避免铝模板在传送过程中发生偏斜,使铝模板始终保持规正的传送姿态。
优选地,环形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多个环形凹槽在第二辊轴的轴向上均匀分布。铝模板有众多型号,各种不同型号的铝模板的安装结构间距不同,多个环形凹槽的设置使得第二辊轴能适应铝模板上有不同间距的安装结构,增大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适用范围。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装置31与机架1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 31驱动辊轴组的至少一根辊轴转动;第一驱动装置31驱动至少一根辊轴转动,辊轴旋转带动铝模板移动,以此实现对铝模板的传送。第一驱动装置31可以是伺服电机,也可以是在普通电机的基础上加设带有变速功能的变速箱,以便对油辊73转速进行调节。
参照图3,至少一组辊轴组的第一辊轴21和第二辊轴22的同端分别固设有第一锥齿轮41和第二锥齿轮42;铝模板传送一体机还包括传动装置4,传动装置4包括锥齿组,锥齿组包括与第一锥齿轮41 啮合传动的第三锥齿轮43,锥齿组还包括与第二锥齿轮42啮合传动的第四锥齿轮44,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44设为同轴,且第三锥齿轮43相对第四锥齿轮44周向固定且轴向距离可调;将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44设为周向固定是为了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44实现同轴同步转动,将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44设为轴向距离可调是为了适应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的轴心距可调节,以便在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的轴心距变化时仍然能保持第一锥齿轮41与第三锥齿轮43啮合以及第二锥齿轮42与第四锥齿轮44啮合,以此确保在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轴心距变化时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之间仍然能有效传动,保证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能共同旋转传送不同厚度的铝模板。为了使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 44之间的轴向距离改变同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之间的轴心距改变同步,可以为第三锥齿轮43和第四锥齿轮44另外加设第五预紧装置,第五预紧装置产生的预紧力同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之间的预紧力相反,以使第三锥齿轮43能够持续抵接至第一锥齿轮41,第四锥齿轮44能够持续抵接至第二锥齿轮42,以此保证第一锥齿轮41 与第三锥齿轮43啮合传动良好以及第二锥齿轮42与第四锥齿轮44啮合传动良好;优选地,第三锥齿轮43可旋转地支承于机架1上,第四锥齿轮44可旋转地支承于第二滑块233上。这样第四锥齿轮44就能与第二锥齿轮42一起随第二滑块233的移动而移动,第四锥齿轮44 与第二锥齿轮42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发生改变,有利于保证第四锥齿轮44与第二锥齿轮42的啮合传动良好;同理第一锥齿轮41与第三锥齿轮43的相对位置也不会发生改变,有利于保证第一锥齿轮41与第三锥齿轮43的啮合传动良好,有利于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之间的传动良好。
此外为了实现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44之间的同轴转动及轴向间距可调节,采用滑移齿轮的原理,为第三锥齿轮43设置第一孔,为第四锥齿轮44设置第一轴,将第一轴与第一孔插接配合安装,使第三锥齿轮43能够在第四锥齿轮44的第一轴上滑移,至于第三锥齿轮 43与第四锥齿轮44之间的同步转动,常规的选择包括键和键槽的配合连接方式,或者只需要将第一轴和第一孔的横截面设置为除了圆形以外的形状。为了使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44之间的同步转动更平稳,将第一轴设为花键轴,将第一孔设为与花键轴配合的花键孔;花键连接较平键连接有传递扭矩大,对中性好,便于拆卸的优点,有利于第三锥齿轮43与第四锥齿轮44更好的同轴同步转动,有利于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的传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31通过链轮和链条传动向第一辊轴21传递动力,第一辊轴21通过传动装置4向第二辊轴22传递动力;各组辊轴组的第一辊轴21之间采用链轮和链条传递动力,各组辊轴组的第二辊轴22之间也采用链轮和链条传递动力。链条和链轮传动使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旋转方向相同,传动装置4采用锥齿轮传动使得第一辊轴21与第二辊轴22的旋转方向相反,有利于保持各第一辊轴21的旋转方向相同,也有利保证各第二辊轴22的旋转方向相同且与各第一辊轴21与各第二辊轴22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各第一辊轴21及各第二辊轴22都能为铝模板的传送提供动力。
参照图1,除渣装置5位于传送通道11的一侧,除渣装置5包括擦刷,擦刷与机架1固定连接,擦刷的刷毛位于传送通道11内;铝模板通过擦刷时通过擦刷与铝模板的相对运动刷除铝模板表面的混凝土等渣滓;一些铝模板上设有安装结构或螺栓等局部凸起结构,使用铲刀或刮刀清理铝模板容易使铲刀或刮刀与上述凸起结构硬接触,导致传动卡死现象,由于擦刷的刷毛本身具有挠度和韧性,因此即使铝模板上有安装结构或螺栓等局部凸起结构,擦刷也能够通过自身变形而使这些凸起结构顺利通过,不会出现擦刷阻挡铝模板传送的现象,避免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卡死和损坏,使铝模板的传送和清理作业运转顺畅高效。
为了擦刷对铝模板的清理更加干净,设置刷毛的直径不小于 0.5mm,设置刷毛的长度在10mm至70mm之间,刷毛的直径加大,长度减短,有利于提升刷毛的刚度和强度,使得刷毛在遇有混凝土等顽固渣滓时不容易发生弯曲变形,能够产生较大的擦刷力尽可能的刷除这些渣滓,尽可能地将铝模板刷干净。
参照图3、图9和图10,旋向锁定装置6设于机架上,且用于锁定或解除锁定辊轴的旋向;旋向锁定装置6能够限制辊轴的旋转方向,正常运转情况下,旋向锁定装置6锁定辊轴的旋向,使得辊轴只能正向旋转以传送铝模板,能够避免辊轴在铝模板重力的作用下自转而导致铝模板脱离铝模板传送一体机,避免处于传送中的铝模板从铝模板传送一体机掉落,保证铝模板传送一体机传送和清理运行安全;当出现有铝模板卡死在传送过程中时,解除选项锁定装置对辊轴旋向的锁定,使得铝模板能够从传入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方向取出,便于及时解决铝模板的卡死问题。优选地,旋向锁定装置6包括棘轮棘爪机构,棘轮棘爪机构的棘轮固设于辊轴的传动路径上的一传动轴上,棘爪活动设置于机架上,棘爪插入棘轮的齿槽中或从棘轮的齿槽取出。
由上可见,铝模板传送一体机正常运转状态下,将棘爪插入棘轮的齿槽中,此时在棘爪的限制下棘轮和对应的传动轴只能单向旋转,从而导致辊轴只能单向旋转,以将铝模板从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入口传至出口,而不会因铝模板的自重过大或外力拖动而造成铝模板从铝模板传送一体机掉落,保证铝模板传送一体机传送和清理运行安全;当出现有铝模板卡死在铝模板传送一体机上时,将棘爪从棘轮的齿槽中取出,此时棘轮和对应的传动轴能够双向自由旋转,因此辊轴也能双向自由旋转,此时在铝模板自重和/或外力拖动下能够将卡死的铝模板从路模板传送一体机的入口处抽取出来,便于及时解决铝模板的卡死问题。
优选地,旋向锁定装置6包括单向轴承64和外圈锁定机构,单向轴承64的内圈与辊轴传动路径上的一传动轴固定,外圈锁定机构固设于机架上,且外圈锁定机构对单向轴承64的外圈进行锁定或解除锁定。在正常情况下,外圈锁定机构锁定住单向轴承64的外圈,通过单向轴承64内外圈只能单向旋转的特性,使辊轴只能保持单向旋转;当出现铝模板卡死的现象时,外圈锁定机构解除对单向轴承64外圈的锁定,在铝模板自身重力或外力拖动的作用下,轴承外圈能够相对机架反向旋转,从而使得辊轴反向旋转,允许铝模板从入口抽出,便于及时解决铝模板卡死的问题。
优选地,外圈锁定机构包括制动杆61、弹性件以及固设于机架1 上的制动体63,制动杆61的一端设有限位杆62,制动体63上设有用于制动杆61贯穿的通孔以及用于容置限位杆62的第一槽,第一槽位于通孔的一端,弹性件连接制动杆61和制动体63,在弹性件的带动下,限位杆61紧贴制动体的设有第一槽的端面上或限位杆容置于第一槽内,限位杆容置于第一槽内时,限位杆能插入单向轴承64的外圈的槽中。这样在不需要制动时,调节限位杆62紧贴制动体63的端面,制动杆61不能从通孔伸出至单向轴承64外圈的槽中;在需要制动时,调节限位杆容置入第一槽中,这时制动杆从通孔伸出并能插入到制单向轴承64的外圈中,从而限制对应传动轴的旋转方向,进而使辊轴保持铝模板传送时的方向的旋转,防止铝模板从铝模板传送一体机掉落,保证铝模板传送一体机传送和清理运行安全。由上可知,在出现铝模板卡死的情况时,限位杆62紧贴于制动体63的端面上,然而在铝模板传送一体机使用时,由于震动等原因可能导致限位杆62自动旋入第一槽中,造成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卡死,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优选地,为制动体63设置用于容置限位杆62的第二槽,第一槽深于第二槽,弹性件带动限位杆62紧贴制动体63的设有第一槽的端面或紧贴第一槽或紧贴第二槽。这样在不适用制动时,使限位杆62容置紧贴于第二槽,避免限位杆62从制动体63的端面上自主旋入第一槽,保证铝模板传送一体机运转正常。优选地,弹性件为拉簧,拉簧连接制动杆61与制动体63,并带动制动杆61紧贴制动体63的一端;同理,弹性件也可以为压簧。
参照图5,涂覆装置7位于传送通道11的出口处,涂覆装置7包括固设于机架1上的油槽71、喷油管72以及可旋转地设于机架1上的油辊73,油槽71开口朝向传送通道11的出口一侧,喷油管72及油辊73均位于油槽71的开口一侧,喷油管72设有进油口和沿油辊 73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出油孔;涂覆装置7用于对除过渣的铝模板表面涂覆油料,以使铝模板在下次使用时减少混凝土的粘附;喷油管 72通过出油孔向油辊73喷油,出油孔沿油辊73的长度方向分布,所喷油料也覆盖油辊73长度方向的表面,保证油辊73表面的轴向各处均能接收到所喷油料,继而使得油辊73向铝模板涂覆油料时能够均匀涂覆,保证铝模板上油料涂覆均匀,使得能在铝模板全表面范围内减少混凝土的粘附;油槽71容接由喷油管72和油辊73滴落的油料,避免油料浪费。
优选地,涂覆装置7还包括油泵,油泵连接油槽71和喷油管72 的进油口,油泵将油槽71内的油料泵送至喷油管72并能通过调节油泵的泵油压力来调节喷油管72的喷油速率,方便操作人员选择合适的喷油速率。
优选地,油辊73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一预紧装置,铝模板通过油辊73时,第一预紧装置带动油辊73紧贴铝模板。在铝模板传送机传送铝模板时,第一预紧装置带动油辊73紧贴铝模板,这样油辊73与铝模板的接触面积更大,接触更全面,使油辊73在对铝模板进行油料涂覆时不容易漏掉某些区域,避免涂覆不全面,使铝模板表面各部分都能涂覆到油料。
优选地,涂覆装置7还包括第一滑移组件74,第一滑移组件包括设于机架1上的第一导轨741及滑设于第一导轨741上的第一滑块 743,油辊可旋转地支承于第一滑块743上。油辊可旋转地支承于第一滑块743上,第一滑块743滑设于第一导轨741上,这样就使得油辊能够相对机架1移动,再加上第一预紧装置的设置,就使得铝模板通过油辊时,油辊不会对铝模板的传送造成阻碍,此外油辊能够压紧铝模板,使得油辊对铝模板的涂覆效果更好。机架1上设有第一导轨741,第一滑移组件第一滑块743,油辊73可旋转地支承于第一滑块743上;这样油辊73能相对机架1移动,并且在第一预紧装置的作用下,油辊 73相对机架1有设定方向的预紧力,能在铝模板经过油辊73时与油辊73贴紧,使油辊73与铝模板接触良好,使得油辊73对铝模板的涂覆尽可能全面。
如图6所示,第二驱动装置32与机架1固定连接,第二驱动装置 32驱动油辊73转动并调节油辊73的转动速度;采用第二驱动装置32 驱动并调节油辊73的转动速度,对应调节油辊73对铝模板的涂覆频度,以适应和满足不同涂覆要求,有利于增大油辊73涂覆的适用范围。第二驱动装置32可以使伺服电机,也可以是加设变速箱且有变速功能的普通电机,以便对油辊73转速进行调节。
优选地,第一预紧装置为压簧和/或拉簧,压簧和/或拉簧连接第一滑块和机架,且压簧位于第一滑块的远离铝模板传送路径的一侧,拉簧位于第一滑块的靠近铝模板传送路径的一侧。在拉簧和/或压簧的作用下,使得在铝模板通过油辊时,拉簧和/或压簧的弹力将油辊压向铝模板表面,使油辊对铝模板的涂覆效果更好。
优选地,油辊73包括可旋转地支承于机架1上的第一油辊731和第二油辊732,第一油辊731位于油槽71的开口处,用于吸附油槽71 内的油料;第二油辊732与第一油辊731邻接,用于向铝模板涂覆油料;第一油辊731将油料从油槽71带出,第二油辊732从第一油辊731接受吸纳油料并涂覆至铝模板上;这种油料输送方式与通过喷油管72的油料输送方式可以两者择其一也可以两者同时采用。
当采用有第一油辊731和第二油辊732时,现有技术中只在第一油辊731上接入动力,第二油辊732依靠第一油辊731和铝模板带动,这种方式使得第一油辊731与第二油辊732在接触位置上几乎没有相对运动,这就使得第一油辊731与第二油辊732的接触挤压容易上第一油辊731和第二油辊732上产生油泡,影响油料在第一油辊731与第二油辊732之间的传输,也影响第二油辊732对铝模板的油料涂覆,因此为第一油辊731的一端设置第一传动轮75,为第二油辊732一端设置第二传动轮76;第一驱动装置31除了驱动至少一根辊轴转动外还驱动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同向转动,这样第一油辊731 与第二油辊732就能各自转动,并且由于第一油辊731与第二油辊732 同向转动,所以第一油辊731与第二油辊732在接触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反,相对速度较大,这种相对运动有助于撕裂第一油辊731和第二油辊732上由挤压产生的油泡,使油泡在产生后能被迅速撕裂消除,使油料在第一油辊731和第二油辊732上的传输良好,也使第二油辊 732对铝模板的涂覆效果良好。
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可以使皮带轮或者链轮,只需要第一驱动装置31能够驱动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同向转动即可,优选地,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为链轮,驱动装置通过链条77驱动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链轮传动不会出现打滑现象,有利于准确调节和把握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的转速。
第一传动轮75与第二传动轮76的位置可以设于同端,也可以设于相反的一端,只需要第一驱动装置31能够驱动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同向转动即可,优选地,第一传动轮75与第二传动轮76 设于同端,且第一传动轮75与第二传动轮76共面。这样第一驱动装置31能够通过一根皮带或链条77对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 同时传动,且这种传送方式也能保证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 同向转动,有利于简化传动结构。
可选择地,除了与第一辊道和第二辊道的驱动共用一个第一驱动装置31来对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进行驱动外,还可以额外设置第二驱动装置32单独对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进行驱动,这样能更好的调节和控制第一传动轮75和第二传动轮76的转速,有利于控制第一油辊731和第二油辊732的上油和涂覆速度。
如图6所示,传入检测装置8包括传入电磁传感器81、第三预紧装置84和铰接于机架1上的第一活动机构82,传入电磁传感器81固设于机架1上,一金属件83固设于活动机构82上,第一预紧装置设于机架与活动机构之间;铝模板到达传入电磁传感器时,铝模板挤压第三预紧装置84并使金属件83靠近传入电磁传感器81;铝模板离开传入电磁传感器81时,第一预紧装置84的预紧力带动金属件远离传入电磁传感器81;采用金属件靠近和远离传入电磁传感器81的方式来感知是否有铝模板通过,传入电磁传感器81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根据是否有铝模板传入来控制铝模板传送一体机中各功能模板的开停和运转状态,例如可以是当有铝模板传入时,控制装置控制铝模板传送机的各功能模块开启;当设定间隔时间内没有铝模板继续传入时,控制装置控制铝模板传送机的各功能模块暂时关停;以及控制在上一块铝模板脱离了传入电磁传感器81后的设定时间内(设定时间也可以为0秒)才允许下一块铝模板传入;铝模板传送一体机使得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在没有铝模板通过时能够控制各功能模块关停,减少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产热并且有利于加快散热,有利于提升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性能,节约能源,延长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使用寿命;并且在有铝模板通过时也能感知以及时开启铝模板传送一体机,不会影响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也能有序控制铝模板的传入和传出,保证铝模板的传送能有序进行。优选地,金属件83为铁芯,传入电磁传感器81的中部具有空气隙,铝模板到达传入电磁传感器 81时,铝模板挤压第三预紧装置84并使贴心插入传入电磁传感器81 的空气隙;铝模板离开传入电磁传感器81时,第三预紧装置84的预紧力带动铁芯从电磁传感器81的空气隙中抽出。采用传入电磁传感器 81的铁芯插入或取出来感知是否有铝模板传入,铁芯插入传入电磁传感器81的检测方式能够使得传入电磁传感器81对是否有铝模板传入的信号感知更加明显和准确,避免检测错误。
具体地,第一活动机构82铰接于机架1上,使第一活动机构82 能够带动相对传入电磁传感器81的主体运动,完成插入或取出传入电磁传感器81的空气隙。
可选择地,第三预紧装置84为拉簧、压簧、扭簧或相互作用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中的一个固设于机架1上,另一个固设于第一活动机构82上。例如,第一活动机构82铰接于机架1上,铁芯固设于第一活动机构82的一端,第一活动机构82的另一端连接拉簧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连接机架1,以此在拉簧的作用下第一活动机构82的连接铁芯的一端处于远离传入电磁传感器81的主体的位置,在有铝模板通过传入电磁传感器81时,铝模板挤压第一活动机构82,第一活动机构82克服拉簧的拉力而将铁芯压入传入电磁传感器81的空气隙中;第三预紧装置84除了可以是连接于第一活动机构82远离铁芯一端的拉簧外,同理也可以在第一活动机构82的连接铁芯的一端与机架1之间连接压簧,或者在第一活动机构82的铰接处与机架1之间连接扭簧,均能实现上述功能。
优选地,铁芯的远离传入电磁传感器81的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挡片,第一挡片能遮盖传入电磁传感器81的空气隙;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传入电磁传感器81的空气隙不被外部物体的侵扰,避免大量碎屑或粉尘飞入传入电磁传感器81的空气隙中。
优选地,传出检测装置9还包括传出检测辊95,传出检测辊95可旋转地支承于活动机构上。铝模板经过传出检测装置9时挤压传出检测辊95,以此将铁芯挤压进入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空气隙中,实现传出检测装置9对铝模板的感知,传出检测辊95的设置使得传出检测装置9的传出检测辊95能够跟随铝模板的移动而转动,避免传出检测装置9与铝模板的接触部位出现相对运动,避免传出检测装置9对铝模板的传送形成阻力,有利于铝模板传送顺畅。
优选地,传出检测装置8还包括传入检测辊85,传入检测辊85可旋转地支承于第一活动机构82上。铝模板经过传出检测装置8时挤压传入检测辊85,以此将铁芯挤压进入传出电磁传感器81的空气隙中,实现传出检测装置8对铝模板的感知,此外传入检测辊85的设置使得传出检测装置8的传入检测辊85能够跟随铝模板的移动而转动,避免传出检测装置8与铝模板的接触部位出现相对运动,避免传出检测装置8对铝模板的传送形成阻力,有利于铝模板传送顺畅。
如图1和图4所示,同传入检测装置8类似,传出检测装置9包括固设于传送通道11的出口处的传出电磁传感器91和第四预紧装置 94,还包括滑设于机架1上的第二活动机构92,传出电磁传感器91 固设于机架1上,一金属件93固设于活动机构92上,金属件93能够跟随活动机构92滑动以靠近和远离传出电磁传感器91,第四预紧装置对金属件93的预紧力朝向金属件93远离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方向;通过铝模板挤压金属件93,使其靠近或远离传出电磁传感器91,以此感知是否有铝模板通过,在铝模板到达传出电磁传感器91时,铝模板挤压第四预紧装置94并使金属件93靠近传出电磁传感器91;在铝模板离开传出电磁传感器91时,第四预紧装置94的预紧力带动金属件93远离传出电磁传感器91;传出电磁传感器91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通过传出电磁传感器91感知铝模板的传出情况,以便在铝模板完全传出后控制铝模板传送一体机的功能部件暂停运转或者控制下一块铝模板传入。传入检测装置8和传出检测装置9配合使用,能够使控制装置更准确的感知铝模板的传入和传出情况,能够更精确的实现对铝模板各功能模块的控制。
金属件93为铁芯,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中部具有空气隙,铝模板到达传出电磁传感器91时,铝模板挤压第四预紧装置94并使贴心插入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空气隙;铝模板离开传出电磁传感器91时,第四预紧装置94的预紧力带动铁芯从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空气隙中抽出。采用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铁芯插入或取出来感知是否有铝模板通过,铁芯插入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检测方式能够使得传出电磁传感器91对是否有铝模板通过的信号感知更加明显和准确,避免检测错误。
可选择地,第四预紧装置94为拉簧、压簧或相互作用的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第三磁体和第四磁体中的一个固设于机架1上,另一个固设于第二活动机构92上。优选地,第四预紧装置94为压簧,压簧的一端连接机架1,另一端连接第二活动机构92,在压簧弹力的作用下,第二活动机构92和铁芯保持远离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主体的状态。
优选地,铁芯的远离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二挡片,第二挡片能遮盖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空气隙;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空气隙不被外部物体的侵扰,避免大量碎屑或粉尘飞入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空气隙中。
优选地,传出检测装置9还包括传出检测辊95,传出检测辊95可旋转地支承于活动机构上。铝模板经过传出检测装置9时挤压传出检测辊95,以此将铁芯挤压进入传出电磁传感器91的空气隙中,实现传出检测装置9对铝模板的感知,传出检测辊95的设置使得传出检测装置9的传出检测辊95能够跟随铝模板的移动而转动,避免传出检测装置9与铝模板的接触部位出现相对运动,避免传出检测装置9对铝模板的传送形成阻力,有利于铝模板传送顺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第三磁体与第四磁体中,互相作用的两块磁体之一可以是能与磁体相吸的金属,例如金属铁,相互作用的两磁体中一块为磁铁另一块为金属铁也能满足使用要求。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设置在铝模板的传送通道上的至少一组辊轴组,每一组所述辊轴组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各自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辊轴上设有至少一个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凹槽;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辊轴组的至少一根辊轴转动;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凹槽的数量为二个以上,且多个所述环形凹槽在所述第二辊轴的轴向上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模板传送一体机还包括除渣装置,所述除渣装置位于所述传送通道的一侧,所述除渣装置包括擦刷,所述擦刷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擦刷的刷毛位于所述传送通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同一所述辊轴组的所述第一辊轴和所述第二辊轴的轴心距可调节,且同一所述辊轴组的所述第一辊轴与所述第二辊轴之间设有预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模板驱动一体机还包括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架上的导轨及滑设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所述第一辊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导轨的一端,所述第二辊轴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滑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紧装置包括拉簧和/或压簧,所述拉簧和/或所述压簧连接所述滑块和所述机架,所述压簧位于所述滑块的远离所述第一辊轴的一侧,所述拉簧位于所述滑块的靠近所述第一辊轴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模板传送一体机还包括涂覆装置,所述涂覆装置位于所述传送通道的出口处,且与所述除渣装置位于同一侧,所述涂覆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油槽、喷油管以及可旋转地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油辊,所述油槽开口朝向所述传送通道的出口一侧,所述喷油管及所述油辊均位于所述油槽的开口一侧,所述喷油管设有进油口和沿所述油辊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出油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覆装置还包括油泵,所述油泵连接所述油槽和所述喷油管的进油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模板传送一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模板传送一体机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油辊转动和调节所述油辊的转动速度。
CN201821143496.8U 2018-07-17 2018-07-17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Active CN208618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3496.8U CN208618817U (zh) 2018-07-17 2018-07-17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3496.8U CN208618817U (zh) 2018-07-17 2018-07-17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8817U true CN208618817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706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3496.8U Active CN208618817U (zh) 2018-07-17 2018-07-17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8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18811U (zh)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CN215210410U (zh) 替换设备和自驱动式筑路机械
CN206255104U (zh) 爬壁打磨机器人
CN208618816U (zh)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CN208616659U (zh)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CN208618817U (zh)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CN206692104U (zh) 一种电缆的自动放线架
CN110421438A (zh) 一种制管机上在线360度上下左右全方位打磨和抛光设备
CN203904755U (zh) 钢帘线合股机摇篮气动离合翻转机构
CN209009645U (zh)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CN108453578A (zh) 一种环保型输油管道加工设备
CN208618815U (zh)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CN208618812U (zh)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CN208618814U (zh)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CN205715508U (zh) 旋转移动复合装置
CN208618813U (zh) 铝模板传送一体机
CN105345632B (zh) 钢丝除锈抛光机
CN102051981B (zh) 一种可调节夹持传送钢绞线装置
CN110497301A (zh) 一种用于管件加工的适用范围广的抛光设备
CN214638835U (zh) 一种管道清洗装置
CN206862625U (zh) 一种同步带疲劳自动测试机
CN207238360U (zh) 汽车消音器涂油装置
CN206017613U (zh) 袜子整形定型设备传动杆装置
CN208289611U (zh) 线材处理装置的磨线结构
CN107542254A (zh) 一种染料涂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