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6707U - 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616707U CN208616707U CN201820997892.0U CN201820997892U CN208616707U CN 208616707 U CN208616707 U CN 208616707U CN 201820997892 U CN201820997892 U CN 201820997892U CN 208616707 U CN208616707 U CN 20861670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 outer framework
- charging gear
- particle dust
- slide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包括外框架、通孔和第一容器,所述外框架的底端设置有出口,所述滚筒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通孔与卡槽相互连接,且通孔设置在外框架的右端,所述通孔的外侧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板,并且滑板上设置有槽口,所述第一容器设置在外框架的右侧,且第一容器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的底端设置有滑道,所述第二容器上设置有玻璃。该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通过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从而使该给料装置增加储存细颗粒粉尘的空间,延长了对该给料装置进行加料的时间,有效的增加了该给料装置进行传输的效率,有利于该给料装置的传输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给料装置是一种辅助性设备,主要的功能是用将细颗粒粉尘连续的传输给对细颗粒粉尘进行加工生产的设备,从而细颗粒粉尘进行加工处理。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给料装置,对于细颗粒粉尘的传输效率不高,无法控制细颗粒粉尘传输时的速度,同时需要经常给该给料装置进行加料,防止该给料装置内部的细颗粒粉尘不够,导致该给料装置无法进行给料,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给料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给料装置,对于细颗粒粉尘的传输效率不高,无法控制细颗粒粉尘传输时的速度,同时需要经常给该给料装置进行加料,防止该给料装置内部的细颗粒粉尘不够,导致该给料装置无法进行给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包括外框架、通孔和第一容器,所述外框架的底端设置有出口,且外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连接轴相互连接,且连接轴与滚筒固定连接,并且滚筒设置在外框架的内部,所述滚筒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外侧设置有运输块,且运输块与卡槽相互连接,并且卡槽设置在外框架的内侧,所述通孔与卡槽相互连接,且通孔设置在外框架的右端,所述通孔的外侧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板,并且滑板上设置有槽口,所述滑板通过连接板与转盘相互连接,且转盘设置在电机上,并且电机位于外框架的外侧,所述第一容器设置在外框架的右侧,且第一容器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容器,并且第二容器位于外框架的上方,所述第二容器的底端设置有滑道,且滑道与第一容器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容器上设置有玻璃。
优选的,所述滚筒通过凹槽和连接轴与外框架构成旋转结构,且外框架的底端为倾斜结构。
优选的,所述运输块通过卡槽与外框架构成滑动结构,且运输块的个数设置有六个,并且6个运输块在传送带上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滑板通过滑槽与外框架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板与滑槽之间的间隙小于颗粒粉尘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转盘通过连接板与滑板构成联动结构,且连接板分别与滑板和转盘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底部均为倾斜结构,且第一容器为“U”字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
1、通过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从而使该给料装置增加了储存细颗粒粉尘的空间,延长了对该给料装置进行加料的时间,有效的增加了该给料装置进行传输的效率,有利于该给料装置的传输工作;
2、通过第二容器上的玻璃可以使工作人员对第二容器内部的细颗粒粉尘进行观察,从而使工作人员了解第二容器内部的细颗粒粉尘是否充足,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对该给料装置进行加料;
3、通过滑板上的槽口和外框架上的通孔,使第一容器内部的细颗粒粉尘通过槽口和通孔进入外框架的内部,从而使该给料装置对细颗粒粉尘进行传输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口与滑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框架;2、出口;3、凹槽;4、连接轴;5、滚筒;6、传送带;7、橡胶块;8、运输块;9、卡槽;10、通孔;11、滑槽;12、滑板;13、槽口;14、连接板;15、转盘;16、电机;17、第一容器;18、第二容器;19、滑道;20、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包括外框架1、通孔10和第一容器17,外框架1的底端设置有出口2,且外框架1的内侧设置有凹槽3,凹槽3与连接轴4相互连接,且连接轴4与滚筒5固定连接,并且滚筒5设置在外框架1的内部,滚筒5通过凹槽3和连接轴4与外框架1构成旋转结构,且外框架1的底端为倾斜结构,有利于使传送带6通过滚筒5进行运转,从而使该给料装置进行传输运动,便于细颗粒粉尘通过出口2进行给料工作;
滚筒5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6,且传送带6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块7,橡胶块7的外侧设置有运输块8,且运输块8与卡槽9相互连接,并且卡槽9设置在外框架1的内侧,运输块8通过卡槽9与外框架1构成滑动结构,且运输块8的个数设置有六个,并且6个运输块8在传送带6上等间距分布,有利于提高运输块8对细颗粒粉尘进行送料的效率,从而使运输块8通过细颗粒粉尘进行运转;
通孔10与卡槽9相互连接,且通孔10设置在外框架1的右端,通孔10的外侧设置有滑槽11,且滑槽11的内部设置有滑板12,并且滑板12上设置有槽口13,滑板12通过滑槽11与外框架1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板12与滑槽11之间的间隙小于颗粒粉尘的尺寸,有利于通过滑板12的滑动,使该给料装置进行加料工作,从而使第一容器17内部的细颗粒粉尘进入外框架1的内部,滑板12通过连接板14与转盘15相互连接,且转盘15设置在电机16上,并且电机16位于外框架1的外侧,转盘15通过连接板14与滑板12构成联动结构,且连接板14分别与滑板12和转盘15构成旋转结构,有利于使该给料装置通过电机16带动转盘15旋转的速度,从而控制该给料装置进行送料的多与少;
第一容器17设置在外框架1的右侧,且第一容器1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容器18,并且第二容器18位于外框架1的上方,第一容器17与第二容器18底部均为倾斜结构,且第一容器17为“U”字形结构,有利于细颗粒粉尘在第一容器17与第二容器18的内部进行滑动,便于该给料装置对细颗粒粉尘进行传输运转,第二容器18的底端设置有滑道19,且滑道19与第一容器17相互连接,第二容器18上设置有玻璃20。
工作原理:根据图1-3,首先将电机16接通电源后进行启动,使电机16带动转盘15进行旋转,从而使转盘15通过连接板14带动滑板12进行运转,接着滑板12通过滑槽11进行往复的滑动运转,使槽口13通过滑板12的滑动与通孔10进行往复的分离与重合;
根据图1、4、5,然后手动将第二容器18的内部填充细颗粒粉尘,第二容器18内部的细颗粒粉尘通过滑道19滑进第一容器17的内部;
根据图1-4,细颗粒粉尘进入第一容器17的内部后,当滑板12上的槽口13与通孔10重合时,第一容器17内部的细颗粒粉尘通过通孔10和槽口13进入外框架1的内部,接着进入外框架1内部的细颗粒粉尘会滑进运输块8的内部,使运输块8的重量加大,通过槽口13与通孔10重合时间的多少,决定运输块8内部细颗粒粉尘的重量,然后细颗粒粉尘和运输块8通过重力带动橡胶块7和传送带6进行运转,使传送带6带动滚筒5通过连接轴4和凹槽3与外框架1进行旋转,同时运输块8带动内部的细颗粒粉尘通过卡槽9与外框架1进行滑动,接着当运输块8与卡槽9分离时,运输块8内部的细颗粒粉尘会滑进外框架1的底部,使细颗粒粉尘通过出口2进行滑出,从而使该给料装置完成送料的工作,按照上述原理,当槽口13与通孔10再次重合时,第一容器17内部的细颗粒粉尘通过通孔10和槽口13滑进下一个运输块8的内部,从而使该给料装置重复的进行送料工作;
根据图1、5,通过第二容器18上的玻璃20进行观察,防止第二容器18内部的细颗粒粉尘出现不足的情况,便于及时进行加料,这样便可以完成该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的运转,这样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方便人们的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包括外框架(1)、通孔(10)和第一容器(1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的底端设置有出口(2),且外框架(1)的内侧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与连接轴(4)相互连接,且连接轴(4)与滚筒(5)固定连接,并且滚筒(5)设置在外框架(1)的内部,所述滚筒(5)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6),且传送带(6)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块(7),所述橡胶块(7)的外侧设置有运输块(8),且运输块(8)与卡槽(9)相互连接,并且卡槽(9)设置在外框架(1)的内侧,所述通孔(10)与卡槽(9)相互连接,且通孔(10)设置在外框架(1)的右端,所述通孔(10)的外侧设置有滑槽(11),且滑槽(11)的内部设置有滑板(12),并且滑板(12)上设置有槽口(13),所述滑板(12)通过连接板(14)与转盘(15)相互连接,且转盘(15)设置在电机(16)上,并且电机(16)位于外框架(1)的外侧,所述第一容器(17)设置在外框架(1)的右侧,且第一容器(17)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容器(18),并且第二容器(18)位于外框架(1)的上方,所述第二容器(18)的底端设置有滑道(19),且滑道(19)与第一容器(17)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容器(18)上设置有玻璃(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5)通过凹槽(3)和连接轴(4)与外框架(1)构成旋转结构,且外框架(1)的底端为倾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块(8)通过卡槽(9)与外框架(1)构成滑动结构,且运输块(8)的个数设置有六个,并且6个运输块(8)在传送带(6)上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2)通过滑槽(11)与外框架(1)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板(12)与滑槽(11)之间的间隙小于颗粒粉尘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5)通过连接板(14)与滑板(12)构成联动结构,且连接板(14)分别与滑板(12)和转盘(15)构成旋转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17)与第二容器(18)底部均为倾斜结构,且第一容器(17)为“U”字形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97892.0U CN208616707U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997892.0U CN208616707U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616707U true CN208616707U (zh) | 2019-03-19 |
Family
ID=65702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99789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616707U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616707U (zh) |
-
2018
- 2018-06-27 CN CN201820997892.0U patent/CN20861670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17243U (zh) | 一种胶囊用可调送料量的分选装置 | |
CN208616707U (zh) | 一种高效细颗粒粉尘给料装置 | |
CN205128047U (zh) | 三辊研磨机 | |
CN107443466B (zh) | 手链打孔穿绳一体机及方法 | |
CN213557391U (zh) | 一种大米加工磨粉机 | |
CN206842469U (zh) | 一种蚊香粉末上料装置 | |
CN210935805U (zh) | 一种高亮玻璃微珠的收集筛选装置 | |
CN215156076U (zh) | 一种带有自动点数和层叠机构的口罩输送装置 | |
CN209410494U (zh) | 一种包装箱用封口装置 | |
CN208603308U (zh) | 一种颜色分选机物料挡板机构 | |
CN214487722U (zh) | 一种设有筛分处理结构的洋葱加工用布料机 | |
CN207258796U (zh) | 一种分料装置 | |
CN208647672U (zh) | 一种雕白块生产用原料加料器 | |
CN212468868U (zh) | 一种蔬菜加工用筛选装置 | |
CN214109804U (zh) | 一种充电辊自动上料研磨设备 | |
CN214557408U (zh) | 一种基轴式金属3d打印机用金属粉循环装置 | |
CN220995115U (zh) | 一种柔性垃圾破碎装置 | |
CN209427684U (zh) | 一种管材送料机 | |
CN209009446U (zh) | 一种纽扣自动供给装置 | |
CN112248180A (zh) | 一种秸秆混合料人造板的加工生产线 | |
CN221387562U (zh) | 一种小型竹笋分选机 | |
CN221492593U (zh) | 一种大米除壳除尘精选筛分装置 | |
CN215046248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秸秆粉碎搅拌微贮机 | |
CN220143466U (zh) | 一种大米加工用的抛光装置 | |
CN221410282U (zh) | 一种高效的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