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611366U - 一种鼻胃肠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鼻胃肠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611366U
CN208611366U CN201721784710.3U CN201721784710U CN208611366U CN 208611366 U CN208611366 U CN 208611366U CN 201721784710 U CN201721784710 U CN 201721784710U CN 208611366 U CN208611366 U CN 2086113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section
section
pipe
cavity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847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an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an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an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an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7847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6113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6113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6113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胃肠管,包括头端、管子、接头;管子的一端连通所述的头端,管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接头;所述管子包括单腔导管段段和双腔导管段段,单腔导管段段连通所述的头端,双腔导管段段连接所述的接头;所述双腔导管段段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的单腔导管段段,第二腔体相对应的双腔导管段段壁上形成贯通内外的导管侧孔。本实用新型中的鼻胃肠管,通过将管子设置成双腔导管段和单腔导管段结合的结构方式,使用时,将单腔导管段伸入病人的肠部,将双腔导管段放入病人的胃部,能够同时进行喂养和负压引流,或者喂养和清洗等操作,不需要再插入其他导管,减少对病人的二次伤害,有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鼻胃肠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鼻胃肠管。
背景技术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如需手术治疗,为了防止患者在手术中由于麻醉影响而产生呕吐、窒息,便于术中的操作和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一般在手术前会插一根导管到胃中进行胃肠减压;术后为了减轻缝线张力和切口疼痛,利于腹部伤口愈合,减轻胃肠道内压力,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放置腹胀,也会留置一根导管在胃中;另外一些饮食不能自理、深度昏迷的危重病人,为了保证正常的生理机能也会留置一根导管在胃中或者肠道中,以帮助病人饮水和进食。
目前,临床使用的鼻胃肠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直接插过幽门的成功率很低,需要借助胃肠自身的蠕动或者重力的作用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空肠,一般需要等待12-24h才能抵达营养部位,且成功率低;
2、鼻胃肠管头端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头端闭口加侧切口,该种方式易造成管体堵塞;另一种是头端开口加侧切口,该种方式虽然解决了部分堵塞的问题,但端头在置入的过程中对胃肠壁的刺激较大,易造成胃肠壁损伤;
3、现有的单腔导管段功能单一,只能单独进行喂养或清洗或灌注或减压,不能同时进行两种操作;
4、接头适配性差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鼻胃肠管,该鼻胃肠管使用效果好,对胃肠壁损害小,利用率高,能够同时进行喂养和负压引流,或喂养和清洗等操作,减少对病人造成的二次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鼻胃肠管,包括头端、管子、接头;管子的一端连通所述的头端,管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接头;所述管子包括单腔导管段和双腔导管段,单腔导管段连通所述的头端,双腔导管段连接所述的接头;所述双腔导管段形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的单腔导管段,第二腔体相对应的双腔导管段壁上形成贯通内外的导管侧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头上设有多个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口为三个,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连通带翼二通管,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翼二通管处设有保护帽;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处均设有翻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头端形状呈子弹头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导丝,所述的导丝一端伸入所述的头端,另一端活动式的穿过接头与手柄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丝为两股,采用8字形绕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管子沿其长度方向印刷有刻度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管子内外径比值为0.58~0.6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腔导管段与双腔导管段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鼻胃肠管,通过将管子设置成双腔导管段和单腔导管段结合的结构方式,使用时,将单腔导管段伸入病人的肠部,将双腔导管段放入病人的胃部,能够同时进行喂养和负压引流,或者喂养和清洗等操作,不需要再插入其他导管,减少对病人的二次伤害,有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鼻胃肠管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中鼻胃肠管的后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鼻胃肠管的左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鼻胃肠管的右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中鼻胃肠管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中鼻胃肠管的仰视图;
图7是实施例中鼻胃肠管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中鼻胃肠管中双腔导管段的截面剖视图;
图9是实施例中鼻胃肠管中单腔导管段的截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1、头端;2、单腔导管段;3、导丝;4、刻度表;5、营养连接管;6、导管侧孔;7、双腔导管段;71、第一腔体;72、第二腔体;8、接头;81、第一接口;82、第二接口;83、第三接口;9、带翼二通管;10、保护帽;11、翻盖;1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9所示,一种鼻胃肠管,包括头端1、管子、接头8。
导丝3活动式地伸入管子内,导丝3的一端能伸入内为空腔结构的头端1,导丝3的另一端活动式地穿过接头8后与上述的手柄12相连,便于导丝3的固定,便于导丝3对管子的支撑。
目前,现有的单腔导管段功能单一,只能单独进行喂养或清洗或灌注或减压,不能同时进行两种操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中的管子采用单腔导管段2和双腔导管段7组合的结构形式,能同时进行喂养和负压引流,或喂养和清洗等操作等。
如图1所示,单腔导管段2连通头端1,双腔导管段7连接在接头8上,双腔导管段7形成第一腔体71和第二腔体72,其第一腔体71的一端连接接头,第一腔体71与单腔导管段2相连通,第二腔体72与单腔导管段2连接处封闭,第二腔体72相对应的双腔导管段7的壁上形成贯通内外的导管侧孔6,在使用时,单腔导管段2伸入至病人的肠部,主要用于病人肠部的喂养,双腔导管段7放置在病人的胃部,在可满足肠部喂养的同时还可通过导管侧孔6同时或单独进行胃部负压引流、减压、灌洗等,采用双腔结构,喂养肠部的营养腔单独设置,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接头8上设有多个接口,本实施例中的接口为三个,分别为第一接口81、第二接口82和第三接口83,第一接口81与第二腔体72连通,便于营养液等通过第二腔体72上形成的导管侧孔6同时或单独进行胃部负压引流、减压、灌洗等。为了适配注射器、营养连接器等,便于接口与注射器、营养连接器等的连接,第二接口82处还设有与第一腔体71连通的带翼二通管9,第二接口82和第三接口83均与第一腔体71连通,以满足肠部的喂养。
为了避免单腔导管段2与双腔导管段7连接处出现缝隙,导致管子内的物质外露,单腔导管段2与双腔导管段7之间还可一体成型设置,还可在单腔导管段2与双腔导管段7之间设置营养连接管5,以保证对肠部的喂养。
管子采用全造影TPU原料(在医院用X光照射,导管在X显像片上呈白色,用于X光下确定导管位置)制成,造影剂添加比例20%~50%(此处为重量比,造影剂如硫酸钡,将其调成混悬液吞服或灌肠用于消化道造影),造影效果良好。管子内外径比值为0.58~0.68,能保证内腔大流量,同时管子支撑性好,便于置管。
管子沿其长度方向印刷有刻度表4,方便医护人员观察管子是否插入到位。
管子的一端连通头端1,头端1内部形成空腔,头端1外部形状呈子弹头状,一方面便于管子平滑过渡,另一方面便于医护人员将管子置于病人胃肠部,无需外力牵引,直接徒手置管。管子的另一端插接接头8。管子内壁经润滑处理,表面顺滑,防止堵管。
接头8设有与管子相连通的带翼二通管9,带翼二通管9中的双管道分别与双腔管道7中的管道一一对应,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能同时进行喂养和负压引流,或喂养和清洗等操作,提高护理效率的同时,避免再对患者插入其他管子,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二次伤害,减轻患者的痛苦。
带翼二通管9处设有保护帽10,第二接口82和第三接口83处均设有翻盖11,在不需要使用时,可将保护帽10盖住和翻盖11盖住接口,避免外界细菌进入管子对患者造成感染。
置入管子内的活动式导丝3为两股,两股导丝3为管子提供优良的支撑性,提高插过幽门的成功率,不需要借助胃肠自身的蠕动或者重力的作用即可通过幽门,进入到十二指肠、空肠,不需要等待到传统的时间(一般12-24h),即能抵达营养部位,成功率高,耗时短,减轻病人的病痛。
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将管子置入到位,导丝3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最好为医用不锈钢(主要成分是18%铬+10%镍来制作)能够防锈,且耐用抗蚀,使用效果好。导丝3采用8字形绕法,以减少与管子内壁摩擦,导丝3表面经润滑溶液处理,拔出时顺滑,阻力小。
接头8处可采用多接口设置,提高接头8的适配性,方便接头8连接不同种类管子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的支出,减轻病患的负担。
本实施例中,采用双腔导管段7加单腔导管段2的结构形式,能对病患同时进行喂养和负压引流,或喂养和清洗等操作;使用时,单腔导管段2段伸入病人肠部,主要用于病人的肠部喂养;双腔导管段7段放置在病人胃部,在满足肠部喂养的同时还可同时或单独进行胃部负压引流,减压、灌洗等,提高护理效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1、头端;2、单腔导管段;3、导丝;4、刻度表;5、营养连接管;6、导管侧孔;7、双腔导管段;71、第一腔体;72、第二腔体;8、接头;81、第一接口;82、第二接口;83、第三接口;9、带翼二通管;10、保护帽;11、翻盖;12、手柄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鼻胃肠管,包括头端(1)、管子、接头(8);管子的一端连通所述的头端(1),管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接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包括单腔导管段(2)和双腔导管段(7),单腔导管段(2)连通所述的头端(1),双腔导管段(7)连接所述的接头(8);所述双腔导管段(7)形成第一腔体(71)和第二腔体(72),所述第一腔体(71)连通所述的单腔导管段(2),第二腔体(72)相对应的双腔导管段(7)壁上形成贯通内外的导管侧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8)上设有多个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为三个,包括第一接口(81)、第二接口(82)和第三接口(83);所述第一接口(81)与第二腔体(72)连通;所述第二接口(82)连通带翼二通管(9),所述第二接口(82)与第三接口(83)均与所述第一腔体(7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翼二通管(9)处设有保护帽(10);所述第二接口(82)与第三接口(83)处均设有翻盖(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端(1)形状呈子弹头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丝(3),所述的导丝(3)一端伸入所述的头端(1),另一端活动式的穿过接头(8)与手柄(1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3)为两股,采用8字形绕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子沿其长度方向印刷有刻度表(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子内外径比值为0.58~0.6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腔导管段(2)与双腔导管段(7)一体成型。
CN201721784710.3U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鼻胃肠管 Active CN2086113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4710.3U CN208611366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鼻胃肠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84710.3U CN208611366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鼻胃肠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611366U true CN208611366U (zh) 2019-03-19

Family

ID=65691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84710.3U Active CN208611366U (zh) 2017-12-19 2017-12-19 一种鼻胃肠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6113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65593A1 (zh) 肠道内深度植入器械
CN102671282B (zh) 经结肠内三腔气囊封闭引流管套装
CN203169129U (zh) 可牵引胶囊内镜
CN105251098B (zh) 物质输送装置及其导丝组件
CN204932313U (zh) 导管组件
CN206463048U (zh) 影像引导下食道异物取出装置
CN208611366U (zh) 一种鼻胃肠管
CN202590135U (zh) 经结肠内三腔气囊封闭引流管套装
CN105473054A (zh) 内窥镜装置
CN105168005A (zh) 一种导管
CN217472409U (zh) 一种胃造瘘空肠管
CN206198446U (zh) 一种抗脱落胃管
CN215022580U (zh) 可视鼻肠管
CN205411702U (zh) 一种末端带金属标记的新型鼻肠管
CN204910437U (zh) 小肠双对比造影导管
CN203263994U (zh) 经口腔的鼻导管取出器
CN208959081U (zh) 一种鼻胃管
CN209253901U (zh) 一种可视导尿装置
CN206275897U (zh) 用于胃管的图像采集置入装置以及胃管系统
CN212333412U (zh) 一种空肠造瘘管收纳装置
CN205360213U (zh) 一种携带引流管患者专用裙
CN209048099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消化内镜支架
CN206295495U (zh) 高清易导胃肠插管
CN217162707U (zh) 一种儿内科消化临床用肠胃减压装置
CN205964672U (zh) 一种胃减压联合空肠营养球囊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